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20年2月选取合肥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40名本科及专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40名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111.35±16.28)分,处于中等水平.在各维度均分得分中,职业认知评分认知评价得分最高,为(3.79±0.59)分;职业社会支持得分最低,为(3.57±0.60)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未来就业意向越倾向于改行的护生其职业认同感得分越低;将护理作为第一志愿、家人支持、实习期间感知到人文关怀及带教老师主动帮助解决问题的实习护生,其职业认同感更高(P<0.05).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略低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未来就业意向、护理是否是第一志愿、家人是否支持、实习期间是否得到人文关怀及是否感知到带教老师主动帮助解决问题等,均是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2008级护理本科生212人进行职业认同感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24.19分±18.59分,条目得分为3.27分±0.4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高考志愿、选择护理专业不同原因、不同意愿、不同喜欢程度、是否是学生干部、毕业后改行与否、毕业后是否从事护理、毕业后希望从事不同领域工作护生的职业认同、父母不同职业、父母不同学历护生职业认同、不同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护生的职业认同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高考志愿、暑期社会实践、护理人员地位、态度、家庭人均收入、毕业后是否会改行、独生子女、社区实习、是否从事护理、父亲职业、兼职、是否学生干部;调整后的R2=0.583,本研究所调查因素可以解释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得分约60%的变异。[结论]护生总体的职业认同不高,其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和制定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8日—12日成都某医学院校742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向研究对象发放一般资料问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态调查表、一般健康问卷(GHQ-1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新冠疫情下实习护生心理应激现象增多,心理健康状况阳性率为20.4%,社会支持总分为(26.56±5.49)分,低于一般水平,且不同实习医院类型护生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疫情期间,实习护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尚可,但心理健康状况呈阳性且缺乏社会支持的实习护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应重点给予关注和进行相关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王紫媚  李月娥 《全科护理》2022,(27):3759-3762
目的:调查本科实习护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自我效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2021年9月—2021年12月以湖南省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9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心理资本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及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209名护生心理资本总分为(89.74±15.01)分...  相似文献   

5.
本专科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本、专科护生实习后的职业认同感状况,分析影响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广州3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后的78名本科、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总体得分(2.71±0.76)分,专科护生(3.30±0.87)分;不同志愿选择和学历的护生.职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护生在职业认同感的3个维度中,职业自我概念维度得分无统计学意义,在职业获益感和职业动力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生职业认同感总体水平中等偏低,但专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护生.志愿选择、学历对职业认同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及心理应激状态,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制新冠肺炎认知情况调查表和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于2020年2月15-16日对本院186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实习护生新冠肺炎认知情况调查表得分(7.59±1.24)分,女性、本科、非独生子女、班干部、党员得分较高,与对应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IES-R总得分(18.31±8.05)分,男性、专科、独生子女、城镇户籍、非班干部、非党员得分较高,与对应项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事件影响量表中,回避症状、高唤醒症状、IES-R总分与认知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实习护生对新冠疫情认知处于中上水平,且疫情对实习护生产生轻度应激影响。心理应激状态受认知水平影响,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实习护生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后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以期给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上海、黑龙江、重庆、广东、湖南、浙江、陕西、江西、四川等多地区多家医院的293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用一般资料问卷、关怀能力量表(CAI)、职业认同水平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关怀能力总分175.93±16.33分;职业认同感总分106.96±14.07分;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5)。结论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水平,而实习护生关怀能力相对较低,应发挥疫情积极效应,提升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和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94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SAS评分为(39.20±8.32)分,其中8.8%的护生焦虑评分50分;SDS评分为(43.10±11.36)分,其中26.5%的护生抑郁评分50分。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身边有疑似或确诊病例、对疫情的防控态度是SAS及SDS评分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生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尤其是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有疫情暴露风险和防护能力不足的护生,其焦虑和抑郁更为严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为实习护生提供专业学习帮助、疫情防护知识及择业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本科护生心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991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量表得分为(0.54±0.42)分;年级较高、是独生子女、居住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亲人朋友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一线工作者、非常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的护生,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得分更高(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对支持利用度维度呈负相关(P<0.05).心理状况总分及各维度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级、居住地是否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亲人朋友是否曾经是或正在做疫情防控志愿者、担心疫情爆发影响学习以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是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本科护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护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实施个体化干预,从而改善护生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其职业认同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量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某院实习返校的367名2013级本科及2014级专科护生进行调查,并将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67名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总均分为(3.75±0.59)分,临床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47±0.70)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P0.01);学历、目前是否喜欢护理专业、对就业情景的看法对职业认同有影响;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4.8%。[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应重视临床实习护生医院关怀氛围感知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采取相关措施以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资本在实习护生学习动机和职业获益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教育参与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对4所医院280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2.11±17.06)分,学习动机总分为(107.15±15.72)分,心理资本总分为(96.77±14.0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新疆地区护生的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3所高校护生共1 263名,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得分(119.30±21.69)分,汉族护生得分(113.33±22.21)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88±20.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自我效能感得分(119.79±17.95)分,汉族护生得分(115.35±17.50)分,低于少数民族护生(123.19±17.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汉族护生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少数民族为高考志愿和学历;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高考志愿、学历、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对各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均能产生影响(P0.05)。[结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及自我效能感水平均相对较高,不同民族护生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护生在临床实习前期和后期职业认同现状,分析护生不同实习阶段职业认同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在乌鲁木齐地区某5所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所有女护生,在实习前期和后期分别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 755名护生职业认同实习前期总得分为(5.41±0.95)分,实习后期总得分为(5.22±0.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前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实习后期影响护生职业认同的因素有民族、学历、实习医院和职业决策过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实习时间的推移,护生职业认同水平呈下降趋势,实习前期、后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不同阶段根据护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生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河南省某高校164名护生在实习前后分别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实习后较实习前下降(P0.01),留职获益与离职风险这个维度实习后得分有明显下降(P0.01);实习前对护生职业认同有影响的因素有独生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和入学志愿;实习6个月后的影响因素有入学志愿。[结论]临床实习对护生职业认同有重要影响。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水平低于实习前,提示护理教育者应注重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关注护生实习期间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调适,帮助护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的现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生职业认同问卷、护生职业自我效能问卷及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对133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9.94±10.40)分,处于中等水平;护生职业认同与心理弹性及职业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显示职业自我效能、居住地、就业意向对职业认同有影响,可解释职业认同的43.3%。[结论]护理教育者可以从发展护生心理弹性,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入手,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从而使其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河南省625名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于2020年2—3月借助问卷星平台对河南省6所院校的实习后期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625名实习后期护生职业认同总分为66.34±12.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0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主动性人格、心理韧性、高考志愿及家庭态度之间关系,并分析其对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于2019年7—10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全日制护理本科生641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问卷调查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心理韧性量表及护生职业认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主动性人格、心理韧性、高考志愿、家庭态度、护生职业认同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s=0.130~0.844, P0.05)。主动性人格在高考志愿对护生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P0.001),在家庭态度对护生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中亦起正向调节作用(P0.001),且高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斜率明显大于低主动性人格。心理韧性在高考志愿对护生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中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家庭态度对护生职业认同的正向影响中亦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P0.001),且高心理韧性的调节斜率明显大于低心理韧性。结论高考志愿及家庭态度对护生的职业认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高主动性人格及高心理韧性在其中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建议护理教育者后续尤其关注专业调剂和家庭反对护生的职业认同度,并制订针对性策略,以提升护生职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期间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健康状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疫情流行期间实习护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对策.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 ,对在北京三甲医院实习的130名护生代表进行关于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 118份样本中,80.5%的实习护生最早是通过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得知此次疫情,48%的实习护生不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16.1%的实习护生因疫情产生负面情绪,5.9%的实习护生认为自己需要心理援助.实习护生的新冠病毒的认识及防护执行与压力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 实习护生们对于职业暴露警惕性不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认识不足,自我防护能力欠佳,对此次疫情存在一定负面情绪.学校和医院应及时通知疫情进展,加强对于病毒相关专业知识的科普,提高实习护生的防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积极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手术室本科护生100名,实习期间采取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关怀能力评价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手术室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在本院实习的100名手术室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总分(193.13±22.44)分,处于较低的水平,其积极心理资本、人文关怀能力、主观幸福感具有正相关性的关联(P<0.05)。结论在对手术室本科实习护生进行培训时,需重视本科护生的心理资本,从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入手,以此提升人文关怀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社会支持的现况,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法,对12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的积极心理资本的得分为(4.95±0.54)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3.76±0.61)分,除客观支持维度外,与主观观察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呈正相关关系(P0.01,P0.05)。结论:社会支持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资本水平,有利于改善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