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McAb-Dot-ELISA检测循环抗原法应用于血吸虫病疫区现场查病125例。结果:居民循环抗原阳性率为44.0%,较粪检虫卵阳性率26.4%高(P<0.01),两者符合率为83.3%;治疗后3个月循环抗原阴转率为63.6%,较抗体阴转率10.9%(P<0.01),提示:McAb-Dot-ELISA检测循环抗原法较粪检法检出率高,与IHA检测抗体法比较具有近期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KLH和SEA皮试法 (intraderminaltest,IDT)在血吸虫病疫区对加藤法粪检确诊的 32例阳性人群和31例阴性人群作平行检测。结果显示 :KLH 和SEA IDT二法与粪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 90 %和 1 0 0 %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KLH 和SEA IDT与粪检阴性符合率为 71 9%和 2 5 %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在 31例粪检阴性人群中 ,两IDT检出均为阳性者 9例 ,SEA IDT单一阳性者 1 5例 ,KLH IDT无 1例为单一阳性。在双皮试检出阳性者中经粪孵毛蚴法追踪 ,查出 2例阳性 ,而SEA IDT单阳者中无 1例阳性 ;2 7例治后 1年的人群中 ,KLH IDT检出 6例阳性 ,阴转率为 77 8% ,SEA IDT检出 2 1例阳性 ,阴转率为 2 2 2 %。提示 :KLH作为诊断抗原用于现场皮试不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且有较好的考核疗效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90-1391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抗体IgG、IgM的价值。方法:纳入862例孕妇,分别采用ELISA法、胶体金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IgG及IgM抗体水平,并计算3种方法诊断孕妇HCMV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对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LISA法、胶体金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得HCMV 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0.37%、46.06%、91.88%,ELISA法及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高于胶体金法(P<0.01);ELISA法、胶体金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得HCMV Ig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9.72%、49.54%、91.07%,化学发光法及ELISA法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胶体金法(P<0.01),化学发光法的阳性率高于ELISA法(P<0.05)。3种方法检测HCMV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ELISA法和胶体金法。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HCMV IgG、IgM抗体水平阳性检出率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高,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重组日本血吸虫14-3-3(rSj14-3-3)的单克隆抗体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对血吸虫病疗效考核的价值.方法制备纯化的抗日本血吸虫14-3-3的单克隆抗体,以纯化的兔抗rSj14-3-3多抗和酶标羊抗兔多抗为检测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M-ELISA)法,分别对同批治疗前及治疗后2、4、6、12个月的血吸虫病患者和感染兔血清进行检测,并与常规检测抗体的可溶性虫卵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EA-ELISA)法比较.结果 P-M-ELISA法对治疗前血吸虫病患者检测阳性率为98.2%,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为95.5%.P-M-ELISA法对治愈后2、4、6、12个月血清循环抗原检测阴转率分别为17.7%、41.9%、55%、85%,而检测抗体的SEA-ELISA法分别为3.2%、6.5%、12.5%、15%.结论该法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又有较好的疗效考核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粪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在诊断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3例和健康对照43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粪便中粪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钙卫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随活动期级别增高,粪钙卫蛋白的水平逐渐增高(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乳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活动期级别增高,粪钙卫蛋白的水平逐渐增高(P<0.05)。乳铁蛋白(r=0.71,P<0.01)和钙卫蛋白(r=0.79,P<0.01)含量均与肠镜分级结果显著相关。结论:粪便中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在评价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敏感性高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法(PAP)通过对宫颈癌患者阴道脱落细胞巨细胞病毒抗原的检测,探知 HCMV 与宫颈癌的关系结果表明:宫颈癌患者阴道脱落细胞 HCMV 抗原阳性率(78%)较正常人群组(31%)高,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改良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趋阴极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的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显示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少交叉反应。68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98.5%,216份慢性血吸虫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3.3%。225份正常人血清仅1份阳性。48例血吸虫病治愈者的阴转率为97.9%。实验性血吸虫病家兔治疗后8周,16只治愈的家兔中12只阴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抗原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LeX抗原在78例大肠癌、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中SLeX抗原阳性表达率为82.1%,癌旁组织中为35%,正常组织中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LeX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 SLeX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大肠癌中SLeX抗原表达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1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评价其作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免疫学检测和免疫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Eli-VisionTMplus 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中MAGE-1抗原表达水平.结果 10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石蜡标本组织中MAGE-1抗原阳性53例(51%),MAGE-1抗原表达与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无关(P>0.05);高分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强表达(或)表达率为27%(13/48),显著高于低分级5%(2/44) (P<0.01),高分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强表达率为27%(14/51)显著高于低分期的0%(0/35)(P<0.01).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有MAGE-1抗原表达,MAGE-1抗原表达与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无关;强阳性表达的病例与弱表达的病例相比较,不同分级、分期存在极显著差异,分期或分级高的膀胱尿路上皮癌中MAGE-1抗原明显强表达.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跨区域转诊追踪"管理模式和"常规跨区转诊"管理模式.从管治效果、痰菌阴转和治疗转归三个方面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规则治疗率、规则查痰率和系统管理率分别为92.2%、94.1%和97.2%.对照组分别为57.5%、68.8%和70.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肺结核患者2、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9%和95.9%,对照组分别为77.5%和88.8%,研究组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成功治疗率分别为92.8%和93.8%,对照组分别为64.7%和83.8%,研究组的治愈率和成功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流动人口治疗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管治效果,值得在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腹水患者的血清和腹水进行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卵巢癌相关抗原(CA125)联合检测,结合外科手术、B超及CT检查等确诊腹水良恶性,分析检测结果与患者腹水良恶性的关系。结果:血清检测中,良性腹水组患者的CEA和CA19-9均明显低于恶性腹水组(P<0.05),CA12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水检测中,良性腹水组患者的CEA、CA19-9和CA125均显著低于恶性腹水组(P<0.05);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2.3%,敏感性为95.3%。结论: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能够较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显著提高腹水良恶性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判断腹水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武峰  崔晶 《河南医学研究》1997,6(3):229-231
目的:探讨单克隆抗体胶乳凝集试验(McAb-LAT)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在囊虫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猪囊尾蚴冰冻切片抗原进行 IFAT 检测囊虫病患者抗体;应用抗猪囊尾蚴单克隆抗体致敏胶乳微球进行 LAT,检测囊虫病患者循环抗原。结果:囊虫病患者的抗体检出率为83.71%,分型抗体检测,混合型及脑型检出率明显高于皮肌型(P<0.01);患者循环抗原的检出率为73.05%,脑型患者囊虫活动期的循环抗原检出率明显高于囊虫钙化期(P<0.01),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患者循环抗原的阳性率降为44.11%。结论:McAb-LAT 和 IFAT 在囊虫病临床诊断中有较高价值,循环抗原的检测在脑型囊虫病活动期诊断和疗效考核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确诊为幽门螺旋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7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口服国产雷尼替丁、得乐、羟氨苄青霉素(RDA 组);得乐、羟氨苄青霉素(DA 组)治疗,并与单服雷尼替丁(R 组)对照,四周后经胃镜复查。溃疡愈合率三组分别为83.3%、76%及76.5%。RDA 组疗效优于其它二组(P<0.01),而 DA 组与 R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阴转率分别为86.7%、84%及11.8%,RDA 与 DA 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用抗酸(R)组(P<0.01),而 RDA 组与DA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阴转的溃疡愈合率是87.8%(43/49),未阴转的愈合率是60.9%(14/23)(P<0.01),提示抗 HP 药加抗酸药联合疗效最佳;溃疡愈合与 HP 阴转有较好的相关性(P<0.025);说明 HP 的存在可能是影响溃疡愈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对小鼠轮状病毒 (HRV)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发育正常的BLAB/C健康小鼠 12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番石榴叶大(3.6 g/kg)、中 (1.8g/kg)、小 (0 .9g/kg)剂量组。按Schonb方法复制模型 ,于感染后 2 4h给药 ,正常和感染对照组灌服等容量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藿香正气口服液组 (1.6 2 g/kg)、番石榴叶小、中、大剂量组 ,每日灌胃 3次 ,每次容量为 2 0ml/kg ;疗程为 72h。比较藿香正气口服液、番石榴叶不同剂量对小鼠病死率 ,小肠黏膜病理变化 ,血、粪生化指标 ,SIgA含量 ,HRV抗原阴转率的影响。结果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能改善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粪便中的SIgA含量、HRV抗原阴转率、血Na+ 、红细胞比容 (Ht微量法 )、粪Na+ 、粪糖含量、病死率 ,与番石榴叶小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是通过提高小鼠粪中SIgA含量和HRV抗原阴转率 ,促进小肠黏膜的修复 ,增加粪Na+ 、粪糖吸收 ,减轻脱水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e抗原阴转率﹑转换率。方法:将120例ETV治疗1年DNA转阴但仍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继续服用ETV抗病毒治疗,60例加用调控免疫方,检测24周时患者血清HBV血清标志物,统计其e抗原阴转率﹑转换率。结果:ETV联合调控免疫方治疗组e抗原阴转率﹑转换率显著高于单纯ETV治疗组(P<0.05)。结论:ETV联合调控免疫方有明显的提高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e抗原阴转率﹑转换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感染血吸虫鼠肝组织内虫卵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150例粪检阳性的血吸虫病人及150名健康人的血清,阳性率为96.7%,假阳性率为1.3‰;检测137例其它6种蠕虫病患者和50例内科疾病患者,交叉反应率为0~3.3%。该法的敏感性显著地高于用血吸虫成虫冰冻切片作免疫酶染色试验及环卵沉淀试验,而且方法简便,应用抗原经济,检测率高及获得结果较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血吸虫病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CAg)和循环抗体检测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循环抗体.结果:25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阳性率为80%,循环抗体的阳性率为88%;56例其他寄生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检测均为阴性,循环抗体检测与1例旋毛虫病人血清有交叉反应;25例健康人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体阳性率为16%,循环抗原检测全部为阴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广州管圆线虫循环抗原和循环抗体有助于提高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研制的C50-CA50(IRMA)药盒对307例正常对照组,52例大肠癌组,164例大肠癌手术治疗后组,122例一般炎症组及70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其结果分别为:2.58±0.33、42.02±0.87、4.17±0.51、3.57±0.43、15.97±1.24u/ml,大肠癌组较其他四个组均有显著增高(P<0.01),大肠癌组52例,按Dukes临床病理分型统计:Ⅰ型3.98±0.69,Ⅱ型9.40±O.40,Ⅲ型42.20±0.60.Ⅳ型83.27±1.03u/ml。各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A50水平随Dakes临床病理分型的加重而相应显著增高(P<0.01)。各疾病组和324例正常对照组CEA测定结果,大肠癌组较其他四个组亦均有显著增高(P<0.01)。但血清CA50水平的上升或手术治疗后的下降幅度较CEA更大,在对Dukes临床病理分型的观察中,CA50亦较CEA检测更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端粒酶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方法 采用TRAP-银染法检测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的端粒酶活性,并用S-P法测定相应标本的增殖细胞核抗原水平.结果 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35.71%和0.00%: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66.73±12.41、37.28±11.25和6.97±4.05,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并且端粒酶阳性组PCNA表达级别高于端粒酶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端粒酶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PCNA高表达与端粒酶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检测在丙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HCV RNA检测结果为阳性的60例丙肝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HCV检测方法,研究组采用HCV核心抗原检测方法。对两组检测结果阳性情况与HCV RN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研究组检测符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核心抗原对丙肝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信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