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成像(简称CT三维)与X线平片(简称X线)对老年股骨颈骨折(FNF)分型的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FNF患者的CT三维与X线检查资料,以手术解剖分型和Garden分型为对照,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老年FNF分型的鉴别价值。结果在鉴别老年FNF解剖分型和Garden分型的符合率方面,X线分别为60.00%、56.00%,CT三维分别为96.00%、94.00%,CT三维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对骨折端碎骨检出率为92.31%,明显高于X线的4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比较,CT三维可有效提高对老年FNF解剖分型和Garden分型的鉴别准确性,并可有效发现骨折端的碎骨片,有利于为老年FNF的诊治提供更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膝关节创伤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合并骨折患者67例,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X线检查均在膝关节创伤后8h以内进行正位、侧位平片照射,X线检查后7~15d以内再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比较多层螺旋CT及X线对膝关节创伤患者诊断准确率;记录并观察多层螺旋CT及X线对膝关节各部位骨折诊断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对膝关节创伤患者的确诊率(100.0%)显著大于X线检查确诊率(83.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23,P0.05);X线检查结果中,疑似骨折患者共7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证实此7例均有骨折,其中髌骨骨折3例,股骨下端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X线检查共误诊或漏诊4例,其中纵行髌骨骨折患者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例,误诊及漏诊病例均经多层螺旋CT的多层平面重建处理确诊。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优势显著,可从各方位直接清晰地显示关节内部结构及创伤后的骨折情况,弥补了X线片的不足,提高了膝关节创伤的诊断率,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诊治指导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效的检查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对92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摄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将手术结果与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关节面塌陷和交叉韧带、半月板、侧副韧带等软性结构损伤的诊断情况。结果 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均高于X线检测,X线检查漏诊率、可疑率均高于CT三维重建检查,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分型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CT三维重建诊断关节面塌陷率、软性结构损伤率显著高于X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立体直观的显示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形态,准确提供了骨折分型,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诊治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均给予X线片、螺旋CT、MRI检查。比较三种技术分型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和分型符合率。结果 MRI与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准确率与分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与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准确率与分型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片在胫骨平台分型诊断中应用效果欠佳,需结合螺旋CT与MRI进一步检查,提高分型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临床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数字X线摄影(DR平片)与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准确率明显高于DR平片,P0.05;而在诊断Ⅴ型、Ⅵ型上无明显差异,P0.05。DR平片检出胫骨平台骨折例数为75例,占90.36%与多层螺旋CT检出96.38%(80/83)相比较,χ~2=2.434,P=0.118;而分型符合例63例,占75.90%,明显低于多层螺旋CT诊断96.38%(80/83),χ~2=14.586,P=0.000。两种方法在诊断伴髁间隆突骨折、伴腓骨小头骨折正确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可利用平扫与重建技术来更好的显示患者骨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漏诊,且可正确分型,更好的检出腓骨小头和髁间隆突等合并症,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分析CT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结果:本组56例,CT分型:Ⅰ型10例(17.8%);Ⅱ型,后外髁劈裂骨折5例(8.9%);Ⅲ型,后外髁塌陷骨折16例(28.6%);Ⅳ型,后外髁劈裂塌陷骨折2例(3.6%);Ⅴ型,后内髁劈裂及后外髁塌陷骨折23例(41.1%).经X线片做出诊断47例,漏诊2例(3.6%),可疑4例(7.1%),3例X线提示裂纹骨折,CT扫描和三维重建显示粉碎骨折(5.4%).结论:螺旋CT检查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诊断、骨折分型、显示骨折移位程度和骨折碎骨片方面,均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选本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分别接受数字X线摄影(DR)检查和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检查。结果 CT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型诊断、整体分型检出率、骨折检出率、髁间隆突骨折检出率、腓骨小头骨折的检出率显著优于DR检查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由此可以知道,应用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影像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有良好的诊断效果,诊断率高,而且诊断分型的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对胫骨螺旋骨折伴后踝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胫骨下段1/3螺旋骨折患者共61例,入院后先行X线检查,共发现12例患者伴有后踝骨折,对未发现后踝骨折剩余患者,在创伤后7天内行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观察并评估多层螺旋CT、磁共振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类复合骨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对X线检查未显示后踝骨折者的49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和磁共振检查,检查出后踝骨折者39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度、准确率均小于磁共振检查(P0.05);通过多层螺旋CT及磁共振检查所示,49例后踝隐匿性骨折患者中,共有38例骨折累及骨皮质,占77.55%,其中多层螺旋CT检出38例,磁共振检出25例,骨折累及骨皮质方面,检查敏感性、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检查(P0.05)。结论对于骨皮质骨折,磁共振检查诊断率低于多层螺旋CT检查,创伤后病人如果临床症状明显,但行X线检查未能确定诊断者,应及时选用磁共振或者CT检查,对于本研究的复合性骨折,应将多层螺旋CT加重建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对脊柱爆裂型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98例,对98例患者分别行X线片(东芝MRADD50SRADREX系统)和多层螺旋CT(Siemens Emotion16扫描仪)检查。观察并记录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两种影像学检查的检查时间及费用,同时评估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率。结果多层螺旋CT对爆裂脊柱骨折的检查时间显著多于X线片对爆裂脊柱骨折的检查时间(t=9.2231),CT检查费用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t=3.0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检测率(94.89%)显著高于X线片检测率(6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594,P0.05)。结论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影像学诊断,虽然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检测率较高,但临床医师仍需先以X线检查作为诊断基础,确定脊柱骨折位置及大致的损伤程度,然后再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确定脊柱骨折的相关细节及椎管狭窄是否伴有小骨块突入等。因此采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共同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行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对比。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Lauge-Hansen分型结果,X线与螺旋CT三维重建下对胫腓联合损伤检查准确率。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旋后-内收型灵敏度、准确性,旋后-外旋型灵敏度、准确性,旋前-外展型准确性,旋前-外旋型准确性等指标优于X线检查,但本次实验样本数据较少,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螺旋CT三维重建下对胫腓联合损伤检查准确率89.13%(41/46)高于X线63.04%(29/46),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行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相比于X线检查能够更好的判断骨折分型及检出胫腓联合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研究多层螺旋CT重建与胸部X线片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前诊断提供参考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疑似肋骨骨折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龄平均(39.67±5.28)岁。对所有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胸部X线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观察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各类型裂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12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及复查后均确诊为肋骨骨折,且共计骨折189处。经检查诊断骨折类型,其中线性46处,不完全性28处,错位性83处,粉碎性32处。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片检查共诊断肋骨骨折127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共诊断肋骨骨折174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92.06%)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6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整体检出率极高,三维立体图像可有效降低诊断漏诊及误诊,适合临床检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骨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X线片漏诊,而经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MPR及3D图像确诊患者的资料.结果 46例隐匿性骨关节骨折经X线检查未发现明确骨折,后经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清晰显示细微骨折的骨折线方向、骨碎块大小、移位程度及关节受累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能对骨关节隐匿性骨折做出准确诊断,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中所见及病理学结果为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效果;同时,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体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更低,P <0.05。多层螺旋CT对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所致肠梗阻的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36.17%,54.67%),P <0.05。多层螺旋CT的图像清晰度、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操作复杂度评分明显低于腹部X线平片,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及体验方面均优于腹部X线平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Schanzker分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9-10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所见为"金标准",统计多层螺旋CT检查对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符合率和Schanzker分型的符合率。结果本组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符合率为94.74%(72/76)。对Schanzker分型的总符合率为90.79%,其中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100.00%、90.81%、81.58%、86.21%、73.33%。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和Schanzker分型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尚有一定的误诊率,而且对Ⅳ型、Ⅴ型、Ⅵ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Schanzker分型符合率相对较低,故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尤其是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应联合MRI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X线、16排螺旋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用于诊断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均行X线、16排螺旋CT以及MRI检查,比较三者诊断准确率。结果 X线、16排螺旋CT、MRI对胸腰椎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0.83%、90.00%,97.50%,对椎体骨折数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9.50%、91.49%、97.16%,对附件骨折数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3.03%、90.45%、96.63%,三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及MRI对于胸腰椎骨折及锥体、附件骨折数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且而二者中MRI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数字化多层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66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二维多平面重建;23例患者行三维容积再现,对3例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不同重建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成像对骨关节创伤显示清楚,诊断正确率为100%,二维多平面重建有助于骨折细节和错位的显示及软组织损伤的显示,三维容积再现有助于骨折和局部复杂的解剖结构直观的立体显示. 结论 数字化多层螺旋CT有助于创伤的正确分型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可以对骨关节创伤做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骨盆后环骨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31例骨盆后环患者均行骨盆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31例经X线片做出诊断25例,漏诊2例(占6.5%),可疑4例(占12.9%),经螺旋CT检查后修正诊断,螺旋CT三维重建片均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骨折的立体细节。结论:螺旋CT检查有助于确定骨盆后环骨折的分型,有利于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的影响及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的肱骨近端移位骨折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X线片检查,同时行肩部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Neer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比较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两种方法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并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经手术证实20例中Neer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7例,普通X线片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为55%(11/22),螺旋CT SSD、MPR结合二维CT横切面图像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为90%(18/2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所有螺旋CT三维重建资料均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结论对有手术适应证者,术前行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肱骨近端移位骨折分型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螺旋CT扫描表面遮盖显示(SSD)和多平面重建术(MPR)诊断肩部复杂骨折。方法1996年5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肩部复杂骨折24例,其中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6例,肩胛盂移位骨折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拍摄X线片,15例同时行螺旋CT扫描及SSD和MPR,采用Neer分型法及改良Ideberg分型法对骨折进行分型。比较螺旋CT扫描SSD和MPR技术与传统X线片在肩部复杂骨折分型诊断中的正确率,并评价螺旋CT扫描SSD和MPR技术在肩部复杂骨折治疗方案选择中的指导作用。结果经手术证实,16例肱骨近端骨折中,Neer三部分骨折10例,四部分骨折6例;8例肩胛盂移位骨折中,Ⅲ型2例,Ⅳ型3例,Ⅴ型3例。螺旋CT扫描SSD和MPR技术诊断骨折分型正确率为93.3%(14/15),而X线片诊断分型正确率为41.7%(10/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isher精确概率法,P=0.02)。螺旋CT扫描SSD和MPR资料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结论螺旋CT扫描SSD和MPR能够在三维空间清晰地显示肩部复杂骨折的全部细节,有助于确定骨折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法,能帮助理解骨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64排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肋骨及肋软骨方面的临床效果、作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肋骨、肋软骨骨折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64排螺旋CT图像重建和X线检查,记录并评估CT重建技术与X线检查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80例患者,肋骨骨折共165根,肋软骨骨折共39根。单发骨折患者为26例,占32.5%,多发骨折患者为54例,占67.5%。CT三维重建检查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整体诊断率显著高于数字化X线检查(t=8.9203,P0.05)。肋骨骨折方面,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率显著高于数字化X线检查,肋软骨骨折方面,CT三维重建检查的漏诊率显著低于X线检查(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可以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适合临床医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