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金瑛  叶丹  俞黎 《护理与康复》2014,(5):454-456
总结45例颅脑术后患者颅内压监测期的观察与护理。准确监测颅内压,妥善固定光纤导丝,做好降压治疗护理,加强一般护理,密切观察并发症。45例患者均在颅内压监测指导下合理使用脱水剂;4例患者经颅内压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行二次手术治疗;死亡3例,无1例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2.
刘媛  戴敏  张宇 《全科护理》2014,12(1):57-58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压增高病人加强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动态监测并记录颅内压数据,排除监测的干扰因素。[结果]治愈18例,显效10例,好转5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3例。[结论]加强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行动态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持续性颅内压(ICP)监测的临床意义和观察护理要点。主要包括观察记录11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动态的颅内压监测数值,一般护理、体温监测、气道护理、引流管及排泄护理。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应常规持续颅内压监测;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及早干预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相关护理因素和治疗原则,探讨合理的护理方式和相关治疗。方法:监测我科50例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烦躁患者镇静、脑脊液引流不畅疏通、尿潴留以及使用甘露醇前后颅内压的变化,量化颅内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单项的护理因素对颅内压的影响。结果:通过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镇静、脑脊液引流通畅等相关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结论: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对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有着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病人在接受颅内压监测中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增高是一种常见于颅脑损伤和脑血管性疾病的神经外科临床病理综合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护理接受颅内压监测的颅脑损伤病人的相关技术和细节,有助于增强监测效果、预防并发症。结果:在颅内压监测的护理中,应确保监护装置正常和ICP 监测的准确,随时观察并记录病情和ICP数值,固定并轻柔操作引流管,保持呼吸道畅通以免加重ICP,预防患者感染、发热和颅内再度出血,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救治水平。结论:ICP监测需要更细致的护理工作,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患者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的护理经验,主要是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3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接受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的护理资料。认为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有效方法,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与医生熟练的配合、术后切实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引流情况,预防并发症,护理人员细微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是促进疾病转归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颅内压的动态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损伤病人往往因颅内压升高而出现种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由于颅内压升高几乎无先兆,因此护士观察病情与判断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颅内压的动态及颅内压升高时的护理进行了讨论,以利护理人员有效的评估、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8.
颅内压增高不是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病人复杂,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形成脑疝,病死率极高。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征的观察及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现将我们多年来对颅内压增高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观察要点1.1 意识的观察 意识状况是衡量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认及定向能力,按观察时间先后加以对比,对意识有无障碍及其程度做出判断。意识障碍程度的加重是颅内压增高、病情加重的主要症状之一。1.2瞳孔的观察 瞳孔是反映颅脑病情变化的察户,对判断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对照组(常规颅内压监测)各41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预后良好及其对预后的满意率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和甘露醇使用剂量相对更低,住院时间相对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当中,实施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和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5例小儿颅内压增高早期临床表现的观察和护理.通过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生命体征的变化、瞳孔和前囟变化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本组32例患儿治愈出院,2例好转出院,1例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患者使用短时轻度过度通气(HV)的观察与护理。方法2004年5月-200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急救中心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31例,使用短期轻度的过度通气治疗,严密观察治疗前后的呼吸指标(PaCO2、PaO2)、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意识和瞳孔等动态变化。结果30例患者在使用过度通气1h后,ICP降至20mmHg以下;1例患者出现颅内压反跳性增高,行去骨瓣减压术控制颅内压。31例患者脑灌注压均〉60mmHg。结论 使用短时轻度过度通气可使患者的颅内压下降,通过对呼吸指标、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全面仔细观察及护理,有助于保证过度通气的治疗效果,减少因使用过度通气而发生脑缺血加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3例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术前建立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血压及药物治疗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53例患者均取栓成功,44例闭塞血管均完全开通,9例血管未能完全开通,其中3例因为再通后仍存在管腔狭窄而放置支架。结论快速有效地完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意识和血压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再灌注损伤,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是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在不同时期所用的不同腹膜透析方式及护理。方法 :总结尿毒症合并脑出血 9例的治疗与护理。结果 :9例经腹膜透析治疗后效果良好。结论 :(1)在急性期 ,应严密观察患者神志、呼吸、血压、脉搏、体温、出入量尤其是脱水量 ,颅内压 ,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并发症。主要以自动腹膜透析 (APD)为主 ;(2 )恢复期患者主要是加强肢体锻炼 ,心理护理 ,腹膜透析培训 ,可选择APD或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 (CAPD)。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颅内出血90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患儿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9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本组90例,治愈78例(86.7%),死亡12例(13.3%).对治愈的78例随访3个月,70例(89.7%)精神、发育、运动、智力正常.结论:认真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生命体征、有无惊厥、意识和精神状态、囟门、摄入情况,采取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保持正常体温、营养支持、并发症的治疗等治疗护理措施,可提高ICH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critical care nurses are instrumental in reducing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after pathologic neurologic events. The nursing literature addresses the absence of adequate nursing diagnoses to document the scope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practice and the impact of nursing care on the patient's ultimate outcome. In this article several basic pathophysiologic responses to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are reviewed and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is presented to be used by nurses caring for the patient with this potentially catastrophic illness. Two new nursing diagnoses are proposed: (1) alteration in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creased: potential, and (2) alteration in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creased: actual. Use of the diagnoses will aid in the critical care nurse's documentation of nursing'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complex care of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士人文关怀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ICU老年患者身心状态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科ICU 2018年1-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于患者入院时和实施人文关怀后分别测定其生理和心理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频率以及颅内压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 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ICU老年患者,能改善其负面情绪,保持其生命体征平稳,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对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做到常规护理快速全面、专科护理用药准确、观察细致、通气良好.术后做到重视病情观察,做好用药、管道及各器官功能的预防性护理.22例患者均得到及时手术,术后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废5例,重度残废1例,死亡1例.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周钰 《中国临床护理》2012,4(6):494-495
2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连续颅内压监护中发生颅内压增高107次,分析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护理因素,发现颅内压增高与患者躁动、呼吸机人机对抗、引流管堵塞、吸痰、体位变化等有关。在处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颅内压波动时,应正确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控制颅内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8例急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症状性CVS的患者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脑池内置管护理和用药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本组有32例发生症状性CVS,经治疗后25例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2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20.
甘露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临床工作中甘露醇的不良反应,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培养护士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甘露醇降颅内压的486例病人中,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结果和结论护理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及敏锐的观察力,临床工作中要做到细心观察,善于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