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上丝绸之路东起泉州,西至非洲和欧洲,横跨东南亚、南亚和东北非等地区,涉及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以及冈瓦纳构造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环境,导致了众多世界级矿床的形成。东南亚地区位于特提斯成矿域和环太平洋成矿域的结合部位,经弧陆碰撞、陆陆碰撞形成了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和矽卡岩型铜金矿,红土型铝土矿,砂矿型锡矿,岩浆分异型镍矿和蒸发沉积型钾盐等优势矿产。伴随着特提斯构造域的演化、冈瓦纳大陆的裂解,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南亚地区先后形成斑岩型铜矿、岩浆型铬铁矿、BIF型铁矿、红土型、同生沉积变质型锰矿等矿产,东北非地区形成了VMS型铜金矿、造山型金矿、沉积型钾盐等优势矿产,西非克拉通形成了造山带型金矿、BIF型铁矿、红土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锰矿等优势矿产。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优势矿产资源具有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等特点,与我国的矿产资源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可以很好的服务"一路一带"建设,推动沿线国家矿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的重要渠道。"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优先领域,投资贸易合作是重点内容。"一带一路"战略在给工程建设和服务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  相似文献   

3.
吉尔吉斯斯坦坐落于中亚东北部,在中亚地区具有战略通道的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重要节点,矿业是吉国支柱产业,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前景。本文采用时序数据,分析吉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总结吉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显示吉国矿业存在矿产开发程度较低且过渡依赖金矿开发、矿业开发产业链不完整、本国黄金储备需求增加、环境污染等问题;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矿业发展政策与环境、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广泛应用现代采矿技术。结果表明吉国在矿产开发利用、建设矿业和工业产业链、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国际合作需求,中国相关单位、企业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吉国的矿产开发利用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新经济走廊地质矿产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新经济走廊纵贯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处全球著名的特提斯成矿域,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勘查开发水平滞后,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优选地区之一。该区一大批矿床的发现和一系列新矿山的陆续建成投产,必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中新经济走廊的大型或代表性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背景的总结,并对研究区主要矿床的成矿作用、成矿模式及找矿潜力进行讨论,旨在提高对中新经济走廊矿产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进而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地区的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带一路"范围内中国境外21个主要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板块构造理论阐述了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构造-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时空联系,这些矿床空间上主要分布在中亚-蒙古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中-东段和环太平洋成矿域西环三大成矿域;形成时间上,中亚-蒙古成矿域金成矿作用高峰期为泥盆纪和石炭纪;特提斯成矿域成矿作用高峰期为白垩纪末—古新世初;环太平洋西环成矿域金成矿作用高峰期北部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南部为新近纪;从产出环境看,成矿作用主要与板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所形成的造山带和岛弧带密切相关。"一带一路"地区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良好的成矿条件,找矿勘查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成矿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吉尔吉斯天山地处中亚天山造山带中段,是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在收集境内、外大量地质、矿产资料及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近年来对研究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及矿产的研究,在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基础上对研究区内天山进行了成矿单元划分,划分出北天山—伊犁、中天山和南天山—塔里木3个成矿省,进一步划分为22个成矿带和58个成矿亚带,总结了各成矿单元的地质及矿产特征,为天山成矿带矿产勘查和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提供有益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是地处特提斯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的全球重要成矿区带,其优势矿产资源铜、金、铁、镍、铬、铝、钾盐、锡、铅、锌等与我国矿产资源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成矿类型多样,斑岩型铜金矿、中低温热液型金矿、矽卡岩型铁矿、热液-矽卡岩型钨锡矿、红土型铬镍矿、红土型铝土矿等非常发育,不少矿床为世界级矿床;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矿产空间分布多成群成带,部分矿床聚集区为世界级巨型成矿带,岩浆岩成矿专属性特征明显。在上述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具代表性的重要成矿带找矿潜力进行了概略性评价,结果显示该区仍具有较大的矿产勘查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正"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其快速推进以及配套金融机制的建立,为包括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在内的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平台,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建而言,首先,"一带一路"战略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能源电力建设,将促使中建加大对基础设施业务的投入和支持,调整业务结构,推动中建业务向基础设施转型。其次,"一  相似文献   

9.
在成矿规律研究中,划分成矿区带不仅是至关紧要的一项综合性的矿产地质基础工作,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在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以下简称"调查评价")工作中,应用成矿区带的基本概念和级次的划定,将"调查评价"工作集中到面积最小,成矿远景最好、发现矿床的可能性最大的成矿有利空间,是基础地质调查转化为矿产勘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言     
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腹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横跨古亚洲和特提斯—喜马拉雅两大(构造)成矿域,分布有祁连山、柴北缘、东昆仑、西南三江北段和柴达木盆地等重要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盐类等矿产的重要蕴藏地.主要成矿带基础地质调 查与矿产勘查工作程度低,找矿潜力巨大,是发现大型—超大型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王永勤 《地质论评》1988,34(1):93-95
建国以来,在地质调查、矿产普查勘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并广泛开展了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为了满足“四化”建设对矿产资源不断增长的要求,急待加强区域矿产研究及矿产预测。同时我国地处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三大成矿域的交汇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异常发育。因此有必要全面、系统地开展全国范围的主要金属成矿规律的研究,以利于加强国际  相似文献   

12.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和经济第一大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国矿产资源丰富,锂矿、锡铌钽矿、金矿和铁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但是其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大部分矿产尚未进行勘探,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乔斯-包奇花岗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和中西部金及伟晶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的金矿、锂矿和铌钽矿为目前中资企业投...  相似文献   

13.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矿区带是具有丰富矿产资源及其潜力的成矿地质单元。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数据集是在以往矿产区划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果,建立的一套完整的数据集。本数据集借助23个矿种圈定的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基于最新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其中主要包括:主要拐点坐标、面积、典型矿床、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种、累计查明资源量、预测资源量)、成矿远景区(远景区名称、主攻矿种、主攻矿种类型)、新发现(或有重大进展)矿产地等方面数据。该数据集不仅是对已经取得的矿产资源区划和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整理和总结,也为科学地引导国家地质找矿部署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已由传统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相应带来了成矿远景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机制的重大改变。成矿区划和资源评价工作将分为2个层次:一是国家计划,政府和地方需要进行矿产规划;另一项是矿业公司的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目前,国家找矿战略行动和“十二五”地质工作规划正在实施,全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逐步深化并进入汇总,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迫在眉睫,其对降低勘查风险、保障地质找矿突破有着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矿产资源区划常态化工作将围绕关于“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及资源开发保护并举的国策开展,充分利用潜力评价成果完成国家整装勘查区及省级重点勘查区优选部署工作,结合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远景调查评价,有计划地开展整装勘查区内中大比例尺矿产预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跟踪国际矿产勘查态势,积极探索全球矿产资源区划工作,为我国资源勘查工作“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近年中资企业在国际矿业投资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刚果(金)铜、钴、金刚石、锡、钽铌等矿产的资源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加之近年政府吸引和鼓励外来投资的利好政策,使之成为全球最火的矿业投资热土之一.从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基础设施、矿业投资环境等方面对刚果(金)的地...  相似文献   

16.
自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以来,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从"一带一路"地区地质条件、资源禀赋特征,以及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合作前期基础,提出了创新地学领域合作机制、地学合作填图、合作开展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利用调查和资源潜力评价、共建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系统、创新地学人才培养机制等合作构想,以期推进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实现"一带一路"能源及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合作共赢,共享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7.
煤系石墨属于特殊的非典型晶质矿物,多为隐晶质石墨,既是石墨矿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系综合矿产的一种。煤系石墨与煤层为同层异矿,煤向石墨演化的实质在元素组成上表现为富碳、去氢和脱氧,在分子结构上表现为有序化增强和石墨晶体结构的逐渐形成。煤岩组分、岩浆热和地质构造等均对煤成石墨化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煤系石墨成矿常表现出差异石墨化特征。从煤系石墨成矿机理入手,提出了以化学组成参数为基础指标,以结构参数为精确指标的煤系石墨鉴别指标体系;从资源评价需求出发,将不同演化程度的煤系石墨划分为Ⅰ级(石墨)、Ⅱ级(半石墨)和Ⅲ级(石墨化无烟煤)等3类。煤系石墨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挤压性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受区域性构造-岩浆带控制,煤系石墨分布具有方向性、递变性、集中成带的特点,成矿区带呈现出“一纵三横”的分布特点,划分为滨太平洋成矿域、南岭成矿域、秦岭-大别山成矿域和阴山-燕山成矿域和9个成矿带。分析了我国煤系石墨资源现状,指出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和赋煤区构造-热叠加作用显著,煤系石墨资源潜力巨大。煤系石墨开发利用对于增强石墨矿产的战略保障能力、促进煤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煤系石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纳米比亚矿产资源丰富,是非洲第四大矿产国,现已发现矿产30多种,主要生产金刚石、铀、铜、金、银、铅、锌等,其外汇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矿产品。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该国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分布特征,结合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新成果,对纳米比亚成矿规律进行了研究,提出三级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全区共划分8个Ⅲ级成矿区带,对进一步圈定重要找矿远景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分布与投资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唐金荣  张涛  周平  郑人瑞 《地质通报》2015,34(10):1918-1928
"一带一路"行动倡议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地位的重大战略部署,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合作在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发展中起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在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地质矿产背景、资源潜力、矿产资源分布及特点、矿业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矿业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域不仅与中国具有良好的资源互补性,而且矿产勘查开发及投资空间潜力巨大,但面临诸多风险。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地质矿产部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尤其是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资源潜力评价、信息数据共享,以及共同参与矿产资源治理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要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践行"互惠共赢"的发展理念,同时要注意传统与非传统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20.
浙江矿产时空分布规律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浙江省主要矿产的矿床数量、规模、矿产组合时间演化以及成矿分带性、丛聚性等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概要总结了浙江省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浙江省同位素成矿年龄资料,建立起全省成矿年代学谱系,并结合大地构造演化,将浙江省的成矿活动划分了5个时段。通过矿床数量、矿床规模以及矿产组合对比分析各时段的成矿信息和演化特征,构建了成矿时间演化图。依据浙江省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将浙江省划分了4个Ⅲ级成矿带和7个Ⅳ级成矿亚带,从成矿密度和成矿强度的角度探讨各Ⅳ级成矿亚带矿床的分布规律。其中成矿密度划分了1个高密度区、4个中密度区和2个低密度区,综合矿产成矿强度划分了3个强成矿强度区、1个中成矿强度区和3个弱成矿强度区,以此为找矿方向和规划部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