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为了探明西藏色季拉山苔藓植物的种类,采集了该地区2 390份标本,并进行了室内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色季拉山苔藓植物共有26科70属134种;其中藓类25科69属133种,苔类仅1种,即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L.)Dum.];4个优势科按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为真藓科(Bry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金发藓科(Polytrichaceae);优势属有丝瓜藓属(Pohlia)、棉藓属(Plagiothecium)、小金发藓属(Pogonatum)、青藓属(Brachythecium)。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西藏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及其生活型进行初步调查,为后期慈巴沟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7月,从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入口开始至核心区,每隔2km设置1个10m×10m的样地进行调查,共20个样地,每个样地又设置16个小样方,合计320个小样方,调查样方中所有苔藓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和生长基质,并采集样地内所有苔藓植物带回实验室鉴定到种。【结果】在研究区共采集984份标本,经鉴定该区有苔藓植物29科85属166种。优势科以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和丛藓科(Pottiaceae)种类最为丰富,分别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06%,9.03%和8.43%。优势属分别是青藓属(Brachythecium)、匐灯藓属(Plagiomnium)和棉藓属(Plagiothecium),这3个优势属合计包括26个种,占慈巴沟苔藓植物总种数的15.66%。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生活型以丛集型和平铺型为主,生长基质以土生和土石混生居多。【结论】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种类丰富,这与其特殊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种类,为进一步利用苔藓植物作为先锋植物研究红土型金矿区植被修复提供较好的材料,采用梅花采样法对黔西南18个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进行全面调查、收集、鉴定。结果表明:金矿区共有苔藓植物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1属2种,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金矿区苔藓植物共有12种区系类型,以世界广布种占主体;金矿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指数、种相似性指数均较低,苔藓植物生活型主要以矮丛集型为主;在18个矿中寻找到5种广泛分布的苔藓植物种类:银叶真藓(Bryum argentenm)、卵蒴丝瓜藓(Pohlia proligera)、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和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西藏色季拉山(东坡)海拔3 700~4 345 m地面生藓类植物的垂直分布规律。【方法】以不同海拔梯度地面生苔藓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每隔100 m设置样地进行调查,每个样地内采用系统取样方法,每隔2 m设置1个20 cm×20 cm的样方,每个样地内共25个样方进行多样性的测定,包括相似性系数、α多样性指数和β多样性指数。【结果】该区有藓类植物24科63属110种。藓类植物种类数目在不同的海拔分布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科、属、种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8个样地的相似性系数在0.089~0.272 7之间,其中以V5(海拔4 100 m,急尖长苞冷杉林)和V6(4 200 m,方枝柏-杜鹃林)地面生藓类植物的物种相似性最高,共有种数也最多,达到了24种。α多样性指数分布情况与地面生藓类植物基本相同,其中,海拔4 200 m处Shannon-Wiener指数值最高,达到了2.66;海拔4 345 m处的指数值最低,为1.74。海拔3 800 m和4 000 m的β多样性指数为最大,达到了0.934 3,海拔3 900 m和4 345 m之间的β多样性指数为最小,为0.321 1,说明该区地面生藓类植物在海拔3 800 m~4 000 m的变化幅度最大。【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本区域后期苔藓植物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苔藓植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了解北京地区苔藓植物的多样性,对采自鹫峰国家森林公园的186份苔藓标本进行了鉴定,得知鹫峰苔藓植物共有18科29属44种,其中苔类5种,藓类39种。其中北京地区苔藓植物新记录共有2科10属21种。在所有科中,丛藓科(Potti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种数最多,各有7种,这两个科的种数占全部种数的31.8%。鹫峰苔藓植物主要由石生群落、土生群落和树生群落组成,土生群落以丛藓群落为主,石生群落以灰藓群落和绢藓群落为主。鹫峰苔藓植物以泛北极区系成分为主,有36种,占总数的81.8%,其中又以东亚成分占优势,占总数的27.3%。  相似文献   

6.
江洪  张朝晖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3):179-182
对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的调查结果显示,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共14科53属124种,其中苔类植物1科2属2种分别为叶苔科叶苔属拟卵叶叶苔和细茎叶苔;藓类植物13科52属122种。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苔藓植物比较发现,黔西南红土型金矿苔藓植物丰富度大于云南东川拖布卡-播卡金矿,生活型以丛集型为主,两矿区共有科为3科,共有属为10属,相同种为10种,种的相似性较小,种的相似性系数为6.99%,属的相似性指数为15.87%,科的相似性指数为17.6%,其相同种中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Brid.)Zander、云南墙藓Tortula yunnanensis P.C.Chen和硬叶小金发藓Pogonatum neesii(C.Muell.)Dozy.分布较广泛,可进一步作为生态修复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保存于山东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SDNU)的3 200余份采自山东的真藓科Bryaceae苔藓植物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得出山东省真藓科植物名录,分析了生境和海拔等因素对山东真藓科植物分布的影响,并比较了2000年之前与之后采集种类的组成差别。结果表明:(1)山东真藓科植物有8属53种,其中山东新记录属2个——小叶藓属Epipterygium Lindb.和平蒴藓属Plagiobryum Lindb.,山东新记录种22个;(2)山东真藓科植物生境类型有土生、岩面薄土生、石生和树生四种,土生类型最多,偶见树生类群;(3)随着海拔升高,山东真藓科植物种类先增加后减少,海拔300~600 m间种类最为丰富;(4)鲁东低山丘陵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真藓科植物种类丰富,鲁西北平原区种类稀少;(5)以2000年为界,仅在2000年之前采集到的真藓科植物有9种,仅在之后采到的有4种。  相似文献   

8.
为给斗篷山地区及贵州省苔藓植物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野外采集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斗篷山地区苔藓植物资源、物种结构和区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斗篷山共有藓类植物39科97属241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粗齿卷柏藓(Racopilum spectabile )和瘤根真藓(Bryum bornhol-mense )为贵州省新纪录种。与贵州其他地区相比,斗篷山地区藓类植物相对较多。该地区优势科属的优势明显,优势科有曲尾藓科(Dicra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等,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棉藓属(Plagiothecium)和青藓属(Brachythecium)等,但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大。土生群落占优势,石生、水生和树生群落的数量相当。区系地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东亚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占据重要比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苔藓植物种类,对采自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的215个苔藓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大板水国家森林公园有苔藓植物129种,隶属于61属,30科,其中藓类植物18科43属97种,苔类植物12科18属32种,并发现光叶拟平藓[Neckeropsis nitidula(Mitt.)Fleisch]为贵州新记录种.青藓科(Brchytheciaceae)、细蜂苔科(Lejeuneaceae)、提灯藓科(M n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灰藓科(Hypn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为该地区的优势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棉藓属(Plagiothecium)等9属为该区域优势属.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江苏宝华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苔藓植物75种,隶属于22科44属,其中苔类6属6种,藓类38属69种;以东亚成分及北温带成分占多数,分别为22种和19种,占该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32%和27%。另外有一定比例的中国特有成分,丛藓科、青藓科、灰藓科、真藓科、绢藓科是其中的优势科。土壤基质、岩面土层厚度和湿度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相对较大;与土生苔藓植物相比,人为干扰对石生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百合是重要的切花品种之一,长期的无性繁殖造成病毒在其体内大量积累。介绍了侵染百合的常见病毒种类,并详细叙述了通过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脱毒、化学处理、玻璃化超低温处理法等获得无病毒苗的方法,以及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盘锦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和 《农学学报》2015,5(11):113-117
为了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对盘锦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各月气温日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型。晴天和多云天气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昼高夜低;阴天和雨雪天日光温室内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平稳。不同天气条件下冬季日光温室室内总辐射最大值出现月份不同,有无草帘对温室内总辐射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新疆喀什市周边地区绵羊寄生蜱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下旬,我们对喀什市周边地区绵羊寄生蜱种类进行了调查。鉴定出2个科11个属的17种蜱,其中有3属未做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机油乳剂防治柑桔害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油乳剂对柑桔螨类、蚧类、粉虱类、蚜虫类、木虱、潜叶蛾等多种害虫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而对天敌则较安全。旧式的、宽馏程范围的机油乳剂若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随着本文的不断改进,机油乳剂的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更好而对植物更为安全,在柑桔害虫综合防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澳合作研究的结果表明,机油乳剂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应用多效抗旱驱鼠剂(RPA)在固原地区进行蘸浆造林,能有效驱避害鼠对林木的危害,提高苗木抗旱能力.研究表明,应用RPA对落叶松进行蘸浆造林,苗木定植后,第一年的净生长量为8.36 cm,第二年为22.08 cm,分别比对照高出2.00cm和13.33 cm;苗木定植2 a后由鼢鼠引起的死亡率仅为1.0,而对照区死亡率平均达33.0;处理区内苗木因干旱引起的死亡率为4.0,而对照区为20.0.几年来,通过在落叶松、山杏、桦木等主要树种上应用,证明RPA能使鼢鼠危害率控制在5以下,对干旱和鼠害的综合预防效果达  相似文献   

17.
徐雷  姜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612-11614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通过抑制基因转录研究植物基因功能的快速方法,豌豆早褐病毒(PE—BV)的VIGS技术已经被成功的应用于豌豆发育调控基因功能的研究。该文在概述VIGS原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基于PEBV的VIGS技术流程进行总结,并提出改善其缺陷的方法和合理的数据分析处理方式,认为基因的沉默效率与基因在调控网络中的位置,上下游基因的影响及基因间的功能冗余有关。  相似文献   

18.
柿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培养基、外植体及培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柿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柿组培过程中存在的褐变、生根难和玻璃化等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苜蓿褐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苜蓿是农牧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牧草之一。苜蓿褐斑病是由苜蓿假盘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世界性豆科牧草病害,对它的研究多数集中于褐斑病的田间病情调查与病原菌的鉴定。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的研究者开始对褐斑病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苜蓿褐斑病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不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我国有关的科技人员和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夏季,在牡丹江市工业区和绿化区内,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采集[树]麻雀(Passer montanus)、白鶺鴒(Motacilla alba)、大苇莺(Acrocephalus arundinaceus)、红尾伯劳(Lanius cristatus)4种雀形目鸟共24只,并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其心脏、胸肌、肝脏和初级飞羽内汞和砷两种元素的残留量。研究表明,4种雀形目鸟中,汞和砷的残留量最高的组织均为初级飞羽,且不同物种间存在种间差异。工业区和绿化区之间4种鸟体内汞和砷的残留量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为显著(p<0.01)的差异,且工业区比绿化区略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