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满一周岁的华为3Com总部设在杭州,在全国30个省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在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设立了代表处。从公司名称可以看出,华为3Com是华为公司和3Com公司的合资公司,从另一个角度看,华为3Com是能力与智慧的结晶。华为3Com语音视讯产品线总监王巍先生是这样诠译华为3Com的:华为具备了解中国市场的丰富渠  相似文献   

2.
在2014华为网络大会上,华为展示了其全新拓展的敏捷网络产品线和众多的针对行业应用的案例,其中,基于敏捷网络的敏捷的交通方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华为企业BG中国区交通系统部部长陈斌先生、华为企业网络解决方案总经理马达先生,他们给记者阐释了华为在敏捷交通方面的现状和愿景。  相似文献   

3.
国内     
《广东电子》2010,(21):32-33
华为进军美国不断受阻 因美国政府的担忧,华为与AT&T的交易未能成功。对此,华为首席战略官郭平称:“在过去,我们的缺点之一是不够透明,我们理解。华为在美国需要增进透明度,让人们了解华为。”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现网华为网元半速率占用比例、数据业务占用比例高居不下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结合东莞华为网络的实际情况,从参数原理上分析出发,因地制宜的制定优化方案,旨在将华为网元的半速率比例控制在合理化、最优化的门限下,提升华为区域用户通话质量和感知指标。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际著名咨询公司Ditthemer发布的报告称,华为U-SYSNGN(下一代网络)系统全球出货量已跃居全球第一。据悉,目前,华为已为全球10多个国家、地区部署了超过70个U-SYSNGN商用网络,其U-SYS系统已拥有成熟的规模商用能力。华为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华为在国内承建了最大的中国卫通NGNVOIP骨干网,在深圳已建成全国最大的IPCentrex群。  相似文献   

6.
刘启诚 《通信世界》2003,(34):16-17
一向低调的华为公司在10月29日罕见地开了一个媒体沟通会。包括《通信世界》周刊在内的10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被邀请到华为总部,参观新落成的华为全球数据通信中心。华为给这次的媒体见面会的定调是“沟通、了解和理解”。在参观了华为园区后,华为的6位高层领导与记就华为2003年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沟通。  相似文献   

7.
刘启诚 《通信世界》2004,(29):12-13
2003年1月23日,思科起诉华为侵犯其知识产权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思科为什么起诉华为,华为是否侵犯了思科的知识产权,当时业界争论不休。但是在这些争论之中,业界的一个共识就是思科是借诉讼之名打击华为在数据通信市场的扩张野心。  相似文献   

8.
郭毅 《数字通信》2011,(3):16-17
4月28日,华为在德国、法国和匈牙利对中兴通讯提起法律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的专利权和商标权。起诉内容包括中兴侵犯了华为有关数据卡和LTE技术的一系列专利,并且未经华为许可,在数据卡产品上非法使用了华为的注册商标。随后,中兴公司在所发表的声明中称,中兴通讯已于2011年4月29日在中国针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就是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两家的专利之争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华为信息     
《邮电设计技术》2007,(1):49-49
华为NGN年度巡检全面展开:近日,华为NGN年度巡检全面展开。继2006年春节,华为NGN服务以来,华为NGN已服务于国内1.5亿用户,经受国庆、中秋等大话务量考验,网络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月16~18日首届华为网络技术授权教育中心主管年会在深圳华为用户培训中心召开。参加年会的华为授权认证教育中心有北京世纪传人研修中心、上海交大南洋计算机教育中心、成都金海洋计算机教育中心等九家。会议期间,各位教育中心主管畅谈了与华为合作共同推进华为网络认  相似文献   

11.
华为做市场时讲排场的案例很多,2000年的香港电信展是最典型的。据说,华为在香港电信展上耗资2亿港元,主要用于筹备展览、制作展台、邀请客户和发放礼品。当时,华为邀请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电信官员、运营商和代理商。客户的往返路费和食宿费皆由华为支付,往返机票一律为头等舱或者商务舱,住在五星级宾馆,  相似文献   

12.
《电信网技术》2005,(10):44-44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统计,2005年上半年,华为以1231件专利申请位居国内企业申请量首位。截至目前,华为累计申请专利8000多件,其中包括在美国、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申请的800余件次。近年来,华为每年研发投入达40多亿人民币。在巨额投入下,华为今年专利申请量将突破3000件,国外申请将突破500件次,日申请量将达10件。  相似文献   

13.
《世界宽带网络》2005,12(5):46-46
作为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华为的成功可以说是众人瞩目的:在广电领域,华为同样延续着她的成功和品格。“自1995年进入这个市场,10年来华为与广电运营商风雨与共。”很少在公开场合上高调亮相的华为多媒体产品线营销总监陈崇军先生在CCBN 2005期间终于接受了媒体的访问,向我们阐述华为的产品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华为信息     
华为率先发布“inTouch Lab体验中心”,华为独家承建保加利亚BTC全网改造项目,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移动设备供应商,华为全线解决方案亮相北京国际通信展,华为独家承建中国网通NGN承载网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14,(12):11-12
参加了两天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听了很多有前瞻性的演讲和讨论,我在想一个很简单但很有哲学性质的问题,华为从哪儿来要到哪里去?关于华为从哪里来的问题似乎并不需要我回答,研究华为的书籍和报道已经非常多了,惟一要说的是,华为的成功是与其聚焦在通信基础设施分不开的,27年以来,一直做一件事。  相似文献   

16.
厂商动态     
《移动通信》2012,(19):96-96
华为或转向香港伦敦挂牌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因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指责华为可能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并呼吁美企不与华为合作,致使原本更倾向于寻求在美上市的华为或转向选择中国香港甚至伦敦挂牌上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目前员工超过15万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7万人。如大会主题,在“云”时代,华为自身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工作效率。譬如华为研发人员的工作平台,基于华为整套的桌面云解决方案,高效工作的同时,实现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信世界》2004,(12):48-48
有句古话: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这对华为的无线品牌来说是非常贴切的。华为作为我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业界对它在交换接人、ADSL、光网络、下一代网络、智能网乃至数据通信等领域的成就非常熟悉,但对它在无线领域的所作所为,相对知之较少,似乎停留在“华为在WCDMA上投入很大”及华为在小灵通方面落后了之类简单的认识上。实际上,回顾2003年,当喧嚣与鼓噪退出,人们发现一向低调务实的华为人,已经在无线领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实现了从国内第一向全球移动第一阵营的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IT时代周刊》2004,(9X):26-27
任正非判断国际化是华为度过“冬天”的惟一出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一起规划《华为基本法》时。任正非就明确提出,要把华为做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与此同时,华为的国际化行动就跌跌撞撞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于洁 《UPS应用》2014,(10):10-12
9月16~17日,2014华为云计算大会(HuaweiCloudCongress,HCC2014)在上海世博中心奏响新篇章,华为秉承“精简IT,敏捷商道”的理念,携手全球合作伙伴为用户带来一场技术的盛宴。大会期间,华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部总裁王德想先生,以及付裕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