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结合面的处理方法和粗糙度、接缝材料的种类、新混凝土的组成、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方式以及混凝土的温控、养护措施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加高过程中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2.
梯度混合混凝土叠浇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陶粒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叠合浇筑试块进行双面剪切试验,研究混合混凝土叠合浇筑时,结合面处理方式及浇筑间隔时间对结合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了浇筑结合面微观结构的形貌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两种结合面处理方式下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强度均发生相同规律的降低变化。人工凿毛处理后的浇筑结合面水化反应充分均匀,微观结构较为致密,无明显收缩微裂缝或缺陷;粉煤灰砂浆涂刷处理后,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浇筑结合面机械咬合力及有效摩阻力,弱化了浇筑结合面上的微空隙结构,后期浇筑普通混凝土硬化收缩时,局部产生微裂缝或微空隙缺陷,从而影响了浇筑结合面的粘结剪切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智渊 《陕西水利》2024,(3):155-156+159
在新疆区域冬季比较寒冷,一年中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间比较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避免不了在冬季施工心墙沥青混凝土,因此对心墙沥青混凝土冬季施工配合比进行研究,并在室内模拟-20℃工况下施工沥青混凝土结合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推荐冬季施工配合比参数为级配指数0.38,填料用量13%,油石比7.9%,随着油石比的增加,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呈减小趋势后趋于稳定,间接拉伸强度逐渐减小;上下层沥青混凝土粘结良好,芯样试件结合面的抗剪强度是非结合面抗剪强度的86.9%,且结合面处无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4.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冻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平先  张雷顺  赵国藩 《水利学报》2005,36(3):0339-0344
本文通过162块新老混凝土粘结Z形剪切试件的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剪切性能的影响。试件在温度~18℃.8℃范围内经受了0、5、10、15、20和30次的冻融循环。分析了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冻融损伤破坏的机理和冻融循环次数、界面处理方法、界面剂的类型以及新老混凝土的强度等对粘结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新老混凝土粘结剪切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急剧下降,冻融30次时,所试验的试件几乎全部从粘结面冻融破坏。粘结剪切强度的下降是由于新老混凝土本身强度的下降和粘结剂强度的下降以及粘结面的损伤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丹江口大坝后期加高现场原位抗剪试验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法向应力与峰值抗剪强度的关系;法向应力与残余抗剪强度的关系;法向应力与摩擦抗剪强度的关系;两种水泥混凝土剪切变形特性;剪切面特征及描述。研究成果为设计提供了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参数,为抗滑移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论证了大坝加高采用贴坡嵌固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7,(9):117-120
为系统研究冷缝对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针对气温、浇筑时间间隔等因素,以带冷缝面的混凝土试件为研究对象,进行抗折、劈裂、抗渗、抗冻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冷缝的存在显著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折和劈拉强度;浇筑时间间隔相同时秋季冷缝面的抗折、劈拉强度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混凝土冷缝面的抗折和劈拉强度及抗渗、抗冻性能总体上均随浇筑时间间隔的增加呈减弱趋势,不同的是抗折和劈拉强度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之间存在最劣点。  相似文献   

7.
郭庆海  张剑  李平先  张雷顺 《人民黄河》2005,27(8):55-56,58
结合国内外新老混凝士粘结面糙化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概况,提出一种适用于工程大面积应用的用环氧树脂对老混凝土表面进行糙化处理的方法,并对经受冻融的老混凝土进行了粘结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环氧树脂和细集料糙化处理后的老混凝土界面,其粗糙度以及与新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均明显提高,故而该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的补强加固。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老混凝土复合圆台柱体粘结试件,对72个带凹槽的老混凝土粘结面与新混凝土粘结的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凹槽宽度、界面剂等对粘结面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粘结面的等效水力隙宽、渗透系数以及渗透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老混凝土表面刻槽,可提高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的抗渗性能;界面剂可改善粘结面的抗渗性能。粘结面的等效渗透系数约为1.94×10-8~4.03×10-9cm/s。  相似文献   

9.
老混凝土表面处理方式是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根据多个不同粘结面粗糙度的新老混凝土粘结梁抗折试验分析表明,粗糙度对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有明显影响,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后帮式重力坝加高存在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和新老坝块分载的问题,结合面有限结合部分传力时传统的材料力学法和整体刚体极限平衡法不再适用于应力和稳定计算.本文介绍了重力坝加高模拟的有限单元法,提出了新老坝块应力和稳定计算的有限元等效法,以丹江口7#坝段为例进行了不同结合面状态的多工况计算,与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尔滨水文水资源勘测总站实测水下地图及水文资料,针对桥梁上、下游浅滩变化,分析桥梁对水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稳定河床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计算方法建立流量与综合落差、稳定流流量计算公式,从而使受洪水涨落和变动回水影响的非单元值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为精减测次、简化外业洲验,水文预报、水文及整编工作电算化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小浪底地下厂房围岩稳定计算地质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工程勘探资料,在分析小浪底枢纽地下厂房区主要结构面的分布规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何传真概化地质模型,并采用不连续介质有限元离散化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地下厂房围岩的应力应变。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概化地质模型符合实际地质状况,计算的应力分布与实测的变形特征相吻合,这与目前按常用的其它模型及连续介质计算的结果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门楣通气措施不仅可以消除阀门顶缝空化,而且可以抑制阀门底缘空化。通过对门楣缝隙比和掺气坎长度的研究,得到其临界条件和通气量大小,从而确定较优的缝隙比和掺气坎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