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病因、形成机制及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特点及其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0例SSS患者进行血流显像分析.结果 SSS的病因主要由锁骨下动脉及无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37/40,92.5%),其次为多发性大动脉炎(3/40,7.5%).当椎动脉全心动周期血流与颈动脉血流的彩色血流信号及血流方向相反时,即为完全性SSS;当椎动脉在收缩期显示反向血流、舒张期仍为正向血流,或在不同时相内为红、蓝两种彩色血流信号交替出现时,可通过束臂试验来检查反流的情况,诊断为部分性SSS.结论 SSS的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CDFI可明确诊断完全性SSS,结合柬臂试验可对部分性SSS做出诊断,并可以用于随诊判断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伊 《中国卫生产业》2014,(18):118-119
目的:探讨彩超对锁骨下动脉综合征(SSS)的检查技巧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3年6月间确诊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53例,进行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53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3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5例。根据椎动脉频谱特点划分为隐匿型SSS共17例,患侧椎动脉频谱收缩期出现切迹;部分型SSS共26例,患侧椎动脉收缩期血流反向;完全型SSS共10例,患侧椎动脉血流收缩及舒张期均反向。结论彩超对于早期筛查SSS具有明显优势,并可对大多数SSS进行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上肢动脉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椎动脉全收缩期及舒张期均为逆流32例,椎动脉部分逆流4例,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4例;36例动脉硬化患者中,直接显示锁骨下动脉斑块32例,另4例患者因透声差,锁骨下动脉斑块显示欠清晰,后经MRI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结论 若患侧椎动脉、锁骨下动脉、上肢动脉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脉冲多普勒有典型特征,结合临床,可直接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对不能直接确诊的病例,超声也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且重要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声像图改变及血流特征.方法对40例47条临床拟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例的血管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并与CT血管成像对照.结果CDFI显像可直观地显示动脉管壁回声及血流充盈情况,多普勒血流频谱可以显示血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彩超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创辅助检查的首选项目,价值与血管造影接近,是一种敏感、准确、方便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对椎动脉和桡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32例经X线数字减影证实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椎动脉和桡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中,锁骨下动脉狭窄25例,闭塞7例。椎动脉反流程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重度锁骨下动脉狭窄与桡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性较好。结论分析椎动脉、桡动脉血流变化特点可为锁骨下动脉窃血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检测技术在颈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分别进行TCD及CDFI检查,对颈动脉形态学、血流动力学进行评价.结果 术前TCD及CDFI诊断38例颈动脉狭窄,狭窄程度>7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相符.结论 CDFI对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TCD用于对颅内动脉侧枝血流的检测,TCD与CDFI结合提高了颈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可用于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之前筛选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位家属所患所谓"颈椎病"实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的临床诊治过程,及回顾其就医的过程,促进基层医院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为更多部队家属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方法在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仔细体检的前提下,准确应用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分析椎动脉血流频谱形态及特点,明确锁骨下动脉盗血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推翻之前其就医诊断的"颈椎病",确诊锁骨下动脉盗血。结果颈椎病的某些临床症状会与由锁骨下动脉闭塞引起的椎动脉盗血症状相似,若不能采取正确的辅助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给医患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对患者康复不利。结论临床医生需要在明确各项辅助诊断的应用范围及作用的基础上,为患者开出最需要且最简单的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节省患者就医时间,有利于促进医患和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手段行椎动脉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为患者后期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 分析2010年6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椎动脉情况,分析其声像特点及其相关血流动力学状况,总结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结果 研究中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同侧的椎动脉反流程度、窃血程度及DSA检查证明患者的锁骨下动脉起始部位的狭窄情况关系密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椎动脉不但能够有效的检查患者的锁骨下段动脉狭窄情况,与DSA检查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而且能够为患者后期的临床微创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8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弥漫性回声减低型61例(73.6%);局灶性回声减低型9例(10.8%);多发结节型7例(8.4%);单发结节型6例(7.2%).其诊断符合率78.3%(65/83).结论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检测肝细胞癌血流灌注特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肝细胞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能量多普勒(PDI)检查,比较注射造影剂前后肿瘤血管显像情况,分析血流平均密度(FMD),定量比较血流信号增强效应.结果 造影后CDFI和PDI显示肝细胞癌病灶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明显增强,血管形态较造影前清晰完整.造影前PDI FMD为0.104±0.081,造影后为0.234±0.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造影前CDFI FMD为0.084±0.099,造影后为0.172±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影前后PDI和CDFI FM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的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肝细胞癌的血供情况,超声造影后PDI血流显像优于CDF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宫内残留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结合CDFI诊断宫内残留物98例,并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清官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98例宫内残留物全部经清官术后病理证实,经阴道超声结合CDFI检查符合率98.0%(96/98),脉冲多普勒呈类滋养层低阻力型动脉血流频谱,阻力指数0.38~0.53.结论 经阴道超声结合CDFI能对宫内残留物进行明确诊断,并能根据血流信号进行定位,发现微小病变,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