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航鹰 《饮食科学》2000,(12):47-47
我听过好几位老外在私下里埋怨:“搞不懂中国究竟是穷还是富,你们请客太浪费了!明知吃不了那么多菜,却都端上去再扔掉!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自幼养成的习惯是吃光自己这一份饭菜,一看到你们为了招待我们浪费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心里很不安,上帝不允许这样做!”  相似文献   

2.
心灵故事     
《北京纺织》2012,(8):240-240
倾听饭店里,一位客人对服务员说:"这汤我没法喝。"服务员说:"不好意思,您稍等,我去找经理来。这人对经理说:"这汤我没法喝。"经理说:"不好意思,您稍等,我去找厨师来。"这人对厨师说:"这汤我没法喝。"厨师问:"为什么呢?"客人回答:"你们没给我勺子呀!"[学会理解与倾听,才能做个生活的智者]愚蠢在两个人大吵一天,一人说三八二十四,一人说三八二十一,相争不下,告到县官堂上。县官听罢:"去,把三八二十四的拖出去打二十板"。三八二十四的不满:"明明是他蠢,如何打我?"  相似文献   

3.
一.主人翁式服务刚进入行业的时候,客户总会问我们:“跟你们合作,你们能带给我们什么?”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回答,唯一雒做的就是把以前做零售时所知道的一些信息毫无保留地与其真诚交流。一来二去,客户从我们这里筛取了他们所想要的讯息,而我们也从客户那里学到更多的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渐渐就有客户提出:  相似文献   

4.
郑在想 《缤纷家居》2014,(11):143-146
"我们都经历过初出茅庐的阶段,在我二十几岁刚刚步人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也没有做过太迎合别人的设计,才可以走到现在,否则的话就不是现在的我。设计师还是需要有骨骼的,你一定需要知道有哪些事情可以做,有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不要为了利益去做一些自己都接受不了的事或者设计。"——沈雷  相似文献   

5.
黄米糕     
叶梓 《中国烹饪》2012,(9):106-106
南糕北饼之说,虽有道理,但并不绝对。比如甘肃天水,虽是西北陇上小城,却有一糕类食品,日黄米糕。小时候穷,白面少,母亲经常做黄米糕给我们吃,早餐就是一碗糊糊配两块黄米糕。有时吃腻了,我就叫嚷开了:“妈,咋又是甜馍馍?”  相似文献   

6.
扣三丝     
贝太: 你好!我和老婆都非常喜欢你们的杂志,不过这还是第一次给你们写信,再过一个月,就是我们结婚三周年的纪念日,结婚以来,一直都是她在精心地照顾我的饮食起居,这次,我非常想为她做顿丰盛的佳肴表达我的心意。  相似文献   

7.
沙县扁肉     
林长华 《美食》2010,(12):71-71
文友到寒舍聊天,有的品啜酱油般的工夫茶,喝过了头,虚汗直冒,手脚乏力。文友小陈说:"我请你们到街道上吃沙县扁肉!"我这才知道他们不习惯喝工夫茶,我说:"你们是在我家喝醉的,哪有你们掏腰包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印刷技术》2011,(20):36-36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反而长兄医术最高呢?"  相似文献   

9.
恋上酱猪蹄     
焦晓辉 《烹调知识》2014,(11):65-65
夏季来临,这段时间,我们家饮食特别清淡。女儿有天抗议:"我要吃肉!"我笑:"你整天闹着减肥,不减了?"女儿说:"先不减了。吃些小肉丝不过瘾,妈妈你做个红烧肉给我吃吧,太想吃了。"老公趁机拍拍自己的肚腩说:"夏季体能消耗大,出汗多,不减肥都会自然消瘦,补充营养很重要。你看,我这肚子都瘪下去很多了,是不是苗条了很多?"  相似文献   

10.
马丁 《模型世界》2008,(5):104-107
我看到过真正的"黑鸟"SR-71,那是一个清凉的傍晚,我和妻子开车去滨湖公园,忽然听到了由远及近的巨大轰鸣声,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只是一架准备降落的客机,当飞机掠过头顶,我们不约而同地惊呼:"哇!上帝啊!快看!"后来才从电视中得知我们去的公园附近有一个小型机场,当时正在举办航空展览,所以我们有幸目睹真实飞在天空中的“黑鸟”SR-71。  相似文献   

11.
心灵故事     
《北京纺织》2010,(3):252-252
聪明的思想 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飨后世子孙。一天,他将臣子召集来,说:"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个时代的智慧录,去照亮子孙的前程。"这此人领命离去后,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并骄傲的宣称:"陛下,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录。"  相似文献   

12.
经常有人好奇地问我:“你们营养师每天都吃什么?你们吃肉吗?你们是不是吃得很清淡?你家人忍受得了你吗?”我都会哈哈一笑,对他们说:“我们啥都吃,而且吃得多‘彩’多‘滋’!”营养师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那我就跟您说说,我们家怎么搭配多“彩”多“滋”的营养生活。  相似文献   

13.
阿伟 《中国酒》2014,(8):34-45
奶奶走了这么些年,我们念了她这么些年。奶奶对我们的教导,我们不敢一日或忘。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似乎也体悟到了一些,奶奶的品性潜够默化中感染了我们。古越龙山新厂搬迁建成后,我去看了一下环境,建议进门的草坪上放一块巨石。在巨石落成后,厂长问我,石上总得到上几个字,刻什么字好?我脱口而出:"做诚实人,酿良心酒"——或许是奶奶的价值观影响了我的经营观。  相似文献   

14.
李开周  郑莉 《中国烹饪》2014,(12):118-119
话说丐帮帮主洪七公中了暗算,功力尽失,生命垂危,对两个徒弟说:“我只剩下一个心愿,趁着老叫化还有一口气在,你们去给我办了吧。”女徒弟黄蓉含泪道:“师父请说。”洪七公道:“我想吃一碗大内御厨做的鸳鸯五珍脍。”老顽童在旁边说:“我倒有个主意,咱们去把皇帝老儿的厨子揪出来,要他好好地做就是。”洪七公却连连摇头,他说要想吃到正宗的鸳鸯五珍脍,最好还是溜到皇宫里去吃。  相似文献   

15.
黄米糕     
叶梓 《饮食科学》2012,(1):42-42
记得小时候穷,白面少,母亲经常做黄米糕给我们吃。那时我的早餐是喝一碗糊糊,吃两块黄米糕。有时吃腻了,我就叫嚷开了:“妈,咋又是甜馍馍?”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风景     
母亲的糖尿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她的视力迅速下降。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去了很多大医院都无济于事。看到我们愁容满面,母亲竟主动开导起我们来:“就算看不见也没什么,不耽误吃不耽误喝的,而且还少看到你们毛手毛脚的,也省得我唠叨,还不好啊!”我们苦笑,我们都早已习惯了她的唠叨,从最初的厌烦到后来的接受,再到如今的眷恋,母亲的唠叨已经成了我们灵魂里的音乐,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她不再唠叨,我们的生命将会失去多少可爱的音符。  相似文献   

17.
沙拉制作ABC     
编辑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向你们请教。我们这里许多宾馆饭店都推出了沙拉系列菜,但不知是怎样制作的。我自己曾试着做了几次,但效果都不理想。望你们能在《烹饪课堂》里作一解答。重庆市荣昌县祥和大酒店梁东  相似文献   

18.
酱香牛仔骨     
《四川烹饪》2010,(1):103-103
记者:吕师傅,你们店里的这道牛仔骨菜与我们平常见到的黑椒牛仔骨的确不相同,不仅看上去特清爽,而且人口滋汁饱满,酱香味浓郁,请问你们是怎么想到要这么去做的呢?  相似文献   

19.
麦锐钦  吴建 《四川烹饪》2010,(5):102-104
麦锐钦,广东人,到成都来事厨已经好几年了。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爽朗地开着玩笑:"现在我们做菜都是在‘骚整’(乱做之意),无章法可言,也没多少菜系的限制。平时我们常用的食材就那么多,就看自己用什么烹饪技法和味型去‘排列组合’,从而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食材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春天我去三姐家玩,见三姐正和一位老人蹲在地上择韭菜,三姐忙对我说:"这就是我常跟你说的三婶。"我疑惑道:"你说的三婶不是已经93岁了吗?怎么显得这么年轻?身体这么好?"三姐笑笑说:"那都是她老人家常练下蹲练的。"我更加好奇了,就缠磨着让三婶介绍健身方法,三婶听了笑着说:"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要说健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