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查明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制约因素及地下空间开发中需注意的地质问题,以野外地质调查、钻探、室内测试等手段获得的原始数据为基础,研究合肥市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等地质因素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其对地下空间开发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 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活动断裂是影响合肥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主要地质因素; 合肥市总体地质条件较好,利于地下空间开发,部分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需注意地形坡度、膨胀土、软土、承压含水层、活动断裂等因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地质依据,为实现合肥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安全性和经济性起决定性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的制约。根据武汉市主城区大量钻孔数据资料,综合考虑地貌形态、构造特征、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其特征等因素,合理划分武汉市主城区工程地质分区,提炼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基于GIS平台对武汉市主城区内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软弱土层、水文地质、岩溶塌陷以及胀缩性土层问题为制约武汉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主城区开展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规划和设计方案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宁市区域地质、岩土性状、地质灾害等研究成果并结合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等5方面为准则层建立分析模型;在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的基础之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地下开发拟建区的地质环境适宜程度.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适宜性可划分为4个等级: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及不适宜,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20%、30%、40%和10%.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永常  邵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39(10):1631-1634,1669
对哈尔滨市地下空间开发状态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地下街、地下铁道、地下民用建筑等规划原理与特征,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哈尔滨地下空间规划为"一环、一线、三轴"的规划方案.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研究适合中国严寒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的举措.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城市建设与轨道交通、地下街、综合管沟相结合的途径及如何实现成功的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深入认识城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特点,加强城市地下工程的地质问题研究是搞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运用地下岩土工程新技术是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桂林市规划中心城区为例,选取了12 个影响岩溶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环境因素( 地貌类型、地下水富水性、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河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影响程度、土体厚度、土体地基适宜性、岩体结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断裂构造、特殊性土发育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强度) ,利用地质环境要素通过专家- 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岩溶地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通过MapGIS 软件实现可视化。依据预测分区指标计算,将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 适宜性好( Ⅰ) 区的面积为34. 43 km2 ; 较好( Ⅱ) 区412. 34 km2 ; 较差( Ⅲ) 区397. 71 km2 ; 差( Ⅳ) 区35. 52 km2。  相似文献   

7.
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论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辨证地看待目前城市地下窨的开发利用,以人为本,着眼未来,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且合理适度地综合立体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大城市实现科学、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地下空间规划是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前提,也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基础设施、地下空间规划的实施控制与立法几方面,对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矿泉水是非常宝贵的液态矿产资源,在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工作中,利用已知地质、水文资料综合分析区域矿泉水形成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含水层特征等,以初步推断目标区域是否赋存矿泉水及最有利赋存矿泉水的区域。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查明目标区域的地质构造,含水层岩层特征及富水性,结合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矿泉水的赋存层位及埋深,为合理布置最有利的凿井孔位提供依据,以降低投资开发风险。通过对CSAMT在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推断了探测区域的地层、断裂构造分布情况及矿泉水赋存层位、埋深,结合钻探、抽水试验、水质化验资料分析,获得了探测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等,为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说明CSAMT在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中是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研究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规模,特别是基于城市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规模,分析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自然条件、城市人口、城市功能对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开发规模的影响,确定地下轨道交通系统综合开发规模由线路、车站和商业规模组成,规模的量化计算说明规模分析是合适和可实施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人类尚待开发的宝贵国土空间资源,在既有城市工业区功能、空间、形式无法跟上时代发展节奏的背景下,从地下空间综合规划改造角度对既有城市工业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既有城市工业区利用现状的总结确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目标,分别从浅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理论体系构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浅层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构建系统完善的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规划与改造技术体系,为我国既有城市工业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和改造利用起到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机制,构建定量的可行性评价体系,从而指导煤炭地下气化选址决策,运用层次分析、定量排序、模糊数学等方法,从地质构造、煤层空间展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煤岩煤质特征等4个方面考虑,构建了煤炭地下气化模糊层次综合评价体系,确定了煤炭地下气化有利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气化煤层的厚度、埋深及倾角分别为1.50~18.00 m,100~1 500 m及10°~70°;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煤岩煤质下限灰分30%、水分20%、硫分1.5%、挥发分20%;煤种类型为除焦煤外的所有煤种。将该体系应用于江苏朱寨井田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优选出适合地下气化的有利区,这对于指导国内类似井田煤炭地下气化地质条件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云南省矿井地下空间利用率低、蓄电储能需求日益增长的问题,综合考虑岩石力学、矿山规划、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因素,对云南省利用废弃矿井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潜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同时,以常规抽水蓄能电站为基础,结合云南省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分布、矿山地下空间分布特点等,对矿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时站址的选择、地下空间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以岩土工程勘察原始数据等基础资料为基础,对某城市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将工程地质问题的严重程度作为划分适宜性分区的依据。分析可知,此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为砂土液化、软土震陷、沉降变形、渗透变形、地基稳定、基坑稳定和围岩稳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个工程地质问题赋权重,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适宜性评价分区图,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 4个等级: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差与适宜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地面和地上空间开发利用逐渐饱和,为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发展利用地下空间日益受到重视,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武汉作为特大城市,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较大,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益,对武汉市城市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给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统筹开发提供基础资料,需要查明地层分层、基岩埋深及隐伏断裂发育情况。高密度电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均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其在工程勘察、地质调查、灾害评价中广泛应用。因此联合使用高密度电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对研究区主要发育及次生存在的隐伏断裂进行了探测分析,通过数据反演、综合分析、地质解译对照等技术手段,基本确定了多条断裂位置及空间展布形态,探测异常区与已知主断裂位置吻合度较高,划定的次生断裂走向与已知断裂的空间延伸方向上也较一致。结果表明:探测隐伏断裂,高密度电法选择偶极-偶极装置,横向分辨率高,效果好;对埋深较深但未在到第四系发育的隐伏断裂,需要配合探测深度较大的音频大地电磁法,TE与TM模式联合反演,综合判断。因此,在城市地质调查中将高密度电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结合,能够满足隐伏断裂探测的需求,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19日至22日,第十五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年会在北京九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4000多名工程学者汇聚一堂,就岩石工程及地下空间的开发、地下建筑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交流。我校成功协办了这次学术年会第二十八分会场——城市地下资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讨会,在组织协助主会场及工业展览的基础上,凸显了本会场的特色——城市地下资源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8.
FEFLOW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考虑研究区复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利用FEFLOW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模型,经过模拟调试所获得的水文地质参数基本符合水文地质勘查结果,计算所得的地下水流场基本反映了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的实际分布情况,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和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9.
深埋长大隧道涌(突)水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埋长大隧道涌水的发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涌水量的大小及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受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地质结构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尤其各种破碎带(特别是断裂破碎带)更是隧道涌(突)水(泥)最常见的出现部位,其涌水具有突然性和水量大的特征,整治难度大。  相似文献   

20.
CSAMT在柳州沙塘地区地热资源远景评价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热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能源,逐步受到世人的瞩目,国内许多大中城市为开发利用地热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广西柳州市地处广西中部,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地热资源的开发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及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察院根据柳州市地质构造和地温场特征以及热源、热储等条件进行初步分析,并通过对柳州地区综合物探勘查资料的分析,特别是通过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结合地震勘探成果、石油钻井等地质资料的综合解释,来推断勘查区内地质构造及大地岩性空间展布特征,从而对柳州市地热资源远景做出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