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参苓白术散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分-靶点-疾病"相关关系。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搜索参苓白术散中所有药物相关的活性成分及潜在靶点,并搜索2型糖尿病疾病靶标,二者进行富集分析。结果:参苓白术散有499个药物化学成分,药物之间可能有较强的协同作用,经过基因本体数据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富集结果显示,其化学成分对应的关键靶点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髓鞘等,参与调控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1 481个生物过程、基因功能,并参与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神经系统等179个相关通路来治疗2型糖尿病。结论:本研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筛选出了参苓白术散的化学成分,并预测出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和相关通路,可能与糖脂代谢、能量代谢等密切相关,为阐明其抗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深入挖掘和开发经典名方参苓白术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整合药理学平台,检索查询滋补脾阴方药12味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物靶标,以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靶标,共同构建 “滋补脾阴方药-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的可视化网络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平台筛选出滋补脾阴方药687种活性成分,主要为苷类、糖类、醇类;及595个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包括羟酰辅酶A 脱氢酶三功能多酶复合物亚基α(HADHA)、羟酰-CoA 脱氢酶(HADH)、NAD(P)依赖类固醇脱氢酶样 (NSDHL)等。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关键靶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最常见的分子功能是ATP结合、蛋白结合等,并参与嘌呤代谢、核苷酸代谢、碳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通路。结论:通过该平台能够预测 出滋补脾阴方药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靶标及参与的相关通路,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红花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库获取红花的有效药物成分,利用数据库预测红花的成分靶点与AD的靶点,并对红花靶标基因进行标准化。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红花-成分-靶点”网络,利用红花的靶标基因与AD的靶标基因的交集基因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e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21种红花有效成分和391个作用靶点,AD的疾病靶点535个,其中红花与AD的共同作用靶点有94个。共得到535个GO分析,43个KEGG通路,主要涉及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癌症中的蛋白多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红花治疗由微循环障碍引起的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且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棱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的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和疾病靶标数据库的数据信息和分析功能,检索三棱所含的化学成分信息,构建三棱作用的潜在靶标和疾病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然后富集计算核心靶标,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再进一步构建"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多维关系网络。结果:对三棱预测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黄酮、酚酸等成分,如山柰酚、三棱酸等;抗血栓形成涉及202个核心靶标,包括蛋白激酶Cδ(PRKCD),葡萄糖激酶(GCK),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催化亚基等;涉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抗血小板聚集涉及136个核心靶标,包括PRKCD,细胞色素C氧化酶蛋白7C(COX7C),GCK等;涉及帕金森病、循环系统、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三棱主要通过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活性达到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以及血小板线粒体功能介导血小板的凋亡,从而发挥抗血栓形成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探讨杜仲植物雌激素类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和数据库检索获取杜仲植物雌激素类成分,以TTD治疗靶点数据库聚焦已证实的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直接靶标。最后通过Cytoscape及DAVID功能注释生物信息学分析关键代谢通路及代谢酶。结果通过类药五原则筛选获取白桦脂醇、黄芩素、染料木黄酮3个植物雌激素类成分。作用于50个体内靶点,其中核心靶点6个。这些靶点通过帕金森病等通路直接与疾病相关。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揭示了杜仲所含的植物雌激素类成分,发现直接涉及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多个疾病靶标。这些靶点及通路为阐明杜仲植物雌激素类成分早期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对当归芍药散和阿尔茨海默病进行靶标预测。采用STRING在线数据库,对二者交集的靶点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在Cytoscape 3. 6. 1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处理。在Unitprot数据库查询靶标蛋白的基因名,使用DAVID工具对查到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探讨潜在靶标可能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通路。结果从当归芍药散中筛选出38个化合物,涉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9个靶点,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靶点该方可能通过胆碱能突触传递、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神经系统发育、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并结合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胞外配体门控离子信号通路、淀粉样β结合蛋白等分子功能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胆碱能突触通路、神经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信号通路、尼古丁成瘾相关的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当归芍药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柏治疗湿疹的潜在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取黄柏的化合物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湿疹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得到黄柏-活性成分-靶标基因的可视化网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及分子对接研究探讨麻黄-葛根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在疾病靶点筛选数据库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获取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相关的靶标基因及麻黄、葛根的活性成分;然后使用Excel查重获得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使用Cytoscape绘制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二陈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二陈汤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筛选出PCOS的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平台构建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R包Cluster 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论(GO)、疾病本体论(D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二陈汤与PCOS的药物-疾病靶点164个,潜在的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关键靶点有JUN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可能是二陈汤治疗PCOS的关键通路。结论:二陈汤有效成分可能通过抗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卵泡发育、调节脂质代谢、调节激素水平等药理作用来治疗PCO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妙散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检索四妙散中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的活性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为条件进行筛选,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TTD、Drugbank、CTD、Gencards、OMIM、PharmGKB、GAD、KEGG数据库获取OA的相关靶标,并进一步对药物和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四妙散治疗OA的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和STRING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可能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成分及靶点,并对相关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知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从四妙散中共筛选出活性成分67个,包括槲皮素、豆甾醇、β-谷甾醇、汉黄芩素、非洲防己碱等,与骨关节炎相关的作用靶点524个,包括TNF、IL6、MAPK1、PTGS2、MAPK8等。四妙散主要通过调节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了四妙散治疗OA可能的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体现了中药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宋祯彦  陈易璇  余婧萍  贺旭  成绍武 《中草药》2018,49(24):5854-586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钩藤散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SMP)、中药信息数据库(TCMID)中筛选钩藤散治疗AD的活性成分,并构建药物-靶标-疾病网络、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GO分析、通路富集分析和PPI网络分析。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出钩藤散活性成分65种,显示其活性化合物的预测靶点473个,215个靶点与AD相关,钩藤散活性化合物的药效作用靶点高度富集到与AD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PPI网络结果显示JUN、TNF、VEGFA、ESR1、APP可能是钩藤散治疗AD的重要作用靶点。结论钩藤散活性化合物以协同的方式与多个靶点、多种途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抗炎、抗凋亡、增强代谢和增强免疫系统等途径对AD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针灸相关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为建库日期至2021年11月25号,利用CiteSpace 5.5 R2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 合格文献1100篇,纳入421位作者,形成以李志刚-卢梦晗、杜艳军-孙国杰、王述菊-马骏、孔立红-周华、余曙光-唐勇、薛卫国-王丰等学者为中心进行合作。纳入99家主要研究机构,形成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等机构为中心进行合作。形成15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热点为中医辨证下制定治则治法,如“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的“三焦针法”、“通督启神”、“益肾调督”针法;具体干预措施有电针、预刺激。结论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关注度逐年上升,基础研究深入广泛,治疗机制仍在探索,临床研究证据质量普遍不高,国内学者、机构间合作仍需加强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金银花-连翘”药对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药对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配伍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寻找与金银花及连翘相关的所有化学成分,并寻找与其相关的潜在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金银花-连翘的功效物质和配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口服利用度(OB),类药性(DL)条件筛选得出16个候选活性分子,相应靶点64个,相关疾病166种。其中度值较高的候选化合物分子分别是荷包牡丹碱(37),松脂素单甲基醚(30)等;度值较高的靶点蛋白为SLC6A3,DPP4,AR,NOS2,PTGS2等;度值较高的相关疾病依次是非特异性癌症、阿尔茨海默症、乳癌、痛症、心血管病、炎症等。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金银花-连翘药对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病-症-中药挖掘研究,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模型,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临床群体化治疗外感热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所有叶天士医案中症状、中药完备的温病医案,包括风温、湿温、春温、冬温、伏温、温疟等,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医案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社团分析方法挖掘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中药间的关联共性关系,通过节点度适度过滤调节,构建叶天士温病医案病症药规律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探讨叶天士治疗温病病-症-药规律的特点及症药用药特点。结果 通过反复验证,当病-症-药模型节点度过滤点设为30时,模型的维数信息量较好的反映出病-症状-中药三者间的关联关系,以虚线连接,模型包含三层:疾病层、症状层、中药层,三层层内及层间有内在的关联度,节点度越大,在图中的节点面积就越大,模型反映的是叶天士治疗温病辨证用药主要思路,通过点击模型任一点,模型以粗大实线连接可以告知其他层对应的节点群,构建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社团组合,分析叶天士治疗温病症药规律,经过温病专家分析和讨论制定出病症药量表。结论 基于复杂网络社团分析开展叶天士温病医案症药规律的研究,为中医古文献的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也为突发性传染病早期中医治疗方案快速、有效制定提供依据,有着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阿尔茨海默病发现至今超过1个世纪,患病人数逐年增加,然而在临床尚无明确有效的治愈药物,西医对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的认识仍停留在假说阶段。中医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痴呆”“呆病”范畴,历代医家对其发病及治疗均有论述。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用于分析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将基于中医整体观念,从“先天之本”-肾、“后天之本”-脾胃及气、血的角度分析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指导临床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田文国  王春芳  陈金鹏  刘毅  盖晓红  任涛  田成旺 《中草药》2022,53(10):3195-3208
阿尔茨海默病是目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深,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多种机制参与其中,而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对于具有复杂病理机制的阿尔茨海默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以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为切入点,对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有效部位、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补肾方的化学成分、作用靶点,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基因,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阿尔茨海默病作用靶点,使用Venny 2.1将补肾方作用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作用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从补肾方4味中药材中筛选获得45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397个。将补肾方主要活性成分调控靶点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靶点取交集共获得48个关键靶点。共得到1 077生物过程(P<0.01),128条信号通路(P<0.01)。结论:补肾方作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核心靶点有AKT1、IL-6、CASP3、TNF、TP53。这些靶点共同参与IL-17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硬化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血清素能突触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发挥下调神经炎症反应、改善血管神经功能障碍、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影响神经递质、调节细胞代谢及线粒体功能等作用,并可以在疾病早期、通路上游进行干预,可能是补肾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开心散60%乙醇提取物(KXS-60%E)及其血中移行成分中的远志皂苷类成分,分析大鼠体内远志皂苷类成分的代谢产物。方法:应用UPLC-TOF-MS技术,分析TOF-MS/MS给出的二级离子信息,结合液质联用工作站Mass Lynx v4.1分析软件及现有的文献数据库,鉴定KXS-60%E中远志皂苷类成分、灌服KXS-60%E后血清中的远志皂苷类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结果:鉴定了KXS-60%E中14个远志皂苷类成分,主要为三萜型皂苷;鉴定了大鼠口服KXS-60%E后血中的5个原型皂苷类成分及4个代谢产物。结论:远志皂苷类成分及4个代谢产物可能是KXS-60%E潜在的活性成分及直接药效物质基础,这将有助于阐明开心散防治阿尔兹海默症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日常生活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144例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资料,对量表分项进行因子分析降维处理,研究其日常生活能力特点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日常生活能力主要以"处理自己钱财"、"逛街与购物"、"自己搭公共车辆"等工具性生活能力下降为主。2)因子分析共获得5个亚组症状,分别为使用工具、生活自理、室内活动、日常生活、饮食。3)相关性分析发现使用工具、生活自理、日常生活与早期认知损害有密切相关性;使用工具、生活自理、室内活动与年龄也有密切相关性;日常生活能力与早期精神行为异常关系不密切。[结论]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主要以工具性生活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认知功能损害、年龄增加等都是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加强对轻度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认识,可以为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还可为家庭照料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冯思同  张毅 《中草药》2020,51(2):542-548
知母宁是一种具有C-糖苷和氧杂蒽酮成分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性损伤、提高线粒体生物能量和改善认知缺陷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对知母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此探究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