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仪联合穴位按摩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痰浊阻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COPD痰浊阻肺症患者按照住院就诊顺序分组,单号30例为对照组,采用震动排痰仪排痰;双号30例为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仪联合穴位按摩排痰。1周后比较两组排痰效果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操作后第3、7天,观察组经皮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震动排痰仪联合穴位按摩应用于COPD痰浊阻肺症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经皮血氧饱和度,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对小儿重症肺炎排痰效果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2月1日~2020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住院号不同将奇数为对照组和偶数为观察组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机械振动排痰;比较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气分析及护理后排痰情况。结果:观察组FVC、FEV_1、FEV_1/FVC、PEF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发热、发绀、湿啰音、心率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自主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应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有助于患儿排痰,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种不同机械辅助排痰法在神经外科人工气道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80例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体外振动排痰仪排痰,实验组给予全胸腔高频胸壁脉冲排痰。比较2组的排痰量、排痰效果、护士工作量。结果治疗第1~4天,实验组每日排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第6~7天的排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次治疗30 min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天实验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胸腔高频胸壁脉冲排痰优于体外振动排痰,能更有效清除人工气道患者肺深部的痰液,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且较于传统手持式排痰更省力,有效减轻护理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在提升患儿排痰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比较2组血气指标、排痰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排痰后的p H值、p(O2)高于对照组,RR、p(CO2)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每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痰痂形成率低于对照组,肺罗音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法能够提高排痰效果,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儿的血气指标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排痰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收入重症医学科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多频振动机械排痰,对照组予以人工物理排痰,比较两组患者胸部物理治疗排痰法急诊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和第7天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前、治疗5 min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天、第7天,两组患者SPO_(2)及PaO_(2)水平升高,PaCO_(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5 min后,两组心率较前降低、平均动脉压水平较前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痰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频振动排痰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炎平喘、雾化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护理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拍背排痰法,研究组使用震动排痰仪自动化扣振排痰法。结果研究组体温、血常规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4h排痰量及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功能及血气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血气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胸部震动排痰仪和传统排痰方法在开胸术后早期的排痰效果。方法将60例肺叶切除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深部振动排痰仪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观察2组患者排痰前后3 d内的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拔管时间及术后第3天的胸片结果。结果开胸术后患者使用体外震动排痰仪协助排痰,可以提高PO2,降低P(CO2),缩短拔管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排痰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开胸术后患者使用体外震动排痰仪协助排痰,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65-4067
目的探讨分析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排痰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振动排痰机进行振动排痰护理,每次排痰前、排痰后2h记录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阻力(Raw),记录两组患者日平均排痰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日平均排痰量为49.7±11.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7.5±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CO2、Raw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有效清除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内痰液,排痰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治疗仪在重症肺炎患儿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法排痰,观察组采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排痰,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呼吸机治疗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1周痰量、肺部听诊和胸片改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频振动治疗仪可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与机械振动排痰对神经外科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4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刺激辅助振动排痰,对照组行机械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排痰量、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刺激排痰效果优于振动排痰,适合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防治肺部感染的日常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联合雾化吸入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机械排痰联合雾化吸入,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O2)、Sa O2高于对照组,p(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困难指数的改善好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排痰联合雾化吸入能够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法,比较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0%vs 76.00%,χ~2=4.153,P0.05);观察组治疗后酸碱度(pH)、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痰量少于对照组,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血气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对COPD急性加重期排痰的疗效。方法将7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的综合治疗,对照组联合传统的手拍方式进行排痰;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美国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呼吸音变化。结果观察组痰量的减少、动脉血气分析值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美国G5振动排痰机辅助排痰提高了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排痰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振动排痰在尘肺病人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尘肺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背部叩击排痰。两组治疗均21d为1个疗程,连续1个疗程。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问卷(CAT)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对尘肺病人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第1天~第3天治疗组排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第5天及第6天对照组排痰量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CAT评分均明显降低而QOL-BREF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CAT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振动排痰法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可以明显改善尘肺病人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应用体外振动排痰仪排痰与人工叩击法排痰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对照组由护士直接用手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排痰,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的日排痰量、体温和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日排痰量明显增多(P0.01),pH、PaO_2、PCO_2、SpO_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体外振动排痰仪排痰患者易接受,且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法排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166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纳入研究,按其入ICU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前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83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指标、呼吸功能指标、疗效及预后指标。结果 1生命体征:两组患者治疗前10 min、治疗中10 min、治疗后30 min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呼吸功能:观察组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态顺应性(Cydn)水平高于对照组、呼吸做功(WOB)水平低于于对照组(P≤0.05);3疗效及预后指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震动排痰比单纯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更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童趣诱导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应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童趣诱导。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患儿中应用童趣诱导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有利于痰液排出,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法对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80例外科术后ICU机械通气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排痰法,观察组采用机械振动排痰法,比较2组的排痰效果、护理2 d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率以及ICU停留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 d的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痰液粘稠程度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 d时的Sa O_2、p(O_2)大于对照组,p(CO_2)小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显著提高ICU患者的排痰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减少肺部感染,缩短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拍背吸痰在小儿重症肺炎呼吸机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进行呼吸机治疗的6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按照拍背吸痰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拍背吸痰。观察组接受改良式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吸痰频率、日总吸痰量、呼吸机脱机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痰频率、日总吸痰量、呼吸机脱机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d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拍背吸痰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吸痰效果,提升呼吸机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排痰仪排痰法和人工叩击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COP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排痰仪排痰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人工叩击排痰法进行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排痰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Pa O2、Pa CO2、p H、排痰量、吸痰次数、雾化吸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耐受时间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老年COPD患者采用排痰仪排痰护理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排痰效果、改善血气分析情况及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