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放疗的临床疗效与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02例,均行常规放疗,统计疗效、复发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信息,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放疗总有效率为88.24%(90/102),复发率为17.65%(18/102)。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60岁、Ⅱ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应用放疗治疗效果确切,但仍存在复发风险,且老年、男性、临床分期Ⅱ期、淋巴结转移是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实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_(3)声门型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或部分喉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4例T_(3)声门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理学分级、N分期、手术方式、手术切缘、术后放疗、术后咽喉部复发、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评估与喉癌预后的相关性;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或者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T_(3)声门型喉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75.0%,10年总体生存率为64.7%;部分喉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79.6%,全喉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68.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学分级、手术切缘、N分期、术后咽喉部复发、术后颈部淋巴结复发与T_(3)声门型喉癌的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N分期、手术切缘、肿瘤复发是影响T_(3)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选择的T_(3)声门型喉癌患者,部分喉切除术在保留喉功能的同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效果;精确评估肿瘤范围,保证安全切缘,合理的颈清扫术及术后及时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182例喉癌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影响喉鳞癌的预后因素。方法:男176例,女6例,年龄18岁~78岁,声门上型56例,声门型126例;全喉切除109例,部分喉切除61例,近全喉切除12例;未行颈清术51例,行颈清术131例;单纯手术124例,手术加放疗58例。结果: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有:年龄、喉癌分期、转移淋巴结分期、病理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放疗,而喉癌分区、术前呼吸困难、颈部肿块时间不影响生存率。5年生存率为67.58%。结论:中晚期以全喉切除为主,喉部分切除为辅;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术后放疗;局部淋巴结复发是喉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喉鳞癌的预后因素。方法:男176例,女6例,年龄18岁~78岁,声门上型56例,声门型126例;全喉切除109例,部分喉切除61例,近全喉切除12例;未行颈清术51例,行颈清术131例;单纯手术124例,手术加放疗58例。结果:影响患者生存率的因素有:年龄、喉癌分期、转移淋巴结分期、病理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放疗,而喉癌分区、术前呼吸困难、颈部肿块时间不影响生存率。5年生存率为67.58%。结论:中晚期以全喉切除为主,喉部分切除为辅;切缘阳性或淋巴结转移者,需行术后放疗;局部淋巴结复发是喉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接受手术 辅助放疗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0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手术 辅助放疗的60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总的3年生存率为58.20%,5年生存率为44.30%。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T分期及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有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有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是影响接受手术 辅助放疗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择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放疗组和手术组,每组各40例,放疗组给予放疗辅助小剂量化疗,手术组给予根治手术辅助小剂量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喉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放疗组患者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0%、80.00%和85.00%,手术组分别为92.50%、87.50%和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喉功能完全改善和部分改善例数多于手术组,未改善例数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出现1例喉腔狭窄,2例皮下气肿,2例肺部感染和6例切口感染,放疗组出现3例吞咽困难,3例肺部感染和7例放射性皮炎/咽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有8例出现复发,其中原发灶复发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放疗组患者有9例出现复发,其中其中原发灶复发7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治手术与放疗分别辅助常规化疗对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疗效相近,效果较好,并发症和复发转移情况类似,放疗辅助常规化疗对喉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ar organizer regions, AgNORs)检测已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判断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检测T淋巴细胞的AgNORs含量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的预后及复发。研究发现AgNORs定量分析是咽癌、多发性骨髓瘤、男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本研究检测喉鳞癌患者外周血AgNORs的表达,分析其与年龄、性别、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解剖分区、病理分级、切缘和复发等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科2001年2月—2004年6月初治的喉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喉鳞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含量;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因素间的相关关系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AgNORs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58%)较阴性组(7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年龄、解剖分区、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N分期、切缘、复发和AgNORs阳性表达是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AgNORs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复发和切缘相关(P<0.05);声门上型喉鳞癌AgNORs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切缘阴性患者中AgNORs阳性表达与复发相关(P=0.046);年龄和复发是影响喉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术后切缘阴性的喉鳞癌患者AgNORs表达阳性推荐术后行积极治疗,声门上型喉癌中AgNORs表达阳性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可考虑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Yu WB  Zeng ZY  Chen FJ  Zhang Q  Guo ZM  Li H  Liu XK  Wu GH 《癌症》2006,25(10):1271-1274
背景与目的: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低,有关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T3-T4期声门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2000年收治T3-T4期声门型喉癌83例的临床资料,对颈淋巴结转移率、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影响cN0颈部复发的因素(颈部预防性放疗、病理分级及T分期)、淋巴结转移与预后的关系。结果:T3-T4期声门型喉癌,总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0.5%,cN0颈部复发率为14.3%。绝大多数转移淋巴结位于同侧Ⅱ、Ⅲ、Ⅳ区,仅1例位于对侧Ⅱ区。cN0者中,颈部预防性放疗与颈部观察在颈部复发率上无差异(P=0.772);病理分级影响cN0颈部复发率(P=0.028);不同T分期颈部复发率无差异(P=0.217)。cN 患者预后明显差于cN0患者(P<0.001);cN0颈部复发不影响预后(P=0.460)。对T3-T4期声门型喉癌cN 患者采用治疗性颈清扫;对cN0患者颈部可密切观察,待出现淋巴结复发再积极治疗。结论:T3-T4期声门型喉癌主要转移至同侧Ⅱ、Ⅲ、Ⅳ区;病理组织分化级别越差,cN0颈部复发的风险越大;cN0颈部复发与预后无关;对cN0患者颈部可进行密切观察;对出现淋巴结复发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喉癌的远期疗效以及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84例喉癌患者。随访3年,分析远期疗效(生存情况),并依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84例喉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年生存率为71.43%(60/84),死亡率为28.57%(24/84);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与手术治疗喉癌的预后无关(P>0.05);年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治疗方式与手术治疗喉癌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声门下型、肿瘤>4 cm、有淋巴结转移、Ⅲ~Ⅳ期、低分化、单纯手术治疗为手术治疗喉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经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3年生存率较高,其预后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60岁、声门下型、肿瘤>4 cm、有淋巴结转移、Ⅲ~Ⅳ期、低分化、单纯手术治疗,临床需据此施行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杨蕾  郭朱明  陈文宽  曾宗渊 《癌症》2009,28(6):637-641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淋巴管可能对肿瘤的转移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密度(1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VD),了解声门上型喉鳞癌微淋巴管生成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LVD对判断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并行原发灶切除的51例声门上型喉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取原发灶石蜡切片行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podoplanin染色阳性的LVD,统计分析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51例声门上型喉癌标本LVD均值为3.25±2.37,中位数为3,有颈淋巴结转移组患者LVD较无转移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总体5年生存率为54.9%,肿瘤低分化、局部晚期、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及LVD高均可使5年生存率下降。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病理分化、T分期及LVD是声门上型喉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声门上型喉癌LVD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是声门上型喉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Chen YF  Chen FJ  Yang AK  Zeng ZY  Song M  Li QL 《癌症》2004,23(5):584-588
喉癌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对复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分析复发性喉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复发性喉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于锋  焦粤龙  张浩亮 《肿瘤》2006,26(12):1113-1116
目的:探讨喉癌cN0患者颈部处理的方法,降低颈淋巴结转移癌的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87例T3、T4期cNo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颈部处理方式为颈改良性清扫术或颈分区清扫术,分析手术组阳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及病理特点,观察颈清扫术对预后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肿瘤复发及生存趋势。结果:87例颈部淋巴结隐性转移率为36.8%,声门上型喉癌40.4%,声门型喉癌32.5%;淋巴结转移分布为:声门上型喉癌89.5%(17/19)位于Ⅱ和Ⅲ区,声门型喉癌92.3%(12/13)位于Ⅱ和Ⅲ区;5年颈部复发率:隐性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为13.5%,无隐性淋巴结转移复发率6.7%;5年生存率:有淋巴结隐性转移生存率为53.8%,无隐性转移为71.1%。结论:晚期喉癌隐性转移率较高,分区清扫术后,隐性转移复发率与无隐性转移复发率无差别,分区清扫术十分必要,注意双侧Ⅱ、Ⅲ区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3.
Yu WB  Zeng ZY  Chen FJ  Peng HW 《癌症》2006,25(1):85-87
背景与目的:T3声门型喉癌目前临床治疗上仍有较多争议,本文旨在探讨T3声门型喉癌的不同治疗方案、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切缘阳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0年1月1日~1998年12月3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诊治的T3声门型喉癌65例,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切缘情况、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总的3、5年生存率为75.47%、65.07%。单纯手术、单纯放疗与手术 辅助放疗三组生存率无差异(P=0.914);部分喉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生存率无差异(P=0.710);切缘阳性患者术后加放疗的生存率与切缘阴性患者无差异(P=0.176)。颈淋巴结转移率18.5%,隐性淋巴结转移率10.8%,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P<0.001)。结论:对于T3声门型喉癌,单纯手术、单纯放疗与手术 辅助放疗患者生存率无差异;部分喉切除术患者生存率不比全喉切除术低;淋巴结转移影响预后,对cN0患者颈部主张观察;切缘阳性术后加放疗生存率不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继发颈部出血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50例,所有患者都采用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对并发症与随访预后生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生存率为96.7%。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有5例为继发颈部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先期气管切开、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和术前术后放射治疗能影响喉癌术后继发颈部出血(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应用于喉癌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容易导致术后继发颈部出血,多与患者的肿瘤部位、肿瘤T分期与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为此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手术、放疗和光动力治疗分别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2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83例)、放疗组(20例)和光动力组(19例),均联合小剂量化疗。观察三组的3、5年总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和2年局部控制率,并进行比较。结果:8例患者失访,定为死亡或复发。 三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2年无瘤生存率和2年局部控制率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中一共有6例患者死于喉癌,1例患者死于第二原发恶性肿瘤,1例死于其他疾病。手术组13例出现并发症,放疗组7例出现并发症,光动力组2例出现并发症。入组患者中一共有27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为原发灶复发。手术组、放疗组和光动力组分别有15例、3例和5例出现复发,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放疗和光动力治疗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可获得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7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与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与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Cox风险生存模型统计结果表明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类、肿瘤分级、化疗与否、手术方式等与其预后无关(P>0.05)。复发转移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类、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辅助化疗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复发转移在TNM分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晚期喉癌患者喉全切或次全切术后行同期放化疗与单纯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08年195例喉全切或次全切术后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Log 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生存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 195例患者术后行同期放化疗5年生存率为68.2%,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剂量、年龄、治疗方案、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术后至放疗结束时间、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Cox回归分析示患者年龄、治疗方案、术后至放疗结束时间、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年龄、治疗方案、术后至放疗结束时间、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喉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行放化疗综合治疗,术后11周内完成放射治疗计划,坚持随访,及时处理肿瘤复发、淋巴结转移有望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Ⅳ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i FY  Zhang Q  Guo ZM  Zeng ZY  Li H  Yu WB  Yang CS 《癌症》2008,27(1):71-74
背景与目的:Ⅳ期声门型喉癌预后较差。本研究探讨Ⅳ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方式以及颈淋巴结转移、手术切缘情况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88例Ⅳ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有否颈淋巴结转移及手术切缘阴性和阳性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Ⅳ期声门型喉癌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6%、63.0%;采用单纯手术、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加放疗及手术加化疗治疗的患者,其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29);初治时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初治时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P=0.015);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隐性淋巴结转移者与无隐性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74);手术切缘阳性者术后放疗与阴性者相比,其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N分期是影响Ⅳ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初治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手术切缘阳性者术后放疗生存率低于手术切缘阴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