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桡骨下端粉碎型关节内骨折以前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 ,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我院 1998~2 0 0 0年对 2 1例桡骨下端粉碎型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复位后外固定器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1例中男 15例 ,女6例 ;年龄 18~ 75岁 ,平均 35岁 ;左侧8例 ,右侧 12例 ,双侧 1例。AO分类 :C2型 (完全关节内骨折 ,桡骨、关节简单骨折 ,干骺端粉碎骨折 ) 10侧 ;C3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桡骨粉碎 ) 12侧。受伤原因 :车祸伤 11例 ,跌落伤 9例 ,机器压伤 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患者受伤前均无腕部慢性疾患…  相似文献   

2.
张光洪 《疑难病杂志》2003,2(2):105-106
Barton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损伤 ,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或掌侧缘骨折 ,合并桡腕关节半脱位。我院自 1 985年以来共收治Barton骨折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2 1例 ,男 1 5例 ,女 6例 ;年龄最小1 5岁 ,最大 48岁 ;掌侧型 1 3例 ,背侧型 8例。发生原因均是患者跌倒 ,手掌或手背腕部着地。X线正位片均可见桡骨远端骨折片呈三角形裂开 ,侧位片可见腕关节近端连同三角形之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或背侧移位。手术治疗 8例 (其中手法复位不佳5例 ,固定后再次移位 3例 ) ,非手术治疗 1 3例 (其中石膏固定 8例 ,小夹板固定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根据AO/ASIF分型:B2型3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3例,C3型1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Aro关节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 1980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收治桡骨远端伸展型骨折患者 12 34例 ,均行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 ,经 8~ 12周的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 34例患者 ,男 76 3例 (6 1.83% ) ,女 471例 (38.17% ) ;年龄 15~ 79岁 ,平均 5 9.4岁 ;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 0~ 70岁 80 6例 (6 5 .2 7% )。按 AO分型 [1 ] :本组A型 6 84例 ,B型 45 8例 ,C型 92例。 A型骨折未波及关节面 ,B型为部分关节内骨折 ,C型为完全关节内骨折。受伤至整复时间最短 30 m in ,最长 5 d,平均 3 h。临床特征 :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alfractures,DRF)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4.6岁。按AO桡尺骨远端骨折分型,B2、3型(部分关节面骨折,掌背侧骨块)6例;Cl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骨折)7例;C2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5例;C3型2例。部分患者初期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失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门诊随访2~36个月。桡骨远端骨折均完全愈合,按改良的Mcbir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为85℅(17/20)。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学创新》2015,(20):141-143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与B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组患者骨折的AO分型:A组21例,其中C1型5例、C2型8例、C3型8例;B组17例,其中C1型5例、C2型5例、C3型7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对腕关节的功能进行Dienst评分。结果:随访时间为4~13个月,平均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3个月。A组有2例发生针道感染,2例出现克氏针松动、退针。B组2例发生骨折复位后丢失、螺钉进入关节腔。A、B组的C1、C2型骨折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桡骨远端C1、C2型骨折,可选择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而对于C3型骨折,选择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疗效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掌侧LCP治疗3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按AO/ASIF桡骨远端骨折分类:属B2型4例,B3型9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2例)患者.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17例、良9例、可3例、差1例.采用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9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0%.结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Barton骨折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7~69岁,平均41岁,掌侧Barton骨折15例,背侧Barton骨折8例。分别由前臂远端掌侧及背侧入路,选用“T”形接骨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3例全部得到随访,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4个月,腕部畸形及腕部功能均获改善,腕关节功能恢复按照Kienst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1.3%。结论:桡骨远端Barton骨折保守治疗维持骨折复位较难,采用手术内固定配合早期循序功能锻炼,可达到良好的恢复腕关节功能的目的,合并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桡骨下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局麻下牵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36例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其中有2例为双桡骨下端骨折),女16例,年龄(4岁 ̄61)岁,均为新鲜骨折。左侧19例,右侧17例。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24例,屈曲型骨折(Smith)11例,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1例。2治疗方法Colles骨折:局麻后,肩关节外展,术者一手握住拇指及大鱼际,一手握住其余四指及小鱼际,沿前臂纵轴向远端充分牵引,在牵引下加大屈腕角度,纠正成角…  相似文献   

10.
桡骨远端骨折是非常常见的骨折,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效果。然而,许多不稳定骨折经手法复位往往不能恢复桡骨远端骨及关节的解剖,影响关节功能。近年来,我科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材料与方法本组14例,年龄25~52,平均46岁,骨折11例,女性3例,闭合骨折10例,开放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按A0分型为C_2或C_3型。手术适应症:(1)开放性骨折;(2)骨折闭合复位失败;(3)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阶梯”超过2mm。10例采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27例;年龄60~76岁,平均68.2岁;左侧15例,右侧23例。按AO桡尺骨远端分型:B1型3例;B2型6例;B3型5例;C1型13例;C2型7例及C3型3例。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快捷、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治疗129例(140侧)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按照Cooney通用分类法,II型骨折36侧,III型7侧,IV型97侧。新鲜骨折105侧,陈旧骨折35侧。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108侧有明显缺损者同时植入人工骨或自体骨;采用单侧“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32例,“T”型钢板螺钉加克氏针内固定达到57侧,单纯带关节外固定架固定13侧,带关节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8侧。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12~40个月,平均23.6个月。优91侧,良38侧,可10侧,差1侧,远期优良率92.1%。结论: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优点:(1)手术损伤相对小,不影响桡骨远端的骨性及腱鞘结构;(2)桡骨掌侧面平坦,易于操作;(3)手术操作不进入关节,不损伤掌侧韧带结构,有利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4)复位效果好;(5)植骨不会漏入背侧软组织中;(6)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恢复快。经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内、外固定均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掌背侧联合入路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2、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桡骨远端C2、3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11年12月至2016年1月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和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2、3型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掌背侧联合入路组(A组) 33例,按AO/OTA分型:C2型15例,C3型18例;外固定组(B组)29例,按AO/OTA分型:C2型11例,C3型18例。通过对两组术后影像指标、功能指标,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比较,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均获随访,A组12~37个月,平均20.1个月;B组12~43个月,平均23.7个月。X线示两组骨折全部愈合。两组的术后影像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和Gartland-Werley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掌背侧联合入路治疗桡骨远端C2、3型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多为近关节或关节内骨折按AO分类属于B3,C型骨折,骨折极不稳定。若早期处理不当易致畸形愈合,关节僵硬遗留慢性疼痛,功能障碍明显。自2007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采用掌侧入路横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骨远端粉碎骨折56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9例,女47例,男女比例为1:5.2年龄53—90岁,平均66岁,左侧32例,右侧24例,根据AD/ASIF分类
  B3型8例,C1型16例,C2型18例,C3型14例,开放骨折5例,闭合骨折42例,合并尺骨远端茎突骨折12例,第一腕掌脱位1例。致伤原因,滑倒摔伤47例,高处坠落6例,轻微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小时—3天。  相似文献   

15.
陆洲  蒙梁献 《医学文选》2013,(5):638-639,650
掌侧Barton骨折是指波及掌侧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同时合并腕关节的掌侧脱位或半脱位.Mehara等[1]通过影像学将掌侧型Barton骨折分为三型,Ⅰ型:楔形骨块完整而且较大,骨折块有移位;Ⅱ型:楔形骨块粉碎,有移位;Ⅲ型:楔形骨折块较大,有移位,且近端有一块横行骨皮质碎块.由于掌侧Barton骨折为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难以有效复位及固定,易造成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产生[2].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已成为掌侧Barton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MeharaⅠ型掌侧Barton骨折16例,全部采用C臂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谢希惠  谢震  陈成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12-514
目的介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持续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方法2001年~2005年收治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均为急性损伤,男13例,女8例;平均37.5岁(21~80岁)。AO分类:B2型7例,B3型1例,C1型5例,C2型6例,C3型2例,手术采用手法复位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结果21例术后X线显示,近似解剖复位14例,功能复位7例,外固定4周后复查X线未见有明显再移位,经3~6个随访均骨性愈合,外观无明显畸形,腕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按Lidstrom标准评定,优良19例,一般2例,差0例。结论改良小夹板外固定配合持续牵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在急诊下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23-A2型大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2年2月采用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大龄儿童23-A2型桡骨远端骨折共48例,术后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疗效的评分。结果48例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0~34.0个月,平均16.8个月。在最终的随访中,评分优40例,良8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对于大龄儿童23-A2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急诊行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不需要二次手术等优点,可推荐为临床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8— 2 0 0 1年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32例 ,发现该方法并发症较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女 2 0例 ,男 12例 ;年龄 30~ 6 0岁 ,平均 5 0岁 ,年龄 >4 5岁 2 4例。致伤原因 :摔伤 2 3例 ,高处坠落伤 4例 ,车祸伤 5例。入院后X线片均诊断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按Jakim分类标准[1] 进行分型 :Ⅰ型 (无移位 ) 0例 ;Ⅱ型 (桡骨远端移位 ,关节内无移位 ) 12例 ;Ⅲ型 (桡骨远端移位 ,关节内移位≤ 2mm) 15例 ;Ⅳ型 (桡骨远端移位 ,关节内移位 >2mm) 4例 ;Ⅴ型 (严重粉碎…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发病率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桡骨远端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瑞士内固定协会以骨与关节损伤严重程度分类:关节外骨折(A型)、部分关节内骨折(B型)及复杂关节内骨折(C型)。关节外骨折(A型)无移位或部分移位骨折,如A1型及A2型通常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保守治疗即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对粉碎的A3型骨折的治疗,是仍采用保守治疗、或是采用手术治疗,在广大骨科医生的治疗中仍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体会,并对该治疗方法 作出初步评估。方法1997-2002年期间,共有21例患者接受该治疗,其中男15例,女6例。受伤原因多以跌倒时间接暴力为主,手术时桡骨远端外固定器置于患肢背侧,近侧螺钉置于桡骨骨折近端,远侧螺钉置于第二掌骨上。结果 术后17例病例关节面复位良好或关节间隙正常(80.9%),19例病例上肢肢体力线恢复良好(90.5%)。根据Gartland&Werley评估方法,15例结果优良,4例良好,2例一般。结论 外固定支架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较好方法,尤其对桡骨远端A3、B1、B2、C1类型骨折(根据AO骨折分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