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新一代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电力通信运行维护和专业管理的实际需求,从总体上描述了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电力通信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在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将综合监视、资源管理、通信信息管理集成在一起,能够为电力通信的运行维护和专业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
正0引言电力通信管理系统(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是目前电力通信工作重要的支撑平台,它提供检修管理、缺陷管理、方式管理、告警值班管理、资源图形管理、资源信息管理等业务。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其运维管理水平和效益,对电力通信运维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场运维是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安全、质量和效率直接  相似文献   

3.
山西电力通信一体化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山西电力通信一体化资源管理系统研究项目,提出了建设山西电力通信一体化资源管理系统的目标、原则和技术体系架构思想,描述了系统的功能组成、结构、图形化构建、系统集成等特.占、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信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采用一体化分布式网络B/S建模机制,实现了统一的、图形化和智能化的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融合AJAX和J2EE的动态数据嵌入分层SVG技术开发的自动生成矢量图形系统,实现对机房、设备、光缆线路、电缆线路、配线以及传输网络图、业务图等资源的动态管理;系统提出了电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通信网络精益化管理的迫切需要,济南供电公司建设了独具网络拓扑智能分析特色的"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电力通信管理提供了一个客观反映通信网络实际状况的可视化平台。对济南电力通信网络拓扑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目标、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电力通信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跨专业、面向用户的资源模型,形成通信共享核心资源库,为电力业务开通、服务保障提供支撑,应用于电力通信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服务于电网的生产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南方电网建设了主干网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层架构,通过"三平台,一主线"的设计理念,对电力通信各业务运营提供支撑,实现了与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的有效集成,为提高运行维护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南方电网资源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及应用中的问题,介绍了相关建设和运行经验,并提出电力通信资源管理效益和电力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DCOM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空间数据库技术、组件式GIS技术、面向对象技术,提出了一个实现4级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统一化、图形化和智能化的分布式综合管理解决方案.论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组织与存储、功能设计和业务组件设计.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地区电力通信系统程序化管理的需求,通过对通信设备的定义以及设备信息点定位方式的确定,阐述了通信系统电路运行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图形管理模块以及相关数据库的设计方法,给出了一个科学、实用并基于网络化的通信综合管理平台。该系统实现了地区电力通信管理工作的程序化、网络化管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对探索和解决目前日趋复杂的电力通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对电力通信资源统一、有效的智能化管理,建设了西北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与实时监控系统、通信MIS系统共同构成通信运行管理的基础平台.系统的硬件采用双机双网模式,软件采用分层结构,并以业务为切入点全面管理系统资源,提供资源信息的动态采集、端到端的保护功能及其他高级应用功能.实现了与现有DMIS系统的有效集成,为提高运行维护水平和管理工作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系统内部通信设备越来越复杂,通信线路也越来越多,这就给通信资源管理特别是电路资源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针对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在现有的工作步骤及管理眄流程的基础上,设计电力通信资源管理系统,它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图形用户界面的方式,为电力通信资源管理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系统采用模决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从而实现电力系统通信资源的自动化管理.系统通过与光纤在线监测系统相结合,完成对整个电力系统通信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在设计院的生产活动中,三维设计平台和设计流程管理共同发挥着生产组织和流程管理的重要作用,两个平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是,两个平台各自独立运行的现状造成了较大的效率损失以及两个平台之间相关数据的不一致。本文系统分析了两个平台之间的信息流关系,通过研究平台集成技术、开发集成接口,实现两个平台在人员与权限、项目配置、wBS任务结构以及任务进度四个重要方面的同步管理,提高了设计院生产组织和流程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杰 《发电设备》2012,26(5):385-388
针对提高火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设计效率、增强产品管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问题,提出以PDM系统为平台建立以项目管理为主线、以流程管理为保障、以实现产品开发全过程管理为目的的项目管理模型,实现协同设计开发工作的管理平台,实现产品管理的过程控制,达到技术资料的有效归档,最终提升火电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是影响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计的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并没有纳入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计框架。在分析国内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运营管理模式的综合监控系统集成设计方案和系统集成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按照供应链管理理论当中的客户需求管理方法,对火力发电厂客户需求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力发电厂客户需求与设计方案策划的关系以及需求管理的方法,结合火力发电厂技术方案策划的特点以及客户在方案策划过程当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管理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方案策划的原则及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项目设计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皓 《电力勘测》2013,(3):5-9,23
在EPR三代核电项目,参与中外联合设计团队设计进度管理过程中,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来策划、组织设计进度管理体系,以达到优化进度计划管理系统,持续增加顾客满意度的目的。其中重点关注基于全面管理思想8项基本原则,其在项目设计进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以达到工程经验反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了新的变电站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型MIS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案;给出了变电站设备模型,用于MIS系统设备管理模块的构建;基于安全考虑设计了权限管理子系统;针对变电站MIS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工作流管理平台的结构和设计,并结合实例描述了其工作流程;根据数据库设计原则设计了MIS系统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7.
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熊晓光 《电力勘测》2013,(3):66-70,77
本文概述了三维设计技术应用现状,介绍了以三维GIS、多源海量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为主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研究开发了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可实现三维场景下的数字化设计工作。从平台架构、主要技术路线、数据管理及三维协同设计业务等功能应用方面介绍了平台建设思路。通过平台提供的信息化技术和海量数据资源,可提高咨询设计服务水平,为电网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及信息化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燃料电池发电装置能量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针对燃料电池动态响应上的不足,该文探讨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间接控制的能量管理控制方式。建立了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重点分析了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环路的设计方法。针对能量管理的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状态转移控制能量管理的控制算法用于管理超级电容中的能量。建立了5 kW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朱军 《电力勘测》2011,(1):37-39
按照供应链管理理论当中的客户需求管理方法,对火力发电厂客户需求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火力发电厂客户需求与设计方案策划的关系以及需求管理的方法,结合火力发电厂技术方案策划的特点以及客户在方案策划过程当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管理的火力发电厂设计方案策划的原则及内容。  相似文献   

20.
杨超  孟凡玲 《现代电力》2003,20(1):57-59
网络管理的软件系统应当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以”模型 -视图 -控制器”设计模式为基础 ,结合网管软件的实际情况 ,提出一种改进后的”模型 -视图 -控制器 -数据存取”模式。该模式在VoDSL子网的网络管理软件结构设计中加以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