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近10年来,短节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AF系统)作为脊柱后路固定方法,被广泛采用,取得较好效果。自1999年至2002年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3岁至61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3例、车祸伤4例、跌伤3例;损伤节段T11 1例、T12 3例、L1 7例、L2 4例;骨  相似文献   

2.
自1993年12月以来,我们应用双哈氏棒加节段性推板下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18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16例,女2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塌方6例,汽车撞伤10例,翻车致伤2例。受伤节段:胸1冽,胸8例,腰6例,腰3例。骨折类型:Chance骨折1例,骨折脱位2例,爆裂骨折5例。全瘫8例,不全瘫4例。1.2手术方法俯卧位,局麻,后正中切口,显露伤椎上、下各2个节段,定位清楚后,根据具体伤情决定术式,行半推板或全推板切除减压,摘除骨片,尤其是解除脊髓前方压迫。利用手术台架,牵…  相似文献   

3.
对3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分别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单节段固定(16例)和短节段固定(16例)治疗;两组在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后凸角、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差异(P>0.05)。单节段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安全、有效、创伤相对更小,但局限适用于单侧终板损伤且椎弓根无骨折的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4.
重视胸腰段骨折治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由于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增长和人口老年化问题,脊柱骨折的问题日益严重。在胸段与腰段骨折中临床上有意划分出胸腰段骨折来,这是有其解剖上的特点的。胸腰段是指T11~L2这一节段。如果把胸廓看成是相对固定的话,那么胸腰段就是胸与腰的接合部。T11和T12的肋骨,可以看成是大而长的横突,实际上参与了腰部的活动。胸腰段也是脊髓圆锥的终止处,因此,合并脊髓损伤就不足为奇。据Aebi等统计,在1445例胸椎与腰椎骨折中胸腰段占了62.4%(901例),其中T12和L1又占了44.8%(648例)。可见胸腰段骨折在脊柱骨折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陈才平  冯水云 《人民军医》2000,43(10):574-575
肱骨干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方法很多 ,过去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 ,效果不十分理想。 1 990年 1月 1 999年 1月 ,我们采用双Enders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 4 6例 ,效果较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31例 ,女 1 5例 ;年龄 2 0 69岁 ,平均 38 5岁。车祸伤 1 8例 ,跌伤 1 2例 ,重物砸伤1 0例 ,机器绞伤 6例。肱骨上段骨折 1 5例 ,中段 2 3例 ,下段 8例 ;开放骨折 4例 ,闭合骨折 35例 ,陈旧性骨折 7例 (术后骨不连接 3例 ) ;粉碎骨折 1 8例 ,短斜骨折 1 2例 ,横断骨折 1 0例 ,节段骨折 4例 ,病理性骨折 2例。合并桡神经伤 5例…  相似文献   

6.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7年收治7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59例,女11例;年龄20—65岁。单一节段骨折66例,其中L1骨折28例,L2骨折13例,L3骨折10例,L4骨折4例,L5骨折2例,T11骨折2例,T12骨折7例;双节段骨折3例,其中T12~L1、L1-L2和L2-L3骨折各1例;三节段骨折1例,为T12~L2。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26例,C级14例,D级7例,E级17例。术前椎体前缘高平均32%,后凸角平均25°,术前、术后均行X线检查。内固定方式:钛板系统(DRFS)65例,钛棒系统5例(PRSS1例,USS1例,CD3例)。结果术后随访0.5~5年,平均2.3年,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恢复至95%,后凸角矫正至前凸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6例,B级18例,C级19例,D级5例,E级22例。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螺钉内固定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DRFS钢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适合伤椎内固定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胸腰椎骨折AF钉系统内固定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 4 3例胸腰椎体骨折的治疗经验和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 1999年 4月~ 2 0 0 3年 8月收治的 4 3例胸腰椎体骨折手术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高处坠落伤 34例 ,车祸伤 6例 ,砸伤 3例 ;损伤椎体 :T91例 ,T10 1例 ,T112例 ,T12 13例 ;L115例 ,L2 5例 ,L3 4例 ;T11、L1双椎体 1例 ,T12 、L1双椎体 1例。结果  4 3例中 37例获得连续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3年。椎体形态的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 7.4 5°(17~ 5 2°)恢复到术后平均 5 .3°(0~ 15°)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 5 6 % (15 %~ 77% )恢复到术后 89% (6 2 %~10 0 % )。 13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 ,其神经损伤ASIA分级平均提高 1~ 3级。结论 认为AF钉内固定胸腰椎体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 ,掌握恰当的椎体固定方法和手术时机 ,椎板植骨是患椎椎体稳定及神经损伤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 1998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Kaneda器械 (上海浦卫公司 )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12例 ,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年龄 18~ 42岁 ,平均 2 7.8岁。伤因 :高处坠落伤 7例 ,交通伤 3例 ,重物砸伤 2例。损伤节段 :T8,91例 ,T91例 ,T12 4例 ,L13例 ,L2 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h~ 5d ,平均 15 .8h。术前Franke1分级 :A级 1例 ,B级 6例 ,C级 5例。手术前椎管狭窄率 (CT测量 )为 2 4%~ 6 7% ,平均 48.3%。X线示脊柱后凸角为 1…  相似文献   

9.
颈胸段脊柱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其前路手术疗效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颈胸段脊柱损伤患者,损伤部位为C6-T1;损伤类型为椎体爆裂性骨折1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6例,单纯骨折脱位2例。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别行颈胸段前路C7,C6,7,T1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C8,T1或T2相应节段脊髓神经根症状,其中8例伴有窦性心动过缓,7例出现低血压,6例出现Horner征等交感神经节刺激症状,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其中17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21例伴有交感神经节刺激症状者有所缓解,1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Orion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10.
Zplate钛钢板是一种新型的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械 ,是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固定来加强脊柱前柱的稳定性 ,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取得显著疗效[1] 。我科 2 0 0 0年 4月~ 2 0 0 2年 10月共行此种手术 18例 ,收到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15例 ,女 3例。年龄 2 2~ 4 8岁 ,平均 35岁。受伤原因 :坠落伤 10例 ,车祸伤 6例 ,砸压伤 2例。骨折部位 :T111例 ,T12 2例。L110例 ,L2 4例 ,L31例。术前ASIA分级 (美国脊髓损伤分级 )A级 2例 ,B级 3例 ,C级 8例 ,D级 5例。1 2 手术方法及技术…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柱胸腰段骨折常合并脊髓损伤 ,如何选择正确的内固定方法是治疗的关键。结合我院 1994年 9月~ 1999年 9月收治的 6 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前路(Kaneda)、后路 (Harrington)及椎弓根钉(RF、AF)手术内固定的体会 ,讨论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 :6 4例中男 5 1例 ,女 13例 ;年龄 16~ 5 2岁 ,平均 32岁。骨折类型 (Denis分类 ) :屈曲压缩型 2 9例 ,爆裂型 15例 ,屈曲牵张型 7例 ,屈曲旋转型10例 ,剪力型 3例。伴有神经损伤 5 6例 ,按Franka1分级 :A级 2例 ,B级 16例 ,C级 2 1例 ,D级 14例 ,E级 3例…  相似文献   

12.
椎体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胸腰段椎体复位后椎体内存在空隙以及骨折裂隙 ,这种骨折后椎体力学强度不够 ,远不能负重。如在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内固定的同时 ,经伤椎椎体内填塞或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 ,即可增强椎体的强度 ,从而大大提高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 ,也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笔者对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 ,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 :( 1)标本准备 :6具经体积分数 4%甲醛固定的老年尸体胸腰椎标本 ,男 4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6 4岁 ;平均身高 16 6 .5cm ;平均体重 6 4.5kg ;储存时间平均 5个月 ;均摄正侧位片 ,以排除先天性畸形、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叩磁共振成像(MRI)在胸腰段椎体外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胸腰段椎体外伤患者利用3.0TMRI的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扫描方法用矢状位:T1WI,T2WI,T2WI+FS,轴位:T2WI,冠状位:T2WI+FS。结果椎体骨折37例,脊髓损伤25例,椎体骨髓损伤16例,韧带损伤21例,腰大肌损伤11例,椎管狭窄22例,椎旁血肿4例。结论MRI对胸腰段椎体外伤后的病变显示良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7年3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诊断为胫骨多段骨折并行闭合复位交锁钉固定治疗且随访完成的患者病例资料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3~68岁,平均39. 5岁。道路交通伤16例,高处坠落伤12例,运动伤4例;左胫骨骨折19例,右胫骨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5例;单纯胫骨多节段骨折18例,合并腓骨骨折10例,合并髌骨骨折2例,合并跟骨骨折2例,其中4例合并有头、胸、腹部损伤。在术后1d、3d,1、5、12、18个月随访拍摄胫腓骨全长正位及侧位X线片,末次随访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32例获得5~18个月随访,平均12. 5个月。其中30例获得骨折愈合,2例出现延迟愈合,临床愈合时间16~39周,平均19. 7周。末次随访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其中优21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达93. 8%。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1997~ 2 0 0 2年 ,我们采用侧前方减压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36例 ,并随访 1~ 5年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17~ 6 3岁 ,平均 4 1 5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15例 ,塌方砸伤2 1例。骨折部位 :T116例 ,T12 13例 ,L110例 ,L2 7例。骨折类型 :爆裂型 2 5例 ,骨折脱位 3例 ,屈曲压缩型 8例。1 2 固定方式 Kaneda装置 8例 ,Z plate 2 0例 ,仿Z plate 6例 ,中华长城前路钉棒系统 2例。1 3 结果 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 (ASIA)神经功能分级 ,术后比术前获Ⅰ级恢复 8例 ,Ⅱ级恢复 19例 ,Ⅲ…  相似文献   

16.
T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卫东  聂长根 《人民军医》1998,41(12):700-701
我院1993~1996年应用多功能单侧T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股骨髁上骨折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0~72岁,平均39岁。开放损伤4例,闭合损伤22例(其中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脏器损伤7例)。车祸伤13例,跌伤8例,枪伤2例,其他伤3例。骨折类型:横形2例,斜形4例,粉碎性20例。本组4例开放损伤均急诊行伤口清创,骨折用T形外固定支架固定;闭合骨折中除2例陈旧骨折外,均于1周内手术治疗。1.2 治疗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上空气止血带。取患侧大腿下段前外侧切口,长度以能较好显露骨折为宜,自股外侧肌…  相似文献   

17.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椎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26~62岁,平均39.2岁。损伤节段: T119例,T1213例,L110例,L23例,L31例;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6例。神经功能情况按Frankel分级: B级2例,C级13例,D级6例,E级15例。通过对术前、术后即刻以及终末随访时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的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0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后1.5年随访时按Frankel评价标准均有1~3级不同程度恢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较术前明显改善。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影像学检查示椎管狭窄率、Cobb角、伤椎楔变角、下间隙角、上间隙角、伤椎前缘压缩率、伤椎后缘压缩率较术前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结合后路椎弓根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够较好地重建伤椎高度,有效维持伤椎的三柱稳定性,降低了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献章  申俊生 《人民军医》2000,43(10):573-574
19961 998年 ,我们采用螺丝钉固定锁骨及喙突方法 ,治疗锁骨远端粉碎型骨折 7例 ,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5例 ,女 2例 ;年龄 1 84 9岁 ,平均 33 5岁。左侧 3例 ,右侧 4例 ;交通事故伤 5例 ,重物砸伤 1例 ,刀砍伤 1例 ,其中 2例属开放伤。合并胸锁关节脱位 1例 ,合并其他损伤 5例 ,均无血管神经损伤。X线片显示 ,均为锁骨远端粉碎型骨折 ,骨折近端移位明显。术中证实合并喙锁韧带完全断裂 6例不全断裂 1例。1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颈丛麻醉下进行。合并胸锁关节脱位者先行复位克氏针固定 ,开放伤先行清创 ,合并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截瘫的效果。方法采用侧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陈旧性骨折伴截瘫共2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术后6个月~2.5年。后凸角术前为23°,术后为6°。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2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E级9例;术后A级1例,B级3例,C级4例,D级6例,E级12例。结论对于因前方压迫造成神经损伤的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尤其对于仅由中柱的骨折移位而致脊髓损伤者,侧前方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1999~2005年,我院采用脊柱钢板内固定结合融合的方法,治疗31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最大程度恢复了胸腰段脊柱的稳定性,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18~42岁,平均30岁。病变椎体分布:T10~T1112例、T11~T1212例、L14例、L23例。截瘫指数为2者9例、3者12例、4者9例、5者1例。截瘫持续时间最短7天,最长6个月。术前X线测量后凸成角31~70°,平均40°;脊柱侧弯9~20°,平均16°。1.2手术方法:在插管全麻下行健侧卧位,病灶侧在上,先行病灶清除椎管前外侧减压椎体间植骨,再行脊柱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