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制剂对脑梗死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及凋亡因子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0只6周龄SPF级SD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分为4组,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50 mg/kg EGb组)、高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100 mg/kg EGb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 d静脉注射上述浓度的EGb后连续3 d腹腔注射上述浓度的EGb,1次/d。使用序贯法治疗后,使用mN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取脑组织测定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使用Westen Bolt检测大鼠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N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低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和高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高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显著低于低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比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ROS水平、MAD水平、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GPX水平、SOD水平、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比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ROS水平、MAD水平、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高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显著低于低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GPX水平、SOD水平、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高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显著高于低浓度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制剂序贯治疗可显著降低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和凋亡因子,缓解脑梗死损伤,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肾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Po)和腺苷组(Ado组)4组。行右肾切除,左肾热缺血60min后再灌注24h建立大鼠肾脏急性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组仅右肾切除,左肾蒂游离;IPo组于再灌注前行6个10s无限制灌注加10s再缺血循环;Ado组于缺血前10min经静脉给予腺苷。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肾脏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缺血60min再灌注24h可以导致肾脏组织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经过后适应(Pos-Con)或腺苷(Ado)干预后bcl-2 mRNA表达水平升高更加显著,Bax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各组bcl-2/Bax的比值,IR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os-Con和Ado干预后,与IR组比较bcl-2/Bax的比值显著升高(P均<0.05),两种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可以上调大鼠肾脏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而可能导致肾脏细胞过度凋亡;缺血后适应能够抑制促凋亡基因bax的过度上调,同时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进而可能防止肾脏细胞过度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用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分为对照组、IL-1β组、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IL-1β刺激组给予10 ng/ml IL-1β处理细胞,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组给予相应剂量银杏叶提取物处理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对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的增殖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银杏叶提取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通路蛋白PI3K、AKT、p-AKT和凋亡蛋白caspase 3、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Bax和Bcl-2的表达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提高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尤其是200μg/ml的银杏叶提取物组对IL-1β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作用非常显著。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明显上升,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下降。与IL-1β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和Bax的表达明显下降,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上升(P 0. 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IL-1β组细胞通路蛋白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而给予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后,其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P 0. 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IL-1β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其具体的抑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培养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胰岛,检测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表达及胰岛分泌功能。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各20只,喂养8周后检测体质量、血糖、血胰岛素、血脂,分离大鼠胰岛细胞,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判断β细胞功能,Western法检测PTP1B表达。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体质量、血脂、血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正常饮食组明显升高(P<0.01),正常饮食组大鼠胰岛给予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是基线的(6.7±1.3)倍,高脂饮食组为(2.2±0.3)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饮食组大鼠胰岛PTP1B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结论肥胖大鼠胰岛中PTP1B表达增加,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减轻癫痫幼鼠海马组织炎症及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周龄的雄性SD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APS组、模型+APS+脂多糖(LPS)组。采用戊四氮点燃的方法建立癫痫模型,给予APS或APS+LPS腹腔注射干预;采用脑电图检测脑电频率及波幅,采用TUNEL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bcl-2、TLR4、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脑电频率及海马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电波幅、血清中TNF-α、IL-1β、HMGB-1的含量、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HMGB-1的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TLR4、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PS组脑电频率及海马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脑电波幅、血清中TNF-α、IL-1β、HMGB-1的含量、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HMGB-1的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TLR4、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APS组比较,模型+APS+LPS组比较,脑电频率及海马组织中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电波幅、血清中TNF-α、IL-1β、HMGB-1含量、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HMGB-1含量、cleaved caspase-3、bax、TLR4、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APS能减轻癫痫幼鼠海马组织的炎症及凋亡,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脏构型变化 ,并结合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 bcl- 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二肾一夹型 (2 klc)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RHR)模型 ,将实验组分为高血压无心肌肥厚组 (NH n=10 ) ,向心性肥厚组 (CH n=19) ,及离心性肥厚组 (EH n=17) ,进行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并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 2、 bax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1)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 2、 bax基因蛋白在高血压心脏不同构型组均有表达 ;细胞凋亡、 bax基因蛋白表达在 EH组显著增加 ;bcl- 2基因蛋白表达在 CH组显著增高。 (2 )超声参数左室后壁厚度 (L VPWd)、室间隔厚度 (IVSTd)与 CH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呈显著负相关 ,与 EH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室壁厚度变化可能为 bcl- 2和 bax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ax基因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相关 ,而 bcl- 2基因蛋白表达上调可能与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和心肌肥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NF-κB等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防治心肌细胞的凋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附治疗组,采用窒息合并冰氯化钾致大鼠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模型,运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的蛋白表达,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在电镜下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复苏后3 h CK-MB开始升高,复苏后24h明显升高达顶峰,各时相点参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K-MB显著降低(P<0.05).复苏后各时相点参附治疗组bcl-2表达明显增强(P<0.01),而bax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参附治疗组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阳性表达率在复苏后24 h达到高峰,参附治疗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各时相点参附治疗组bax表达与复苏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心肺复苏后的不同时段心肌细胞均有凋亡发生.参附治疗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阳性指数均明显低于复苏模型组(P<0.05);而假手术组无明显凋亡现象发生(P>0.01).超微结构显示参附治疗组心肌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假手术组心肌超微结构正常.结论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参附注射液可降低NF-κB活性,上调bcl-2蛋白表达,改善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叉头框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对高糖诱导的胰岛β细胞生长和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 INS-1细胞分成对照组、高糖组、阴性+高糖组、干扰+高糖组共4组,处理方法如下:对照组:INS-1细胞不做任何处理。高糖组:用含有25 mmol/L的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培养1 d。阴性+高糖组:用含有25 mmol/L的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培养1 d,细胞为稳定感染shRNA control慢病毒的INS-1细胞。干扰+高糖组:用含有25 mmol/L的葡萄糖的细胞培养液培养1 d,细胞为稳定感染FOXO1 shRNA慢病毒的INS-1细胞。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细胞中FOXO1的表达情况,CCK-8测定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p27蛋白水平。结果高糖组胰岛β细胞中FOXO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干扰+高糖组胰岛β细胞中FOXO1的表达水平低于高糖组,阴性+高糖组细胞中FOXO1的表达水平与高糖组比较没有变化。高糖组胰岛β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G0/G1期比率升高,细胞中cyclin D1蛋白水平降低,p27蛋白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高糖组胰岛β细胞增殖能力升高,细胞G0/G1期比率降低,细胞中cyclin D1蛋白水平升高,p27蛋白水平降低,与高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诱导胰岛β细胞中FOXO1表达,敲低其表达能够逆转高糖对胰岛β细胞的增殖抑制和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胰岛细胞获取和冻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能否获取到足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细胞是影响胰岛细胞移植成功与否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冻存是收集足够胰岛的可行于段,但冻存复苏过程可引起细胞的凋亡.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胰岛获取及冻存后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0/12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成年SD大鼠40只用于分离提取胰岛细胞.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2组(n=20),银杏叶提取物组取胰腺前经尾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25 mg/kg,获取胰岛后冻存.复苏后分别在含银杏叶提取物的培养基中培养3,7,14,21 d(n=5).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量盐水,冻存、培养时间同银杏叶提取物组.主要观察指标:电镜下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以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表达.结果:①银杏叶提取物组胰岛细胞复苏损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组胰岛细胞复苏培养3 d时内分泌颗粒及酶原颗粒增多明显.③银杏叶提取物组复苏培养21 d后胰岛细胞仍可保持45%左右的存活率,对照组胰岛细胞存活率<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复苏培养7,14d,银杏叶提取物组胰岛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Bcl-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减少胰岛冻存复苏的损失,阻止胰岛细胞的凋亡,从而保护了胰岛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可引起脑损伤,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了解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反复高+Gz暴露所致脑损伤中的病理作用.设计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院的航空医学研究中心.材料选用体质量为180~220 g健康雄性SD大鼠2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Gz暴露组,其中对照组4只,+Gz暴露组22只.干预将大鼠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头朝向离心机轴心,+Gz暴露组条件为G值+14 Gz,增长率1.5G/s,峰值持续时间45 s,共作用3次,两次中间间歇0.5 h.对照组大鼠亦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类似实验步骤,所承受的G值为+1 Gz.分别于暴露后0.5,6.0,24.0和48.0 h断头取脑.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对照组和+Gz暴露后0.5,6.0,24.0和48.0 h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 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Gz重复暴露后6h,大鼠脑组织bcl-2 mRNA表达水平(0.32±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69±0.15),bax,p53和ICE mRNA表达水平[(.55±0.09),(0.48±0.12),(0.79±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09),(0.31±0.05),(0.5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z重复暴露后24 h,大鼠脑组织bcl-2mRNA表达水平(0.28±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0.69±0.15),bax,p53和ICE mRNA表达水平[(0.61±0.15),(0.54±0.07),(0.84±0.1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33±0.09),(0.31±0.05),(0.51±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z重复暴露后0.5 h和48 h,大鼠脑组织bcl-2,bax,p53和ICE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Gz重复暴露后6 h和24 h在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和纹状体可见部分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反复高+Gz暴露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变化,细胞凋亡可能是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手术(duodenal jejunal bypass sugery,DJB)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动物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T2DM组(T2DM-C)和T2DM手术组(T2DM-DJB),普通饮食大鼠为空白对照组(WC)。分别检测3组大鼠基础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术后20周处死大鼠,留取胰腺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用HE染色、免疫荧光双标法和电镜检测胰岛病理学形态、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比例变化和胰岛超微结构。结果:术后T2DM-DJB组大鼠体重和饮食量较术前无明显改变,T2DM-DJB组与T2DM-C组比较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术后HE染色示胰岛形态恢复良好;免疫荧光示胰岛β细胞所占胰岛比例较T2DM-C组升高;电镜示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得到改善。结论:DJB手术改善T2DM大鼠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缓解胰岛β细胞凋亡,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方法建立脑梗死模型,给予7d的20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评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变化,并观察磁刺激组与模型组、给予阻滞剂H89与给予生理盐水(NS)组间蛋白激酶A-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bcl基因相关蛋白(bax)的表达变化。结果:①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01),磁刺激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大鼠明显缩短(P=0.017)。②磁刺激组的pCREB和bcl-2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1),bax则较模型组减少(P0.01),bcl-2与bax的比值磁刺激组大于模型组(P0.01)。rTMS+H89组的pCREB和bcl-2表达较rTMS+NS组降低(P0.01),bax的表达则较rTMS+NS组增加(P0.01),rTMS+H89组bcl-2与bax的比值较rTMS+NS组亦降低(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改善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并促进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抑制凋亡;磁刺激促进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存活的作用可能通过影响p-CREB通路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背景:运动影响骨骼肌细胞的凋亡,而线粒体途径是介导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途径.目的:研究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凋亡调控基因bcl-2 和bax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 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正常饲养,6 周游泳训练组进行6 周的游泳训练,每周6 次,一次性游泳力竭组于第6 周进行一次力竭性游泳运动.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情况,应用RT-PCR 测定大鼠骨骼肌bcl-2 和bax mRNA 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比较,6 周游泳训练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变化不明显,bcl-2 mRNA 的表达显著增加,bax mRNA 的表达显著减少,bcl-2/bax mRNA 比值显著增大(P < 0.01).与对照组比较,一次性游泳力竭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程度明显增加(P < 0.01),bcl-2 mRNA 的表达显著减少,bax mRNA 的表达显著增加,bcl-2/bax mRNA 比值显著减小(P <01).说明运动训练可通过改变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调节bcl-2/bax 表达,调控骨骼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西格列汀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糖耐量减低(IGT)Wista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及胰岛α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C组,14只)和IGT组(28只)。NC组以常规饲料喂养,IGT组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2周后IGT造模成功,成模后将IGT组随机分为IGT对照组和西格列汀组(Si组)2组,每组各14只。其中,Si组每日1次西格列汀灌胃[30mg/(kg·d)],NC组及IGT对照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胰高血糖素、餐后2h血糖(2h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α细胞的面积,免疫荧光单标法测定胰岛α细胞胰高血糖素蛋白的表达。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干预前,与NC组比较,IGT对照组及Si组2hBG、TG、TC水平均增高,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干预4周后,与同期IGT对照组及干预前Si组比较,Si组2hBG水平下降,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下调胰岛α细胞面积及胰高血糖素蛋白表达,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银杏叶提取物对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2003-10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取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共30只,随机分为3组,各10只。其中两组大鼠以淀粉样β蛋白25~353μL(4g/L)注射于海马齿状回,10只于当日起给予银杏叶提取物(购自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2mL腹腔注射,连续7d,为银杏叶提取物组;10只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7d,为淀粉样β蛋白组;另外10只动物以生理盐水3μL注射于海马齿状回,为对照组;行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亦即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染色(Bcl-2和Bax)及双向凝胶电泳观察。结果:3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淀粉样β蛋白组及银杏叶提取物组神经元均有凋亡发生。其细胞核被染成棕黄色。典型的凋亡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形聚集于核膜下。由于切面的不同,凝集的染色质可以不同形态散在于核切面的任意位置,有的以圆形位于核膜下,有的位于核中央,但不象坏死那样边界不清,呈絮状。细胞内有棕黄色粗颗粒分布或棕黄色细腻颗粒弥漫分布者为Bcl-2或bax阳性反应细胞。②淀粉样β蛋白组神经元凋亡率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55%,21%);淀粉样β蛋白组Bcl-2反应阳性细胞率低于银杏叶提取物组(15%,47%);淀粉样β蛋白组Bax反应阳性细胞率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49%,17%)。③通过分析比较得到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淀粉样β蛋白组与对照组比较,有26个蛋白质点的体积百分含量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而在银杏叶提取物组上述26个发生变化的蛋白点有11个出现回调。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使海马注射淀粉样β蛋白组对发生变化的蛋白点回调,对大鼠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脑脉通联合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对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阻抑作用及其对相关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尿激酶溶栓组(简称溶栓组)、脑脉通组、脑脉通 尿激酶溶栓组(简称联合组)。自体血栓结合线栓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血栓栓塞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大鼠分别于缺血后3、6、9 h经导管由区域动脉进行溶栓。动脉给药后24 h,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测定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ax、caspase-3和bcl-2表达变化。结果各模型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均较假手术组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溶栓组、联合组各时间点bax和caspase-3表达减弱、bcl-2表达上调;各组6 h和9 h较其3 h 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表达下调;除脑脉通组外各组9 h较6 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bax和caspase-3表达增强,bcl-2减弱;联合组较单一用药组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6 h和9 h组bax及caspase-3表达减弱、bcl-2增强。结论脑缺血损伤可引起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和抑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神经细胞凋亡发生,该变化随缺血时间延长而显著;脑脉通及溶栓治疗均可阻抑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但以二者联合用药的效果尤为理想,通过下调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对神经细胞凋亡发挥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KLF4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保持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是否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脂多糖诱导的损伤尚不清楚。目的探讨KLF4在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NC组),NC+脂多糖刺激组(NC+LPS组),KLF4过表达组,KLF4过表达+LP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水平。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检测TLR4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蛋白水平。结果:心肌细胞转染KLF4过表达腺病毒后,细胞中KLF4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 P<0.05)。NC+LPS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NC组( P<0.05),KLF4过表达+LPS组细胞活性高于NC+LPS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NC+LPS组中的心肌细胞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001),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 P<0.0001)。NC+LPS组心肌细胞ROS和MDA水平明显高于NC组,而SOD2和Gpx的活性低于NC组( P<0.0001);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ROS和MDA水平的水平明显降低,而SOD2和Gpx的活性明显升高( P<0.0001)。LPS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NC组,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降低( P<0.001)。LPS组心肌细胞TLR4总蛋白水平高于NC组,NRF2的核蛋白水平低于NC组;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TLR4的总蛋白水平降低,NRF2的核蛋白水平显著增高( P<0.001)。 结论::KLF4可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中TLR4的表达,促进NRF2向细胞核转移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背景:KLF4作为一种转录因子在保持血管内皮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是否能够保护心肌细胞免受脂多糖诱导的损伤尚不清楚。目的探讨KLF4在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NC组),NC+脂多糖刺激组(NC+LPS组),KLF4过表达组,KLF4过表达+LPS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水平。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印迹检测TLR4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蛋白水平。结果:心肌细胞转染KLF4过表达腺病毒后,细胞中KLF4的表达明显高于NC组( P<0.05)。NC+LPS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NC组( P<0.05),KLF4过表达+LPS组细胞活性高于NC+LPS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NC+LPS组中的心肌细胞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P<0.0001),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 P<0.0001)。NC+LPS组心肌细胞ROS和MDA水平明显高于NC组,而SOD2和Gpx的活性低于NC组( P<0.0001);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ROS和MDA水平的水平明显降低,而SOD2和Gpx的活性明显升高( P<0.0001)。LPS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高于NC组,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降低( P<0.001)。LPS组心肌细胞TLR4总蛋白水平高于NC组,NRF2的核蛋白水平低于NC组;KLF4过表达+LPS组心肌细胞TLR4的总蛋白水平降低,NRF2的核蛋白水平显著增高( P<0.001)。 结论::KLF4可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心肌细胞中TLR4的表达,促进NRF2向细胞核转移来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及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预先给药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黏膜的保护效应,并观察氧自由基、bcl-2蛋白表达,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损伤组、EGbl组、EGb2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实验结束后取回肠末端组织行光镜检查,并进行肠黏膜组织Chiu’s评分,称量肠干重、湿重并计算肠含水率:检测肠黏膜组织SOD活性、MDA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EGb预先给药能显著升高肠I/R后的MAP,明显减轻肠黏膜组织病理损害。损伤组Chiu’s评分、肠含水率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Gb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0.05)。损伤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Gb761可使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损伤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EGb761预先给药对肠I/R后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诱导bcl-2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电针不同穴位对脊髓损伤(SCI)后尿潴留大鼠逼尿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并比较针刺不同穴位的效应差异.方法 将雌性成年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电针关元穴)和电针对照组(电针水道穴),每组20只.采用重物撞击法建立SCI后尿潴留大鼠模型,电针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造模成功后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其它组仅常规饲养,5组大鼠均于电针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治疗10 d后同时取材,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并分别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UNEL)法及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5组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通过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发现经电针干预后,电针治疗组和电针对照组的逼尿肌电镜表现与模型组相比,粗面内质网扩张程度明显减轻,水肿线粒体的数量有所减少.在细胞凋亡的观察中,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细胞凋亡呈低表达,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AI)高于正常组(P<0.05);电针治疗组AI较电针对照组减低(P<0.05).电针治疗组bax蛋白表达较电针对照组及模型组减少(P<0.05).电针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较电针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穴位电针能抑制脊髓损伤后尿潴留大鼠逼尿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穴位电针改善了逼尿肌超微结构,降低bax的表达,使bcl-2/bax的比例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程度,且电针关元穴所产生的效果优于电针水道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