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世芳 《人民黄河》2012,34(5):38-39
为了深入认识和理解水功能区达标率的概念及评价方法,结合河南省水功能区监测情况,分析了影响水功能区达标率评价的诸多因素,如流域(区域)范围、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水质目标等。水功能区达标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要作为考核评价就必须有严格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乡市辖区包含有海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两个流域,参与水功能区划的河流有12条。2017年新乡市管辖地区内监测二级水功能区7个,二级区河流长度总计170.70 km。文章根据监测的数据,分析评价2017年重要水功能区和主要河流水质污染的状况,得出2017年新乡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污染状况相比2016年有所恶化、全年达标率均未到80%、达标评价仍然为不达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分析辖区内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与达标情况,对于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水资源保护利用以及水污染防治提出改进依据。依据2017年沈阳市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全指标单因子评价法(最差项目赋全权),对沈阳市水功能区的整体水质状况作出评价。并采用双因子评价法,针对不同水期、不同功能区类型、所属不同河流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作出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市水功能区大体处于Ⅴ类、劣Ⅴ类水质,水质整体达标率不高。提出强化"河长制",严格控制入河排污口数量,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标准等措施,为该区域水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新乡市地表水水质状况,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新乡市地表水水质资料,分析评价2012年水功能区和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结果显示:新乡市参与评价的31个水功能区,达标率为25.80%;参与评价的16条河流,达标率较为32.70%;海河流域2012年水质达标率22.20%,比2011年的5.60%有较大幅度提高,水质有所改善;而黄河流域2012年水质达标率36.40%,比2011年的63.60%有较大幅度下降,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5.
泗洪县水功能区达标分析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泗洪县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以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通过建立水质一维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不达标水功能区保护对策。通过对策的实施,2020年全县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盐城市水功能区监管,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本文根据2018年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资料,对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水质分析结果,对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游来水、点源和面源污染、监测断面布设、水质目标设定等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赣州市辖区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诸多因素,如监测断面的布设、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等,并针对辖区典型水功能区特点,试从5个方面探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科学、合理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考核体系,为赣州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根据漠阳江流域2006-201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漠阳江流域6个水功能区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水功能区水质总体良好,水质保持在Ⅱ~Ⅲ类,不达标河长仅占评价河长的4.4%,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对4个水功能区进行趋势分析,漠阳江干流阳春保留区、漠阳江干流阳春-阳江饮用农业用水区和潭水河阳春保留区水质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氨氯、总磷和铁.  相似文献   

9.
采取全指标评价法和双指标评价法对全国4 493个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全国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分别为61.2%和49.6%,双指标评价结果好于全指标评价结果。根据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现状污染物入河量的关系,对水功能区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未超载的水功能区有2 907个(占64.7%),而另外35.3%的超载水功能区以25%左右的纳污能力接纳了60%以上的污染物入河量,表明功能区超载而水质达标的问题普遍存在,原因是纳污能力计算标准偏严格而导致。同时还大量存在功能区不超载但水质不达标的情况,这主要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背景值高、受到上游功能区污染物超标入河量的影响,以及对农业面源污染入河量暂无法全面测量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苏省开展的地表水功能区监测和水质达标评价工作,分析研究了省辖各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评价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在监测和达标评价中应关注和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加强对水功能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功能区整体水质达标控制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控制的双控管理为基础,在充分考虑水环境自净能力和水文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纳污能力计算理论,采用流域单元断面功能区达标控制的分段概化、断面分段计算方法,采用公式法、模型法、系统最优化等传统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在排污口水质达标约束下,对贾鲁河各水功能区的COD、氨氮水环境容量进行计算,确定各河段污染物最大允许入河量和削减量,并根据2017—2030年规划COD、氨氮目标含量下的纳污总量分配,确保实现流域污染物削减和控制。按照入河污染物总量、断面双达标的环境容量约束和削减方法,贾鲁河(郑州市区段)不仅能够实现功能区水质控制目标,而且可以实现全河段功能区达标率约束下的排污权优化调配。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认识我国不同区域河流生态基流达标现状,针对全国各大流域90个已确定生态基流目标的主要河流控制断面,基于2009—2018年实测流量资料,综合月均流量、日均流量2种不同达标评估方法,对断面生态基流达标现状进行了评估,并初步剖析了不同区域不达标原因,提出了调控保障建议。结果表明:按照月均流量达标评价,全国主要河流断面生态基流达标率为73.3%;采用日均流量达标评价方法,全国主要河流断面生态基流达标率显著下降,仅为26.7%。东北、西南地区生态基流达标率好于其他区域,黄淮海地区的淮河水系、沂沭泗水系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西江水系为本次评价中生态基流达标率最差的3个水系。全国层面,取用水总量高、取用水季节性冲突、水利工程不合理调度等人为因素是生态基流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占比62.3%。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仅用水质达标率并不能全面评价区域水资源保护现状的问题,根据沈阳市18个水功能区2012—2015年的监测历史资料,利用达标率法和基于改进的变权物元可拓模型对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阐明水质达标率和综合水质变化趋势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和贡献率法分析了沈阳市水功能区水质产生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结果表明:沈阳市水功能区水质有快速好转的趋势,但现阶段达标率仍普遍偏低,其中BOD_5、NH_4~+-N达标率较低,18个水功能区平均值仅为66.7%和66.9%;水质好转的潜在影响因子的大小排序是:CODCOD_(Mn)BOD_5NH_4~+-N,但前3者对水功能区综合水质改善的贡献不大。NH_4~+-N是最主要的贡献因子,平均贡献率达161.8%,因为NH_4~+-N的生产弹性虽不大,但其单项水质增幅明显。研究成果可为评价沈阳市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和明晓今后工作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天淳 《治淮》2013,(12):16-17
针对江苏省开展的地表水功能区监测和水质达标评价工作,分析研究了各省辖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在监测和达标评价中应关注和重点考虑的几个方面,并提出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如何对水功能区加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初步探讨对造成全市水功能区达标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及改善水环境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18年度水功能区水质及入河排污口监测数据,对东营市的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入河排污口达标率及各水功能区、各县区的限制纳污达标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水功能区监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添萍  任珊 《人民黄河》2013,35(7):60-62
根据湟水污染物现状调查监测,湟水流域每年向黄河输送的主要污染物为75 193 t。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由湟水2010—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得出湟水流域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42.9%;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近5 a湟水水质站水质进行趋势分析,表明湟水流域水质整体状况无趋向。随着污水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运行和河道综合治理,湟水流域的水质将逐步好转,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将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夏飞  李凯 《治淮》2013,(1):28-29
1概述盐城市大部分地处里下河水网区,区域内河流纵横,相互贯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达标就直接排泄入河,致使境内水域水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2011年水功能区达标率为60.5%,水质较好的河道主要位于北部地区,如废黄  相似文献   

19.
流域机构作为本流域水资源状况最知情者,必然参与国家对流域各省(自治区)的限制纳污红线考核。红线考核的目标是保障水功能区达标,为此,流域机构首先要确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水质达标率,其次要建立红线考核指标体系,并实施纳污红线监督管理,落实保障措施,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相应的纳污红线管理执行机制。红线考核内容包括目标完成情况、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流域机构参与红线考核的环节将发生在资料核查和现场检查两个阶段。在资料核查阶段重点对省(自治区)上报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核查;在现场检查阶段重点对抽查地区自查报告和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进行实地检查。流域机构应围绕上述环节逐步建立参与红线考核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利用漳河上游流域水功能区2015年4处代表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年平均值,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漳河上游流域4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评价,系统分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以及主要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4个水功能区水质均能满足水功能区Ⅲ类水质目标,水功能区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