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管理应用于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0年开始着手将PDCA管理方法应用到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中,比较使用前后合理性评价考核指标及相关投诉率。结果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对合理性评价考核指标有极大改观,降低了相关投诉率。结论 PDCA管理模式对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为了解《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前、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调查医院在《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前、后某一天全部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联合用药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颁布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但抗菌药物联用尚不够合理。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各级医务工作者应以使患者在治疗中享受到安全、长远的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39,自引:18,他引:39  
目的了解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现状、评价其合理性;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方法对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目标性监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9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 结果普外科6 284例次住院患者中手术患者5 312例次,采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 126例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58.85%;发生医院感染 232例次,医院感染率3.69%;在调查的 290例病例中,53.5%的Ⅰ类切口患者、100%的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患者使用抗菌药物. 结论普外科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比较严重,要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教育,进一步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抓医疗质量的同时,注重抓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建立健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织和制度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在药事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制定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临床会诊制度、考评制度,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质量管理,每月、季、年进行考核、评价、反馈,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专门的管理组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2对药品使用进行动态分析监测药剂科,每月定期向医院药事…  相似文献   

5.
医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与分析医院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抗菌药物使用率、标本送检率、送检阳性率、手术分类、切口类别、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联合用药为评价指标,评价医院外科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82.2%,标本平均送检率17.9%,送检标本阳性率41.6%,不合理使用率达18.1%. 结论 医院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问题,有必要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药物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研究药物的一门学科,并对使用的药物与患者治疗的效益、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以及分析,为患者选择不同的药物提供参考,为医院以及相关卫生管理部门制定药物价格和政策提供依据[1]。本文通过对东莞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2012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如:抗菌药物使用的类别、消耗的金额、口服型及针剂型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综合统计以及分析统计情况,结果表明:该医院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起点比较高,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门诊药品消耗总金额的20.88%,抗菌药物中金额排序前10位总的消耗金额占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85.49%,合理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医院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运用药物经济学相关原理改善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医院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合理性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软件系统对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调查,然后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干预计划、检查、总结,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责任追究。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用于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持续改进效果显著,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规范应用,为综合性各级医院合理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2009年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每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使用登记表进行登记,每月进行汇总,每季进行反馈,每年总结分析。结果近3年住院患者16 908例,抗菌药物使用10 527例,抗菌药物使用率62.3%,送检标本5134份,送检率48.8%。结论通过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登记表,及时发现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使用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医院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利于医院加强合理用药的监控,有利于医院规范性合理性使用抗菌药物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医院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孙雪峰 《药物与人》2014,(6):279-279
目的:分析研究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情况,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在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病例中每月抽取30份.共360份。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有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问题的通知》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调查的360例病例中,54.3%的Ⅰ类切口患者、100%的Ⅱ类切口和Ⅲ类切口患者使用抗苗药物。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率为64.7%,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指征过宽、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盲目联合用药等。结论:普外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制度化管理,强化合理运用抗菌药物知识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其评价分析.方法 采用抗菌药物使用调查进行登记,按<肝胆外科学>手术切口分类法分类,对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2005-2007年在肝胆外科267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235例,占88.01%,用于治疗的占18.30%,预防用药占81.70%,全身性用药占83.40%,在23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肝胆患者中,只有38例做了药敏试验,其他均为经验性用药.结论 医疗管理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使用制度、质量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质量考核,加强对抗菌药物的招标销售管理,按科学的理论要求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幼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多部门联合对某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管,比较应用PDCA方法前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为专项管理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专项管理后)的效果。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专项管理前的16.69%、13.18%、58.63%、45.12%,下降至整治后的7.69%、6.75%、38.21%、8.13%,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成效明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如何构建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工作机制,为医疗机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与遏制细菌耐药趋势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借鉴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策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建立AMS团队,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选取3个维度9项指标,构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考核体系,并采用TOPSIS法对实施AMS前(2016年)与实施后(2017-2020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9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 2016-2020年该院抗菌药物应用评价指标明显改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6年的53.39下降至2020年的36.55,降幅达31.5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10.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次均费用降幅为41.4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31.59%,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43.5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降幅为47.89%,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幅为38.52%,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降幅为9.89%,医院感染现患率降幅为37.50%。TOPSIS法评价结果显示,2020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5年中最佳。结论 AMS有助于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在本院诊治感染患者102例作对照组,合理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后感染患者104例作研究组。结果显示研究组总疗效比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联动管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用药强度和使用率,进而降低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幼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多部门联合对某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管,比较应用PDCA方法前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为专项管理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专项管理后)的效果。结果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专项管理前的16.69%、13.18%、58.63%、45.12%,下降至整治后的7.69%、6.75%、38.21%、8.13%,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成效明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5.
蔡娜  刘惠玲 《现代保健》2014,(16):119-12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开展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病例各600例,比较加强管理前对照组和加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用、病原菌送检数及合理使用抗菌药例次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4±1.2)d、抗菌药物费用90368.60元、病原菌送检数158例(26.33%)及抗菌药合理使用例次247例(41.17%)等指标明显优于加强管理前的对照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缺陷,为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检查标准,对675份抗菌药物应用归档病历进行检查。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缺陷前5项为:用药时间过长,占22.05%;无指征用药,占13.89%;未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占13.77%;预防性用药抗菌药物等级过高,占12.61%;用药时机不合理,占10.62%等。结论医院可通过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度、强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经常性培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监控以及强化考核、奖惩兑现等,提高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应用水平,促进抗菌药物应用病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确立抗菌药物一品双规、分级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专家会诊与医嘱点评制度等.结果 抗菌药物种类减少,使用量下降,医务人员越级使用情况减少,不规范处方数量减少,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提升.结论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得到遏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周梨 《现代保健》2013,(22):150-152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病房抗菌药物管理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自2011-2012年西药房中抗菌药物的等级使用品种进行归纳性的统计分析,采用金额排序法以及用药频度(DDDs)对药物等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西药房中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逐年升高,但占总药品的销售比例逐年降低,比例分别为36.21%、29.26%。用药金额位居前列的药品主要为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品分级管理之后,一线(非限制使用的药物)、三线(特殊使用的药物)抗菌药物的用药频次每年下降,二线(限制使用的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上升。结论: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指导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但也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在各个科室医师、药师以及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西药房抗菌药物的合理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06-2010年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院近5年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学检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6月所有临床科室出院病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学检查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5年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8%,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31.4%,其中,内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9%,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42.6%,外科系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2.3%,治疗用病原学送检率为20.4%;在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的30 879例,占80.3%,二联6940例,占18.0%,≥三联646例,占1.7%。结论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细菌标本送检率较低,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特别是需要关注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