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大肠癌高危人群中结肠镜检查2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汉文 《华西医学》2005,20(1):135-136
目的:1.大肠癌高危人群筛选的再要性。2.无症状全结肠镜镜检在大肠癌高危人群中定期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28例大肠癌高危人群共246次全结肠镜检.对其发生部位、病检结果和Dukes分期及预后后进行分析。结果:1.大肠癌高危人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定期结肠镜检和尽早切除息肉、腺瘤可提高生存率,减少病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肠癌癌灶周围病变的发生率及性质。方法:回顾100例电子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分析癌灶周围伴发的病变。结果:100例大肠癌中30例癌灶周围伴发病变,其中26例为息肉,4例为卫星癌。息肉与卫星癌多位于癌灶附近。结论:大肠癌中,伴卫星癌发生率占4%,伴息肉占26%。大肠癌伴息肉或卫星癌时息肉与卫星癌仍好发于左半结肠。尽量进行全结肠镜检方可不遗漏癌灶周围病变,并乃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大肠腺瘤癌变52例大肠镜活检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癌变大肠镜活检的病理诊断,方法:对52例经大肠镜检病理证实为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分型进行分析。结果:52例腺瘤癌变以绒毛状腺癌为主。结论:大肠癌与腺瘤癌变有关,腺瘤不论大小均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4.
结肠镜诊断大肠癌2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9年~1997年6月我院共行结肠镜检2358例次,经手术、病理证实检出大肠癌235例,检出率10%,现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157例,女78例,男女之比2∶1,年龄18~84岁,平均502岁,其中>40岁者174例占74%。临床表现:血...  相似文献   

5.
左半结肠癌口服甘露醇肠道准备致肠梗阻3例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结肠镜检是目前诊断大肠癌最理想的方法,自从开展此项检查以来大肠癌的诊断率已明显提高.而结肠镜检的成败,肠道的清洁程度是关键之一.口服甘露醇导泻法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广泛用于临床.我院近年来在使用此方法期间遇到3例患者发生急性肠梗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詹松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8):880-880,882
目的 通过对108例延误诊断的大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早期大肠癌诊断率。方法 有大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的108例大肠癌患者均经日本Olympus纤维结肠镜及Pentax电子结肠镜诊断及手术后病理确诊。结果 延误诊断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2年。肠镜确诊前临床诊断慢性结肠炎35例(32.4%)例,慢性直肠炎23例(21.3%),痔疮18例(16.7%),慢性痢疾14例(13%),不完全性肠梗阻7例(6.5%),慢性阑尾炎3例(2.8%),直肠癌5例,结肠癌3例。结论大肠癌早期诊断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对有大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便血等患者,应及时行直肠指捡、结肠镜检以及活组织检查,是早期确诊的最好方法。向群众普及宣传防癌知识,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误诊,错失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7.
多原发性大肠癌诊断和治疗(附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诊治。方法收集本院和浙江省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65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收治的多原发性大肠癌65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4.3%(65/1512),65例中同时多发大肠癌47例,异时多发癌18例。结论重视多原发大肠癌肠镜检查是提高多原发大肠癌诊断的重要手段,术后随诊异时多发癌是主要手段,明确诊断异时多发癌后再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发展迅速,误诊率高,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值得临床重视。我国青年人大肠癌占同期各年龄组大肠癌的10~23.7%。我院外科1989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青年人大肠癌22例,临床误诊6例,本文就青年人大肠癌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社区大肠癌筛查疾病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初步潜血试验筛查和肠镜镜检的方式,在社区中开展大肠癌筛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筛查有效筛查者3 212人,阳性率27.37%。其中100例患者接受了进一步肠镜筛查,肠镜结果:大肠癌4例(4%),大肠炎性病变14例(14%),大肠息肉性病变44例(44%),其他15例(15%),无异常者23例(23%);性别、吸烟、上腹不适、精神刺激史等因素与粪便潜血阳性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性别是大肠癌致病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本地区社区居民粪便潜血阳性率较高,性别和年龄是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39例大肠癌术后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大肠癌术后结肠镜下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1年2月239例大肠癌术后患者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结果。结果发现大肠癌12例(其中吻合口复发9例,非吻合口大肠癌2例,直肠息肉恶变1例),回肠癌(右半结肠癌术后)1例;吻合口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大肠息肉4l例(吻合口息肉14例,其他部位27例,其中腺瘤性息肉9例),占17.2%。结论大肠癌术后可再发良、恶性病变,应常规复查肠镜,以便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结肠镜诊断多原发大肠癌19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断以及与腺瘤的关系。方法:对19例多原发大肠癌的结肠镜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同时癌、异时癌的癌灶多分布较远,分别为66.7%和72.7%;47.4%伴有腺瘤或腺瘤癌变,明显高于单发癌(18.4%,49/267);结肠镜诊断本病的准确性为78.9%,明显高于X线检查(33.3%)。结论:结肠镜检是目前诊断本病最好的手段,应作为大肠癌术前及术后随访的常规检查;镜检中应尽量避免腺瘤的漏、误诊;并及时处理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25例大肠癌手术及结肠镜追踪观察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提高肠镜检查中大肠癌的早期检出率及大肠癌术后的追踪复查。方法:选择1990年1月-2000年1月发现的大肠癌125例,经肠镜检查、手术、病理及术后追踪复查。结果:125例大肠癌全部在结肠镜检查后进行手术,发现在125例大肠癌中,原发癌119例(95.2%)、多原发癌6例(4.8%)。手术后追踪71例,追踪率为56.8%。发现吻合口癌复发14例(19.7%),异时癌5例(7.0%),新生的腺癌33例(46.5%)。结论: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其患者是否有症状均应该在大肠癌术后定期追踪观察,其临床意义在于发现早期癌,为进一步治疗和改善预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由于大肠癌发展相对缓慢,若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72%以上。然而,本院自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诊的648例大肠癌中就有443例因早期误诊、漏诊而丧失了早期根治的机会,误诊率高达68.36%。作者就648例大肠癌分析如下,以期能唤起同道对早期大肠癌的警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致死率均很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大肠癌发病22万例,死亡10.9万例。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治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肠癌的发病率,但我国的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居民对筛查的认识不足,因此做好病因预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大肠癌的真正病因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15.
在大肠癌高发地区浙江省加善县对30岁以上自然人群用多步序贯方案进行大肠癌筛检,以计算机数学模型危险度评价及反向间接血凝法粪便潜血试验为初筛手段,筛出高危人群4299人,对其中3359人作了60cm纤维肠镜检查。全部镜检均采用单人操作法,无并发症发生。受检者中检出大肠癌16例,其中早期癌7例。同期检出各类息肉病变377例。该文分析认为结肠癌80%以上位于脾曲以下部位,60cm纤维肠镜因其长度适中,操作简便迅速,安全可靠,易于掌握使用,受检者能良好耐受,结合初筛方法,浓集高危人群进行60cm纤维肠镜检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大肠癌组合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纤维结肠镜诊断大肠癌311例解放军第451医院内一科(710054)雷培森,付卫红,许东普,雷海录,王振雄我院自1982~1995年行纤维结肠镜(纤结镜)检查6011例,检出大肠癌311例,检出率5.17%。本文分析其结果,旨在探讨纤结镜对大肠癌的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至2004年36例大肠癌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盆腔、腹腔种植性复发9例,吻合口复发15例,肝脏转移6例,局部复发伴肝转移5例,肺转移1例。手术治疗28例,非手术治疗8例。结论首次手术应根据大肠癌生物学特点,制定合理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的重点是首次手术应重视无瘤操作,彻底的淋巴清扫,足够的肠管切除,术后定期随访。对复发大肠癌应积极手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总被引:119,自引:2,他引:119  
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福建医学院附属二院普外科(362000)邱成志,周志平,洪天福我院自1984~1992年收治大肠癌并急性肠梗用56例,占同期大肠癌(428例)13.1%。本文就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急诊外科手术治疗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一...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致肠梗阻是大肠癌晚期临床表现之一,选择处理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我院于1996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大肠癌并发肠梗阻32例,现将有关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青年人大肠癌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对40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大肠癌在镜下的典型表现为隆起的肿瘤顶部形成溃疡,有的呈菜花状表现,表面糜烂附有分泌物和污秽物,触之易出血,活检弹性差。随访5年,行根治术20例,其中8例生存达5年,5年生存率为20%,另4例术后2年中随访行姑息性手术及结肠造瘘。12例术后1~2年内死亡。结论青年大肠癌恶性程度高,病程长,预后差,误诊率高,宜尽早诊治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