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为探讨鼠李糖乳杆菌GR-1(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1,L. rhamnosus GR-1)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ovineendometrialepithelialcells,BEECs)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研究建立BEECs细胞炎性损伤模型,利用Real-time 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在BAY11-7082或siRNA干预前后,L. rhamnosus GR-1对E. coli触发的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L.rhamnosusGR-1可以显著抑制由E.coli引起的NF-κB和TRIF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在BAY11-7082干预后,E. coli诱导的NF-κB通路的激活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得到了显著的抑制。同样,在添加TRIF siRNA后,E. coli诱导的TRIF mRNA及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产生和L. rhamnosus GR-1一致的抗炎效果。本研究表明L. rhamnosus GR-1可通过介导NF-κB和TRIF通...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猪肺炎支原体对免疫细胞因子IL-1β的影响,将8头60日龄的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4头,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攻毒组。攻毒前先进行血清抗原抗体凝集试验。攻毒组当天进行Mhp人工攻毒,剂量为5头份.头-1。分别于攻毒7d、14d、21d后采样处理,用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攻毒组在三个时间点血清IL-1β含量都高于空白对照组。攻毒组在攻毒后14d血清IL-1β含量高于攻毒后7d血清IL-1β含量。攻毒组在攻毒14d后血清IL-1β含量高于攻毒后21d血清IL-1β含量。猪肺炎支原体使白细胞介素(IL-1β)的含量显著增强,可以通过检测IL-1β来判断是否患有猪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及其miR-218在减轻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大肠杆菌脂多糖作用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免疫因子IL-1β和TNF-α释放;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蛋白印记法验证提取外泌体的粒径和标识蛋白CD63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外泌体中miR-218表达变化;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融合;细胞转染mimics 218检测其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因子释放的影响.[结果]100μg/mL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后,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18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中miR-218的表达量(P<0.01);正常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与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融合并与NF-KB (p65)蛋白共定位于细胞质中.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加入到100 μg/mL大肠杆菌脂多糖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24 h后,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脂多糖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和TNF-a释放(P<0.05).同样的,转染进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mimics 218与磷酸化的NF-KB (p65)核外部分共定位并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发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TNF-α释放(P<0.05),而对IL-1β释放无显著差异.[结论]miR-218能够随着健康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泌外泌体进入到受到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并与磷酸化p65核外部分共定位并抑制大肠杆菌脂多糖引起的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大肠埃希菌O_(111)黏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致炎模型,体外分离、培养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5d后,加入大肠埃希菌O_(111),通过计算细胞上细菌的黏附数量研究细菌数量和孵育时间对黏附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黏附条件,通过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质量浓度变化来鉴定模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为1×10~5 CFU/mL、孵育时间为120min是黏附的最佳条件。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90、120min组TNF-α、IL-6、IL~(-1)β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致炎效果明显,表明致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5.
通过免疫后攻毒的方法研究了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免疫后对不同免疫组仔猪机体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后各免疫组仔猪的IL-2、IL-4、IFN-γ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E/SA组IL-2、IL-4和IFN-γ的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含量分别由免疫前的105.05、105.33、67.50pg.mL-1升高到免疫后的194.03、342.50、296.50pg.mL-1;TNF-α水平变化不显著.试验证实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疫苗能够促进仔猪IL-2、IL-4、IFN-γ的分泌,并引起宿主抗弓形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药健宫散对产后子宫炎奶牛治疗前后血清中部分白细胞介素含量的影响以及研究健宫散的抗炎作用机制,选取年龄、胎次、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B型超声波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治疗组和患病组,每组各6头,治疗组进行口服健宫散处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各组奶牛用药前、用药中和用药后1、4、7、11、15、20 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健宫散能显著降低产后子宫炎奶牛血清中IL-1、IL-2和IL-8的含量。说明中药健宫散能够调节部分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抗炎能力,可作为奶牛产后保健药,用于子宫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大肠杆菌(E.coli)对藏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s)相关凋亡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培养EECs,用不同感染复数(MOI)进行E.coli感染试验,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检测EECs的凋亡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Caspase-3、 Bcl-2和Bax等凋亡因子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培养液中加入5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能成功培养出EECs,其纯度达到98%以上;E.coli感染试验中,当MOI为1∶1时, Caspase-3和Bax在EECs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而 Bcl-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当MOI为20∶1时,Bax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当MOI为50∶1时, 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 Bcl-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结果表明,酶消化法可成功培养EECs;不同MOI的E.coli感染后,EECs中 Caspase-3、 Bcl-2和Bax等凋亡因子的表达量较空白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些凋亡因子可作为识别子宫内膜炎病理变化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繁殖疾病,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本试验利用已成功构建的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研究添加1μmol/L虾青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细胞调亡的影响,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比例,利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x、Bcl-2、F...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致病性,试验以1×10~4EID_(50)的剂量DTMUV肌肉注射5日龄樱桃谷雏鸭,采用生化指标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品进行生化指标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排毒情况、组织载毒量和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DTMUV对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组织都有严重损伤;DTMUV可以在肝脏、脾脏、肺脏、脑中增殖,并于攻毒后第5天在肝脏和脑中达到高峰,于攻毒后第9天后在肺脏和脾脏中达到高峰,且脑、肝脏、脾脏中病毒含量最高;攻毒后第1天DTMUV就可引起脾脏中γ干扰素(IFN γ)、α干扰素(IFN α)、白细胞介素6(IL-6)、β干扰素(IFN 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Toll样受体7(TLR-7)、白细胞介素2(IL-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型(MHC-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型(MHC-Ⅱ)细胞因子过渡表达,在脑中第1,2,3 d均引起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2的过度应答。  相似文献   

10.
乳杆菌竞争性抑制两种病原菌粘附上皮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嗜酸乳杆菌(LAB1)在体外模拟预防和治疗条件下,竞争性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ho)对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J2)的粘附作用。【方法】 用LAB1预处理IPEC-J2后再用E. coli或S.cho攻毒为模拟预防实验;用E. coli或S.cho先攻毒IPEC-J2后再用LAB1处理为模拟治疗试验。提取粘附后的3种菌及IPEC-J2的DNA,使用文献记载和自行设计的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量化检测LAB1与E. coli 、S.cho之间的竞争性粘附率。【结果】在模拟治疗试验中,在高(1.0×109 CFU)、中(1.0×108CFU)、低(1.0×107CFU)3种浓度的LAB1处理条件下,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试验中,相同浓度的LAB1能显著抑制相同浓度的S.cho对IPEC-J2的粘附(P<0.05)。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3种浓度LAB1均能显著抑制低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高浓度LAB1能显著抑制高、中浓度E. coli对IPEC-J2的粘附(P<0.05)。【结论】在体外试验条件下,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在模拟预防和治疗试验中,LAB1对E. coli及S.cho粘附IPEC-J2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Pulse radiolysis of dilute solutions of triphenylcarbinol in saturated hydrocarbon gives spectra of the triphenylmethyl free radical, (C(6)H(5))(3)C., and cation, (C(6)H(5))(5)C(+). The yield of the 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carbinol concentration, and is thought to measure the yield of free ions generated in the solvent. The relative yields of ions thus found in cyclohexane and 2,2,4-trimethylpentane agree with measurements made by the clearing-field method.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构成了完整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必将大大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苗期玉米的盆栽试验,探讨了在镉、锌污染土壤上施入不同量的有机肥并配合淋洗措施后土壤中镉、锌的形态转化、迁移规律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后土壤中有效态镉、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通过络合淋洗后土壤中镉、锌的总量减少显著,因而能够显著减轻Cd2+、Zn2+对植物的毒害程度。土壤Cd2+为0—100mg/kg时,施用猪粪450—675t/hm2,玉米受毒害程度明显降低;土壤中Zn2+的浓度为500mg/kg时,增施猪粪225—450t/hm2,玉米中锌的含量接近正常值。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玉米生物量增加也较显著,故在镉、锌污染的土壤上增施有机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改良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核桃壳木质素的1H-NM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核桃壳磨木木质素(MW L)提取纯化的基础上,对纯化的核桃壳磨木木质素进行了C、H、O及OCH3含量的测定,并利用1H-NMR对核桃壳木质素基本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壳木质素的C、H、O含量分别为67.15%、5.73%和27.12%,甲氧基含量为18.19%;(2)核桃壳木质素C9经验式为C9H9.22O1.99(OCH3)1.05,其C9单元结构的相对分子量为181.61;(3)核桃壳木质素属GS型木质素,其中G型木质素占多数,为80.68%;(4)核桃壳木质素中酚羟基(OHph)和脂肪族羟基(OHaliph)分别占总羟基数的32.21%和67.79%;(5)核桃壳木质素中存在较多的-βO-4、-β5和β-β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杀蝗绿僵菌油剂的飞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飞机喷雾的方法,比较了20%杀蝗绿僵菌油剂与常规杀虫剂马拉硫磷乳油在大面积生物治蝗方面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杀蝗绿僵菌油剂对笼罩内蝗虫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短期内对高密度蝗虫种群数量的总体控制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复合物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合成手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CS)负载在(MCM-41)介孔分子筛表面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物(CS-MCM-41),用于制备固定化假单胞脂肪酶,研究了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值、酶量、固定化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PSL/CS-MCM-41)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固定化条件:缓冲溶液pH=6.5,酶与载体质量比为1:10,固定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 h和30℃.固定化脂肪酶用于苯乙酮一锅法还原转酯化拆分反应中,外消旋苯乙醇转化率为7.1%,(R)-乙酸苯乙酯的ee值为99%,(S)-1-苯乙醇的ee值为7.6%,对映选择性参数E=214.  相似文献   

17.
A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determining the yield of free ions formed by irradiation of a liquid with high-energy x-ray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 branched-chain paraffins produce many more free ions than straight-chain paraffins do, and the ether 1,4-dioxane produced only a third as many free ions as its hydrocarbon analog, cyclohexane.  相似文献   

18.
地市级农业科学院(所)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科技体制改革,文章在论述以往改革的做法和成效的基础上,找出了改革中存在的几个影响发展的瓶颈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针对白色念珠菌,根据白色念珠菌ITS1-ITS2部分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检测的最低浓度为:1.25×10^3CFU/mL,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特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荧光标记差异显示技术(d ifferential d isp lay,简称DD-PCR)对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 osaic virus,SCMV)侵染的果蔗(Bad ila)基因表达进行研究.用随机筛选出的23对引物组合扩增出9条差异条带,其中4条是有明显差异表达的cDNA条带,5条是表达强弱的差异条带.同时对一些影响荧光标记DD-PCR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