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疗健康物联网将医疗健康相关的"物"有机的"联"成一张"网",对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各医疗健康对象数据的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医疗保健领域的各种行为和变化的实时控制、精准管理目的.医疗健康物联网在军队干休所已得到了初步应用,受到了老干部的好评,随着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必将对促进老干部健康长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从电子健康档案、体症远程监测、健康慢病管理、紧急医疗救助、移动保健服务、远程会诊咨询等方面对军队干休所实现医疗健康物联网的集成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雷华  阳德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180-3180
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卫生观正发生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医院来进行生理或心理上的预防、诊治工作,从而使医院在日常的医疗、教学、科研过程中,会逐渐产生越来越多的医疗信息档案。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些极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医疗信息档案,将会为  相似文献   

3.
云无心 《健康管理》2011,(11):82-84
日本大地震的核泄漏事件,让"辐射"二字又提上了人们的健康议程。说到这个领域,可以说是"浪大水深"。这次我们先讨论一个最日常的方面吧:微波炉的辐射会伤害人体、毒害食物吗?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CES国际消费电子展,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健康医疗设备,昭示着物联网时代正健步走来。科技巨头谷歌收购Nest和Android Wear开放平台对健康数据监控的关注,将此行业的繁荣推向高潮。除了关注健康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我们还应该看向哪里?运动的、健康的,还有生病的、赢弱的。我们对移动医疗的关注和投入相对仍不足。但是现在,风投已经开始流入智能医疗硬件领域。硬件时代的曙光已经到来。移动医疗领域这一"金矿"亟待开掘,但机会和风险俱在。把握时代的脉搏还不够,软硬件跨界资源的整合、完整供应链的掌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都是创业者们需要使出的必杀技。医疗硬件的创业者们,这一次是否站对了风口,究竟能不能飞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大数据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达,信息流通,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生活也越来越方便,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在各种经济、知识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山西省人民医院创建于1953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  相似文献   

6.
<正>"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手机App可以告诉你:什么样的医疗服务适合你,而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你需要躲避,果真如此,你很快就下载一个这样的应用。这样的一个App可以告诉你应该吃什么,保持怎么样锻炼运动量,当你去看医生的时候,它可以提供你的病史,家庭病史纪录,以及相同性别、体重、年龄和种族的病人的参考情况。MWD顾问首席分析师Craig Wentworth表示:对于健康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洞察,将会通过高质量的数据进行呈现,并且  相似文献   

7.
读者互动     
<正>自7月刊改版以来,新设的健康大数据论坛不断收到海内外读者来稿,讨论氛围热烈。10月刊有关移动医疗的话题中,来自常州吴亚平的来信引起了小编的注意,在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在工作中感知穿戴式设备对医疗和生活的影响,一方面"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另一方面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共同进步"。"健康大数据论坛"是面向读者的一个讨论平台,小编会在每期围绕一个重点,展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话题讨论。  相似文献   

8.
光阴荏苒,时光如流水哗哗不停,2016年又将走到岁末。这个时候,我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回溯过往,抬眼望去,未来已如画卷一般在云端闪现。这其中,最耀人眼目的无疑是"大数据"。自从2012年美国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世界各国都将目光盯向这"未来的新石油",认为其将给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今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那么,到底何为大数据?健康医疗大数据又将为百姓带来哪些"健康红利"?  相似文献   

9.
<正>过度医疗,即超出实际需要的医疗检查和治疗,既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健康资源浪费,又对公众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医疗健康服务界的恶疾。政府机构、学术团体、公众舆论和公共媒体,都曾对"过度医疗"进行过一波又一波的口诛笔伐、检讨反思。《健康管理》杂志,亦本着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的宗旨,几乎每期都会以专题或专栏文章的方式,对过度医疗的现象,予以揭露和分析。但与过度医疗相对应的另一种现象,即确切有效的医疗服务的使用不足,却远未得到应有的关注。这种现象,英文通常表述为"underuse"。我搜肠刮肚数载,还没有想出一个与之含义贴切而又顺口的中文词,姑且称之为"过低"医疗。将"过低"打上引号,是期盼  相似文献   

10.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展开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是优质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整体优质护理的重要措施。科室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科室的可持续发展;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护理质量关系到科室的生存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已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变老"了的中国。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预计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老龄化水平也将达到30%。在人口老龄化涉及的多个领域中,与健康保健关系最为密切。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下,人口老龄化将带来慢性疾病的大幅增加,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医疗费用上升。  相似文献   

12.
译财 《健康管理》2012,(3):70-71
"透明的医疗市场"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姗姗来迟的东西——比起酒店和餐厅等基础服务来说,但现在,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工具,它终于实现了。医生?那只是一部分。云端数据、无线传感器、随身设备、医疗及健康类手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居民的就医和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领域已积累了规模可观的大数据,如何利用这些大数据,充分挖掘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价值,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将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进步提升的只是医疗系统运营的绩效,不能代替医疗人文内涵的进化。离开数据,我们依然可以喘息,而没有了仁者之心,医学便会在云雾中迷思。《对话》栏目的主播陈伟鸿向《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请教:"如果完全不认可大数据时代,我们会失去什么?"维克托回答:"如果你是一个个人,如果你拒绝的话,可能会  相似文献   

15.
王和 《健康管理》2015,(2):102-104
在运用大数据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是隐私保护问题,这既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共性问题,更是在开展与人的健康相关的数据采集、研究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在我国保险业的转型过程中,关键要解决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问题,特别是通过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去解决。就健康保险而言,这种新技术之一就是大数据,而支持大数据的是物联网应用。在"数字人生"和"数字医疗"时代,保险业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去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与此  相似文献   

16.
张夙  俞佳  吕良忠 《中国药房》2014,(46):4381-4384
目的:探讨数据挖掘技术在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为中国ADR监测领域探索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数据挖掘""药品不良反应""电子医疗记录""医院信息系统"等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 Med等数据库相关文献,对数据挖掘在自发呈报系统和电子医疗记录ADR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常用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在自发呈报系统和电子医疗记录中均能够有效发现ADR信号,具有优秀的数据分析和发掘规律的能力,在ADR监测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健康管理》2014,(2):5-5
<正>医疗将回归家庭。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家庭一直是医疗的主要场所。高官显贵、名门望族,在家人患病之后,会延请名医,处方施药;普通百姓,则多由亲朋长辈、巫婆神汉或走方郎中,上门诊治。历史学家们,煞费苦心,找到了一些和"医院"有关的蛛丝马迹,如"安济坊""养济院"之类,但其在人们日常医疗中的作用,可谓微不足道。医院的普及,是现代医学教育和医疗技术发展的结果。自100多年前起,医院逐渐成为培养年轻医生实践技能的主要场所;更主要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日益依赖于庞大、复杂、精密的各种仪器和设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的发展市场也相当可观。据艾媒咨询介绍,2012年,我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到4.2亿元;到2017年时,该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如此庞大的数据背后,既反映了个人医疗健康市场的广阔前景,更反映了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量化自我"观念也开始慢慢被国人所接受。在麦肯锡的一份最新报告中显示,医疗保健领域如果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大数据资  相似文献   

19.
《健康管理》2015,(2):105-107
渠道为王,在健康保险领域似乎同样适用。从自建健康管理中心、筹建医疗中心到与海外医院进行战略合作、从牵手传统医院到布局移动医疗平台……抢占并打通医疗健康服务产业链的每一公里,正成为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各路资本的"新欢"。随着保险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开始进军医疗产业。目前,医疗产业已成为保险投资的重要去向。险企自建医院,主动参与健康产业链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  相似文献   

20.
正慢病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容易被很多人所忽视,很多慢病患者被人笑称得了"养生病"。但是,对于从事医药健康领域的从业人群来说,慢病,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人群占比之大,范围之广,都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必须改善的地步。各级政府也把慢病的防控当成社会公共卫生中的核心进行管理,各级医疗单位也纷纷投入人力来进行慢性病的防控,这些对于慢病问题的改善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于日趋扩大的慢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