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马铃薯红外干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为原料,研究其红外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通过试验收集了不同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下马铃薯水分比(MR)随干燥时间(t)的变化数据,得到了马铃薯的干燥曲线,并计算了干燥过程中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和干燥活化能(Ea)。结果表明,干燥温度(T)与切片厚度(L)对马铃薯红外干燥特性有较大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马铃薯的干燥速率(DR)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同时,通过拟合计算发现,在10种干燥模型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的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能够更好地反映干燥过程。在试验条件下,Deff在0.238 4×10-10~12.557 3×10-10m~2·s-1之间,且随着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1、3、5、7 mm厚的马铃薯片红外干燥活化能分别为34.386 0、31.041 8、28.783 2、30.060 1 k J/mol。  相似文献   

2.
胡萝卜红外干燥特性与干燥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物料在红外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以胡萝卜为原料,研究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并以Fick扩散定律和Arrhenius方程为依据,计算水分扩散系数和干燥活化能。结果表明,胡萝卜的切片厚度及干燥温度对其红外干燥特性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切片越薄,胡萝卜的干燥速率越快,其干燥温度及切片厚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1~3 mm和70~90℃。Page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可用来描述胡萝卜干燥动力学过程。在不同的切片厚度和干燥温度下,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0.26×10~(-10)~34.18×10~(-10)m~2·s~(-1)范围内随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厚度为1、3、5、7 mm的干燥活化能分别为31.62、31.17、31.14、35.72 k J/mol。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求山楂真空干燥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情况和失重动力学,提高干燥速率,实现山楂规模化干燥,对不同真空干燥条件(山楂切片厚度、温度、真空度)下山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厚度分别为0.15、0.30、0.50 cm的山楂切片的失重率进行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山楂干燥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验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山楂切片厚度越小,山楂的干燥速率越快;山楂干燥失重的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的拟合验证表明该拟合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以新鲜苦瓜为原料,研究切片厚度分别为2,4,6 mm的苦瓜片在65℃热风干燥后,其热风干燥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切片厚度对苦瓜片干燥特性和理化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65℃热风干燥下,切片厚度从6 mm减至2 mm,干基含水量和水分比下降增快,干燥速率增快,有效扩散速率减小。同时,随着切片厚度减小,干制苦瓜片复水比越大,收缩比越小,干制品色泽越好。因此,结合苦瓜片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切片厚度为4 mm是进行苦瓜片热风干燥的适宜厚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以胡萝卜为研究对象进行热风干燥试验,分析干燥后胡萝卜的外观品质、复水时间、VC保存量、能耗等指标。对上述指标值进行加权平均,结果表明,热风干燥胡萝卜的最优参数为切片厚度4 mm,装载量100 g,干燥温度80℃。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柠檬为原料,研究切片厚度(2,3,4 mm)对柠檬片干燥特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的最佳切片厚度。结果表明,柠檬片整个干燥过程是一个降速阶段,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干燥速率降低,干燥时间延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减小。其中,切片厚度为3 mm的柠檬片在室温和高温(75℃)下的复水比都较高且复水后结构完整、色泽好,干制的柠檬片组织较完整、收缩比较低。因此,综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特性及相关品质,切片厚度为3 mm是适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的最佳厚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天津的青萝卜资源,对其热泵干燥工艺优化和干燥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探索。研究了护色剂对青萝卜护色效果的影响、青萝卜在不同温度和厚度下的热泵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在护绿措施中采用硫酸铜350 mg/kg,乙酸锌250 mg/kg,氯化钙250 mg/kg达到最佳护色效果。通过Page模型、Logarithmic模型和ModifiedPage 3种模型的比较研究,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了R2,RMSE的大小,最终确定适合其干燥的最佳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同时该模型的理论值和试验值相接近,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预测出青萝卜热泵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最佳热泵干燥技术参数为干燥温度65℃,青萝卜切片厚度4 mm。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黑木耳的热风干燥工艺技术,比较不同热风温度对黑木耳干燥特性的影响,以自然晾晒干燥和冷冻干燥为对照,对热风干燥黑木耳的水分分布、复水性能和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木耳在85 ℃下的热风干燥速率高于55 ℃和70 ℃,干燥过程由升速阶段和降速阶段组成。对干燥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发现Page模型为最佳干燥动力学模型。低场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曲线显示,热风干燥前黑木耳中的水分以自由水为主;85 ℃热风干燥黑木耳的复水性能略高于55 ℃和70 ℃,显著高于自然晾晒样品(P<0.05)。热风干燥黑木耳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保护能力均显著高于自然晾晒样品(P<0.05),85 ℃热风干燥黑木耳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β-胡萝卜素保护能力分别为150.6、138.9 μg Trolox/g md。综上所述,85 ℃热风干燥工艺操作简单,可以较好地保持黑木耳干制品的品质,该研究为黑木耳干燥干燥过程中的品质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处理操作参数(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切片厚度)对铁棍山药多糖得率及其干燥特性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试验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铁棍山药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铁棍山药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干燥阶段特征明显。所获取的铁棍山药多糖的最佳微波真空干燥操作参数为:微波功率1 200 W,真空度0.04 MPa,切片厚度8 mm。此工艺条件下铁棍山药多糖实测得率为10.01%。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干燥因素对胡萝卜微波真空干燥生产率及其品质的影响。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探讨微波功率、真空度、切片厚度对胡萝卜干燥时间的影响规律。利用单、双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与试验指标的关系,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形模型中的主次顺序。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微波功率对胡萝卜制品的干燥时间影响最大,真空度次之,切片厚度的影响最小。在胡萝卜含水率为8%和较好的复水率、干燥速度的情况下,胡萝卜微波真空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kW,真空度69.8kPa,物料厚度6.78mm,干燥时间0.912h。  相似文献   

11.
田华 《保鲜与加工》2020,20(1):127-132
为了解生姜的干燥工艺,本文研究了生姜的微波薄层干燥过程,并构建了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生姜干燥前期脱水率、干燥速率、Deff增加明显,MR值下降明显,干燥后期各参数变化与干燥前期相反,350 W是生姜微波干燥最佳功率。对6种常用的薄层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拟合,比较R2、RSS和χ2得出Page方程最适于描述生姜片微波薄层干燥过程。本研究为生姜切片干燥工艺的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茶叶真空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茶叶微波真空干燥特性的研究,得到了茶叶干燥过程中微波功率、真空度对茶叶水分影响情况。根据茶叶水分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真空度下时间和茶叶湿基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并建立了茶叶干燥的3种干燥模型(单项扩散模型、Page模型和指数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茶叶微波真空干燥的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方程,为绿茶加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A fluidized drying method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of zymotic orange peels, and a experimental equipment of fluidized drying bed was built, the influence to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of drying parameters such as air temperature,air velocity, particle diameters, the height of bed layer and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etc,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luidized drying method is suited to the sample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after preprocess, and among the drying parameters,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air temperature and particle diameter influenced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 remarkably. Based on the experiential data, an experiential mathematical model is buildt up, which can provide the direction for real production in the fluidized bed.  相似文献   

14.
谷物热泵就仓干燥过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谷物的传热传质以及干燥速率方程,建立了低温谷物干燥模型,分析了通风量、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对谷物干燥过程的影响.模拟了外界空气温度为15℃,湿度为60%RH时,常温通风、加热通风、以及除湿 加热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对谷物干燥过程影响的情况,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0 d稻谷降低2%水分的平均通风量约为30 m3·h-1·t-1,空气含湿量比空气温度对谷物干燥的影响要大,当谷物初始温度和水分含量比较大时,除湿与加热空气结合的效果比单独加热通风的效果要好得多,谷物初始水分含量和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以直接通风干燥.建议干燥初期采用除湿与加热相结合或直接加热通风,干燥后期可以直接通风.  相似文献   

15.
赵祥涛 《粮食储藏》2007,36(3):25-27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粮食干燥进行评价,并提出全面的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式和总体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粮食干燥品质优选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及判断矩阵,然后进行层次排序,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定性、定量指标转换的基础上形成评价方法.生产试验证明该方法简易可行,结论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蓝莓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微波功率和装载量对蓝莓干燥特性的影响,进而分析蓝莓微波干燥过程的干基含水率、水分比和失水速率的变化趋势,得出蓝莓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失水规律,通过绘制ln MR与t关系曲线和ln(-ln MR)与ln t关系曲线,确定蓝莓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其Page方程为:MR=exp(-KtN),其中K=-0.384 5+1.281×10-3×P-6.602×10-7×P2,N=1.818 3-1.141×10-3×P+9.796×10-7×P2。通过试验证实,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可为蓝莓干燥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构建新疆制干葡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制干葡萄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等105个葡萄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Vc含量等14个理化及感官指标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简化;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计算葡萄理化指标权重值,专家评定法人为赋予感官指标权重;综合理化指标与感官分析结果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将众多理化指标简化得到可溶性糖、总酸、果胶、纤维素、单宁等5个具有代表性的理化指标,结合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4个感官指标构建的加工适宜性评价模型Y=120×0.6×(0.44X1+0.22X2+0.15X3+0.1X4+0.09X5)+0.1 × (X6+X7+X8+X9),X1~X依次为可溶性糖、总酸、单宁、果胶、纤维素、颜色、单粒重、香气、有无籽粒几个指标。通过专家评分结果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预测结果能够反映出制干葡萄品种的加工适宜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在储干燥的必要性,总结了在储干燥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在储干燥稻谷的品质优于机械烘干的稻谷品质,与机械烘干单位烘干费用相比,在储干燥更经济。  相似文献   

19.
优质稻谷保鲜干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分为16.0%~18.6%的新收割优质稻谷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存的方式储藏,分别使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低温储藏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同时也使用低温烘干机和自然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结果表明:各种干燥处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干燥水分,干燥均匀,未增加裂纹粒(爆腰粒),发芽率、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脂肪酯值和粘度等重要品质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新鲜。通过试验找到了稻谷保鲜干燥方法,可与保鲜储藏稻谷的方法配套,为保鲜大米加工常年提供新鲜稻谷原料。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试验研究了不同风温、风速和预处理下无核紫葡萄的4种薄层干燥模型。在对无核紫葡萄进行L9(34)正交干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对不同风温下的干燥曲线进行模型比较,经拟合得出适合无核紫的数学模型为Page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