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慕卫  刘峰  张文吉 《农药》2002,43(8):27-28
甲胺基阿维菌素对甜菜夜蛾、棉铃虫、粘虫和苜蓿夜蛾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384、0.048、0.073和1.238μg/g。甲胺基阿维菌素对甜菜 夜蛾、棉铃虫和粘虫的杀虫活力明显高于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和辛硫磷。甲胺基阿维菌素对棉铃虫的毒力高于粘虫,对上述两害虫的毒力又明显高于甜菜夜蛾和苜蓿夜蛾。甲胺基阿维菌素是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和粘虫高效的药剂,但不适合用于防治苜蓿夜蛾。  相似文献   

2.
张强  罗万春  李慧冬 《农药》2001,40(5):24-2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表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毒力相当于阿维菌素;其对试虫的致死速度不及阿维菌素;但在较高浓度下,该化合物对小菜蛾的致死效果优于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3.
生物源杀虫剂——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门振  温沛宏  徐波勇  王培德 《农药》2001,40(5):43-43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是由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山东京博农化有限公司最新研制开发的一种高效,广谱,无公害,生物源杀虫剂。它是农用抗生素阿维菌素B1结构修饰产物,与母体阿维菌素相比对鳞翅目害虫幼虫的杀虫活性有普遍明显的提高,毒性却大大的降低。经多次药效试验证明,甲维盐对抗性棉铃虫和小菜蛾特效,活性明显的高于母体阿维菌素,同时优于常规药剂。  相似文献   

4.
徐守健  丁琦  马琛  罗万春 《农药》2003,42(6):27-28
0.2%高渗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美洲斑潜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优于相同施用倍数的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该制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可作为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药剂。田间使用浓度以1500~3000倍稀释液为宜。  相似文献   

5.
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棉铃虫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在中等发生年份,四代棉铃虫卵孵盛期。每667m^20ml周药一次,药后1天防效达88.0%,持效期为10天,10天防效为84.5%,持效期明显长于20%辛.丙乳油,对作物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理化性质及分析方法,用重结晶法对其进行纯化,研究了溶剂选择、溶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纯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光解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徐虎  徐凤波 《农药》2003,42(10):5-8
概述了4″-(表甲胺基)-4″-脱氧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MK-0244)的光解残留物。并对光解途径及其产物来源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左一鸣  王开运  姜兴印 《农药》2004,43(1):25-27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梅岭霉素、阿维菌素、浏阳霉素和多杀菌素对小菜蛾2龄、3龄、4龄幼虫的毒力,以及对虫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小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均以梅岭霉素最高,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次之,浏阳霉素的毒力最小;4种药剂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还随虫龄的增加而降低。梅岭霉素对卵的孵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小菜蛾的卵经梅岭霉素、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处理后其初孵幼虫的存活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阿维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阿维菌素与甲氧虫酰肼对稻纵卷叶螟的最佳混配比例,采用喷雾法和稻茎浸渍法对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单剂进行了毒力测定,并将两者按不同质量比混配,进行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按不同比例混配,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两者以质量比1∶4混配时,共毒系数最高达到178.09,增效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石伶俐  田慧琴  陈福良  王仪 《农药》2006,45(12):821-822
采用Zrobax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体积比为70∶30),加入0.5%三乙胺,用乙酸调节pH值8.5为流动相,在245nm紫外波长下对3%甲胺基阿维菌素B1a苯甲酸盐微乳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外标法测定。变异系数为0.56%,回收率为99.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  相似文献   

11.
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储罐、反应器的进料口和卸料口都是与管道相连而形成连通结构,为考查丝网结构对连通容器内气体爆炸的二次抑制作用,以甲烷-空气混合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球形容器与管道构成的连通容器进行了抑爆实验,对比分析了单次抑爆与二次抑爆效果,并分析了不同目数和层数的丝网结构对连通容器的二次抑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网结构二次抑爆效果优于单次抑爆。当单次抑爆失效时加入40目5层丝网结构进行二次抑爆效果最好;加入60目1层、3层丝网结构无抑爆效果,加入5层、7层、9层丝网结构抑爆效果明显,而且抑爆作用随丝网层数增加而增强。因此,在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抑爆次数及抑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印楝素对甜菜夜蛾室内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方式有多种,包括拒食、胃毒、触杀、内吸以及抑制生长发育作用,其中以拒食作用最为显著。胃毒和触杀试验表明,24 h 后死亡率普遍较低,浓度稀释成750倍时胃毒效果为26.7%,触杀效果为6.7%。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杀虫效果越来越佳,96h 后的胃毒效果达96.7%,72h后的触杀效果达93.3%。拒食作用是在48 h 后表现明显,其机理主要是影响试虫的正常蜕皮,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拒食作用也增强。因此,0.3%印楝素乳油在用药后96h评价其药效最佳,是一种很值得开发利用的新一代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3.
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密度效应和增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物质减量反弹效应的方法,给出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密度效应和增长效应计算公式,并根据1991~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对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的密度效应和增长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以前,密度效应比增长效应作用明显,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1997年以后,增长效应比密度效应作用明显,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近3年增长显著.  相似文献   

14.
几种杀虫剂防治大豆蚜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从目前使用的杀蚜剂中筛选出对大豆蚜防效较好、对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药剂.[结果]试验表明:苦参碱、除虫菊素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2d的防效最高,药后10d的防效为94%以上;吡虫啉、阿维菌素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次之;抗蚜威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差;药后10d防效最低,为72%.[结论]5种试验药剂中,苦参碱对天敌影响小,是防治大豆蚜的良好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5.
空化热效应对上游泵送机械密封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汇龙  王彬  任坤腾  李同  赵斌娟 《化工学报》2016,67(10):4334-4343
机械密封端面空化现象是影响机械密封润滑性能的重要因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基于Antoine公式,建立了考虑空化热效应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并与常用的仅考虑端面液膜粘温效应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空化热效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转速下,空化热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但在高转速下空化热效应使上游泵送机械密封的高压区形成能力减弱,泵送量降低,开启力降低;在高转速工作条件下分析密封失效机理时,除了考虑黏温效应之外,还要考虑空化热效应的影响;空化热效应使螺旋槽槽区局部温度比仅考虑黏温特性时稍高;考虑空化热效应时,动环端面空化发生程度最严重,由动环端面沿膜厚方向至静环槽底,空化区域越来越小,槽底空化区域最小,此规律与仅考虑黏温关系时相反。  相似文献   

16.
单组分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  李宪军  何廷树 《水泥》2009,(9):8-11
对2种磷酸盐和4种醇胺类水泥助磨剂进行了助磨效果和对水泥常规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2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初探。试验结果表明:三聚磷酸钠中期助磨效果最明显,三乙醇胺和丙三醇中后期助磨效果都比较好,丙三醇总体增强效果较好;磷酸盐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所改善,而醇胺类水泥助磨剂对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无机盐行业中涉及到溶液浓缩问题,一般均采用多效蒸发工艺。多效蒸发能够节约蒸汽消耗,但随效数增加设备投资也相应增大。由于多效受到设备投资和折旧费以及传热温差的限制,效数不可能无限增大。当设备投资费用不抵节能费用时,再增加效数已毫无意义。在选择最佳经济效数时,由于变量较多,故存在一定难度。将最佳效数与年消耗最低费用关联起来,建立一个年费用目标函数式,提出了最佳效数的简易公式。通过工程实际验证,该公式简便、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硼氢化钾对酯和羧酸的还原作用。指出了现行文献中对硼氢化钾(钠)还原酯和羧酸作用的欠妥说法。对硼氢化钾的还原作用的认识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19.
吴葵霞  王小虎  张鹏 《辽宁化工》2012,41(1):13-14,54
介绍了空化效应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探讨了产生气流空化的物理条件,研究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空话效应对有机染料副品红的降解;探讨了介质pH,通气量,填料(玻璃珠)粒度等对副品红降解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辣木籽絮凝活性成分提取及除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辣木籽活性成分提取的条件及提取液对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的除浊效果。结果表明,NaCl作为提取剂对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且最佳NaCl浓度为0.25 mol/L;随着pH的升高,辣木提取液最佳投加量增加,且最佳pH范围为7~8;辣木提取液对中高浊度水的去除效果较好,对低浊度水的去除效果不好,但对实际低浊水的去除效果要好于高岭土模拟水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