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朱晓红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43-1045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CHB患者500例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及苦黄联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肝功能指标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1月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测得值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辅助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HB患者,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且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72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0 d后比较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3.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T、γ-GT、TBIL和ALP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其肝功能,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春钢 《抗感染药学》2019,16(4):696-698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脓毒血症患者伴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脓毒血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20万U乌司他丁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30万U乌司他丁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症状(APACHEⅡ)评分值和炎症因子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值、血清TNF-α、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值、血清TNF-α、IL-6水平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值、血清TNF-α、IL-6水平值均低于对(P<0.05)。结论:采用30万U乌司他丁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治疗脓毒血症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炎症反应,缓解了其病情。  相似文献   

4.
黄文福 《抗感染药学》2019,16(7):1222-1224
目的:评价复方益肝灵片对使用抗结核药物患者致肝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伤患者9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HREZ/4HR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以及用药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益肝灵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有效保护了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刘希东 《抗感染药学》2019,16(6):1038-1040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用对胆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胆道感染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7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GGT、TBil)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AST、GGT、TBil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GGT、TBil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与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联用治疗胆道感染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清除了胆道细菌,改善了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9):1787-1789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74例资料,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参照组患者在TACE基础上加用护肝药物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TACE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即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胆碱酯酶(CHE)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BIL、DBIL、ALT和AST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TP、ALB和CHE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了TBIL、DBIL、ALT和AST水平。  相似文献   

7.
朱凌云  童宁  仲崇辉 《中国药房》2012,(32):3018-3019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5例)。2组均予以常规综合护肝治疗,治疗组给予α-硫辛酸0.45g+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对照组仅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肝纤维化指标(玻璃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DBIL、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同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α-硫辛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揭苏平  宋贤兵 《抗感染药学》2019,16(9):1564-1566
目的:探究头孢噻肟钠与白蛋白联用对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人血白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ALT、TBIL、ALB)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7.14%)(P<0.05),ALT测得值为(38.56±7.82)U/L和TBIL测得值为(23.28±3.58)μmol/L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LB测得值为(43.58±5.43)g/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体温、腹痛、腹水、腹部压痛等)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噻肟钠与白蛋白联用治疗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噻肟钠,有效改善肝功能,促进了临床症状的复常,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腺苷蛋氨酸对药物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 法 将60例药物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 TBil、ALT、A...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4,(36):3420-3423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400 mg,口服,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4片,口服,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拷贝数、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脾B超图像变化,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HBV-DNA拷贝数、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脾脏厚度、脾静脉及门静脉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脾脏厚度、脾静脉及门静脉内径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硬化的发展,疗效优于单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给予苦参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80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Y-谷氨酰转肽氯酶(Y-G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lV型胶原(IV-C)、Ⅲ型胶原(PCⅢ)及门静脉内径(D)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ALP、Y—GT、TBil、HA、LN、N-C、PCⅢ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明显.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5.54%和6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和临床症状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49/56),高于对照组的69.6%(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及G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ALT、AST、TBil及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田秀蓉  魏艳  李凌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3):1220-1220
目的:观察硫普西宁(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的慢性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凯西莱治疗组和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对照组,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及监测肝功能指标:ALT、AST、SB。结果:凯西莱治疗组较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ALT、AST、SB下降,并且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注射用凯西莱可能有效改善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60例,按随机表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1次,每次1 200m g,静脉滴注,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明显较对照组快(P<0.05)。临床显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86.7%。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改善临床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7,(7):1350-1352
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与丹红注射液联用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值,凝血酶原时间(PT)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TBIL、γ-GT与PT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ALT、TBIL、γ-GT与PT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为76.19%(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与丹红注射液联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7,(5):995-997
目的:评价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作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76例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用药2周时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44.74%(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测定值的绝对比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复方甘草酸苷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改善了肝功能指标和预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林川  耿利 《中国药业》2007,16(13):45-45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并行手术切除(常温下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术前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行保肝治疗,其中A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7 d),B组(n=60)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 mg静脉滴注(1次/d,共3 d)及400 mg口服(3次/d,共4 d),于术后第1,7天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 手术后TBil,ALT均明显升高,经保肝治疗1周后趋于恢复正常.两组内术后第1,7天TBil,ALT值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TBil,ALT恢复速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单独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剂型及口服片剂序贯使用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拓莫兰)在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肝损害中的保肝、降酶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窒息后肝功能损害新生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结果: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GSH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并选择38例采用维生素C、门冬酸钾镁、益肝灵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治疗组血清总蛋白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上升较对照组显著(P<0.01).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与本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GSH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7,(8):1564-1566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CHB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测得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中TBil测得值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t=3.764,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χ~2=4.812,P<0.05)。结论:对CHB患者采用恩替卡韦与异甘草酸镁联用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有效改善了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用药的安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