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城市商务区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商务区如日本品川、美国曼哈顿、法国德方斯以及北京商务区等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研究,以上海虹桥商务区为例对我国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的开发与控制进行了探讨,在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规模需求与预测、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方法及特点、地下空间开发控制要素和指标体系框架、城市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如何使商务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土地利用结合成有内聚力的整体,希望能够对我国未来城市商务区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军  李传斌杨东 《规划师》2006,22(12):22-24
青岛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无序现象严重,规模小,利用效率低,应首先加强立法,规范管理,确定地下空间产权关系,制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强规划,还应结合中心区地面建设强度高的现状特点,以解决交通问题和建设地下公共空间为重点,并结合地铁的建设,构筑系统的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研究与编制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束昱  柳昆  张美靓 《规划师》2007,23(10):5-8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与规划编制工作已被列入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已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规划.杭州、青岛、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在地下空间规划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仍需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科学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洪亘伟 《规划师》2012,28(7):72-7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城市绿地与其他城市功能用地存在着严重矛盾。研究在分析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的各自功能后,提出复合开发的模式;在分析其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包括功能有机整合、空间构成立体聚合、渗透互动3个维度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了绿地与地下空间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实现了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的有机整合,对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缓解土地利用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缪宇宁  俞明健 《规划师》2006,22(7):57-59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可利用地下空间塑造层次丰富的公共活动空间,建立高效的地下交通体系,设置便捷的步行网络等.世博会园区地下空间规划应全面贯彻世博会主题,坚持综合开发等原则,做好地下交通规划和地下综合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运营的差距,以差异化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商业利用的发展模式:即结合重庆已运营的1、2、3、6号线轨道站点实际情况按照商业运营特点进行整体化分类;给出了交通枢纽站、核心商务站、居民住宅站、创智产业站、文化旅游站等五类不同站点地下空间的商业业态布局。最后,结合重庆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经营情况,针对连锁经营、自营、租赁经营、合资经营、委托经营五种地下空间商业经营模式进行了系统化分析及阐述,为重庆市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开发的地下综合体是一种能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在系统分析城市地下综合体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结合地铁车站、隧道与地块开发建筑共建的上海日月光中心这一地下综合体工程的成功实践,对软土地区建造大型地下综合体所面临的岩土工程问题及工程技术对策进行了分析总结,可为软土地基中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综合工程提供工程借鉴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出现很多问题,其中管理比较薄弱,存在着无统一规划基础上的多头管理。笔者通过对苏州、南京等城市地下空间管理部门和专业单位的实地访谈,了解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管理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笔者认为,目前地下空间管理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和规划编制不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陈旧、信息缺乏共享,应完善法规政策、建立统一管理机构、构建信息共享机制促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在城市范围内,尤其是在人气聚集、商业繁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的老城区核心商圈,商业空间的拓展与土地资源的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老城区地下商业街的开发和利用是拓展老城区商业发展空间、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防标准的有效途径,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盐城市老城区建军路地下商业街为例,对其项目概况、建筑设计、人防设计、商业策划及施工组织进行了阐述分析,明确了地下商业街在老城区立体化开发中的意义;同时,总结了老城区地下商业街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国内其他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地铁项目的不断规划与建设,我国许多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已逐步进入大规模的开发时代。因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落实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意图的有效抓手,是规范技术管理的主要文件之一,但目前在我国国家层面并未对地下空间控规的编制体系和方法制定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为适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的要求,有关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以常州市为例,参照常州市地面控规全覆盖的编制方法,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特征,建立了地下空间控规全覆盖编制体系,并针对编制单元、标准地块、基本地块3个层级制定了相应的控制要素与控制要求,以具体指导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城市抗震中地下空间作用与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志龙  郭东军 《规划师》2008,24(7):22-25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已具备相当规模,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较好的抗震性能进行合理的选址和采取抗震措施,将其作为地面避难空间的有益补充。为此,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地下空间的抗震性能,编制地铁、大型地下公共空间、地下生命线等抗震预案,明确城市地下空间地震时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容积率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当城市的集约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必须通过城市再开发加以缓解。因此,城市的一部分交通功能和市政公用设施与商业、娱乐等建筑功能综合在一起,被布置于城市地下空间中。本文针对地下综合体空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设计案例,提出对于地下城市综合体在空间构成整合上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economic imperative for land-scarce Singapore. In 2007,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et up an inter-agency Underground Master Planning Task Force that aims to map out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 bringing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to a strategic level. In 2010, the Economic Strategies Committee made developing underground space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long-term economic strategy with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n master plann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various policy issues. The ESC report also recommend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e lead in catalysing th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Based on these recommendations,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have taken various initiatives and studies, and initiated various research projects in support of these initiatives.This paper gives a review of the history of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utilisations, and discusses the various recent studies and planning issues, and examines possible strategies for futur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Singapore.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投融资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已成必然趋势。目前地下空间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开发资金的筹措,完全依靠财政投资的模式难以满足开发需要。根据国内外有关经验,本文总结了六种可行的投融资模式,即多元经营与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发行市政债券;PPP模式;BOT模式;ABS模式;调节税收方式,为国内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Driven by urbanization growth, in recent year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nergy systems and underground space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tense for many reasons: the severe competition in the land use, the security of energy commodities management, the need of huge infrastructures for mass and energy transportation (e.g. pipelines),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against seismic events and eventually,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iderations.For such reasons, nowadays underground space is becom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s an alternative for urban areas expansion, if properly planned. In fact, a correct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strategy, together with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s of suitable integrated connections betwee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can increase the livability of cities and improve public health.Population in urban areas is expected to grow, in particular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this phenomenon leads to an increasing pressure on urban areas to supply the growing energy needs. In fact, several end-use services should be fulfilled to provide indoor comfort in buildings, for mobility of people and goods, etc. Anyway, only a very limited amount of energy can be generated inside urban areas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s, from thermal/solar PV and heat pumps installations); as a consequence, the majority of the energy commodities are produced, converted and stored in power plants located far from cities and require hug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In this paper, the cost/benefit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ound and energy use is explained by reviewing main application of existing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s for energy processes (distribution, storage and generation), as well as other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 From the analysis of past experiences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a rational approach in urban energy planning procedures, integrating both over- and below-ground space utilizations, could help to raise the quality of energy services and it is fundamental for reaching a smarter and more resilient society. In such a new Underground Urbanism approach, the need for long-term Integrated Master Plans that propose suitable Guidelines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6.
商谦  朱文一 《建筑创作》2012,(7):190-195
地下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近十几年间,高密度区的增加导致城市问题严重,城市景观的要求带来城市对地下空间的需要。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北京的大型地下公共空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在空间分布上趋向双轴双环的布局结构,在功能类型上分为综合、文化、体育和休闲等多种类型。本文探讨北京大型地下公共空间的分布,并针对其不同的空间类型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地下北京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和依据。首先从地下空间权和法规体系相关性两个角度分析了现有与地下空间相关的法规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规体系,法规体系包括规划管理法规、投资市场管理法规、建设管理法规和使用管理法规等;文章最后对法规体系中各法规的主要作用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n Japan. Firstly the classific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indicated and then the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under private lands and public lands is explained separately. Fin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underground shopping malls and the future use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analyzed. Many people must contribute diverse ideas including measures for planning and using the space under public areas and private properties in an integrated manner, streamlin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ccupying properties and systems for rationally managing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spaces.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需求,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地下空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借鉴对地下空间宏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单个用地、具体功能的角度出发研究地下空间布局规划。在需求预测与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下空间布局规划的方法,并对实证地区丰南区的地下空间布局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分析综合交通枢纽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枢纽——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功能、相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典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总结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经验。以上海十六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案例,分析其规划方案、设计思路以及换乘方式,提出十六铺地下综合枢纽未来发展建议,论述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