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路面现在已经大量在高等级道路中使用。经调查,许多使用一年以上的沥青路面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水损坏,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透入路面的结构层后,引起沥青膜剥落、表面松散等现象。历来认为:酸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好,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用碱性集料做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也有许多出现沥青与集料剥离的现象。本研究结合碱性集料(石灰石)做成的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的过程,采用冻融劈裂试验,以冻融前后劈裂强度比TSR值来表征其水损害程度,从沥青含量、集料的级配以及压实度对水稳定性的影响来加以分析研究。通过本研究分析可知:只有尽量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减小空隙率;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含量;及采用密实式集料级配,才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4.75 mm通过率、油石比、粉油比均存在一最佳值。在油石比因素分析中引入GTM参数与动稳定度和车辙变形速率建立关系,确认GTM方法是一种抗车辙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加入水泥、消石灰等外掺剂后的沥青胶泥性质研究,认为加入消石灰替代部分矿粉可明显改善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进一步的车辙成因分析表明,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均较重要。研究结论对道路工作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是目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从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均匀性、沥青-集料的粘结力、强度四个方面来分析了产生路面早期损坏的机理,并各自提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法,从而尽可能避免路面早期损坏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机理,以及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要求,以CBR作为控制指标进行粗集料配合比设计,使混合料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采用逐级填充进行细集料配合比设计,以便满足空隙率的要求,按照传统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最佳含量,并进行高温抗车辙和低温弯曲试验验证该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其动稳定度和最大弯拉应变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很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过程中的特性,从理论上对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根据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存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建议在施工现场铺筑沥青混凝土时,混合料组成设计应从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疲劳性和工作度等方面考虑,对集料合成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理论最大密度计算方法、细集料的规格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6)
本文探讨空隙率对沥青性能、泛油、车辙、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影响,空隙率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是影响其路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非排水路面的建设中提高路面的压实度,严格控制面层空隙率,提高路面的使用年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交通道路的快速发展,交通的荷载量也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城镇化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因此,人们对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关注。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对城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积水使现场测出空隙率较大,导致集料之间的粘结丧失而使路面发生破坏的现象,提出了使水损害破坏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洪树 《科教文汇》2013,(19):207-208
随着城市交通道路的快速发展,交通的荷载量也在不断加大,目前我国城镇化公路建设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因此,人们对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越来越关注。本文分析了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对城市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公路建没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其诸多优势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级公路建设上,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正确施工及路面的病害防治凸显重要,实际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来保证城市道路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但是,随着一条条城市道路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沥青路面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同时还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石屑在国道107线改建工程鹤壁段沥青路面中的应用研究实践证明:由于石屑生产质量的明显提高,替代天然砂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对提高沥青路面的马歇尔稳定度及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效果非常明显,可以改善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抗车辙能力,增强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国内的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具有陛能良好、安全系数高、工艺相对简单、造价较低等优点,而深受市政部门和施工单位的欢迎。目前,在国内的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路面的平整度问题较为常见,也是需要加强工艺与技术研究的关键施工项目。本文就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平整度问题的引发因素及描划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严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对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及沥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交通道路,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高速公路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而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在当前的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应用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的修建,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能够提高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驾驶舒适性,而具有防止噪音污染和便于施工等优点,随着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使得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就目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的平整度,加大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的深入分析,然后对及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离析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使得大粒径集料集中或者小粒径集料聚集,使得局部出现不均匀现象,致使路面容易产生诸如:横向裂缝、坑洞、网裂、泛油等早期病害。针对于离析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进行分析,大多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不规范造成,所以及时检测出来,进行离析评价,并以最快的速度补救和处治,是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性分析,介绍了离析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公路工程数量随之增加。然而,公路工程路面施工的质量同工程整体质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现阶段,我国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典型的施工技术为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鉴于此,首先对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应用流程展开了探讨,最后分析了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空隙率对于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透水性能、抗冻性能有很大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寒区使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路面时,为了保证抗冻性能,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应控制在16.5%-18%.  相似文献   

19.
影响沥青混凝土平整度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公路和城市道路使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近几年自身在沥青施工中的实践,对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同时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沥青混凝土由于具有抗裂性、防滑性、施工方便、平整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当中,而且它因为维护相对较方便快捷而被应用在维修地基路段当中,要想保证路面的质量以及行车的安全,不仅需要在公路设计中得以重视,更加需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本文根据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各种因素做主要论述,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