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把束缚核子内海克从物理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伴随价夸克受核束缚效应影响的云海夸克,另一部分是能摆脱核子的要票才而逃逸到核环境中的背景海夸克。首先,给出了核束缚效应对核内束缚核子中价夸克、云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纵向动量几率分布函数的最低级修正形式;借助核动量守恒条件定出了背景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动量几率分布函数,根据部分子内禀横向动量分布与动量分布间的制约关系及我们关于核环境中部分子间相互演化的观点,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相对论性核—核碰撞中弹核碎片的次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密度相关Skyrme相互作用给出的Hartree-Fock单粒子波函数,重新考察了低动量端核内邻近核子间海夸克空间重叠和演化导致核遮蔽效应的思想,发现核遮蔽效应发生的临界值X_(?)可能存在一定的壳层效应。同时,本文采用对核子结构函数中的价夸克和海夸克的动量分布分别作不同的x重新标度的方法,探讨了反遮蔽效应对核结构函数的影响。并计算了~(12)C、~(56)Fe、~(63)Cu、和~(118)Sn的平均核结构函数与氘核结构函数之比值,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对400 A MeV12C诱发乳胶不同靶核反应靶核碎片多重数分布及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及重电离粒子平均多重数均随靶核大小的增加而增加;靶核蒸发碎片、靶核反冲质子及重电离粒子多重数之间存在线性关联,这些结果均可以利用核-核碰撞几何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射弹碎片的反常现象提出了第五种解释。计算出了射弹碎片中正常核、反常核及二者之和的数目、广义作用星数、广义局域平均自由程等与距离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射弹碎片的反常现象提出一种新解释,计算出了射弹碎片中正常核、反常核及二者之和的数目、广义作用星数、广义局域平均自由程等与距离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中射弹碎片的反常现象提出了第五种解释.计算出了射弹碎片中正常核、反常核及二者之和的数目、广义作用星数、广义局域平均自由程等与距离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能核一核碰撞中靶核和射弹核的碎片分布,是研究核碎裂机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500AMeV^56e与原子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的角分布的测量,可以发现重靶AgBr的黑粒子的发射角关于90°方向近似对称,即表明在90°方向存在侧向流.我们知道黑粒子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从流体力学模型的角度上来看,侧向流产生原因可能是弹核旁观体的弹出与弹核参加者产生侧向集体流造成了靶核旁观体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接近90°的方向上产生靶核碎片集体流.  相似文献   

9.
高能核一核碰撞中靶核和射弹核的碎片分布,是研究核碎裂机制的重要方面.通过对500AMeV^56e与原子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的角分布的测量,可以发现重靶AgBr的黑粒子的发射角关于90°方向近似对称,即表明在90°方向存在侧向流.我们知道黑粒子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从流体力学模型的角度上来看,侧向流产生原因可能是弹核旁观体的弹出与弹核参加者产生侧向集体流造成了靶核旁观体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接近90°的方向上产生靶核碎片集体流.  相似文献   

10.
原子核内核子的动量分布对于研究原子核结构的性质至关重要,核子关联是影响核内核子动量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基于核内核子短程关联的性质,分析研究了核内核子的动量分布,并计算了一些原子核内核子处在费米面以上的几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1.
空中静电目标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空中运动目标在飞行过程中的起电、放电机理和带电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研究了对于被动式地面静电探测系统,将空中目标的电场近似地作为静电场进行探测和将空中带电目标近似为点目标的条件.结果表明,对于被动式地面静电探测系统而言,探测距离在10km范围以内,可将目标的电场当作静电场进行测量;当空中目标与探测器距离大于目标尺寸3~6倍以上时,可将目标视为点目标.提供了被动式地面静电探测系统的应用前提.  相似文献   

12.
雷达组网目标定位精度分析和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影响多雷达组网对目标跟踪精度的因素以及与单雷达的差异,提出了定义雷达网目标定位精度,以及评估多雷达组网后在目标定位精度方面带来增益的方法。推导了雷达网对目标定位精度和相应评估指标的估计公式。该文方法不要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就可以方便地评估2-D、3-D以及混合雷达网的目标定位精度和效能。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文方法的优点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值方法(MOM)与基尔霍夫近似(KA)相结合的混合算法计算了二维随机粗糙面与其上方三维双立方体的复合散射特性。首先建立了随机粗糙面与其上方三维双目标的复合模型,将目标划分为MOM区域,粗糙面划分为KA区域,并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真实粗糙地面。在复合散射场的求解中,首先求出在仅有初始入射场时多目标表面的感应电流;其次,将目标表面感应电流产生的散射场与外部入射场作为KA区域的入射场,求出KA区域表面的感应电流;最后将KA区域的感应电流产生的散射场与外部入射场作为MOM区域的入射场,利用导体目标表面的狄利克莱边界条件求出目标表面电流以及电流系数,并进一步求解出散射场。通过减小了粗糙面各面元的相互耦合及体-面的高阶耦合作用,极大提升了计算速率。在大小尺寸为L_x×L_y=100λ×100λ的粗糙面与棱边长度为l=2λ的立方体目标复合计算中,使用MoM算法产生了747 886个未知量,计算时间为8 821.5s;而使用MOM-KA混合算法产生未知量为26 868个,计算时间为423.8s,仿真结果同时验证了MOM-KA混合算法的准确性。最后,详细讨论了均方根高度、目标间距、高度及立方体尺寸及对复合散射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工作在“日盲”波段的紫外信号探测,屏蔽了太阳紫外辐射这一最大背景噪声干扰源,可以有效地进行微弱紫外目标信号采集,但是仍然面临着目标/噪声难以区分、目标短暂丢失等问题.文中对微弱紫外目标的成像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根据紫外目标成像特征提出了一种紫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方案.该方案首先采用基于连通域的聚类方法对紫外图像中的样本点进行聚类,标识出前景中的目标块和噪声块,然后利用真实目标的轨迹特性,结合卡尔曼滤波预测目标的运动参数,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检测跟踪.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靶板厚度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作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分析靶厚对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体(PELE)作用效果的影响,采用改变靶板厚度的方法,对PELE以固定速度垂直撞击靶板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靶板厚度的增加,穿过靶板弹体的轴向剩余速度呈缓慢下降趋势,破片径向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靶板厚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弹丸的能量大部分耗散在穿甲过程中,横向效应显著减弱.对某一既定的弹靶系统而言,存在最利于PELE发挥横向效应的靶板厚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波系数的目标识别新方法, 此方法把目标响应表达成一系列波模的叠加, 波系数具有目标特异性, 因此可用作目标识别的特征矢量。这些波系数虽然与照射方向有关, 但是选取恰当的频率范围, 则波系数对角度的敏感性会大大降低, 目标模版数据库存储量会大大减少。在识别过程中可以大致预估目标的姿态角, 然后选择部分模版数据库与未知目标系数相比较, 可有效缩短目标识别时间。最后对4个二维目标进行了数值模拟, 取得了理想的识别效果, 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脉冲激光引信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六象限脉冲激光引信的工作原理,以直升机为目标,建立了识别直升机旋翼和机身目标信号的识别准则.分析了对信号进行预处理的必要性及信号预处理电路的功能,用DSP硬件和软件实现了在复杂环境下判断有无目标以及当有目标时判断目标的距离与方位,给出了相应信号处理的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用DSP技术实现脉冲激光引信信号处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室外环境旋翼无人机对地面多圆形目标检测的方法。考虑室外环境光照变化、阴影等自然因素以及无人机飞行高度、姿态变化等因素对目标检测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引入颜色不变量特征;并采用改进K-means算法进行图像分割;其次根据目标轮廓特征,设置面积与圆形度阈值滤除干扰区域;最后,采用基于对称性的最小二乘法与残差度确定目标位置。实际实验及无人飞行器大赛验证了所研究方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ssive millimeter wave (MMW) radiometer detection, the ground target radiation cross section is modeled as the new token for the target MMW radiant characteristics. Its application and actual testing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passive MMW stealth is target radiation cross section reduction.  相似文献   

20.
基于激光探测技术的坦克目标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探测技术的目标识别及定位方法进行研究.根据近场目标激光反射方程,结合典型的弹目交会条件,从理论上给出了坦克的激光反射特性;分析了激光探测的主要干扰,提出了判别反射脉冲幅度和脉冲个数的信号识别准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坦克激光信号幅度直方图.在此基础上,结合探测概率制定幅度门限,根据定位要求及目标尺寸,分析了脉冲个数门限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探测识别系统能有效判别坦克目标,并能对目标进行定位,实现对坦克顶装甲的精确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