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0.2~0.4 mL/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3岁患儿2~3 g/次,4~6岁患儿3~4 g/次,7~10岁患儿4~6 g/次,3次/d。两组患儿治疗1周。评价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血清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98.0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止咳、咽喉红肿、腹泻及鼻塞流涕等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雨葳  胡青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0):3022-3025
目的研究小儿健脾开胃合剂联合赖氨酸维B_(12)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厌食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赖氨酸维B_(12)颗粒,1~5岁,0.5袋/次,2次/d,6~12岁,1袋/次,2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小儿健脾开胃合剂,10 mL/次,2次/d。两组患儿持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微量元素、生化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铁、钙和锌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铁、钙和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红蛋白(Hb)、血清淀粉酶(AMS)、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Hb、AMS、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健脾开胃合剂联合赖氨酸维B_(12)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儿贫血症状,调节血清微量元素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150例小儿化脓性扁桃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口服,对照组患者予以阿莫西林干混悬剂,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7%(71/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55/75);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具有良好效果,可促使患儿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昆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9):1133-1136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4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儿各6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开水冲服,3次/d,饭后服用,不同年龄组用量不同,6个月~1岁患儿:1~2 g/次;1~3岁患儿:2~3 g/次;4~6岁患儿:3~4 g/次;7~9岁患儿:4~5 g/次。治疗组患者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0.2~0.4 m L/kg,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腹泻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和咽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hs-CRP、TNF-α和IL-6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hs-CRP、TNF-α和IL-6较对照组患儿有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起效快,未发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体温>38.5℃者,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组均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主、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主、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90/100),治疗组为97.00%(97/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中选取62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分为2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按照不同患儿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VAS评分分别为(6.8±2.2)分和(6.9±2.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VAS评分为(3.2±1.0)分,对照组VAS评分为(4.7±1.5)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400例病毒性发热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188/2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50%(157/2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体温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N%及WB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各实验室指标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金翘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采用头孢替安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小儿金翘颗粒,2组均治疗7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退时间及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白细胞(WBC)计数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3,5 d 2组患儿的WBC计数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治疗组为89.79%,2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7%,治疗组为20.4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儿的症状、体征,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对照组仅予头孢硫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金翘颗粒联合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能明显改善患儿咽喉肿痛症状,促进患儿尽早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急性肠胃炎患儿8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头孢克肟干混悬剂,1.5~3 m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肠炎宁糖浆,10 mL/次,3次/d。两组患儿均经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降钙素(PCT)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PC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炎宁糖浆联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治疗小儿急性肠胃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0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饭前顿服阿奇霉素颗粒,首日剂量为10 mg/kg,最大剂量应0.5 g/d,从第2天开始,每日剂量调整为5 mg/kg,最大剂量应0.25 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6个月~1岁1 g/次,1~3岁2 g/次,4~6岁3 g/次,7~9岁4 g/次,10~14岁6g/次,均为3次/d。两组连续治疗5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主要症状积分、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4%和9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咽红肿、脘腹胀满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发热、咽红肿、脘腹胀满等主要症状积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WBC#、NEUT%及血清CRP、PCT、IL-18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WBC#、NEUT%及CRP、PCT、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可迅速改善患儿相关症状,有效减轻机体炎性损伤,抗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于霞  郑国菊  符鸿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0):2146-2149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丹东市中医院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模拟剂,1~2岁1袋/次,3次/d;3~5岁1袋/次,4次/d。治疗组口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1~2岁1袋/次,3次/d;3~5岁1袋/次,4次/d。两组患儿连续服药28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FVC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肺活量(VC)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FEV1、FEV1/FVC、PE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医证候有效率在14、28 d分别为70.91%、92.72%;对照组患儿分别为50.91%和7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好且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芳  王森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8):1478-1481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西青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腹泻病患儿11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儿口服鞣酸蛋白酵母散,小于1岁患儿1包/次,1~3岁患儿2包/次,大于3岁患儿3包/次,均为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小于1岁患儿半包/次,1~3岁患儿1包/次,大于3岁患儿2包/次,均为1次/d。所有患儿均规律治疗5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评分、体温、大便和呕吐症状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便次增多、大便稀软、呕吐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便次增多和呕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大便、呕吐症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鞣酸蛋白酵母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 mL,最大剂量不超过10 m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3岁2~3 g/次,4~6岁3~4 g/次,7~9岁4~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3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6、CRP、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IgM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gA、IgG和IgM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和食欲恢复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炎症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4月天津市宁河区医院儿科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6个月~1岁,1次/d,3 g/次;1~2岁,2次/d,3 g/次;2岁以上,3次/d,3 g/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小儿肠胃康颗粒,3次/d,5 g/次。两组患儿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大便频次、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3.33%)比对照组(77.78%)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大便频次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大便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IL-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CRP、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胃康颗粒联合蒙脱石散可提高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减轻主要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08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3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赖氨葡锌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7 d。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心肌酶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1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心肌酶指标比对照组降低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心肌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痛颗粒联合盐酸替扎尼定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收治的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替扎尼定片,3次/d,2片/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后半小时开水冲服颈痛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臂疼痛程度、颈椎功能障碍程度、颈部活动度和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VAS、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部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的活动度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颈部左右旋转、左右侧屈的活动度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全血比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23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患儿清晨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剂,2喷/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辛芩颗粒,5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30 d。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以及IL-10和IgE水平改变。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15%、90.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上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水平显著升高,IgE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IL-10和IgE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哌甲酯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智力糖浆,10 m L/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ner行为评定量表各因子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学习问题、品行问题、焦虑、身心问题评分均较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