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明奈林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分别对氢、氧同位素和碳、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分析。石英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8O变化范围在-3.6‰~0.2‰,平均值为-1.71‰,石英的δD介于-115‰~-98‰,平均值为-105.9‰,说明成矿流体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原始岩浆水是早期成矿流体主要来源,后期则有大量的大气降水混入,是岩浆水与大气降水共同组成的混合水。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13C平均值为-4.54‰,与地幔δ13C值-5.5‰相近;δ18O平均值为7.86‰,与花岗岩δ18O的变化范围7‰~13‰相符,说明成矿流体与花岗岩质岩浆热液有关。综合分析认为,奈林沟金矿床属于浅成中低温重熔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武山铜矿床Cu同位素组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的大型铜矿山,由南、北两个矿带组成;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围岩接触带上,北矿带矿体主要赋存泥盆系五通组与石炭系黄龙组间,石炭系黄龙组至二叠系栖霞组的层间破碎带中。近期使用多接受电感耦合质谱仪(MC-ICP-MS)精确测定了武山铜矿床铜同位素,其测试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成矿铜元素的示踪,武山铜矿床δ65Cu值分布范围为-0.38‰~0.82‰;其中南矿带矽卡岩型矿石的δ65Cu同位素(-0.02‰~0.66‰)分布特征与前人研究的接触带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相近,表明南矿带是形成于接触带中的矽卡岩型矿床;北矿带含铜黄铁矿和含铜碳酸盐类矿石的δ65Cu(0.04‰~0.82‰)分布特征与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的铜同位素变化范围相近,表明武山铜矿北矿带与岩浆热液作用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高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铁岭市柴河铅锌矿床的成因,一直被地质界所重视。先后有岩浆期后中一低温热液矿床成矿、古地下水成矿、混合岩化成矿、层控型矿床的热卤水成矿等不同观点。分析矿床的成因的焦点主要是矿床成矿热液和矿质的来源问题。本文通过矿床的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辽宁省铁岭市柴河铅锌矿为深层变质热液改造型后生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4.
金的表生成矿系统和生物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元法 《黄金》1992,13(4):16-17
沉积物、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中层控金矿的矿质来源和矿液成因,有种种假说和推断。越来越多的地质观测和稳定同位素资料及模拟实验表明,表生水循环系统,从海水、大气降水(天水、地表水)到地层水(孔隙水、同生水、建造水)、地下水(裂隙水、岩溶水等)至部分变质水,是这些金矿床的矿液或热液的主要来源(H.P.Taylor,1974,1979,张理刚;1989)。产于古热泉系统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于近地表环境(V.E.Hollister,1985)。现代的大陆和海  相似文献   

5.
东秦岭地区主要部分即洛南—豫西地区,对燕山期岩浆岩铷锶同位素、氧同位素、硫同位素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与成钼钨矿相关的系统研究。铷锶同位素研究结果,岩浆物质来源为壳幔混合岩浆但以地壳物质参与为主;氧同位素研究结果,岩浆演化中水的成分来源于岩浆水与地下水的混合产物;硫同位素研究结果,其成岩、成矿中的硫源主要来源于下地壳和上地幔,不具备改造型和S型花岗岩的特征;总体上说,同位素主要说明岩浆组成的物质来源以上地幔物质为基础,地壳物质参与较多,尤其是钼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来自于基底地层,在花岗斑岩岩浆熔融基底地层而形成自身演化的同时,地层中的钼(钨)元素又逐步富集于花岗斑岩岩浆内,在岩浆系统转化为热液系统的过程中,将矿物质通过含矿气水热液的开放系统广泛扩散于围岩中,从而形成岩浆期后热液钼(钨)矿床。  相似文献   

6.
正冲金矿床是湘东北地区典型的金矿床,其矿体受NNE和NW向2组断裂控制,赋存于低变质程度的冷家溪群中,矿床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尚存在争议。借助LA-(MC)-ICP-MS分析方法,对正冲金矿床中含金石英脉中的绢云母进行原位Rb-Sr定年和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分析,以确定其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进而明确矿床成因。绢云母原位Rb-Sr定年结果显示:正冲金矿床的年龄在(219.1±6.0)~(215.8±7.7)Ma之间,黄铁矿的δ34S值(-3.85‰~1.95‰)接近于0,且具有由负值向正值移动的趋势,表明深部岩浆(或幔源物质)可能是正冲金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有少量地层物质参与成矿。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年代学和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正冲金矿床形成于印支期陆内造山环境下,属于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矿床基本特征入手,通过地层及其含矿性,氢、氧、硫同位素组成,包体矿物学特征等综合分析,着重从成矿物质来源、矿床形成的物化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及其演化诸方面讨论了矿床的形成机制:提出了不同于中温脉状铅锌矿床的层控型脉状重晶石—铅锌矿床新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黄地推覆构造控矿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初步认为,伴随黄地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动力变质热液沿着推覆构造断层破碎带充填、交代,矿质在破碎带初步富集形成矿化带;燕山期岩浆岩沿断裂上侵,含矿岩浆热液对矿化带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动力变质一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探讨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矿床近矿体蚀变灰岩和热液成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成矿不同期次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温度和盐度测试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大量天水混入;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特征,成矿从早期到晚期流体降温趋势明显.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于远接触端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
冯守忠  冯淼 《吉林冶金》1996,(4):2-5,27
通过对矿床同位素地质学研究,表明矿液水可能为本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矿床成因大体归纳为沉积矿源层形成阶段、区域变质变形阶段及燕山期岩浆侵入叠加改造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1.
麻栗坡大丫口祖母绿矿床赋存于变质核杂岩构造变质内核中,形成白垩纪花岗岩岩浆活动晚期的残余岩浆和热液产生的伟晶作用和交代作用,于主要产于酸性花岗伟晶岩脉与云英岩脉中,受北东向大丫口剥离断层控制。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矿体特征、化学成分、晶体形态、物理性质、包裹体及裂隙特征,得出矿床属花岗伟晶岩脉型及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陕西龙头沟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龙头沟金矿赋存于砂岩地层中,受背斜翼部剪切断裂控制,呈脉状成群分布,主要蚀变有硅化、(铁)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和黄铁矿化。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56.1×10-6~291.0×10-6,ΣCe/ΣY变化范围为0.362~1.304,平均为0.941,稀土分布以平坦型为主;δEu变化系数范围为3.35~8.58,平均为5.12;δCe变化范围为0.73~0.74,为Ce负异常;Sm/Nd变化范围为0.313~0.447,大于0.3,反映其物质来源有幔源特征。δ34S变化范围为0.39‰~3.74‰,表现为深源或幔源硫。δ30Si值为0.2‰,反映成矿与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本区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成矿温度为260~280℃,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镇安西部棋盘沟矿区内的钨矿体主要为石英脉型钨矿,产出于矿区内近SN向断裂中,矿石中金属矿物以白钨矿为主,矿体规模大且品位高,但矿区内未见有岩浆岩体出露,因此明确其成矿流体来源是理解矿床成因的关键。为了探究成矿流体特征,分析了主成矿阶段形成的白钨矿与石英颗粒中主要发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结果显示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291.4~423.7 ℃之间,热液盐度[w(NaCl)]为5.1%~7.7%,流体的密度范围为0.52~1.08 g/cm3。这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低盐度流体,与典型热液钨矿流体相似,H、O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主要来源为岩浆水,S同位素落入岩浆岩S同位素组成范围内,反映矿区钨矿来源于岩浆热液。与周边矿区似层状钨矿流体包裹体相比,棋盘沟矿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明显较高,说明近SN向构造是成矿热液运移的主要通道,在成矿流体运移过程中,顺着该区NNE向断裂裂隙上升,形成石英脉型白钨矿。随着成矿热液温度持续降低,矿液沿层间裂隙灌入形成似层状型白钨矿。  相似文献   

14.
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中的江西铅山观星岭铅锌矿,以及福建建瓯八外洋、溪源、峰岩、水吉等铅锌矿成矿特征相似;矿(化)体的形成先后与矿源层、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改造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受层位和岩性控矿相当明显,具有同生型层控矿床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幕阜山岩体南部分布有多个铜铅锌矿床,矿床受北东向区域构造控制,岩浆期后热液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矿模式可概述为:燕山早期岩浆活动开始,区域北东向断裂开始发育并充填早期岩浆期后热液,形成无矿或矿化较弱的石英脉;燕山晚期,次级北西向断裂开始发育,以岩浆期后热液为主的含矿热液沿及北东向主断裂其次级构造充填,形成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铜铅锌矿床。幕阜山地区铜铅锌矿找矿应注意在岩体南部舌状凸起地段沿秦家坊断裂及次级张扭性断裂的分枝复合、膨大、断裂面舒缓波状等部位寻找。  相似文献   

16.
孙琦  任云生  李德新  杨群 《黄金》2016,(5):10-15
为了确定砂宝斯大型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和成矿物质的来源,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金矿石中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石英和黄铁矿分别进行了H、O和S、Pb同位素的测试工作。结果表明:石英中的δD变化范围为-138.3‰~-117.8‰,δ~(18)O_水变化范围为4.6‰~5.6‰,δD-δ~(18)O水图解上,6件样品落入以岩浆水为主体并混有大气降水的区域;矿石中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9.6‰~-8.3‰,集中于0.2‰~5.6‰,表现出离散性较大的混合硫的特征;黄铁矿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7.75~18.45、15.48~15.69和37.76~38.44,在铅同位素构造模式图解和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中,表现为岩浆作用所导致的上地壳地幔混合铅。综合分析认为,砂宝斯金矿床的成矿热液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并有天水加入,成矿物质具有以岩浆为主并混有地层物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岱王山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黄铁矿S同位素和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了成矿流体的性质、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包裹体(Ⅰ型)、含CO2三相包裹体(Ⅱ型)、纯CO2相包裹体(Ⅲ型)3种类型,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温度(171℃~280℃)、低盐度(5.4%~11.7%)及低密度(1.07~1.13 g/cm3)的性质,为H2O-CO2-CH4流体体系;估算成矿深度为2.1~3.0 km,属于浅成矿床。δ34S值为-1.0‰~-0.9‰,表明成矿流体中硫来源于岩浆活动;δ13CV-PDB值为-8.4‰~-1.5‰,δ18OV-SMOW值为6.3‰~19.7‰,暗示碳、氧来源具有多源性。综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认为岱王山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古亚洲洋闭合造山有关的浅成造山型。  相似文献   

18.
横山里铅锌矿床位于华北地台辽—吉裂谷成矿带内,矿体呈脉状赋存于辽河群高家峪组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岩(矿)石主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进而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地球化学显示,岩(矿)石具高硅铝、富钾的特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曲线呈平坦型,Sr、Ta、Nb、P、Ti元素具有明显的亏损,并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根据野外调查,并结合矿石矿物组成及组构特征,将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沉积-变质成矿期和岩浆热液改造成矿期,以沉积-变质成矿期为主。综合研究确定横山里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  相似文献   

19.
广东陆河县河口镇百花园铅锌矿呈细脉状、细网脉状,赋存于岩体与下侏罗统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地层多变质成角岩、角岩化岩石或发生浅变质形成板岩。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褐铁矿。矿床成因属于岩浆热液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20.
王麻子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中元古界老岭群达台山组地层及燕山期碱长花岗岩岩体。成矿作用先后经历同生沉积期、变质变形期、岩浆热液蚀变期、表生氧化期四个阶段。矿体铅同位素年龄7.43亿年,推测变质变形期应为晋宁运动末期。矿体中黄铁矿同位素δ34S变化范围为-0.17~+7.41‰,平均值+1.9‰,其平均值接近陨石中δ34S=0±2‰的值,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王麻子沟金矿成因归属为变质-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