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Type Ⅱ Diabe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对调整Ⅱ型糖尿病脂类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应用穴位敷贴加常规降糖药治疗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单用常规降糖药治疗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敷贴对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有良好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穴位敷贴对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对调整 型糖尿病伴脂类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 应用穴位敷贴加常规降糖药治疗 30例 型糖尿病患者 ,同时单用常规降糖药治疗 30例 型糖尿病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值 ,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穴位敷贴对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有良好的作用 ,能有效改善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穴位敷贴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穴位敷贴对调整Ⅱ型糖尿病伴脂类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 应用穴位敷贴加常规降糖药治疗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单用常规降糖药治疗30例Ⅱ型糖尿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比较,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值,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穴位敷贴对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有良好的作用,能有效改善中层得脂代谢紊乱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 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穴位敷贴组患者常规治疗+单纯穴位敷贴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穴位敷贴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3组复发情况。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敷贴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眩晕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P<0.05);3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患者不...  相似文献   

5.
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寒形哮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 方法:96例寒型哮喘采用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5和ECP含量。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6%,患者血清IL-5和ECP含量明量降低(P<0.01)。结论:穴位敷贴疗法具有较为明显改善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诊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常规组、试验组2组,给予常规组30例患者甲钴胺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30例患者穴位敷贴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分析2组患者不同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针刺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非盲对照观察,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开胃助运穴位敷贴治疗脾虚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开胃助运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常规中西医综合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KPS评分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43.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胃助运穴位敷贴能显著改善脾虚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乏力纳差大便困难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易于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患者BODE 指数及各项中医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证型属肺脾气虚证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20 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敷贴组,敷贴加热疗组,热疗组及空白组,每组30 例,治疗6 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BODE 指数及各项症状评分。结果:敷贴加热疗组及热疗组可改善患者BODE 指数;敷贴加热疗组、热疗组及敷贴组均可改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等症状;敷贴加热疗组可改善患者腹胀、自汗、易感冒及背凉症状;热疗组可改善患者自汗、易感冒及背凉症状;敷贴组可改善患者自汗症状。结论:穴位敷贴疗法联合热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患者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实针刺加穴位敷贴对脑卒中腹胀患者改善的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针刺加穴位敷贴和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效果。结果:采用针剌加穴位敷贴治疗脑卒中腹胀患者,排便、自觉症状及腹平片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结论:采用针刺加穴位敷贴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脑卒中腹胀患者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对气虚痰瘀型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肥胖抑制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6例超重/肥胖2型糖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痰活血中药+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基础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肥胖抑制素(obestatin),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详细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可以明显改善少气乏力/懒言、口干不多饮、肢体麻木或刺痛等症状;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体质量指数、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P0.05),obestatin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化痰活血法可以改善治疗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提升obestatin水平,这可能是益气化痰活血中药复方发挥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并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 PG,Hb A1c,TG,TC,LDL-C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疗效明显,其作用可能与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3.
芪丹通脉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芪丹通脉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8例糖尿病患者在原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分为4组,即:不合并(A组)和合并(B组)高脂血症各33例加服芪丹通脉片,不合并(C组)和合并(D组)高脂血症各31例服淀粉制剂为对照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A、B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D两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服用芪丹通脉片患者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芪丹通脉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除可调节异常血脂外,尚有一定降低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4.
顾申  目萍 《河北中医》2005,27(7):491-492
目的观察疏肝降脂汤对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病例均予以糖尿病饮食及低脂饮食,并采取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和京必舒新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降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降脂汤能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降糖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降糖精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其降糖机制的初步探讨。 方法: 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降糖精组和对照组。通过8周的观察,比较2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 结果: 2 组用药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用药后,降糖精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lc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8周时降糖精组症状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降糖精颗粒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减轻患者相关中医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的肠促胰素(GLP-1)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川黄连不同炮制品(味连、酒味连、姜味连、萸味连、雅连、酒雅连、姜雅连、萸雅连)对四氧嘧啶小鼠糖、脂代谢的药效差异。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小鼠糖尿病模型,测定小鼠的血糖指标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在降糖方面,川黄连不同炮制品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空腹血清胰岛素(Ins)、降低空腹血糖(FBG)的作用,尤以萸雅连的疗效最佳;较之模型组,味连组、雅连组、姜味连组、萸雅连组糖化血清蛋白(GSP)降低显著,表明对小鼠糖代谢调节效果较好。在降脂方面,川黄连不同炮制品均可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血清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就总体趋势而言,雅连及其炮制品降脂作用优于味连及其炮制品。结论 在降血糖方面,不同品种黄连、不同炮制品效果差异不大,以萸雅连降糖效果最为明显,在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和抗氧化方面,则雅连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Method Sixty-five cases with 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were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53 cases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cupuncture group) and 53 cases were treated by Ritalin (west drug group). The abov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ing 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was 87.7%; the effective rate in west drug group was 86.8% and in acupuncture group was 77.4%. A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groups show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P>0.05).Conclusion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oint application was an effective therapy of hyperkinetic syndrome of childhood. Translator: KUAI Le  相似文献   

18.
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活血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血脂疗效显著,在防治或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19.
将36例糖尿病Ⅱ型患者分为西药组和针刺组,分别予降糖药物和针刺治疗.治疗前患者血糖、HbA1,各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试验均异常.治疗1个月西药组血糖及HbA1显著下降,而其余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针刺组血糖HbA1无显著变化,但乏氏指数、立卧位心率差、30/15R-R期间比值、异常项目数均显著改善.说明针刺可以改善心脏植物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