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呈流行或散发两种形式。目前认为戊型肝炎是一种动物性疾病或人畜共患病。尽管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和人们的卫生习惯明显好转,我国不同省市均相继有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的报道。为此,我们对我院1998~2005年1292例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戊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E,以下简称“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常引起暴发流行,近年来散发病例持续上升。戊型肝炎既往曾被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起被命名为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朱倩 《家庭医学》2006,(19):41-41
和肝炎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被传染,要看是和什么肝炎患者一起用餐。一般来说,经肠道传播的肝炎病毒极有可能引起饮食途径的传播,主要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两种。它们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体液和粪便可能污染食物和餐具,使其成为传染源。另外一些食物,如海产品、肉类,极易感染病毒,成为病毒寄生、复制之处,一旦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很有可能得急性肝炎。上海市曾发生过因为使用感染甲肝病毒的毛蚶,引起甲肝局部流行的事件;新疆也曾发生过因为使用感染戊肝病毒的肉类,引起戊肝局部流行的事件。甲肝病人发病前10天到发病后2周,这期间内是传染的高峰时期,这时从粪便中排出大量病毒,通过日常生活传染给周围接触者。  相似文献   

4.
孙焕林 《家庭医学》2005,(23):40-40
自从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被确定后。人们发现还有一种肝炎存在。化验无甲肝和乙肝病毒标志.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经过临床观察.医学家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只有两种类型,一种经过消化道传播。常引配暴发性流行;另一种以血源性传播为主,表现为散发性。前于1987年被证实为戊型肝炎病毒.后于1989年被证实为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5.
加强对新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Choo等和Reyes等克隆成功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并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从而病毒性肝炎被分为甲、乙、丙、丁和戊型等5种,但后来发现,在病毒性肝炎中,仍有10%~20%病例不能被该5型肝炎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所分型,因而,将此类肝炎称为非甲~非戊型肝炎。1995年Simons等和Linnen等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分别从西非和美国非甲~非戊型肝炎病人血清中扩增到1个黄病毒样基因序列,其与基因库中已发表的所有公认序列无明显同源性,分别命名为GBV-C和HGV。后来发现该两种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0.5%,氨基…  相似文献   

6.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戊型肝炎病毒 (HEV)是一种经胃肠道传播的致病因子 ,以前认为本病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最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1%~ 2 %的美国及西欧献血员抗-HEVIgG阳性〔1,2〕,提示戊型肝炎 (HE)可能呈全球性分布。在灵长类、啮齿类及猪体内也检测到抗 -HEV ,提示HE可能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3~ 6〕。 1989年Reyes等〔7〕首先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该病毒的基因克隆 ,并正式将此型肝炎及其相关病毒分别命名为戊型肝炎 (hepatitisE)和戊型肝炎病毒 (hep atitisEvirus,HEV)。尽…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炎症状和肝细胞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经明确的肝炎病毒有五种,即有五型病毒性肝炎,它们的主要特征见表1。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危害我市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而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一种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自1983年获得HEV存在的直接证据后,对戊肝危害认识逐年提高和重视。为了解宁波市戊肝的流行特征,做好综合性肝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宁波市2006—2009年戊肝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关系密切,尽管甲、戊型肝炎与NAFLD可同时存在,但因为甲、戊型肝炎是急性肝炎,很快可以治愈,故对NAFLD影响较小。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肝脂肪变),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基因3a型感染最为明显,肝脂肪变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之一,然而病毒性肝炎伴随的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与脂肪肝的关系可能比病毒本身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1995年美国有两个研究小组相继发现同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和GB肝炎病毒-C(GBHepatitisVirus-C,GBV-C)。目前的研究结果认为HGV和GBV-C均是同种而不同基因型别的可引起人类急慢性肝炎的新型嗜肝病毒,即庚型肝炎病毒(HGV)。1993年在东京国际肝炎会议上不少学者还报告了有关己型肝炎病毒问题,但迄今仍未获病毒分离成功,其正式命名无法确定。1998年日本报道的又一新型单链DNA肝炎病毒(TTV)即非甲~戊和非厌型肝炎病毒,但至今尚未能正式命名。本文着重对庚型肝炎病毒(GBV-C…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基因型及动物宿主带毒状况。方法通过同源比对HEV四种基因型的戊型肝炎病毒序列,选取其保守序列部分设计两对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并引物,建立一种可同时扩增戊型肝炎四个基因型病毒RNA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对深圳市采集的80份猪粪便标本和6份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提取病毒RNA,然后进行PCR检测,阳性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80份猪粪便标本5份HEV—RNA阳性,6份病人血清样本中4份阳性。序列分析显示全部为HEV基因IV型,5份猪标本中的HEV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HEV的基因序列最相似,同源性为88%~94%。结论深圳地区HEV流行株为基因IV型,而且猪HEV基因序列与人HEV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证实猪是HEV的宿主,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戊型肝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非甲非乙型急性肝炎的病原体之一,其传播方式主要经粪-口途径,也有报道可以通过口-鼻和血液传播。前苏联学者Balayan等1983年首次用免疫电镜技术自1名志愿感染者粪便中检测到HEV颗粒。在1989年的东京国际会议上,该型肝炎及相关病毒分别被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和戊型肝炎病毒(HEV)。HE在亚洲、非洲及美洲的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常呈爆发流行,我国1986—1988年在新疆曾经发生爆发流行,在世界范围内呈散发传播。人类为HEV易感群体,病人发病症状严重,病死率高,青壮年病死率可达1%-2%,远较其他各型肝炎高,孕妇的病死率可高达20%左右,HEV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出口猪以及不同人群中戊型肝炎病毒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湖北地区8个出口猪场中共采集3个月龄以下猪的血清203份,3个月以上猪的血清637份。从不同人群(包括猪场和屠宰厂从业人员、农村居民以及献血员中共采集1585份血清样品。用酶联免疫方法分别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抗体以及抗原,对部分样品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核酸。〔结果〕3个月龄以下和3个月龄以上猪血清中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6.65%和87.13%,2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t=7.79,p<0.01);戊型肝炎病毒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35%和10.36%,2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在328份猪血清中,抗原和核酸的符合率为78.80%。猪场和屠宰厂从业人员、农村居民以及献血员中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5.72%(263/472)、31.63%(99/313)、27.00%(81/300)和33.40%(167/500)。猪场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与其他3类人群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8.88,p<0.01)。〔结论〕猪群中戊型肝炎感染率较高,与猪密切接触人群的感染率高于其他人群。因此,应加强出口猪场的管理,减少戊型肝炎病毒在人畜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新发现的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新发现的肝炎病毒的研究现状。己型肝炎病毒(HFV)尚未分离成功。庚型肝炎病毒(HGV)属黄病毒科,为单股正链RNA病毒。GBV是与肝炎相关的另一感染因子,GBV-A、GBV-B和GBV-C并非同一病毒的不同基因型,而可能是彼此独立但有一定同源性的黄病毒科病毒。HGV和GBV主要通过输血途径传播,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可与HBV和HCV同时或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15.
沈阳地区重型肝炎血清中庚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调查重型肝炎的庚型肝炎病毒 ( HGV)的感染状况。我们应用逆转录 -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Rt- nested PCR)检测了 4 9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核酸 ( HGV RNA)。结果显示 :8例 HGV RNA阳性 ( 16.3% ) ,其中 6例死亡 ( 75% ) ;8例 HGV感染的重型肝炎患者中 7例重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 HBV)或丙型肝炎病毒 ( HCV) ,1例为单纯 HGV感染。提示 :HGV与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单纯 HGV感染均可引起重型肝炎 ;而且其临床表现较重 ,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6.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的致病因子是戊型肝炎病毒(HEV),其病毒颗粒大小为27~34nm。具有表面结构,其表面有突起(spikes)和缺刻(indentation)。病毒颗粒为圆形、饱满的或半空的没有包膜的20面体。戊型肝炎(HE)的流行是世界范围的,现已确定水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青壮年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为1~2%,比甲型肝炎高9倍,孕妇的死亡率高达10~20%。鉴于以上特点,目前对HE的研究日趋深入,特别是从分子水平对其核酸结构与功能的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HGV)是与人类肝炎相关的RNA病毒,我国部分地区对HGV感染情况的调查初步证明:HGV在我国分布较广,流行较为严重(并不亚于丙肝),为了解我油田人群HGV感染状况,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监测,我们对3组人群进行了HG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戊型肝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戊型肝炎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戊型肝炎主要经污染的水 源传播,也可通过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常引起大的爆发流行,也可见散发戊型肝炎,需要大家引起重视。近 些年,戊型肝炎在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学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韶关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流行的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并探讨戊型肝炎是否属于人兽共患病。方法通过同源比对HEV四种基因型的戊型肝炎病毒序列,选取其保守序列部分设计两对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并引物,建立一种可同时扩增戊型肝炎四个基因型病毒RNA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在广东省韶关地区采集猪粪便标本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血清,提取病毒RNA,然后进行PCR检测,阳性时对扩增片段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RT-nPCR检测结果显示99份猪粪便标本中有6份HEVRNA阳性,7份病人血清样本中1份阳性,序列分析显示全部为HEV基因IV型,4份猪标本中的HEV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人HEV的基因序列最相似,同源性为88%~94%,且其中1份猪标本中的HEV与1份病人标本中HEV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1.5%。结论广东韶关地区HEV流行株为基因IV型,而且猪HEV基因序列与人HEV之间有着高度的相似性,结果证实戊型肝炎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明  沈萍 《浙江预防医学》1998,10(12):722-723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非甲—戊型致肝炎因子,属黄病毒科,为正链单股RNA病毒,其基因组长度约为10kb。回顾性研究显示HGV经血液、血制品等肠道外途径传播,导致急慢性肝炎,并呈世界性分布。庚型肝炎研究已成为肝病学界的热门课题,但有许多问题仍不清楚有待深入探讨。我科于1996年起开展了庚型肝炎的检测工作,本文就检测的血清标本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以进一步阐明HGV感染的流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