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50 CD125 CEA Fer联合测定良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体外放射分析法在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对69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的CA50、CA125、CEA、Fer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对癌性胸水具有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其含量与结核性胸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本文认为早期测定胸水中的CA50、CA125、CEA、Fer含量,对癌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做为肿瘤标志物,铁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癌胚抗原(CEA)已得到公认。但有关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报道的尚少。本文对伴有良、恶性胸水患者42例进行SF、β2—MG、CEA的放免测定,并探讨三者在鉴别诊断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体外放射分析法在良、恶性胸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对69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的CA50、CA125、CEA、Fer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对癌性胸水具有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其含量与结核性胸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本文认为早期测定胸水中的CA50、CA125、CEA、Fer含量,对癌性胸水与结核性胸水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测定了18例结核性胸水,23例肿瘤性胸水中胆碱脂酶活性,发展恶性胸水ChE活性显著低于结核性胸水,肿瘤性胸水ChE常<35u。结核性胸水常>50u。恶性胸水ChE可随病情的进展而进行性下降,胸水ChE活性测定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胸水的一项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检测了28例良性胸水和31例恶性胸水的癌胚抗原(CEA)、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倍氢酶(LDH)、铁蛋白值。恶性胸水的CEA、LDH显著高于良性胸水。但两组间的β2MG、铁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故联合检测胸水多项生化指标,在良、恶性胸水鉴别中有价值,尤以CEA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CEA及LDH测定对良恶性胸水的鉴别诊断云春梅,杜钧,张汉丰,程丽桂(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0~1991年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对经临床、病理证实的48例良性和12例癌性胸水测定CEA,对其中34例结核性与10例癌性胸水测定LDH,结果分析如下。1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胸水)的鉴别诊断。方法;复习203例胸水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恶性占44.3%,结核性中47.3%,恶性组胸水瘤细胞阳性率57.8%,结核组胸水结核菌及L型浓缩涂片加培养阳性率48.2%,胸膜活性检结核组阳性率50%,恶性组40%,CEA,CA50胸水,血清联合检测诊断恶性胸水特异性97.0%,敏感性91.7%。结论:CEA,CA50血清,胸水联合检测在胸水鉴别诊断中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2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及1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进行了胸水及血浆癌胚抗原(CEA)测定,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胸水及血浆CEA均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P〈0.01)。肺癌患者中多数(8/12)胸水CEA〉20ng/ml虽有4例患者胸水CEA〈10ng/ml但其胸水CEA为血浆CEA的两部或以上,提示测定胸水CEA及其与血浆CEA的幽会有助于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  相似文献   

9.
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胸水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良恶性胸水诊断价值。方法常规染色体制片和Crocker法,对46例恶性胸水、75例良性胸水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结果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敏感性91.3%,准确率93.4%;AgNOR技术敏感性89.1%,准确率90.1%;恶性胸水和良性胸水AgNOR每核平均数分别为5.81±1.19和1.86±0.38;染色体检查和AgNOR技术联合鉴别敏感性95.7%,准确率98.3%。结论染色体异常和AgNOR颗粒数增多,均与恶性肿瘤相关,二者联检比单纯染色体检查更有助于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为区别良恶性肿瘤胸水,联合检测胸水中Igg、IgAIgM、CEA和β2-MG。结果显示:与结核性相比,癌性胸水中CEA明显升高,而IgG、IgA、IgM和β2-MG均明显降低。表明联合检测IgG、IgA、IgM、CEA和β2-MG对区别良恶性胸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CEA和β-MG及结核PCR联合检测对胸水的鉴别诊断价值唐华平,孙美红,马红,邵一兵,张爱军,王松梅1995年5月-1997年4月,我们对36例恶性胸水和40例结核性胸水病人进行了癌胚抗原(CEA)、β-微球蛋白(β-MG)及胸水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  相似文献   

12.
霍滨 《右江医学》2000,28(2):125-126
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历来是临床医生关注的棘手问题 ,近几年来国内对这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 ,也取得了某些进展。研究的结果表明 ,对以下一些物质的检测有助于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1.癌胚抗原 (CEA)及糖类抗原 (CA50 ,CA19 9,CA2 4 2 )李坚( 1) 分老年恶性胸腔积液组 4 4例 ,检测血清及胸水中的CEA、CA50及CA19 9,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15例 )及老年良性胸腔积液组 ( 30例 )(P均 <0 .0 1)。此三项标志物的胸水 /血清比值显著高于良性组 (P <0 .0 5)。以单项指标来诊断恶性胸腔积液 ,则CEA最高 ,为 72 …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胸水116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梁 《广东医学》2000,21(8):671-672
目的:探讨各种辅助检查对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恶性胸水1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胸水者的胸水CEA/血CEA比率均大于1.0;纤支镜确诊率63.3%,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确诊率63.8%;胸膜活检确诊率72.2%,淋巴结活检确诊率100%,结论 对胸片,胸部CT、胸水CEA/血CEA比率提示恶性胸水者,应作纤支镜、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对伴淋巴结肿大者,行淋巴结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14.
胸水生化检查对结核和癌性胸水鉴别诊断的进展刘冠峰,张改明胸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征象,多数患者可以明确胸水的性质,但文献报告约有20%的胸水病例虽经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特别是结核性胸水(TBPE)和癌性胸水(CAPE)的鉴别常存在着困难。近年来发现胸水...  相似文献   

15.
胸水内皮素检测对鉴别结核性与癌性胸水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40例良性、恶性胸水中的内皮素(Endothelin.ET)进行检测,其中结核组19例,癌性组21例。结核组与癌性组ET含量(x±s,pg/L)分别为:72.18±20.06,36.01±16.53,结果显示:结核组胸水ET含量明显高于癌性胸水组(P<0.01)。若以癌性组胸水(约53pg/L)为界线,则结核组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82.17%),同时,通过和其它指标,如CEA,PCR,ADA,CA-50进行比较,E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满意,提示胸水中ET含量的测定对结核性、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胤仕 《甘肃医药》1995,14(5):258-259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光电比色法对34例恶性胸液及49例结核性胸液患者测定胸液与血清中癌胚抗的(CEA)、乳酸脱氢酶(LDH)和铁蛋白(FT)的含量,结果表明多指标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的诊断效果更好,胸水、血清中CEA、LDH、FT6项指标中,以3项或3项以上结果符合诊断标准时确定诊断为宜。对临床上难以鉴别的病例应行我指标联合检测、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CA_(19-9)等四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水的诊断价值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胡友石,徐刚,葛振明胸腔积液(简称胸水)原因甚多,其中以结核和肺癌最为常见。二者鉴别一般较容易,但少数病例鉴别很难。1992年10月至1994年12月间,我们对3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联全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52例良恶性胸液中的CYFRA21-1和CEA。同时检测16例恶性胸液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FRA21-1、CEA。结果 良恶性胸液中CYFRA21-1、CEA差异明显(P〈0.01),如以CYFRA21-1〉3.3%ng/ml,CEA〉15ng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检测恶性,结核性和非特异性炎性胸水的总唾液酸,癌胚抗原含量。研究表明:恶性,结核性胸水的TSA明显高于非特异性炎性胸水;结核性胸水的TSA虽然升高,但其CAE支明显低于恶性胸水,。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16例癌性胸液和42例结核性胸液的CEA值,结果两组胸液的CEA值(x±s)分别为50.14±27.91和10.3±4.15(μg/L)。以胸液的CEA值>15μg/L为诊断癌性胸液的界值,癌性胸液组阳性率为81.25%(敏感性),特异性为92.86%,结核性胸液组阳性率为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胸水的CEA测定对癌性与结核性胸液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