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气化参数对高温空气气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思想和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过程,并就气化参数对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畏发现:随蒸汽消耗率的增加气化温度降低,而气化所得的煤气热值增大;气化温度随氮碳比的增大而升高,而气化所得的煤气热值却随氮碳比的增加而降低;煤气热值随气化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增加量不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疆准东高钠煤由于碱金属Na含量高而在直接燃烧时出现沾污严重的问题,基于0.25,t/d高碱煤热化学转化试验台,对准东高钠煤在不同煤气化反应温度下的气化指标(煤气成分、热值、冷煤气效率和碳转化率)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与对比煤种神木煤气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准东高钠煤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中运行平稳,随空煤比增加,煤气化反应温度升高,冷煤气热值降低,冷煤气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900,℃时达到最大,对于神华准东煤,其最大冷煤气效率为32.26%,,对于沙尔湖准东煤,其最大冷煤气效率为41.47%,,碳转化率则不断增大;与神木煤相比,准东高钠煤具有较高的煤气化反应活性,较高的冷煤气效率和碳转化率,在900,℃煤气化工况时,神华准东煤及沙尔湖准东煤冷煤气效率比神木煤分别高3.6%,和12.81%,,碳转化率分别高19.7%,和28.37%,.  相似文献   

3.
在热输入0.1MW的加压喷动流化床煤部分气化炉上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气化剂,进行徐州烟煤的加压部分气化试验。考察了气化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煤气成分、煤气热值、干煤气产气率、碳转化率等指标的影响。气化温度是通过调整空气系数来实现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化温度对煤气化过程影响显著,气化温度升高,煤气热值先增大后减小,产气率增加,碳转化率提高。而增大压力,床内气体速度变慢,延长了气化剂在床内的停留时间,另外压力增加改善了床内的流化质量,从而提高了气化效率,改善了煤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小平 《工业加热》2010,39(6):46-47
针对目前国内加热炉燃烧自动控制中空燃比控制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煤气热值仪引入到加热炉在线燃烧自动控制系统的建议.针对煤气热值仪工作原理的不同,分别阐述了利用煤气热值仪测得的煤气热值或煤气成分体积百分数来获得准确的空燃比、并依此空燃比来参与加热炉在线燃烧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煤的气化技术,有常压气化和加压气化2种,它是在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通过气化剂(空气、氧气和蒸汽)与煤炭反应生成煤气,煤气中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用空气和蒸汽做气化剂,煤气热值低;用氧气做气化剂,煤气热值高。煤在气化中可脱硫除氮,排去灰渣,因此,煤气就是洁净燃料了。  相似文献   

6.
对含水率为20%的六味地黄丸药渣进行气化试验研究,采用空气预热装置将气化剂空气由常温加热为约200℃的热空气,研究了在两种不同温度的气化剂条件下,空气当量比ER对气化特性的影响,并讨论了水蒸气配比S/B对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当量比的增加,循环流化床炉内气化温度逐渐升高,燃气热值和燃气中焦油含量均逐渐降低,气化效率则先增大后减小。当气化剂为常温冷空气时,理想空气当量比为0.26~0.30,燃气热值为4 400~5 000 kJ/m3,气化效率为67%~70%;气化剂为200℃热空气时,理想空气当量比为0.24~0.29,燃气热值为4 700~5 700 kJ/m3,气化效率为73%~75%;随着水蒸气配比的增加,炉内温度逐渐降低,焦油含量逐渐升高,燃气热值先增加后减小,当S/B为0.4时,燃气热值可达6 100 kJ/m3。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渣的资源化处理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高温低热值煤气燃烧器进行了改进和优化设计,在低热值煤气管内增加了中心管,并将原燃烧器空气管的渐缩喷口改成渐扩喷口,去掉煤气管的渐缩喷口。对比优化前后燃烧器的热态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改进后燃烧器能持续稳定燃烧以CH4和N2配制的热值为3.9 MJ/m3和以CO和N2配制的热值为4.0 MJ/m3且预热温度均为660℃的低热值煤气,火焰稳定不脱火;而原燃烧器仅能燃烧热值大于16.31 MJ/m3、预热温度为660℃的低热值煤气,且火焰不稳定根部出现严重的脱火现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自建了生物质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使用松木屑预处理后的成型颗粒进行富氢气化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燃气组分、产氢率、燃气产率、燃气热值和冷煤气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高温水蒸气能有效促进水蒸气重整反应正向进行;随着温度的升高(700℃升高至900℃),H_2体积分数增大了50%,产氢率升高了2.5倍,燃气产率升高了近70%,冷煤气效率提高了37%;参与气化反应的高温水蒸气拥有较高的比焓,能够有效促进水蒸气重整反应向生成H_2的方向进行;气化温度的升高可以促进反应向正向进行,提高气体产物产量;以松木屑为例的林产废弃物高温水蒸气气化产气优良,在实验过程中稳定燃烧,理论上可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提高常压沸腾煤气化炉煤气热值的新炉型——混合型沸腾煤气化炉。探讨了该炉的气化原理、工作特点。通过对工艺流程的分析,说明了完成低温干馏的条件,并计算出以空气、水蒸汽为气化剂的混合煤气的热值可达5850kJ/Nm~3。  相似文献   

10.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九十年代初在日本开发的一项新的燃烧技术,该项技术具有节约燃烧、低NOx排放、热利用率高和减设备尺寸等特点。分析了HTAC的火焰温度分布特征及其可降低NOx排放的原理。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及94.5%高炉煤气与5.5%焦炉煤气的混合煤气应用于HTAC技术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理论燃烧温度随着预热空气和燃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HTAC技术可燃用传统燃烧方式不能使用的低热值燃气。此外,空气、燃气双预热可奖排烟温度将得更低,热利用率提高更高。最后,指出了在燃油、燃气锅炉及煤(或可燃固体废弃物)气化系统中采用HTAC技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增压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PPG-CC) 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部分气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将空气和蒸汽先经过高温预热再送入气化炉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新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热力性能计算,并与常规的不预热空气/蒸汽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热力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说明了高温预热空气/蒸汽的部分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有利于提高煤气热值和循环系统效率,对于劣质煤以及生物质气化生成较高热值煤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燃料氮迁移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沈胜强  师新广  胡建军 《太阳能学报》2007,28(12):1365-1369
针对玉米秸秆和锯末两种生物质,进行了生物质气化过程实验,分析了气化参数对燃料氮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生物质气化产物中含氮组分浓度主要取决于气化温度,而当量比的影响相对较弱一些。NH_3和N_2是气化产物中氮的主要表现形式,其随气化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NH_3与N_2之间的转换反应是决定生物质燃料氮迁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热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某电厂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机组发电项目于2018年9月8日完成72 h满负荷试运,项目主体是循环流化床气化耦合系统及附属设备,为评价该耦合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了额定负荷下的产气率、气化效率、热效率及对燃煤机组煤耗影响等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额定负荷下,生物质气化耦合系统以50%稻壳+50%秸秆作为原料时,燃料量为8. 61 t/h,产气率为2. 09 m~3/kg,气化效率为70. 53%,热效率为87. 65%;以100%稻壳作为原料时,燃料量为8. 57 t/h,产气率为2. 15 m~3/kg,气化效率为70. 04%,热效率为88. 12%;气化耦合系统在75%~110%负荷范围内可稳定运行;气化耦合系统额定负荷、燃煤机组维持600 MW负荷的情况下,投运气化耦合系统后,减少标煤量3 291 kg/h;气化耦合系统额定负荷、燃煤机组维持500 MW负荷的情况下,投运气化耦合系统后,减少标煤量3 122 kg/h。  相似文献   

14.
热解和气化过程焦油析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给气化工业带来极大的不便。讨论了温度、停留时间、压力、气氛、拉径以及床料等对热裂解和催化裂解产生的影响。催化剂的加入对上述因素又产生了新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不同研究者对催化剂性能的研究,在此作出对比。  相似文献   

15.
LXRF立式热解气化焚烧炉技术及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垃圾焚烧技术和相关设备,对其与其它炉型的比较、工艺流程、焚烧机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突出了该技术的特点和技术优势。此种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是一种高效低排放的垃圾焚烧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6.
煤在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焦油脱除方法可分为气化炉内(初次脱除)和气化炉外(二次脱除)两类。尽管二次脱除法非常有效,但由于气化炉内初次脱除可以大大减少出口煤气中焦油含量,减轻甚至消除后期处理焦油的压力,故气化炉内脱除法得到重视。采用石灰石为催化剂,在1MW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焦油和煤气成分在空气气化时添加不同石灰石含量工况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石灰石的加入降低了焦油产率,提高了煤气产率,改善了煤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分析、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概述了我国发展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的必要性,对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的思想由来、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且阐述了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系统的基本特性;对国内外生物质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前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生物质高温空气气化开发现状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The Biomass Thermal Gasification Project was started in late 1989 as Activity 4 of the IEA Bioenergy Agreement Task VII, Biomass Convers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ject activities since its beginning, addressing biomass resources, state-of-the-art gasif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needs, and the future project activities that are especially relevant to the nine (9) participating countries: Canada, Denmark, Finland, Italy, The Netherlands, Sweden, Switzerland,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19.
在搭建的固定床实验台上对CaO和Fe(NO3)3复合催化锦界煤焦-CO2常压等温气化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催化剂最佳质量添加比例为1%Ca、29/6Fe,且在最佳添加量下气化时间比原煤焦和单组分催化剂下的气化时间分别缩短了103rain和18rain,催化强度系数分别是原煤焦、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03)3的5.71倍、1.65倍和2.04倍,气化温度降低了100K,气化温度降低程度介于单组分催化剂CaO和Fe(NO3)3之间;复合催化过程生成的部分Ca(NO3)2与CaO的活性不同,即Ca的催化强度与其前驱物的形式有一定关系;添加单组分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与原煤焦的活化能基本相同,不同添加比例的复合催化剂的煤焦活化能增加的程度不同,且在最佳添加比例下增加程度最小,其值为1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