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黑斑病是月季露地种植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种质资源是月季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方法】为了筛选出高抗黑斑病月季种质资源,于月季黑斑病盛发期,对野生蔷薇属9个组的46份野生种进行黑斑病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的抗病性评价。对筛选出的免疫材料和高感材料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酶活性的测定,并利用电镜扫描对其进行叶片组织结构形态观察。【结果】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46份蔷薇属种质资源中鉴定出2份免疫材料,13份高抗材料。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抗病品种均比感病品种高,感病野生种粉红香水月季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最大,达到767.78%。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免疫材料金樱子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蜡质层密质均匀,气孔开合度小,叶片结构不易感染黑斑病原菌;高感材料粉红香水月季叶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蜡质层疏散不均匀,气孔开合度大,叶片结构较易感染黑斑病原菌。【结论】叶片酶活性、叶片表皮蜡质层和气孔开合度可以作为黑斑病抗性筛选的初步鉴定指标。筛选出的黑斑病免疫及高抗野生种质资源,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材料,利用杂交育种或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高抗黑斑病的月季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部分蔷薇属种质资源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10份新疆野生蔷薇种质资源和4个月季品种进行了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发现了弯刺蔷薇2号、尖刺蔷薇、疏花蔷薇3号和‘红衣主教’4个高抗材料,‘太阳城’、伊犁蔷薇和弯刺蔷薇1号3个易感材料,表明野生蔷薇属资源中存在较为优良的抗白粉病种质;显微观察了月季白粉病病原菌侵染叶片的过程,发现白粉病侵染月季的过程经过96 ~ 120 h即可完成,并从白粉病的潜伏时间、病情级别、病级的发展速率3个方面描述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鉴定与叶片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蔷薇属36个品种(种)的抗黑斑病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使用感病率为参数的原模型公式不能很好地区分蔷薇属不同品种(种)之间的抗病差异,用田间观测的感病指数(I)替代发病率(N),可以对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能力进行有效检测。利用优化的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等级模型,可将供试蔷薇属品种(种)分为4类:4个免疫品种(种);9个高抗品种(种);15个感病品种(种);8个高感品种(种)。刺梨、无刺蔷薇、三季玫瑰、玫瑰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显著高于月季。现代月季中,藤本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高,其次是大花月季,丰花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低。橙色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高,其次是红色和粉色,白色月季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烟草野生种资源在抗青枯病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以64个烟属野生种和4个普通烟草栽培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青枯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烟草野生种资源对青枯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高抗青枯病野生种6个,抗青枯病野生种12个,中抗青枯病野生种17个;烟属分类系统下N.sect.Repandae和N.sect.Paniculatae组内野生种的青枯病抗性较强,普通烟草祖先种所在N.sect.Tomentosae和N.sect.Sylvestres组的野生种青枯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5.
河南小麦品种对白粉病、叶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度对河南推广和后备品种120份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中对白粉病免疫的品种29个,占鉴定总数的24.2%;高抗白粉病的品种有11个,占鉴定总数的9.2%;中抗品种有27个,占鉴定总数的22.5%;中感品种有18个,占鉴定总数的15%;高感品种有35个,占鉴定总数的29.2%。对叶枯病免疫的品种有南海1号和洛麦22,占鉴定总数的1.7%;高抗叶枯病的品种34个,占鉴定总数的28.3%;中抗品种有29个,占鉴定总数的24.2%;中感品种有23个,占鉴定总数的19.2%;高感品种有32个,占鉴定总数的26.7%。  相似文献   

6.
月季黑斑病是一种公认的世界性病害,严重制约着月季栽培生产和发展。为了解不同月季品种对黑斑病抗病性的差异,筛选抗黑斑病的月季品种,对昆明市南国山花月季种质资源园内400个露天栽培的月季品种进行黑斑病发病情况田间调查,初步筛选出210个黑斑病严重感病品种、39个易感病品种、55个中抗品种、31个高抗品种和65个黑斑病免疫品种。  相似文献   

7.
以64个烟属野生种(其中33个种为我国首次收集的野生种资源)、4个普通烟草栽培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黑胫病苗期接种鉴定和田间病圃鉴定2种方法,研究烟属野生种资源对黑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2种鉴定方法得到的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其中54个参试材料鉴定结果相同,10个参试材料鉴定结果有差异,但抗性鉴定的结果差异都是在相近抗性水平上波动;在参试材料中共鉴定出高抗黑胫病野生种4个,抗黑胫病野生种14个,中抗黑胫病野生种13个;不同组的野生种黑胫病抗性有一定差异,圆锥烟草组、残波烟草组的野生种表现出对黑胫病较好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小麦新品种(系)对白粉病的抗性,对56个小麦品种(系)的苗期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在56个新品种(系)中,有7个表现为免疫、5个表现为近免疫、7个表现为高抗、14个表现为中抗、11个表现为中感、12个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9.
大豆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凉爽、湿度大、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并能导致大豆减产.为评价东北地区大豆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本研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接种对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331份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331份材料中,高抗资源85份,占25.7%;高感资源83份,占25.1%.不同省份高抗资源的比例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方品种中高抗资源的比例高于育成品种(系),病情指数与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分析,评价出具有育种潜力的抗白粉病大豆品种(系)12份,可为东北春大豆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月季抗白粉病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月季11个品种的抗白粉病鉴定,筛选出5个免疫品种、1个高抗品种(HR)、2个中抗品种(MR)、3个高感品种(HS)。  相似文献   

11.
黄淮南片近年国审小麦品种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家春  邓贺明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46-10448
[目的]为小麦抗病材料的筛选及抗病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淮南片45个国审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条锈病、秆锈病的抗性。[结果]对白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2、2、21、20个,对赤霉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1、4、4JD个,对纹枯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0、4、25、16个,对叶锈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1、1、2、25个。对条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6、8、8、5个,对秆锈病高抗、中抗、中感、高感的品种分别有10、7、12、3个。[结论]供试品种对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的抗性较差,而对3种锈病的抗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甜瓜种质资源苗期抗白粉病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明确甜瓜白粉病生理小种的基础上,对从国内外搜集的109份甜瓜种质材料进行苗期接种鉴定。子叶展平后,采用孢子悬浮液法接种S.fuliginea属的2F小种,接种12~15d充分发病后开始调查抗感反应。鉴定结果显示,供试甜瓜种质中,高抗材料19份,中抗材料37份,中感材料33份,感病材料20份。抗病材料中有6份美国的厚皮甜瓜,1份法国厚皮甜瓜,2份日本厚皮甜瓜,2份中国薄皮甜瓜。研究将为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和甜瓜抗病育种提供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和基本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分析山西省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为提高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水平和品种科学布局提供依据。以山西省小麦主栽品种和山西省2015—2017年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为材料,利用白粉病混合菌株,进行苗期和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品种对白粉病表现感病,在28份主栽品种中仅运黑28、良星99、济麦22、鑫麦296和山农22 5个南部水地品种表现成株期抗病,占17.86%,中部水地、南部旱地和中部旱地品种中均没有发现成株期抗病品种。89份区域试验品种成株期对白粉病免疫、高抗、中抗、中感、高感品种分别占鉴定品种的1.12%、2.25%、19.10%、65.17%、12.36%,其中,运黑14207表现免疫,尧丰1000和伊麦158 2个品种表现高抗,临6308、临Y8012、轮选149、圣麦116等17个品种表现中抗。117个品种中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抗病的有运黑28、圣麦104和舜麦186 3个品种,仅占2.56%。  相似文献   

14.
抗性种质"N9659"携带来自野生二粒小麦(资源编号:AS846)的抗白粉病基因,并对陕西关中地区白粉病优势小种表现为高抗。为了研究其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规律,用高感品种辉县红、阿勃、陕160和阿勃21个缺(单)体系分别与N9659进行杂交,并在苗期对F1和F2进行接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辉县红×N9659、阿勃×N9659、陕160×N9659杂交组合的所有F1表现为高抗白粉病,F2代的白粉病抗感分离比例均符合3∶1。阿勃21个单(缺)体系和N9659杂交组合的所有F1表现为高抗白粉病,F2代的白粉病抗感比例除组合"阿勃5BM×N9659"偏离3∶1外,其它组合均符合3∶1。表明N9659苗期白粉病抗性由1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5.
籽用西瓜种质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新疆昌吉地区优质的抗白粉病籽瓜资源采用室内苗期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对62份籽瓜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并对昌吉地区籽瓜白粉病生理小种进行鉴别,结果显示昌吉地区籽瓜白粉病病原菌是单囊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小种1,对62份种质抗病性鉴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娄型;抗病娄型有ES52、ES88、ES90等13份;中抗娄型有ES62、FS13、ES32等18份;感病娄型有ES55、ES46、ES19、ES40、ES53等31份.  相似文献   

16.
选取山西农业大学不同区域生长的月季,对其病情指数进行调查,同时设置不同温度梯度进行月季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培养试验,显微观测其白粉病菌孢子的萌发动态。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2℃;栽培区域位于A(N 37.424°,E 112.579°),B(N 37.422°,E 112.584°)和C(N 37.422°,E 112.580°)的月季感病程度分别为中抗(MR)、抗病(R)和高抗(VR)。研究可为了解月季白粉病发生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对筛选抗白粉病月季品种和指导月季栽培管理、白粉病防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合接种体通过人工诱发接种的方法,鉴定了2014年安徽小麦区域性试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69个品种中,33个品种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MR),占47.83%;30个品种表现为中感(MS);6个品种表现为高感(HS),仅占8.70%。参试品种虽无对白粉病高抗或免疫的品种,但抗性水平达中感(MS)以上的品种占91.3%,参试品种对白粉病总体抗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贵阳市花卉产业发展的抗病优良月季品种,采用随机取样法和品种田间自然抗性鉴定法,对贵州省植物园月季资源圃月季的白粉病和黑斑病发生时期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品种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月季白粉病4—5月份发生一般,6月份明显加重,6月下旬达到高峰,7月份又逐渐下降;月季黑斑病4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较轻,6月中旬逐渐加重,7月份明显加重,7月下旬叶片发病达到高峰,8月份又逐渐下降。调查的52个品种中有19个高抗白粉病,有17个高抗黑斑病。  相似文献   

19.
《山西农业科学》2016,(9):1342-1344
为了发掘与利用小麦白粉病抗性种质资源,利用华北地区小麦白粉菌菌株E09对98份小麦亲本材料和14份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参试新品系进行了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的98份小麦亲本材料中,对E09免疫、中抗的亲本分别占6.1%和4.1%,感病亲本占89.8%;14份省区域试验新品系中感病品种占64.3%,中抗品种占35.7%,参试品种中缺少高抗白粉病小麦品种(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贵协3号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病的抗性,2012-2014年采用苗期接种、成株期人工诱发或自然诱发进行了多年多地点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年4个试验点贵协3号对赤霉病抗病性表现为中抗到高抗,3年8个试验点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表现为高抗到近免疫,2年3个试验点对白粉病的抗病性表现为抗病到近免疫.贵协3号为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新材料,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资源在全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