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21世纪小城镇住宅建设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小城镇住宅与环境——生态住宅和绿色住宅 小城镇生态住宅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并与自然生态相平衡,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建筑环境。目前小城镇生态住宅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建筑物理和材料技术上:利用屋顶复土、温室及自然通风技术,提供稳定、舒适的室内气候;将外墙做成集热墙、透明节能墙,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住宅产业化是实现绿色住宅的重要保障。住宅产业化是将住宅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2,(3):STANDARDARCHITECTURE
设计宗旨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而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每个住宅单元之间的区隔由一堵厚厚的墙构成,它既是房屋的基础结构,又能将所有的家用电器和服务设施收纳其中,待需要时再取出使用。这一设计能最有效地利用房间里现有的空间。目前建筑中有两种尺寸的单元:14m2  相似文献   

4.
这一组住宅建筑在拥有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仍保持着一种和谐而融洽的街道景观。曲面屋顶和平屋顶的丰富变化赋予这一朝气蓬勃的环境以清新和令人振奋之感。 建筑师在这一长的地段中央设计了一条内部车行路并在路的两侧各布置了 4套单元住宅。 考虑到业主要将水池与标准单元结合建筑师没有选择通常的设公共泳池的方案而是使泳池与起居空间相邻并靠近开敞的楼梯间而且正好又处在悬挑出的二层家庭起居室的下方使得整座住宅中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感受到水的存在。 椭圆形的柱子将悬挑的屋顶与整个建筑体铆固在一起。从地下室一直延伸至顶层…  相似文献   

5.
住宅在火山陡峭的斜坡上占据良好的视野,其空间的丰富性不仅是来自二维结构的变化关系。住宅丰富的空间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三维结构及其与景观联系、与山体结合的基础上。空地具有可识别性,是住宅重要的空间构成,空气在此流通循环,将尽可能多地保留土地,享有一个花园或一片森林,让都市与自然的边界消失。建筑围护时而贯通、时而消失,将远处的宜人景观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6.
胡德志 《华中建筑》1993,11(3):48-49
住宅设计及住宅建筑经历了长时期的变化和发展,今天的城市住宅从低层至高层、超高层,从室内到室外环境,从空间的利用到外观上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上的发展。而住宅设计中如何最大限度的节约用地,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最大限度的改善居住环境,一直是建筑师探讨和研究的方向。城市住宅屋顶平面在长期的建筑设计中一直是抵抗自然因素的影响,起着保温、隔热、防水的作用。城市住宅屋顶平面如果从这一功能发展到作为人体活动功能使用,作为空中绿化功能改善环境,作为居住高标准套户布置,使城市住宅屋顶平面得到完全的利用,这将是建筑师二次设计的空间和平面。  相似文献   

7.
D住宅     
这座超小型集合住宅建筑,打破了日本的常规住宅格局.内部是狭长弯曲的空间,房间只有一个面是封闭的.使用面积因而增多。建筑沿着地形而弯曲.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类型。  相似文献   

8.
<正>短肢剪力墙是一种适于小高层住宅建筑的短肢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于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以剪力墙为基础,并吸取框架的优点,逐步发展而形成一种能较好适应小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即所谓"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朱文元 《四川建材》2011,37(5):64-65
居住建筑是时代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直接反映。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工作与居住将合二为一地在家中完成。这就需要未来的居住单元要有足够的空间及完善的功能与之相适应。为此双复式住宅就是一种有益尝试。本文通过对双复式住宅概念阐述以及上海、天津等城市双复式住宅实例的分析,试图探寻应对市场的新质的住宅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该文首先介绍日本东京世田谷区共生住宅在理解场地基础上处理水、绿化等自然要素的方法,然后分析其在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如何有效使用能源和资源;在促进与周边环境和谐方面,如何改善建筑与户外空间关系、支持居民参与;以及在建设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方面,如何通过建筑规划形式,构建欣欣向荣的社区生活而采取的生态设计方法,希望为我国生态住区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不同,日本的和式住宅没有西方住宅的金壁辉煌,也没有西方住宅的矫揉造作和盛气凌人的感觉.在人与自己的关系上,西方人主张“人定胜天”,因而,建筑和园林中的一切几乎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对抗.而日本人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建筑不是与自然对抗,而是从属于自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融入自然,与自然协调.因而,日本的和式住宅,始终透着一股自然清新的芳芳.在和式住宅中,人们时时都能感觉到一种柔和美,朦胧美,允满着朴实与温馨,这才真正是人们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黄岚  周清 《江苏建筑》2011,(4):97-98,102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发展的主题。生态建筑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求人、建筑(环境)、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研究南通生态城市和生态住宅的发展思路及进行标准化工作,将有力推动南通的生态城市和生态住宅工作,促进南通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生态住宅发展途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生态住宅的概念本世纪 6 0年代以来 ,国外一些关注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建筑师就开始探索如何建立“建筑与自然资源”之间的最佳配置 ,明确提出了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念。一般认为 :生态建筑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设计组织内外空间的各种物质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的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生态住宅的概念即是建立于生态建筑的概念之上 ,即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 ,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一些学者将生态住宅的特征概括为“…  相似文献   

14.
阿帕.  J 《世界建筑》2000,(5):42-43
位于西班牙萨拉曼卡的圣玛尔塔集合住宅取材纯朴虚实对比强烈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混凝土,砖和石头。混凝土基座上,是万盒形的红砖砌体,上面开有玻璃窗,抹刮后的灰缝清晰可见、卧室的东西墙都开有窗,使室外环境渗透到室内;起居室内素静的抹灰,使得室内与室外连续统一,顶楼露出顶光,仿佛室内空间可从四墙的围台中溢出。 在建筑物的顶楼挑出围墙,是砖与灰缝环境中的可居住空间。在石制的地面上,抬头可看见蓝色的天空从顶层起居室向东看是附近同样砖红色的建筑它们与远山共同围合看一片绿草地。混凝土的墓座,仿…  相似文献   

15.
杨廷文 《住宅科技》1990,(11):18-20
住宅庭院空间是指以住宅建筑为主的外部空间,包括被建筑群包围的外部观赏空间。它是建筑内部空间的自然延伸与补充,与泛指的“园林”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而更接近民居庭院和私家园林的布局特点。苏州民居庭院的布局,把功能与空间环境的变化结合起来,大致可分为前庭、中庭、边庭、后庭、边院、后院、复式边院、宅旁园林等多种庭院空间的布局类型。其中庭、院、园  相似文献   

16.
《城市环境设计》2012,(3):210-210
设计宗旨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型住宅单元与大型的半露天式公共剧场型空间相结合。该剧场空间将在整体建筑中为社区全体居民发挥公共起居室的作用。而住宅单元则是基于公共墙的概念进行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
住宅的设计者无论是在平面、立面还是细部装饰上都体现着一种精神──当地伊斯兰教文化。虽然农庄住宅的主人生活有很强的个性,但建筑师在设计中将个性化的功能与建筑形式巧妙地融合于一体,又与当地文化相一致。农庄住宅,拉约里,印度@贾东东  相似文献   

18.
正1建筑设计初期构思阶段的草图。该项目场地高差复杂,自然植被茂盛,坐拥180°视野的水域景观。我们希望以一种碎片化的最小干预的方式介入场地之中,在尽量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完成建筑的置入。同时也希望以片墙形成框景的手法来将自然景色引入到建筑中。2-4建筑概念及形态基本确定后的草图,对建筑内部的空间及做法的推敲,片墙和中庭拓扑展开,形成流动的空间。虚体空间、景观、实体空间,实现建筑在空间上的榫卯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创盟国际J-office办公区后院的荣室是对基地上原有的一栋屋顶已经塌掉的仓库房的再建。基地本身极为局促,三向而墙,只有一个方向朝向一个有水池的后院,同时整个建筑对空间的索取也因为现有的一颗大树而受到很大限制,而设计的结果也表现为一种综合了封闭与开敞、占有与妥协、趣味空间与逻辑建造等多种复杂关系之后的和谐。整个建筑贴合基地空间,平面布局呈现为一个逻辑  相似文献   

20.
在日本,常见的住宅就是那种自然、质朴、温馨的日式建筑。众所周知,日式住宅不论是从外形还是从内部的布置上来讲都是极为简朴实用的。它们也许远不及西方住宅建筑的华丽,但是这种简朴与周边的环境交融在一起又显得极为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