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烟台地区发生番茄斑萎病毒病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相继在国内一些省份发现。利用TSWV的通用引物NF302/NR575对从山东烟台地区收集的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对特异引物TSWV-NF2037/TSWV-NR2825扩增的TSWV的N基因序列克隆、测序,并对N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份疑似样品中有4个样品扩增得到TSWV病毒片段;基于N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山东TSWV番茄分离物与云南TSWV番茄分离物(AEI70836.1)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8%,且与云南TSWV番茄分离物聚为一支。这是山东地区首次利用分子标记证实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相继在国内一些省份发现。利用 TSWV 的通用引物 NF302/NR575对从山东烟台地区收集的15份疑似感染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番茄样品进行检测;进一步对特异引物 TSWV-NF2037/TSWV-NR2825扩增的 TSWV 的 N 基因序列克隆、测序,并对 N 基因片段编码氨基酸进行遗传距离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5份疑似样品中有4个样品扩增得到 TSWV 病毒片段;基于 N 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山东 TSWV 番茄分离物与云南 TSWV 番茄分离物(AEI70836.1)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8%,且与云南 TSWV 番茄分离物聚为一支。这是山东地区首次利用分子标记证实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快速、准确地鉴定番茄斑萎病毒,根据GenBank中韩国的番茄斑萎病毒株系(序列号:KC261961)ss RNA-S基因组编码保守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TSWV 5F/5R,建立了番茄斑萎病毒RT-RPA检测方法。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仅番茄斑萎病毒样品扩增出215 bp目标条带,而其他4种病毒样品无扩增出目标条带。灵敏度检测结果表明番茄斑萎病毒RPA检测方法可以达到10-5 cDNA稀释度。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地区番茄斑萎病毒的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 (TSWV)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生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小RNA深度测序和RT-PCR相结合的方法对采自黑龙江的番茄病毒病样品中的病毒进行了鉴定。提取番茄样品的RNA并构建小RNA文库进行测序,数据分析发现比对至TSWV基因组的reads数占比对到病毒核酸总reads数的92.64%,表明侵染此番茄样品的病原物可能是TSWV。利用RT-PCR方法进一步确定侵染此番茄样品的病毒为TSWV,将其命名为TSWV-HLJ1。对TSWV-HLJ1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SWV-HLJ1与TSWV云南甜椒分离物(TSWV-YNgp)的亲缘关系最近。介体传毒试验表明,西花蓟马可将TSWV-HLJ1传播感染健康寄主植物。摩擦接种试验表明,TSWV黑龙江分离物能够侵染本氏烟、辣椒和番茄。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在黑龙江地区发现TSWV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辣椒是云南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病毒病尤其是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发病严重,影响了辣椒产量和品质。利用RT-PCR技术对从云南辣椒主产区采集的疑似感染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的25份辣椒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2份样品检测出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检出率为48.0%,其中6份是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orthotospovirus (TSWV),检出率为24.0%;5份是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orthotospovirus (TZSV),检出率为20.0%;有1份是TSWV和TZS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4.0%,这是在云南辣椒生产上首次发现TSWV和TZSV的复合侵染。通过鉴定,初步了解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在云南辣椒生产中的发生情况和种类,为制定云南地区该属病毒的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西藏昌都市卡若区高原条件下的蔬菜主要病毒种类, 对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进行了病毒病调查, 采集典型病毒病症状样品进行ELISA检测, 明确病毒种类; 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对主要病毒进行鉴定分析。ELISA检测结果表明, 西藏昌都市卡若区温室及大棚栽培的番茄、辣椒和莴苣上的主要病毒有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 TSW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PVY)及凤果花叶病毒(pepino mosaic virus, PepMV)。其中TSWV检出率最高, 为45%。进一步对检出TSWV的蔬菜样品进行电子显微镜观察, 发现其中含有典型的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病毒粒体, 应用TSWV-N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发现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感染的TSWV与云南TSWV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的主要病毒种类。综合抗体检测、病毒粒体形态观察与分类相关基因的克隆测序结果, 明确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蔬菜感染的主要病毒为TSWV。这也是TSWV在西藏的首次报道, 为了解TSWV的发生分布及其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orthotospoviruses)是严重危害云南蔬菜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的病毒病原之一。采用血清学检测、小RNA深度测序以及RT-PCR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主要作物寄主(番茄、辣椒、油麦菜)、重要中间寄主(鬼针草)和传毒介体(蓟马)中鉴定到TSWV、TZSV、PCSV和INSV 4种病毒,其中TSWV为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病毒,而PCSV则是首次报道侵染鬼针草。通过对云南番茄斑萎病毒病害重病区作物寄主、中间寄主及蓟马三者进行病毒种类分析研究,明确TSWV为引起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作物的主要病毒,TZSV、PCSV和INSV零星发生于不同寄主中。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云南省昆明市露地栽培条件下番茄斑萎病毒病的发生流行特征,于2014—2015年采用病害系统调查法结合病毒ELISA及RT-PCR检测方法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由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引起的病毒病发生规律及其重要寄主种类,并研究利用防虫网隔离蓟马对番茄斑萎病毒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番茄斑萎病毒病在露地番茄主要种植期3—10月普遍发生,番茄苗期和移栽初期是该病毒病防控的关键期,带毒种苗调运是该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田间多种茄科和菊科植物是TSWV的重要中间寄主。在田间,菊科寄主植物油麦菜、莴苣、鬼针草、牛膝菊上TSWV的检出率均较高,在42.53%~81.63%之间;茄科寄主植物中辣椒上TSWV的检出率最高,为41.99%,其次为马铃薯,TSWV检出率为27.78%,在番茄上TSWV的检出率为19.02%,因此生产中应对这些TSWV重要中间寄主给予更多关注和防控。应用防虫网能有效隔离蓟马,使番茄斑萎病毒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对照分别降低了6.44个百分点和5.31,可有效降低番茄苗期及定植期斑萎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是严重危害世界经济作物的一种病毒,寄主范围广泛。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番茄斑萎病毒能侵染我国大蒜Allium sativum L.。利用摩擦接种法将TSWV接种到健康大蒜上,结果显示:接种14 d后大蒜新生叶片出现褪绿和白色斑点症状。ELISA检测显示大蒜叶片汁液与TSWV的单克隆抗体产生血清学反应,采用TSWV N基因的引物对大蒜叶片总RNA进行RT-PCR,结果扩增出约800 bp的条带,在NCBI上BLAST显示与TSWV YN5576的同源性最高,为98.52%。这些数据表明番茄斑萎病毒系统侵染我国大蒜。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月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从美国进境的生菜种子中截获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 wilt vi-rus,TSWV),这是我国首次在生菜种子中截获该病毒。广州检验检疫局对该批种子实施了监督销毁处理。TSWV属于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