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药继承与弘扬的内在需求,目前,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调查并分析我国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现状,以期为中医药标准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线索。收集中医药标准397项,其中国家标准111项,行业标准81项,地方标准205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医药国标数量占我国国标总量的0.20%,行标数量占我国行标总量的0.13%,地标数量占我国地标总量的0.51%。已发布的各类中医药标准中,技术标准358项,占90.18%;基础标准28项,占7.05%;管理标准6项,占1.51%;工作标准5项,占1.26%。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两大问题凸显,一是中医药标准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中医药技术的使用及推广需求;二是标准体系结构不够合理,技术标准占主导地位,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数量较少,合计占比不足10%,配套标准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术语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的基础。针对目前中医药术语标准存在重复、不一致、缺失等不规范现象,开发了一个中医药属于检索和比较系统。并重点介绍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阐述中医药信息数据元标准编制的重要意义,理清中医药信息数据元与卫生信息数据元的关系,对中医药信息数据元标准编制研究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提出研究的思路、步骤与方法,为实现中医药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构建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目标出发,深入分析编制中医药标准体系表应遵循的理论基础和应采取的科学方法,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进行详细阐述和说明,用以指导中医药标准体系表编制工作,也可作为其他行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标准进行分析,指出基于能力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可为中医药领域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更好地推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药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标准化、标准体系及中医药信息化等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中医药信息标准化现状,提出以信息技术、项目管理和业务应用为维度的中医药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三维空间结构,进而对标准体系内涵进行阐述,旨在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中医药信息化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术语标准异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药标准化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医药标准化发展仍存在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对目前中医药术语标准进行调研,并选用部分中医药术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主要从正名、异名、英文名这三个方面是否一致进行比较,查看各标准之间的异同性,并对此做出分析;使大家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化有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药品质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品质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基础。本文综述了中药品质内涵、研究模式和内容、评价标准。笔者认为只有把握中医药内在规律,遵循国际标准制定的规则和规范,才能制定出既有中医药特色又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品质评价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快中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分析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该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包括研究修订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表、开展制修订技术与方法学研究、加快制修订中医药信息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高等中医药本科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标准是规范中药教育的重要文件,编制该标准是中医药教育的一件大事,它的制订为保证本科中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和中药教育的评估提供了依据,对规范中药专业的办学标准,促进本科中药学专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临床研究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病因、治法及临床实验研究诸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认为目前中医在前列腺炎的理论研究、治疗方法、给药途径及与现代科学方法的结合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对前列腺液生化指标、细菌学及免疫学等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临床科研设计不够规范、科学,治疗结果可重复性差,实验研究相对薄弱。今后的努力方向:确定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建立动物模型,加强实验研究;按照GCP标准,研制新药物、新剂型;并应开展对本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构建方法:“自上而下”管理驱动的方法建立信息标准体系框架;“自下而上”业务驱动的方法建立中医临床信息概念模型;基于HL7CDAHD信息模型对中医临床信息特征数据元素进行表示;基于中医临床特征信息元素的值域分析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需求,从而构建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表。同时,描绘了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的研究路径,可供其他健康信息领域编制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与体系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我国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发展历程,分析发展特点,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包括健全中医药信息标准管理体制、完善中医药信息标准顶层设计、加强中医药信息标准化人才培养等, 以期为今后中医药信息标准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参考ISO/TC2i5的健康信息标准框架及ISO/TC215健康信息标准分类,提出中医临床信息标准体系的二维框架。二维框架包括三行“特异度水平”维度和四列“视角”维度。“特异度水平”维度包括概念层、逻辑层、物理层;“视角”维度划分为中医电子病历数据标准、中医临床术语标准、中医信息系统标准及中医诊疗设备通信标准四方面。该框架既保证了较大的标准构件容量,又能体现标准之间的内在系统性联系,有利于指导中医临床信息标准的规划、开发与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本校教学的不断发展,本校越来越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使科研和教学相得益彰,充分体现本校的办学宗旨“以中医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体现学术水平的因素之一就是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为了提高论文的水平,本校对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作者给与一定程度的奖励。究竟什么是SCI,如何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文章,下面给大家做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养生保健的现状及服务需求状况,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办法,以期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和事实依据。方法选取北京、湖南、贵州三省市,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分析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的关注度及患者就医行为,对养生保健机构的人员组成、服务项目、满意度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⑴56.0%的人关注养生节目,30.0%的人做养生保健。养生保健的关注度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⑵调查的100家养生保健机构,均开展了中医药相关服务。养生保健机构从业人员均为大专及以下学历。⑶患者在基层对中医药服务有较大的需求,接受中医服务以中药、针刺、拔罐等项目为主。结论要加快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标准,以促进中医药养生保健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近些年来中医养生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在社会上备受关注,养生专题节目层出不穷,养生方法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中医院校中医养生学课程的专业授课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在课堂上阐释中医真正的养生理论和基本原则,加深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与实践特色的准确把握,使学生真正懂得中医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88篇文献(186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研究分析,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文献检索,利用Epidata2.0软件建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疗效评价指标文献数据库、录库、统计分析。结果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种类多,且每一种评价标准的使用率均未超过10%。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评价标准的构成条目应主要包括疾病(总体)疗效、证候疗效、理化指标、重要临床事件、生存质量等方面。结论目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疗效评价标准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要.对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及经济学指标的评价右待讲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刘昌孝院士认为中药研究不仅带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更使得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生机盎然.但在中药发展中也存在质量标准亟待确立、资源匮乏、人才紧缺、需建立有效平台等诸多问题.刘院士认为,可以药为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提出质量标志物的新概念,规范中药质量和发展,推动中医走向世界,进而促进中西医结合事业的...  相似文献   

20.
对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主要从传统中医分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渗透分析,为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