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安全》2016,(8)
为了避免交通枢纽综合体内部火灾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本身特点,分析其火灾特点,探究综合体内部存在的主要消防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法,旨在为交通枢纽综合体的消防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综合体内部可以通过设计联系通道作为防火隔离带的方法来进行防火分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控制烟气蔓延,有效的布置排烟通风装置,采用"准安全区",合理设置楼梯、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疏散诱导系统有效且易辨别,制定消防应急预案和做好人员安全教育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超市火灾烟气蔓延及人员疏散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某大型超市的实际建筑结构以及人员分布情况,利用计算机模拟设定了几种不同情况下的火灾场景,研究了火灾情况下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并根据烟气运动和人员疏散模拟的结果,对该超市人员疏散楼梯的数量、宽度以及位置分布进行评估.指出了实际超市火灾过程中人员疏散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合理的防火分区划分以及疏散楼梯的分配方式,对超市建筑人员疏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江 《安全》2008,29(5):26-30
通过人员疏散及烟气模拟计算分析,对某商贸广场进行性能化防火设计,认为商贸广场内现有的消防设施基本上能够满足人员安全疏散需要,提出部分防火分区需加强消防及疏散设施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纪功 《安防科技》2004,(10):41-42
消防监督部门在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工程防火审核、火灾隐患的整改及工程设计部门在进行工程消防设计时,必然会涉及防火分区这个概念。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建筑内部在防火分区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的建筑工程防火分区划分不够科学合理,防火分区严重超面积;有的防火分隔不彻底,防火墙有缝隙或防火分隔物耐火极限不够;有的采用金属防火卷帘却没有设置喷水保护或虽有水保护但消防用水量严重不足或水保护时间不够;有的空气调节系统没有采取任何防火分隔措施等等。建筑工程防火分区设计如何,对于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关系极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中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能够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阻止火势蔓延,将火势控制在局部空间内,从而为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中主要存在防火分区面积超过规范规定、防火分隔构件选用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Pathfinder的商场人员疏散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场中的人员疏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运用人员疏散仿真软件Pathfinder 2012对某商场在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进行研究,重点讨论借用防火分区防火门进行疏散对疏散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借用相邻防火分区进行疏散可以有效提高单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效率,但如果在相邻防火分区防火门处出现相向流则会降低整体的疏散效率,并且随着人数的增多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应定期针对商场员工开展疏散演练等相关培训,增强员工疏散引导的能力,避免疏散过程中出现行人相向流,最终提高商场人员疏散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在大型地下商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建筑火灾具有散热性差、烟气量大、人员疏散困难的特点,需要在消防设计和安全分析时予以足够的重视。该文利用性能化防火分析方法研究某大型地下商场在发生设定火灾条件下的烟气运动以及人员疏散特性,并通过安全疏散时间判据来评估人员能否全部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8.
通过精细网格计算模拟的方法对某地铁商业街客流高峰时段的人员疏散能力进行计算模拟,分析高峰客流时段公共区域人员所需要的疏散时间、疏散通道及出口设置,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铁商业街人员疏散能力为6 632人/min,防火分区疏散时间较长的依次是防火分区4(4.94 min)、防火分区6(4.14 min)、防火分区3(3.14 min),出口利用率较高的依次是人员密集区出口11(10.54%)、出口15(9.00%)、出口29(6.20%)。研究方法可有效评估地铁商业街疏散能力,为此类地铁商业街的客流管控和人员疏散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人员密集的连体型宿舍楼安全疏散问题,通过调查提出预先引导疏散的人员接受度原则,制定3种预先引导疏散策略,采用Pathfinder软件模拟某高校连体型宿舍楼的安全疏散情况,得出不采取预先引导疏散策略和采取不同预先引导疏散策略时,模拟疏散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员可接受的预先引导疏散路径为最近距离路径或无视线阻碍的第2近距离路径;在不进行预先引导疏散时,疏散过程中各楼梯和出口的利用率差异较大;在进行预先引导疏散时,得出采用按楼梯宽度比例分区划分人数策略可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0.
胥旋    史聪灵    伍彬彬    何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153-158
在疏散过程中,出口利用不均现象时有发生,距离最短路径并不一定是最快的路径。提出了大规模人群分区疏散优化算法,该算法以疏散时间最短为目标,综合考虑了人群分布、出口位置、出口宽度等因素,通过迭代计算,求解每个行人的最优出口选择,从而得到优化疏散分区结果。以具有多个出口的某大型步行商业街区疏散为例,利用经典的无后退有偏随机行走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对是否采用优化分区的疏散时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分区疏散时,部分人员放弃路径最短的疏散出口,而被导向选择宽度较宽和附近人员密度较低的出口,从而提高整体疏散效率。该算法解决了以距离最短为目标的疏散分区方式导致的出口利用不均和不充分的现象,有效提高了疏散效率,对于区域分区疏散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层建筑火灾的严重危害,本文在具体分析阐述我国目前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型设计现状后,以长沙市某高层塔式住宅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员疏散软件Building EXODUS(V4.06版)和烟气模拟软件CFAST对发生火灾后建筑物的人员疏散和烟气流动情况仿真模拟。研究表明,逃生楼梯的设计位置对高层塔式住宅的人员疏散效率影响较大;在发生紧急情况后,事前是否进行过疏散演习和事中的人工干预引导疏散对保障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居民的生命安全尤为重要;高层住宅建筑火灾,起火楼层越底,伤亡越大。  相似文献   

12.
许锐  原兴霞  郑莹莹  程辉 《火灾科学》2017,26(4):244-250
为研究高校宿舍火灾烟气蔓延过程与人员疏散效果的相关联系,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火灾场景下烟气流动、能见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研究表明:(1)火灾发生后,由于烟囱效应,烟气迅速在楼梯间蓄积,形成蓄烟池效应,堵塞疏散通道,然后逐渐发展至上部的楼层空间,对人员安全疏散极为不利;(2)高校宿舍楼人员较为集中,火灾发生时疏散人员在楼梯间易出现拥堵,人员火灾安全疏散的形势较为严峻;(3)喷淋、宿舍人数控制、建筑结构优化等安全措施能有效提高人员疏散效果,降低火灾危险性;(4)研究成果能为建筑防火设计、消防整改和宿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厢汽油火灾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研讨了泼洒燃料总量为5kg汽油的故意纵火情况下产生的火灾功率、烟气的蔓延规律及烟气控制方案。首先理论分析了泼洒液体火灾的液面深度、浸铺面积、单位面积燃料质量损失速率,进而得到了泼洒液体燃料总量与火灾功率的关系。采用多分区区域模型对列车车厢内的烟气温度、厚度进行了计算。分析车厢5kg汽油火灾的烟气危险性中,发现烟气将在30s时下降到危险高度,烟气温度将在30~50s后超过人体的极限,90s后烟气降到车厢地板,150s后车厢会达到轰燃温度。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笔者提出了烟气控制方案。研究成果有助于地铁防灾设计及人员疏散紧急预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加油站便利店火灾的发展规律,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使用 FDS软件对某加油站便利店进行火灾数值模拟。通过观察烟气扩散和动态升温过程,分析便利店的烟气扩散和升温规律,对比分析不同疏散路线上温度、烟气层高度和能见度的数据变化规律,分析选择不同疏散路线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火灾报警设备的情况下,卫生间等有隔断的设施会延迟设施内人员获得火灾信息的时间,不利于安全疏散;同等高度下靠墙区域受高温烟气影响较中央开阔区域更大;疏散时选择合理的疏散路线可以显著延长安全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15.
赖穗欢  孙旋  刘亮 《火灾科学》2006,15(4):241-245
本文利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对某美术馆的消防安全措施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某美术馆设计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其性能化评估目标,针对火灾场景设计、人员疏散分析和烟气控制分析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该馆疏散设施进行优化设计,使得人员的疏散更加合理,大大降低了人员疏散所需的时间,保证了该建筑的消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超高层建筑防灭火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以往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数据和案例,从火灾蔓延速度、人员疏散和主体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超高层建筑物的火灾特点,并针对其火灾特点从防火分区设计、疏散通道避难场所、主体结构、控烟设计、消防应急设施配备、超高层火灾的扑救策略和人员疏散等角度,论述了超高层建筑的防灭火对策,对近些年新出现的超高层消防逃生避难技术进行了探讨。基于超高层火灾较难扑救的情况,城市规划者和建筑设计师应根据现有的消防技术水平,适度发展超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7.
活塞风影响下地铁火灾烟气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荃  杨锐  陈涛  苏国锋  袁宏永 《火灾科学》2006,15(3):123-127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为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伤亡损失往往非常惨重,因此深入开展地铁火灾安全的研究有助于地铁安全管理工作。在合理分析地铁站台和列车火灾荷载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活塞风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火灾问题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在活塞风影响下的烟气蔓延规律和温度分布情况,其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铁车站的运营的安全管理和发生火灾后的疏散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胡浩 《火灾科学》2006,15(1):16-20
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疏散设计是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具体某中庭建筑的实际情况,开展人员安全疏散研究.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运用经验公式和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火灾场景下中庭的烟气运动进行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我国现行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性能化设计思想能在中庭的人员疏散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1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介绍性能化防火设计在我国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发展历程;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介绍在火灾场景设计、烟气流动与控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当前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探讨实施性能化防火设计应关注的应用范围、执行流程以及设计资质等几个问题;并从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等几方面探讨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