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麻风低流行状况下,接触者检查对发现新发病人的效果。方法:对山东省近11年来新发麻风病人的发病潜伏期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1-2001年诊断的547例麻风病人中有252例有麻风接触史,平均潜伏期为23年,90例家庭内接触者中仅有12例(13.3%)和10例(11.1%)可在5-10年内被发现,占总新发现病人的2%。结论:在山东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现行政策的接触者检查的效果较低,为了尽早发现新的麻风病人,需寻求其他方法,如对医务人员加强有关麻风早期诊断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在麻风病人中白内障高发,虽各人报告的发病率有较大差别,但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则不容  相似文献   

3.
潜江市近10年发现麻风家内感染10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早期发现麻风病人是目前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麻风患者家族内传染发病问题无论在流行病学方面还是在麻风的早期发现方面,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市近10年新发现麻风病人20例,其中10例为家内传染,占50%。为了能早期发现麻风病人,提高防治工作质量,笔者对潜江市近10年家内传染的10例麻风患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虹膜炎是麻风病常见的眼病。在43名经过DDS治疗、全身及虹膜无活动病变、皮肤涂片阴性的麻风病人,在做白内障摘除时,取得49份虹膜标本(有6名系双眼手术);对这些标本,做了组织学研究。84%虹膜有轻度萎缩。7例瞳孔开大肌有萎缩。85%的虹膜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许大噬细胞的浸润。这与麻风病人行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略多有关。有5例患者(LL 2例,BL 2例,BT 1例,病期各为26,40,28,40及16年)的虹膜中,找到麻风杆菌。在经DDS长期治疗后,皮肤涂片早已阴性,而虹膜亦无肉眼活动炎症征象的虹膜中,仍然查到麻风菌,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麻风病人和健康人的发硒含量高低依次为:秦巴山区麻风病人>巴山山区健康人>秦岭山区健康人,差别均非常显著。麻风病人的发硒呈高水平,且L型>T型。麻风病人或健康人的发硒在年龄和性别上无差异。作者提出麻风的发病与硒有一定的关系,并认为深入研究将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麻风患者的眼病患病情况及其视力下降原因。方法:检查128例住院麻风病人眼病及其视力。结果:100例患者(78.13%),189只眼(73.83%)有眼病,主要眼病为兔眼(45.70%),角膜病变(34.77%),角膜感觉障碍(32.42%),陈旧性虹睫炎(26.56%),白内障(23.44%),下睑外翻(17.19%)等,8l例患者(63.28%),144只眼(56.25%)有视力下降,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白内障(38.19%),角膜病变(25.69%),虹睫炎(19.44%)。结论:随着麻风病人年龄增长,白内障在其视力下降中作用突出,要加强防治,对其他眼疾,也要训练病人进行自我护理,防止眼病加重及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就山东滩坊市328名麻风病人对营养的知识1、态度和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麻风病人对营养的知识都很低,尤其是文化程度低而年龄高者;其饮食行为不合理,选择食较单一,但他们对接受营养教育的态度良好;此外,还发现麻风病人对营养的知识与有关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超氧阴离子(·o2)是吞噬细胞杀菌的重要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直接影响着体内·o2的浓度。作者分析麻风病人体内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以探讨自由基代谢紊乱与麻风发病的关系。结果显示LL、BL现症病人SOD含量显著高于现症TT和BT病人、麻风治愈者、非麻风皮肤病人及正常对照组(P相似文献   

9.
麻风病人居住区居民的皮肤病发病及变化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在济宁市中区六个麻风病人的原发街道全民过滤性普查时对受检人的皮肤病发病及变化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1 我们所调查的六个街道分别位于济宁市中区三个办事处的辖区,包括住在街道的城市居民、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和郊区农民,除长期外出的以外,均在应检范围。应检户数686户,应检人数3046人,实检人数3046人,受检率为100%。12 受检人均在自然光线下暴露体表的100%,由上至下,由前至后逐步检查,逐户逐人登记。对个别因工…  相似文献   

10.
建湖县的46例新麻风病人江苏建湖县皮防院王标该县1986~1995年新发现麻风病人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发病年龄12~82岁,平均47.5岁;0~14岁1例,40岁以上32例(69.6%);TT8例,BT18例,BB10例,BL9例,LL1...  相似文献   

11.
贺州地区279例早期麻风患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贺州地区1956~1999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801例,其中早期病人279例.为了解几十年早期麻风病人有关情况,指导今后的麻风工作,加快灭病进程,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国内首次调查了麻风病人的自杀问题和对麻风的社会心理。结果表明麻风病人的自杀行为比社会一般人群的严重。一般人群中的自杀死亡率无13.62/10万,而在麻风人病中则高达1484.23/10万。麻风病人的自杀方式主要为自缢,次为服毒和投河,自杀率男高于女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现症病人的自杀率高于治愈病人。边远地区麻风病人的自杀率高于城镇及其附近地区。自杀多发生在发病后5~24年间,高峰在10~14年间(占四分之一)。社会歧视在麻风自杀行为中起很大作用,要预防麻风病人的自杀,必须从对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卫生宣传入手,纠正社会对麻风病的偏见和错误认识,这有利于麻风的早日消灭,同时对麻风病人的身心健康与精神幸福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我县1958~1989年收治的112名麻风病人ABO血型与麻风发病的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对象选择:病例组为我所确诊的112名麻风病人,对照组为建始县ABO血型分布调查.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标准血清由建始县医院检验科供给,其效价均在1∶128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流行特点。方法:对肇庆市2003~2007年新发现麻风病例个案病历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共新发现麻风病人29例,5年平均发现率0.15/10万。新发现病例主要集中在高要市和肇庆市城区,占58.62%;发病以农民为主占89.66%,男女之比为2.22:1,有明确接触史的11例(37.93%),发病到确诊平均时间为1.34年,Ⅱ级畸残1例(3.45%)。结论:肇庆市麻风病处于低流行状态,应抓好麻风病人家属、重点村、高发村的调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麻风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桂林市麻风病家庭发病情况,为制定麻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对2009年桂林市报告登记的1806例麻风病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198户麻风病人家庭内发现的254例麻风病人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54例继发病人中,男168例(66.14%),女86例(33.86%),一个家庭有3例以上麻风病人44户(22.22%)。顺向传染144例(56.69%),平向传染82例(32.28%),逆向传染19例(7.48%),其他传染9例(3.54%)。结论麻风发病具有明显的家庭内聚集现象,顺向传染明显高于其他传染,麻风家庭等高危人群的密切监测和健康教育应成为麻风低流行地区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麻风病人的家属发病率较高,我们对麻风病人家属进行调查时发现,有3个家庭先后发现18例麻风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1980-2004年麻风病发现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深圳市麻风病发现情况及特征。方法:对1980-2004年发现并登记的136例深圳市户籍人口及暂住户口麻风病人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户籍人口麻风病人62例,占45.59%,暂住人口麻风病人74例,占54.41%;男女比例2.4∶1,多以青壮年为主;②发病型别以少菌型为主,占52.94%;③发现方式主要是皮肤科门诊发现,占83.82%;首诊2级畸残率为11.76%。结论:今后麻风病防治工作应着重加大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对暂住户口麻风病人,应有针对性的措施;做好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康复,实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1资料和方法 资料来源于旺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和康复村历年病历、疫情报表。在详细清理全县所有麻风病人基础上,收集、整理历年麻风个案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索麻风发病规律、流行趋势、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麻风病人确诊时的畸残程度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主要影响因素按其作用大小依次是:发病前是否知道麻风,发病前的麻风知识水平、病期,发现方式,发现症状时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发病时病人的婚姻状况。利用建立的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模型对原始资料进行拟合,效果较好。根据所获结果,对可干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卫生服务费用不断上涨,居民的经济负担加重,严重制约卫生服务的利用.1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麻风病人对于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我省近年来新发病人且完成联合化疗疗程的麻风病人经济负担进行研究,为我省防治工作提供有利依据,也为国家对这方面的卫生资源投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