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发生与转归。方法对发热病程在24 h以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109 L-1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中成药及对症治疗,不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西药。每隔3 d进行复诊及外周血常规检查,直至发热消退及白细胞总数≥5×109 L-1。结果 72例患儿仅3例发展为支气管炎,其余基本痊愈。所有患儿都未出现继发细菌感染的迹象。全部患儿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71±0.98)d。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均于2~10 d恢复正常,病程为(4.16±1.80)d。发病起初时,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淋巴细胞;数天后淋巴细胞比率则明显升高。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于短期内顺利恢复,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即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2000—2010年用自拟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97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男34例,女63例;年龄10~68(46.03±5.12)岁。患者均经血常规化验证实。白细胞总数均小于4.0×109L-1,中性粒细胞≥1.0×109L-1者73例,(<0.5~1.0)×109L-1者21例,<0.5×109L-1者3例。抗结核药所致者31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者33例,抗生素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拟加味升白散对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化疗的患者135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 2组 ,A组 6 8例给予自拟加味升白散水煎服 ,1剂 /d ;B组 6 7例给予利血生 2 0mg、鲨肝醇 15 0mg、维生素B42 0mg口服 ,3次 /d ;各组患者均在化疗结束后第 1天即给予升白药物治疗 ,化疗结束后每周化验血常规 1次。结果 经治疗 1周及 2周后白细胞计数A组为 (4 .5± 2 .2 )× 10 9L-1,(4 .8± 2 .3)× 10 9L-1,B组分别为 (2 .8± 1.6 )× 10 9L-1,(3.2± 1.7)× 10 9L-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疗法是治疗及预防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是小儿门诊最常见的疾病。19 99年 1月~ 2 0 0 0年 7月笔者采用一洲清开灵冲剂结合西医疗法治疗小儿上感发热 12 9例 ,疗效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12 9例患儿 ,符合《实用儿科学》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均伴有发热 (肛温 >39℃ ) ,血常规提示 WBC <10× 10 9/ L,中性、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以淋巴细胞为主。 12 9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6 5例 ,男 32例 ,女 33例 ,年龄 6月~ 12岁 ,平均 (8.6±2 .3)岁 ;第二组 6 4例 ,男 33例 ,女 31例 ,年龄 7.5月~ 12 .5岁 ,平均 (8.1± 2 .5)岁。两组患儿性…  相似文献   

5.
1病历介绍患者,男,21岁,因发热7 d,咽痛、耳后肿2 d入院。入院前7 d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午后发热、寒战、出汗,伴头痛,明显乏力、口渴、尿少,2 d前咽痛、耳后肿,在当地诊所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头孢唑林钠,症状无明显改善,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1.5×109L-1、血小板795×109L-1,异常淋巴细胞55%,尿常规:蛋白()、红细胞(+),以流行性出血热收住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00/70 mmHg(1 mmHg=0.133kPa),体温37.6℃,颜面潮红,球结膜水肿充血,咽部、悬雍垂、扁桃体充血肿大,双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之质硬无痛,有的粘连,有的散在,肾区…  相似文献   

6.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52岁。2007年7月确诊为艾滋病,未抗病毒治疗。2011年5月10日因呼吸困难10 d住院。入院T 39.0℃,R 28次/min。消瘦貌,咽后壁见可见少量黏膜白斑。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CD4细胞50个/μL;白细胞6.1×109L-1,淋巴细胞计数0.7×109L-1,单核细胞0.3×109L-1,中性分类83.7%。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相似文献   

7.
肿节风注射液治疗急性乳腺炎98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48例均为我院近年门诊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初产妇76例,经产妇22例;年龄23~39岁,平均(28.6±4.26)岁;病程1.5~5d,平均(2.42±1.2)d。对照组50例,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年龄23~38岁,平均(27.8±5.35)岁;病程2~5d,平均(2.39±1.32)d。两组年龄、病程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急症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制订:(1)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2)患侧乳房肿大,皮肤发红,有搏动性疼痛,哺乳时加剧,常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3)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并伴有发热、寒颤等症状;(4)血白细胞总数11×109/L以上。  相似文献   

8.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2002年7~11月采用白花蛇舌草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2例均为我院急诊病例,均有如下表现:(1)发热,咽喉痒痛,或有咳嗽、清涕,病程在3d以内;(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Ⅱ°肿大;(3)血白细胞总数(4.0~12.0)×109/L。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2例,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15~65岁,平均48.2岁。对照组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16~71岁,平均45.2岁。两组治疗前主要临床表现及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采用中药治疗支原体肺炎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患儿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在8.9土2.0岁;发热35例,发热天数5.8±2.9天;咳嗽38例,咳嗽天数7.4±4.9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109/L4例,5~10×109/L31例,>10×109/L3例;血小板计数<10×109/L3例;心肌酶谱异常2例,肝功能异常1例;冷凝集试验1:32者2例,互:64者23例,1:256者5例,1:1024者1例;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5例,小点片状阴影18例,大片状阴影15例,炎…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 ,绝大部分原发病原为病毒。笔者采用炎琥宁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 14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2年 1— 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患儿2 6 0例 ,均符合以下条件 :①年龄 4个月~ 3岁 ;②病程 1d以内 ;③发热 ,体温 38~ 39℃ ;④流涕 ,呈清涕或黏稠不变色 ;⑤咳嗽 ,但双肺呼吸音不粗 ,无干湿音 ;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 ,分类以淋巴细胞占多数。将 2 6 0例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14 0例 ,对照组 12 0例。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常规予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予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不同治疗阶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白细胞总数恢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干扰素α1b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白细胞减少可以使临床症状减轻,病程缩短,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孕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2015 年 8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HIV 阳性孕妇共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 HAART (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 / 利托那韦)治疗,比较孕妇治疗前后病毒载量变化,同时对新生儿体质量、出生 1 min 时 Apgar 评分、血常规检验结果、HIV 检测阳性率以及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等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孕妇治疗后病毒 载量相比治疗前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新生儿平均体质量(3.06 ± 0.45)kg,出生 1 min 时 Apgar 评分 (9.58 ± 1.07)分;血常规检验结果:白细胞计数(14.12 ± 2.56)×109·L-1,中性粒细胞计数(6.48 ± 2.15)×109·L-1 , 红细胞计数(3.71 ± 0.36)×109·L-1,血小板计数(238.65 ± 25.42)×109·L-1,淋巴细胞计数(5.58 ± 1.64)×109·L-1 , 新生儿 HIV 检测阳性率为 0.00 %;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 15.00 %。结论:HAART 的应用可以降低 HIV 阳性孕妇 病毒载量,阻断 HIV 的母婴传播,保证母婴健康及安全。  相似文献   

13.
杨贵文 《陕西中医》2006,27(3):330-331
我们从04年1月至05年3月,始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观察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5个月;病程最短1d,最长5d;咽充血60例,发热49例,咳嗽45例,扁桃体肿大46例;治疗前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L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 T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的血液病理学特点。方法:选择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19 例 T–LGLL 患者,对患者髂前或髂后上棘部位进行骨髓抽取,使用瑞特染色,样本处理之后 使用中性甲醛固定,观察苏木精–伊红(HE)染色外观形态。结合收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细胞学检测分析、骨髓涂片检测分析、 病理学分析。结果:19 例患者中,血红蛋白 42 ~ 158 g·L-1 ,16 例患者< 100 g·L-1,血小板(10 ~ 337)×109·L-1 , 6 例患者< 100×109·L-1。白细胞(2.5 ~ 17.8)×109·L-1 ,10 例患者< 4.0×109·L-1。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 比例为 0.33 ~ 0.95,大颗粒淋巴细胞(LGL)为 0.18 ~ 0.85,外周血 LGL 绝对数值(0.57 ~ 13.5)×109·L-1,不同患者分 别呈现出不同的骨髓增生活跃度,患者或表现较轻,或表现较为明显。淋巴细胞数值 0.09 ~ 0.90,淋巴细胞比例> 0.2 的有 2 例。患者增生较低下 1 例,增生大致正常 5 例,增生活跃 13 例。骨髓活检分析可见,患者出现增生低下、增生活跃、淋 巴细胞增多现象。淋巴细胞增生之后,体积逐渐减小,外形上呈现出卵圆或者不规则圆形,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造血细胞, 呈间质型分布,3 例患者出现淋巴细胞聚集灶。全部患者均未出现骨髓坏死、噬血细胞。17 例患者进行单个核细胞 T 细胞 受体(TCR)γ 基因重排检测,其中检测阳性患者 12 例。结论:为了提升 T–LGLL 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检测效率,可以联 合运用免疫表型、外周血、分子遗传学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5.
青香退热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0例均为门诊患儿,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0例,男性168例,女性132例;年龄5个月至6岁,平均(3.40±2.53)岁;病程1~6d,平均(3.46±2.81)d;体温(腋温,下同)37.5℃~38℃120例,38.1℃~39℃132例,39.1℃以上48例;上呼吸道感染104例,小儿夏季热122例,支气管肺炎39例,幼儿急疹20例,水痘15例;血WBC>10×109/L126例,WBC≤10×109/L174例。对照组100例,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3.61±2.48)岁;病程12h至6d,平均(3.65±2.87)d;体温37.5℃~38℃40例,38.1℃…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以发热 ,咽峡炎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肝脾肿大 ,周围血液检查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因其病程长 ,小儿机体柔弱 ,易致肺热、脾虚、气滞血瘀等五脏失调的变化 ,笔者运用中药治疗本症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2 0例均系住院患儿 ,年龄 1~ 3岁 4例 ,4~ 5岁 8例 ,6~ 1 1岁 8例。入院前经抗生素治疗者 1 5例。2 0例患儿均有发热、咽峡炎、扁桃体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 ,其中肝肿大 5例 ,脾肿大 3例 ,有皮疹 2例 ,合并肺炎2例。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白细胞总数均升高 ,达 1 0× 1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60例病程在24 h内的轮状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补液、口服思密达、妈咪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吗丁啉(0.3 mg/(kg.次),3次/d,×3 d)。比较2组患儿发热、呕吐和腹泻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时间为(1.32±0.55)d,对照组为(1.63±0.58)d,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2.21,P<0.05);治疗组呕吐持续时间为(2.50±0.41)d,对照组为(3.43±0.33)d,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9.54,P<0.01);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为(2.7±0.6)d,对照组为(4.2±1.4)d,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缩短(t=4.41,P<0.05)。结论多潘立酮可以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胃肠动力异常,减轻内源性感染和渗透性腹泻症状,从而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水痘是由于感染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性强 ,常易造成流行。临床以发热、皮肤及粘膜成批出现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水痘 4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患儿中 ,男 2 2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 15岁 ,最小 10个月 ;病程最长 2 1天 ,最短 5天 ;发热 19例 ,3 9℃以上 2例 ,3 8~3 9℃ 2 8例 ,3 7 5~ 3 8℃ 10例 ;40例患儿皮肤粘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斑丘疹、疱疹及结痂。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在 5 0× 10 9 L~ 10× 10 9 L 3 7例 ,10×10 9 L~ 15× 10 9 L 3例 ;淋巴细胞在 5 0 %~ 70…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IM)是一组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周围血淋巴细胞总数和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多由EB病毒引起。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汤剂结合双黄连粉针治疗本病,并与单纯西医疗法进行了前瞻性疗效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均按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儿科学》(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确诊。性别: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14岁,治疗组平均(8.15±3.3)岁,对照组平均(8.15±3.1)岁。病程:3~45d,治疗组平均(13.6±8.8)d,对照组平均(13.2±7.9)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绞贞汤或绞贞冲剂治疗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对白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618例放、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绞贞汤(治疗)组518例、焦三仙对照组50例和鲨肝醇、维生素B4西药组50例,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白细胞回升情况;并对50例白细胞低于3.9×109/L末梢血涂片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对25例白细胞减少为(0.7~3..9)×109/L患者应用绞贞汤或绞贞冲剂治疗前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①绞贞汤组白细胞回升至4.0×109/L及以上者时间、例数及总有效率分别与西药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②50例白细胞减少患者细胞形态学分析主要为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中性粒细胞有中毒性颗粒、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增多等;③绞贞汤或绞贞冲剂治疗白细胞减少为(0.7~3.9)×109/L 25例,白细胞均回升至(4.3~6.7)×109/L.结论绞贞汤或绞贞冲剂治疗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疗效较好,且无任何副作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