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托烷司琼浓度的LC/MS/MS法,并用该法研究托烷司琼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其相对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LC/MS/MS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含盐酸托烷司琼10 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血浆中托烷司琼的浓度,绘制药动学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托烷司琼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分别为(2.1±0.8)和(2.1±0.8)h;ρmax分别为(15.7±6.2)和(16.1±6.2)μg.L-1,t1/2分别为(9.9±5.0)和(9.4±5.0)h;用梯形法计算,AUC0-t分别为(213.2±162.7)和(210.1±159.2)μg.h.L-1,AUC0-∞分别为(231.0±190.4)和(231.2±190.9)μg.h.L-1。以AUC0-t计算,盐酸托烷司琼口腔崩解片中托烷司琼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2±25.7)%。结论盐酸托烷司琼的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奥美沙坦酯片后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剂量与多剂量口服复方奥美沙坦酯片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血药浓度,并利用DAS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剂量给药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9.7±3.4)、(6.3±2.0)h,Cmax(69.7±19.8)、(635.1±237.7)μg.L-1,AUC0~48(737.8±110.6)、(4 438.4±1 058.1)μg.h.L-1,AUC0~∞(760.4±128.2)、(4 467.0±1 115.6)μg.h.L-1;多剂量给药后氢氯噻嗪与奥美沙坦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11.4±2.8)、(5.8±2.0)h,Cmax(82.3±26.4)、(694.3±251.2)μg.L-1,AUC0~48(753.2±147.4)、(4 701.3±1 196.6)μg.h.L-1,AUC0~∞(789.3±172.2)、(4 735.0±1 235.1)μg.h.L-1。结论:复方奥美沙坦酯片2组分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吸收速率和消除速度不随连续给药变化,连续给药后药物在体内蓄积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双周期交叉实验设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受试制剂)和悦宁定(参比制剂)后不同时刻血浆中依那普利和其活性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18名受试者口服含马来酸依那普利20 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依那普利的tm ax分别为(0.83±0.44)和(0.93±0.37)h,ρm ax分别为(70.54±26.84)和(67.01±23.75)μg.L-1,t1/2分别为(2.13±0.52)和(2.14±0.42)h,AUC0t-分别为(122.82±45.31)和(121.45±43.06)μg.h.L-1,AUC0-∞分别为(123.77±45.36)和(122.55±43.32)μg.h.L-1;依那普利拉的tm ax分别为(3.72±1.18)和(3.61±0.92)h,ρm ax分别为(33.14±9.72)和(34.15±10.98)μg.L-1,t1/2分别为(8.88±1.35)和(8.99±1.09)h,AUC0-t分别为(301.64±82.71)和(316.47±99.09)μg.h.L-1,AUC0-∞分别为(307.32±83.54)和(322.70±100.67)μg.h.L-1,以AUC0-t计算,马来酸依那普利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0±20.1)%,依那普利拉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22.4)%。结论根据双单侧检验表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HPLC/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氯雷他定的浓度及人体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氯雷他定的LC/MS方法,并应用于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氯雷他定20 mg后,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其质量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氯雷他定测定方法的线性为0.5~20.0μg.L-1,定量下限为0.5μg.L-1;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0.94±0.21)h,ρmax为(16.41±2.83)μg.L-1,t1/2为(9.56±4.21)h,用梯形法计算,AUC0~t为(38.70±6.93)μg.h.L-1;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为(0.94±0.21)h,ρmax为(16.45±2.42)μg.L-1,t1/2为(8.89±4.06)h,用梯形法计算,AUC0~t为(43.67±9.55)μg.h.L-1,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4±19.0)%。结论该法适用于氯雷他定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氢溴酸加兰他敏口服液与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口服液和胶囊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交叉口服氢溴酸加兰他敏口服液(受试制剂)8 mg或胶囊7.8 mg(参比制剂),采用LC/MS/MS法测定了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加兰他敏浓度,并将药动学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m ax分别为(0.63±0.20)和(0.76±0.28)h,Cm ax分别为(61.04±11.22)和(55.39±13.18)μg.L-1,t1/2分别为(7.3±2.0)和(7.1±2.0)h,AUC0~t分别为(475.1±140.3)和(434.8±106.2)μg.h.L-1,AUC0~∞分别为(502.7±158.4)和(458.7±109.5)μg.h.L-1。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106.4±14.6)%。结论:统计学结果表明2种制剂在人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洁  ;曲素新 《中国药房》2009,(20):1552-1553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验证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自身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1000mg后的经-时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以及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84.9±16.4)、(84.5±13.8)μg.L-1,tmax分别为(0.67±0.07)、(0.77±0.08)h,t1/2ke分别为(1.90±0.17)、(1.79±0.19)h,AUC0~t分别为(161.9±16.8)、(157.2±19.7)μg.h.L-1,AUC0~∞分别为(179.7±18.2)、(173.4±19.2)μg.h.L-1。国产相对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为(109.0±7.2)%。结论:国产与进口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左旋咪唑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并评价左旋咪唑搽剂的药动学特征及比较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交叉给予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 mL:500 mg,采用LC-MS/MS测定左旋咪唑的浓度,色谱柱为Agilent HC-C8,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1的醋酸铵水溶液(70∶30,V/V),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质谱采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离子为左旋咪唑m/z 205.1→178.2,甲苯咪唑m/z 296.1→264.1,估算左旋咪唑的药动学参数及2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人血浆中左旋咪唑的最低定量限为0.1μg.L-1,在0.1~3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57.6±21.9)h和(58.8±20.9)h,ρmax分别为(23.1±5.8)μg.L-1和(22.8±5.7)μg.L-1,t1/2分别为(61.5±26.8)h和(70.3±40.3)h,用梯形法计算AUC0-240 h分别为(2 066.7±318.8)μg.h.L-1和(2 071.8±450.1)μg.h.L-1。结论通过建立的测定方法,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显示2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复方雷尼替丁颗粒中雷尼替丁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含300 mg雷尼替丁的试验制剂(复方雷尼替丁颗粒)或参比制剂(复方雷尼替丁胶囊).采用HPLC-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雷尼替丁血药浓度.结果: 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中雷尼替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 037.2±428.1 )μg·L-1和(1 139.3±465.4)μg·L-1;tmax为(2.1±0.5)h和(1.8±0.3)h;AUC0→12 h为(3 772.9±1 238.1)μg·h·L-1和(3 564.1±1 145.4)μg·h·L-1;t1/2为(2.8±0.7)h和(2.8±0.5)h.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2±9.2)%.结论: 试验制剂与对照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缓释胶囊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375mg)及多剂量(每日2次,连续5d)口服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以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洛的浓度,并以BAPP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以方差分析法和双单侧t检验对主要药动学参数及两制剂生物等效性进行判定。结果:受试者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1.050±0.390)、(1.450±1.120)h,Cmax分别为(4.391±1.146)、(4.331±1.081)μg.mL-1,t1/2分别为(0.835±0.078)、(0.836±0.114)h,AUC0~12分别为(12.696±1.620)、(12.651±2.199)μg.h.mL-1,AUC0~∞分别为(12.699±1.621)、(12.654±2.199)μg.h.mL-1;多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主要药动学参数:Cav分别为(1.353±0.214)、(1.398±0.344)μg.mL-1,AUCss0~τ分别为(16.240±2.567)、(16.780±4.129)μg.h.mL-1。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2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制剂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复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盐酸贝那普利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清中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及其代谢产物贝那普利拉浓度,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与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苯磺酸氨氯地平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6±1.9)μg.L-1和(7.5±2.3)μg.L-1,tmax分别为(6.2±1.4)h和(5.7±1.2)h,AUC0-t分别为(264.2±90.5)μg.h.L-1和(271.3±94.9)μg.h.L-1,受试制剂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41±6.04)%;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的贝那普利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36.6±66.1)μg.L-1和(143.3±50.9)μg.L-1,tmax分别为(0.6±0.2)h和(0.6±0.2)h,AUC0-t分别为(139.3±54.0)μg.h.L-1和(137.8±47.2)μg.h.L-1,受试制剂的贝那普利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8±7.55)%;单剂口服受试和参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卵磷脂络合碘片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用催化光度法测定血药质量浓度;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18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4.5 mg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用Das 2.0软件计算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卵磷脂络合碘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tm ax、mρax、t1/2、AUC0-48、AUC0-∞分别为(1.3±0.4)、(1.2±0.3)h,(34.5±9.5)、(34.6±12.7)μg.L-1,(5.8±3.2)、(5.7±3.8)h,(176.7±34.9)、(171.9±49.4)μg.h.L-1,(188.2±37.6)、(194.4±60.2)μg.h.L-1;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7.4±23.3)%。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时有无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随机交叉试验方法,将Beagle犬分成3组,每组2条,分别按试验周期服用氨氯地平对照药物、比索洛尔对照药物以及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复方药物。采用HPLC-UV和HPLC-FLD分别测定不同时间点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的血药质量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氨氯地平单用时ρmax为(110.2±6.3)μg.L-1,AUC0-∞为(1 984±594)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102.0±23.5)μg.L-1,AUC0-∞为(2 016±394)μg.h.L-1。比索洛尔单用时ρmax为(35.77±8.17)μg.L-1,AUC0-∞为(230.2±93.9)μg.h.L-1;联合用药时ρmax为(31.74±7.57)μg.L-1,AUC0-∞为(224.8±106.1)μg.h.L-1。故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相比,联合用药时的ρmax、AUC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用药不存在显著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后不同时间血浆中伐昔洛韦的活性代谢物阿昔洛韦的浓度,同时绘制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出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20名受试者分别口服含盐酸伐昔洛韦片300 mg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伐昔洛韦的活性代谢物阿昔洛韦的tm ax分别为(0.90±0.35)和(0.98±0.36)h,mρax分别为(2.55±0.64)和(2.49±0.61)mg.L-1,t1/2分别为(2.00±0.33)和(1.94±0.22)h;用梯形法计算,AUC0-14分别为(5.80±0.89)和(6.05±1.04)mg.h.L-1,AUC0-∞分别为(6.16±0.95)和(6.35±0.98)mg.h.L-1;以AUC0-14计算,盐酸伐昔洛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平均为(96.9±12.4)%。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维吾尔族和汉族志愿者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片的药动学。方法维吾尔族、汉族健康志愿者各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15 mg咪达唑仑片后,用HPLC法测定咪达唑仑的血浆浓度,运用DAS 2.0程序以非室模型拟合药动学参数,并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Mann-Whitney U test检验,以判断药动学是否存在显著性的民族差异。结果单剂量口服15 mg咪达唑仑片后,维吾尔族志愿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ax(124.8±50.0)μg.L-1,tmax(0.8±0.5)h,t1/2z(1.9±0.7)h,MRT0-12 h(2.8±0.8)h,CL/F(0.9±0.4)L.h-1.kg-1,Vz/F(2.3±0.7)L.kg-1和AUC0-12 h(343.2±150.9)μg.h.L-1。汉族健康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ρmax(103.1±26.4)μg.L-1,tmax(1.5±0.7)h,t1/2z(3.0±0.8)h,MRT0-12 h(3.6±0.4)h,CL/F(0.7±0.2)L.h-.1kg-1,Vz/F(2.7±0.8)L.kg-1和AUC0-12 h(368.8±103.4)μg.h.L-1。经检验,维吾尔族的tmax、t1/2z和MRT0-12 h比汉族的短,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其余参数的民族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两个民族的部分受试者的药-时曲线有双峰。结论单剂量口服咪达唑仑片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志愿者的药动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且消除速率的民族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在健康男性国人中药物代谢动力学变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6名健康男性国人po60mg尼莫地平普通片后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Cmax,Tmax,t1/2,MRT和AUC分别为69±34μg·L-1,1.1±0.3h,2.2±0.6h.33±09h和186±73μg·h·L-1.AUC和Cmax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对AUC值作频数和机率图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双态分布.提示尼莫地平药代动力学存在多态性.根据AUC值大小,将受试者分成快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两类,结果显示受试者大多(24/26)属于快代谢型(AUC>300μg·h·L-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吡美拉唑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并初步考察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 受试者口服吡美拉唑10 mg后,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0.5, 1, 1.5, 2, 4, 8, 12, 21, 36, 48, 60和72 h采集血样,通过HPLC吡美拉唑的血药浓度,并应用3P87软件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吡美拉唑的线性范围为25~4000 μg·L-1,最低检测浓度为25 μg·L-1,回收率95.2%~107.7%,日内精密度均<6.9%,日间精密度<10.2%。吡美拉唑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为(22.58±1.59)h, AUC0-72为(29 089±8886)μg·h·L-1, Cl/F为(338.9±114.0)L·h-1, tmax为(2.67±1.54)h, cmax为(1585±469)μg·L-1结论 吡美拉唑在人体内吸收快,半衰期较长,有效作用时间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试验制剂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与参比制剂依托泊苷注射液的生物等效性及组织分布特征。方法比格犬随机交叉单次静脉注射给予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各10 mg.kg-1进行药动学试验,评价生物等效性。荷瘤小鼠(雌性)静脉注射给予25 mg.kg-1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测定不同时间点各组织器官中的药物含量。药物浓度采用以替尼泊苷为内标的荧光检测法测定。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1.500±0.000)、(1.500±0.000)h;ρmax:(3.033±0.644)、(3.323±0.552)mg.L-1;AUC(0-9.5 h):(5.566±0.592)、(7.173±0.920)h.mg.L-1。给药后5 min,注射用依托泊苷纳米粒在肝、肠、肌肉、脾及实体瘤中分布量较高,给药后3 h在实体瘤的含量显著高于参比制剂。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不等效,试验制剂在实体瘤中的含量高于参比制剂,静脉注射后3 h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白芷提取物欧前胡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给予大鼠白芷提取物,探讨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欧前胡素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利用RP-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白芷提取物后血浆中欧前胡素的血药浓度,用DAS2.0药动学程序求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欧前胡素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max=0.75 h,ρmax=(2.165±0.289)mg.L-1,t1/2=(5.449±2.040)h,AUC0→t=(7.204±3.966)mg.h.L-1,AUC0→∞=(7.512±4.190)mg.h.L-1。结论该法可作为大鼠血浆中欧前胡素的检测及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分散片健康人体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5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阿奇霉素AUC0-168分别为(8.98±1.74)μg·h·mL^-1和(8.75±1.60)μg·h·mL^-1,Cmax分别为(0.81±0.14)μg·mL^-1和(0.80±0.14)μg·mL^-1,t^1/2分别为(48.16±11.10)h和(51.1±7.60)h,Tmax分别为(1.80±0.86)h和(1.82±0.92)h,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3.4±20.2)%。结论阿奇霉素分散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