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科OCT图像视网膜厚度测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光学相干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新型的视网膜成像工具,OCT图像生物测量在OCT设备国产化的过程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层析图像的分割是视网膜疾病诊断的基础,利用图像分割,图像增强,分步检测边缘等技术,实现OCT图像的自动边缘检测与轮廓提取,所得算法能用来测量光学相干层析图像中视网膜的厚度,软件采用VC++6.0编制.对16例OCT图像测量与STRATUSCOCT软件测量相比较,性能相近,测量算法测量的结果稳定,具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综述EI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通过对总负荷电表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实现对各个用电设备及其工作状态的辨识,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节能、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电表的大规模部署以及各类机器学习算法的广泛应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引起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共同关注.本文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提炼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问题模型及基本框架;然后分别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过程、负荷分解模型与方法、常用数据集及评估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是智能用电和节能技术的重要部分, 备受研究者关注. 由于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各种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能, 目前已有一些代表性深度学习方法被成功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的负荷分解任务. 为了系统地总结深度学习方法在非侵入式负荷监测领域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拟对近年来面向深度学习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归纳. 首先对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框架进行简要概述; 随后介绍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公开数据集, 并重点分析和归纳了非侵入式负荷监测中面向深度学习的负荷分解方法; 最后对该领域存在的一些挑战及机遇进行了展望, 并指出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秦颖  张晶  蔡靖  戴强 《传感技术学报》2015,28(6):933-937
肝储备功能是评价肝脏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动脉血氧饱和度是肝储备功能测量的重要中间变量,针对长时间连续无创血氧饱和度测量的要求,提出基于交直流分离的反射式血氧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测量手指、耳尖等皮肤薄弱部位的反射式光电容积脉搏波,利用交直流信号分离处理技术,基于动脉血氧饱和度经验测量公式,实现长时间无创动脉血氧饱和度测量。交直流分离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干扰和噪声的影响,优化血氧饱和度测量结果;经临床医疗对比实验检测,证明系统误差符合实际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动脉脉搏波速度变化是动脉血管病变的指示剂,因此脉搏波速度的检测对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脉搏波中夹杂的各种噪声干扰会影响测量结果精度.利用小波变换可以去除脉搏波中的各种干扰,实现波形的平滑重构,为提高测量精度打下基础.脉搏波波速的测量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波速参考点的提取,首次采用二次差分峰值点作为波速参考点,提高了测量精度.临床实验证明,新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出脉搏波速度,有助于动脉血管弹性程度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精品推介     
《传感器世界》2012,(11):56-59
非侵入式测量OEM血压模块顺泰医疗器材(深圳)有限公司顺泰医疗在2012年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展示其血压监测技术和产品。非侵入式测量OEM血压模块能容易组装到各种医疗设备中进行临床应用。此模块能为标准的临床设备、家庭式远程医疗服务、急救服务、运动生理试验、血液透析以及动物监护提供快捷可靠的血压测量。顺泰医疗有囊式重复使用监护仪血压袖带及一次  相似文献   

7.
非侵入式负荷检测系统作为智能电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基于特征可视化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热点和成果,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踝臂指数测量的关键是上、下肢收缩压值的精确测量,由于脚踝部位有多条动脉血管,一些动脉血管在加压袖带较高压力下也不能被完全阻断,导致下肢收缩压测量出现误差。本文用一维采样数据构建延迟矢量,由这些延迟矢量组成一个内嵌式矩阵,在此基础上对此内嵌式矩阵进行盲信号分离。仿真和实验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分离出脚踝处包含收缩压信息的动脉血管的波动信号,解决了踝臂指数下肢收缩压测量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杜宇  严萌  武昕 《计算机应用》2022,42(10):3300-3306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ILM)技术为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而非侵入负荷辨识是负荷监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负荷数据采样过程中无法实现长期的实时高频采集,得到的负荷数据还存在缺乏时序性的问题;同时,卷积神经网络(CNN)存在对低级信号特征表现不足的缺陷。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上采样金字塔结构的CNN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所提算法直接面向采集到的负荷电流信号,利用上采样网络扩展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相关信息弥补数据的时序性,并通过双向金字塔一维卷积提取负荷信号的高级与低级特征,以对负荷特征进行全面利用,从而实现对未知负荷信号进行识别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上采样金字塔结构的CNN非侵入负荷辨识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21%,且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有效实现负荷辨识。  相似文献   

10.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是一种可对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检测的医学检测仪器。文章详细介绍了基于Beer-Lambert定律的非侵入式脉搏血氧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MSP430F149为核心,配以Nellcor DS-100A型脉搏血氧探头、LCD模块等,给出了数字脉搏血氧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血氧饱和度检测仪。该检测仪实现了血氧饱和度和脉率的实时检测功能。系统运用IIR和FIR数字滤波器抑制系统噪声信号干扰,提高了检测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MSP430F149单片机超低功耗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运行时的功耗。  相似文献   

11.
电阻层析成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前言电阻层析成象技术是电阻抗层析成象技术的简化情况。自八十年代末由医学工程中的CT技术移植于工业过程成象领域以来,电阻层析成象技术获得迅猛发展。正逐渐由基础原理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转化。电阻层析成象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接触式测量技术,它利用场域边界测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线实时检测和测量工业零件尺寸的问题,利用视觉技术建立一个的零件尺寸测量系统,采用简单高效的霍夫变换和亚像素技术实现对规则零件的非接触精密测量。尺寸测量过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处理和结果输出。其核心算法是图像预处理、直线检测、圆检测和尺寸计算,详细介绍了利用霍夫变换进行直线和圆检测的方法。经研究可知,零件测量系统能实现工业零件的在线实时检测和尺寸测量,且具有速度快、实时性好、非接触、低成本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测试数据获取是嵌入式软件测试的关键技术,其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对测试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嵌入式软件测试需要根据软件特性和测试要求对数据获取方法进行定制设计.针对侵入式的软件插桩测试技术,着重研究了硬件采集、硬件收发、纯软件方式的插桩实现过程.对非侵入式的边界扫描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的数据获取原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嵌入式开发测试一体化集成应用和全生存周期嵌入式软件开发,测试与管理的思想,指出了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学层析成像技术是一种两相/多相流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无辐射、非侵入、响应速度快以及可视化等优点。对目前国内外快速发展的电学层析成像技术进行了介绍。电学层析成像系统采用特殊设计的敏感空间阵列电极,以非接触或非侵入方式获取被测敏感场信息。利用图像重建算法再现多相流体在管道内或反应装置内部某一截面的分布状态,从而获得多相流中离散相浓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电学成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材、食品等领域,如:石油工业中油/气/水混输过程;冶金、电力工业中各种气力物料输送过程;化工、医药、能源等领域中的干燥、混合、流态化、扩散、反应等过程。该技术极大提高了人们对生产过程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为过程参数在线监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五大应用 初显锋芒 信息可视化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金融、通信和商业等各种领域。 医学 医学数据的可视化,已成为数据可视化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近代非侵入诊断技术如CT、MRI和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的发展,医生已经可以较易获得病人有关部位的一组二维断层图象。CT打破  相似文献   

16.
在燃烧场瞬态温度测量中,传统侵入式测量方法存在响应速度慢、精确偏差大等问题,而吸收光谱方法则一直没有合适的硬件系统。针对这类问题,本文基于可调谐半导体吸收光谱技术(TDLAS)完成直接吸收法温度测量的硬件系统构建,以实现对燃烧场温度的检测。搭建实验平台选择中心频率为6 807.835 cm-1、7 182.949 6 cm-1的谱线,以H2O为目标分子,通过MATLAB进行温度测量分析,验证该硬件系统有效可行,可实现燃烧场瞬态温度10%以内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机械方法测量移动物体的速度或移动长度,需用靠轮与被检测物表面直接接触,测量中易产生滑动误差和磨损,在许多工业场合无法应用。本文基于像差分析,给出了一种非接触的移动物体速度、长度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准确、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实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同材质物品的移动速度及移动长度测量。  相似文献   

18.
<正> 一、概述深部体温的测量方法分侵入式和非侵入武两种,它们都是国际和国内尚未完全解决的科学难题之一。非侵入式(或称无损伤式)的测量方法是通过皮肤表面测得深部体温。八十年代初美、日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优点是无损伤,其缺点是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测温精度较低;测温深度太浅,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年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可对乳腺X线、乳腺超声和乳腺核磁共振等非侵入式成像进行自动病变检测, 已成为乳腺癌辅助诊断的首选途径. YOLO (you only look once)系列算法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 经典YOLO算法在速度和精准度具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各领域, 最新YOLO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SOTA (state of the art)模型, 如何利用YOLO系列算法提高乳腺癌检测速度和准确率, 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基于此, 本文介绍经典YOLO系列算法的原理, 梳理经典YOLO系列算法在乳腺癌图像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并归纳总结现存问题, 同时对YOLO系列算法在乳腺癌检测的进一步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检测元件通常也称敏感元件,好比人体的感觉器官。它是指能直接灵敏地反映或检测被测参数值的元件,並将信号转换成适合于测量的形式。例如,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是热电偶,它能灵敏地反映要测量的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适合于测量的热电势。根据不同的检测参数、用途及检测原理,常见的检测元件有光电开关、热电偶、热电阻、电阻应变式、差压式、电容式、差动变压器式、微波式等许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