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作为美国空气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段,有效控制了常规和有害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美国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该制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框架体系和实施机制.鉴于中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梳理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美国大气污染物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程序、实施效果及实施特点,为中国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有效实施乃至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美国大气排污许可证的制度体系、核发依据、发放流程及制度执行等内容。结果表明,美国通过实施预建许可证与运营许可证制度,实现了对新、改建污染源及现有污染源的全过程监管。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大气排污许可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数据,从满足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污许可量管理要求的角度,提出了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框架,包括污染物连续达标排放判定依据和最优排放控制量核查技术,并基于案例城市火电、钢铁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放数据对上述大气固定源排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我国近年来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了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2000年前,在我国大气环境管理中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设想,进而说明试点上作的实践,为将排污许可证制度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广州市的特点,通过对排污许可证核定广州发电厂和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指标,并经排污许可证的实施,简要说明防治大气污染最佳实用控制技术作为排污许可证确定排污指标依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信息     
国家环保局组织验收排放大气 污染物许可证试点工作 日前,国家环保局完成了包头市排放大气氟化物许可证试点工作的验收,并决定1994年6月采取突出重点、分片验收的办法,完成各试点城市的验收工作。 自1991年4月国家环保局在南昌召开全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试点工作会议以来,全国15个城市积极开展试点工作,对试点排污单位发放许可证。为了切实做好证后监督管理工作,国家环保局规定,各试点城市于发证后运行1年以上,制定、颁发实施排污许可证的地方法规或行政规章以及有效的证后监督管理措施后,按统一验收条件和内容进行试点工作验收。 验收工作基本结束后,国家环保局将对大气排污许可证试点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相似文献   

7.
郑荷花 《环境科技》2006,19(3):60-62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是我国的重要环境法律制度,也可以说是美国水污染防治法的核心。在此,对中美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从历史进程、目的、范围和监管等4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环境导报》2003,(5):27-27
排污许可证管理一、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二、范围和内容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重点污染物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体工商户(包括城市污染集中处理或者其他工业污染物集中处理单位),简称排污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排污许可证。重点污染物种类为: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仅限于太湖流域)、悬浮物和挥发酚)、大气污染物(二氧…  相似文献   

9.
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的技术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的技术核心是确定排污指标。该文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管理状况、可利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及经济水平,分别论述了以管理目标总量控制和质量目标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核定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限值的技术原则与方法,文中也初步分析了几个试点城市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在规范糠醛工业排污许可方面仍是一个空白。文章对糠醛行业排污节点作了介绍,给出了污染防治可行技术要求,并依据技术可行、管理可操作的原则,为制定糠醛工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要求中的水、大气污染物方面限制性指标的确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推动我国糠醛工业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糠醛工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定位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点源控制的基本目标出发,按照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特点和要求,对排污许可证制度重新进行了定位;采用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借鉴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分析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控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手段,同时也是其他政策手段的“载体”;我国现有的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尚不符合命令控制型政策的要求;存在相关政策间缺乏协调、政府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无法保障点源的连续达标排放.需要尽快改革我国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尽快出台实施该制度的专门条例、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分级管理体制、制订实施技术规范、进行基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政策整合、培养管理相关人才及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评估、更新和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气污染物在排污层的输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分析我国大气排污层的基本输送特征,用6年时间收集到的大气排污层的气象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大气污染物输送场的研究,特别是地面到600m高度大气层的大气排污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物以境内输送或输入为主;在我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一个风速极大值区。初步得到大气污染物的输送场时空分布特征,为进一步了解和利用大气排污层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及其产生背景我国的排污许可证制度,从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开始,目前已形成以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核心,由排污单位的申报登记,排污指标的规划分配,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四步程序组成的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制度。回顾以往的十几年,我们对于水污染物排放主要采取“浓度控制”的管理方式,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没有很好地抑制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随着污染物的大量增加,导致某些地  相似文献   

14.
具备了实行环境补偿的法律依据和技术支持体系之后,在搞了三个大气环境补偿试点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太原市实施排放大气污染物许可证制度试点工作的需要,又进行了一段时间和一定范围的大气环境补偿试点工作,证明了大气环境补偿是实施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一项有效的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15.
论污染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在空气质量达标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国君  何伟 《环境保护》2014,(14):26-29
本文以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管理为研究对象,论证了满足大气固定源连续达标排放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政策内在机理,以及在空气质量达标中的作用,在参考美国南加州区域清洁空气激励市场(RECLAIM)计划的基础上,建议建立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PM2.5和O3达标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政策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6.
美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我国污染源监测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水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控制的基本和核心手段。发展至今,其内容发展相当合理和成熟。在完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设计污染源监测方案、排污信息公开、监测数据处理等方面,对于我国点源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自贡市城区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为例,探讨了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气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以及将该总量分配到单个污染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为中小城市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7,(3)
<正>近日,全省环保局长会议在广州召开。完善污染源环境监管制度,落实国务院《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按照国家部署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并纳入2017年重点工作。会议要求,2017年上半年要完成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年底前要完成《大气十条》、《水十条》重点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大气环境容量和规划研究的方法。在大气污染源调查、污染物监测、污染气象特征分析、区域容量计算、污染控制规划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并通过实例研究为东莞市大气环境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自贡市城区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为例,探讨了进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制态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以及将该总量分配到单个污染源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为中小城市气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