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正>1传统火花塞点火方式的缺点火花塞点火应用于汽油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点火虽然从一开始的单点点火发展到了目前的多点点火,但却依然是沿用火花塞点火技术,而火花塞点火技术的进步却掩盖不了火花塞点火系统存在的问题。(1)火花塞点火方式造成的汽油机燃烧循环波动率要高于柴油机,且有研究表明燃烧循环波动率每增大1%,汽油机的指示热效率便降低1.5%。(2)均质可燃混合气单点点火的燃烧模式易使汽油机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发动机采用双火花塞点火模式降低燃烧循环变动率的特性,利用单缸汽油机进行了4种不同单/双火花塞点火策略下的燃烧诊断。测试数据表明,双火花塞点火策略可有效促进缸内燃烧过程,缩短燃烧持续期,其最大压力和平均指示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循环变动率均降低,尤其是在低负荷工况时降低效果更明显。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缸内最大压力与燃烧持续期的循环变动呈现强相关特征,而快速燃烧前期和快速燃烧后期的循环变动是造成燃烧持续期循环变动的主要因素;当采用双火花塞点火时,其快速燃烧前期和快速燃烧后期的循环变动率均显著降低,尤其是快速燃烧前期循环变动率降幅最大,是发动机燃烧持续期循环变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点火线圈是汽车点火系统的重要器件。其作用是将蓄电池或发电机输出的低电压升高到15~20kV,供火花塞产生高压电火花,以致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点火线圈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火花塞火花的强弱,继而影响发动机的燃烧状况。因此,我们要正确使用和维护好点火线圈,才能使发动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点火线圈的使用与维护1.定期清洁点火线圈的外表面。清洁时要避免其内部受潮,以保持点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喷发动机的转速很高,所以点火系统(见图1)和火花塞的跳火时间非常短促,而且要求产生足够大的点火能量。从维修实践看,火花塞是汽车点火系统故障的高发部位,因此需要探索排除火花塞故障的规律性。1.排除点火系统故障首先检查火花塞  相似文献   

5.
阿炜 《汽车与配件》1997,(12):19-19
面对风靡全球的每缸4气门、DOHC的V型发动机,奔驰公司的这种新V型发动机极具挑战性:每缸3气门、双火花塞、单凸轮轴、全铝合金铸造(如图1)。 减少了一个排气门,多出来的空间精心设置了2个火花塞。这两个火花塞从不同的角度向气缸内点火,使可燃混合气得到充分燃烧,可获得更高的燃烧效率;另外,由于两个火花塞的点火正时不同(如图2),使混合气的空燃比达到最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内燃机点火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内燃机脉冲电晕放电点火新技术所涉及的点火能量、点火效率、燃烧时间和相关化学反应等问题。研究表明,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点火比传统火花塞点火的效率高12倍,且可在燃烧室内瞬间产生多个大尺度放电通道,实现可燃混合气的多源高效点火;同时,脉冲电晕点火还可诱发产生较火花塞点火多得多的化学反应活性基,从而加速燃烧反应。最后,指出了内燃机脉冲电晕等离子体点火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汽车是一件涉及数以万计的电子零部件的复杂体系,很少有人会注意到火花塞这个小小的部件,但火花塞却是汽车行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燃料和混合气体的适时燃烧使之产生动力,但是作为燃料的汽油即使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很难自燃,要想使其适时燃烧有必要用"火"来点燃。这里说的火花点火便是"火花塞"的作用,发动机整体性能的好坏同火花塞闪出火花的优劣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新品推荐     
ACDelco Professional铂金火花塞独特设计的双铂金电极,点火效率强,表现优越,并保证使用寿命高达 16万公里。超群的燃烧效率,瞬间加速铱合金火花塞和一般的火花塞相比,铱金火花塞点火时的火焰迅速扩大,具有超群的燃烧效率,优良的放电特性及强  相似文献   

9.
主要原因: 燃油质量差燃油的辛烷值要求的低。点火时间提前如果点火时间提前,就会发生突然燃烧所以会出现爆震。火花塞故障过热的火花塞成为一个灼热点,导致提前点火。火花塞的合适温度:大约450-950℃(自洁温度)。燃烧室中的积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火花塞点火系统燃烧速度慢、燃烧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微波谐振腔实现多点点火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优化,确定了横磁振荡模式(TM010)谐振腔的尺寸及其发生谐振时的场强分布。同时采用高速相机和压力传感器,对点火燃烧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和燃烧压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火花塞的点火方法相比,在实验气压为200 k Pa的条件下,这种方法可以缩短到达压力峰值的时间约15%,并且可以使峰值压力提高约5%。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实现多点点火。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阜阳科委、蚌埠运输系统的四个单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教导,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汽油机“多火源点火系统”。这种点火系统,就是在燃烧室上布置了多只火花塞,依靠新点火系的元件和线路,保证发动机同一缸内多只火花塞同时发火。由于布置同时发火的多火花塞,使火焰传播距离缩短,燃烧速度加快;点火提前角能够变小,来不及燃烧的“死角”减小;混合气容易点燃;混合气可以更稀些;可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热效率,研究不同的点火方案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基于宗申DB133发动机初步提出了5种点火方案,搭建了燃烧特性测试系统.试验针对单双火花塞及不同点火提前角曲线组合,通过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燃烧放热率、循环变动率、平均有效压力指标以及爆震的对比得出:同为双火花塞不同的点火提前角曲线,如果点火提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激光点火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过程、不同的引燃点火方式以及影响激光点火的3个特性参数(气体不均一指数、水的吸光度、火焰发射);对激光点火系统与传统的火花塞点火系统在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方面进行了燃烧持续期、失火极限、敲缸极限、NOx排放等参数的比较;总结了激光点火的优缺点及其在天然气发动机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汽车在日常运行中,常因发动机的爆震燃烧与表面点火现象,产生金属敲击异响,而降低功效并增加油耗。众所周知,汽油发动机一般正常燃烧要经过诱、明、补(诱导期,明显燃烧期,补燃期)三过程。其基本要求必须:1.具有合理的燃烧速率;2.尽可能地完全燃烧。否则将会影响工质在气缸中作功的能力。当火花塞点燃后,其火焰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 马自达稀薄燃烧,低度排放发动机样机,目前正在进行台架试验,以对其性能和排放特性进行评定和进一步的改进。马自达多火花塞点火发动机被称为“环绕燃烧过程(SCP)”发动机,它以该公司的顶置双凸轮轴、16气门、1290mL直列4缸发动机为基础,每缸装有4个火花塞,其中3个在燃烧室边缘,1个在中间。 马自达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混合气体在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燃烧室外围被点燃,并且火焰向中心扩散,则废气排放会大大低于普通中间点火发动机。这一假设更适用于稀薄燃烧发动机。目前受到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重视。马自达的工程师们已经着手对这一理论进行试验证实,最先采用的是定容试验容器,中间经过了用金属  相似文献   

16.
智能双火花塞点火(i-DSI)系统是把传统的每缸由1个火花塞点火方式改为2个火花塞点火方式,且每个火花塞上都单独配置了1个点火线圈,每个点火线圈内都有1个独立的点火控制模块(ICM,与点火线圈制成一体,没有高压线),点火时刻由ECU(装手动变速器的车)或PCM(装自动变速器的车)通过ICM控制。这种点火系统优化了混合气的燃烧过程,并且工作可靠,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广州本田飞度轿车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自从博世公司首次推出结合高压磁电机点火的火花塞至今已整整100年了。 1902年1月7日,博世公司正是由于这项划时代的发明,被授予了专利。它解决了困扰卡尔·奔驰汽车早斯的技术难题,并成为今后几十年在规模汽车生产和汽车价格大众化的重要前提。今天,不断发展的博世火花塞,在节省燃油、发动机清洁高效燃烧和催化转换器稳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增压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的爆燃问题,作者研究了一种辅助顶隙点火燃烧法,即采用副火花塞使爆震区提前点火燃烧,从而避免或减小了爆燃。  相似文献   

19.
概况火花塞是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与汽车的其它零部件比较起来,其更换量相当大。另外,除汽车外,农业机械、林业机械等也要大量使用火花塞,因此,其通用性要求也就很高。为确保火花塞使用中的互换性,1965年曾由南京火花塞研究所提出了“汽车、拖拉  相似文献   

20.
CNG缸内直喷发动机稀薄燃烧火焰传播过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用单缸光学发动机上,采用可视化技术研究缸内CNG直喷稀薄燃烧过程中喷射方式和点火方式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双喷油器、双火花塞,分析研究喷射时刻、喷射位置和点火时刻等参数对稀薄燃烧特性和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稀薄燃烧过程中,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浓度梯度对火焰传播和燃烧稳定性影响很大;混合气浓度梯度越大,循环变动越小,燃烧更稳定,但NOx排放量也增加。可见,控制稀薄燃烧过程的关键是控制火花塞附近的混合气浓度梯度,而它又直接影响NOx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