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代农业科学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已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在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辽代农业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关于契丹民族发祥地的问题,近年来多有争论.作者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大量地上地下文物与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契丹民族发祥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马孟山地区是辽国盛世京都管辖平泉畿地的论断.  相似文献   

3.
丝绸是高档纺织品,丝绸染色的品质对丝绸的档次至关重要。目前,丝绸染色常用的助剂,多是通用的平平加—O、元明粉、食盐等染色助剂。尚未见到高效、专用的丝绸染色综合助剂的研制和应用的报道。鉴于丝绸在我国出口商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我国年年大量出口白坯绸的状况。结合我国稀土资源优势,研制高效、专用的丝绸染色综合助剂,无疑地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辽上金矿深部及外围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金矿储量约69 t。山东省储量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及有关人员对《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辽上矿区深部及外围金矿详查报告》进行了评审,结果显示:详查区内新增金金属量69 003 kg,平均品位3.33 g/t。辽上金矿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西南15 km处的辽上村周围。自1987年在辽上村南发现  相似文献   

5.
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是一个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为了使其成为现代设计的源泉,成为艺术设计课程中的美好题材,本文通过对概述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斡尔族萨满服饰艺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对达斡尔族萨满服饰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进一步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俄罗斯为第5代、第5代半(俄罗斯划分)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新型ВВП系(ВВ750П、ВВ751П、ВВ752П、ВВ753П)粉末高温合金的最新进展。俄罗斯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法(PREP)制粉+直接热等静压(As-HIP)成形工艺制造粉末高温合金盘件。ВВП系粉末高温合金的抗拉强度、650℃下的持久强度以及低周疲劳性能均优于ЭП741НП合金,但塑性、韧性低于ЭП741НП合金。ВВП系合金盘件性能满足第5代、第5代半航空发动机的设计要求。其中,ВВ751П和ВВ752П属于高强型合金,可用于工作温度为650~700℃的盘件等;ВВ750П和ВВ753П属于高热强型合金,可用于工作温度在750℃以上的盘件等。俄罗斯已开始工业试制批生产和提供航空发动机涡轮和压气机用ВВ750П合金盘件;ВВ751П合金盘件等已用于发动机ПД14和РД-133;ВВ752П和ВВ753П合金盘件处于试制阶段。  相似文献   

7.
在服装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借鉴国际成功典范,以本土文化为基点,用国际眼光看服装的未来。本论文在民族元素及当代经典服饰的基础上,将刺绣这一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服装形态创意性结合,将东方元素与西方浪漫主义思想相结合进行研究。讨论了中国传统服饰刺绣与现代服饰设计的关系;明确了传统服饰刺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刺绣在服装实用与装饰方面的广泛应用,阐述了传统刺绣与现代服装形态相结合的创意性理念。  相似文献   

8.
革家,多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境内,是我国尚未认定的一支少数民族。革家服饰极富特色,尤其是女青年服饰,以红色为主,色彩艳丽,服饰中的图案都是由蜡染和刺绣构成,工艺独特、造型精美。整套服饰包含串珠红樱花帽、蜡花衣、贯首衣、蜡花刺绣围腰、百褶裙、绑腿、银饰等,色彩艳丽、特点鲜明。在服饰的图案符号中,革家人运用的较多的是弓箭和太阳,这是因为在革家民族的心目当中,他们是"羿的后人",弓箭和太阳是他们民族文化传承几千年来的精神内核,因而在其服饰造型和图案中体现出来的符号最多的也是弓箭和太阳。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的发展,人类寻求一种毫无矫饰的个性美,性别不再是设计师考虑的全部因素,介于两性中间的中性服饰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中性服饰以其简约的造型满足女性在竞争中的自信。本文从正负两方面解读中性服饰对大众流行产生的巨大影响,事实上,这种风格不过是我们服饰发展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有服饰现象。大众应该用超越二元性别的视角理性的去看待它。  相似文献   

10.
阐述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当今全球经济化的同时,当快速时尚冲击着服装业,而传统手工艺在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逐渐淡出以往的主导市场,表明传统服饰手工艺必须走发展创新之路与现代国际时尚结合以适应工业化成衣生产的特性,应用于现代成衣设计同时列举了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缂丝、刺绣、镶边和盘扣等服饰传统手工艺及其在现代高级成衣中的发展应用,举例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手工艺与现代成衣设计相结合并对传统服饰手工艺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与文明的变迁.中国素为礼仪之邦,讲究服饰.古代社会服饰是身份等级的标志,"见其服而知其贵贱".1949年革命成功,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一扫封建社会几干年的陈俗陋习劳动者摆脱了压迫,服饰上的贫富悬殊被夷平.新中国服饰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建国初期:中苏友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服饰是社会变化最明显的标志.1949年至2010年中国人服饰变迁大致反映了中国在这61年的社会变迁与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2.
色彩是服饰的要素之一,任何朝代的任何服饰都不可能脱离色彩而独立存在,而色彩的价值就在服饰的具体运用中得到体现,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人类赋予色彩以生命,使每一种追求和崇尚的色彩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和吉祥尊贵的寓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徽州服饰文化的研究为主线,通过对徽州地区服饰资料的采集,结合时代背景,阐述皖南地区文化在服饰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丝绸艺术自仰韶文化至今,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并有着"丝绸之国"的美誉。而丝绸生产作为工艺美术的一个分支,除了基本的工艺价值外同时还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本文便是从设计美的角度出发,选择了丝绸纹样史中最为生机盎然的一笔——生命树纹样——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这一纹样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播路径等内容的基础上,着重就魏晋和隋唐两个生命树纹样在我国丝织品艺术中发展的重要时期,从造型、色彩、主题等因素以案例的形式分别研析了生命树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及风格特点,展现了这一纹样在我国丝织品历史中的设计美和艺术风  相似文献   

15.
创意类服装是打破常规服饰理念,是一种智慧的提升,创意服饰不再只满足产品的基本功能,更以独特的设计打动人心,满足人对美的更高追求,传统的服饰设计的元素很少,更注重布料、款式、色彩等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大岭口银矿外围下辽一带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下辽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体空间分布特点,并浅析了矿体空间分布及形成机制。在综合矿体地质特征、矿体空间分布形态等特点后,提出了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辽星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肥密管理模式.[方法]以辽星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水平、氮肥运筹方式及插秧密度对辽星1号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最适施氮量为225 kg/hm2,产量为9 550.5 kg/hm2,经济效益最高;在此基础上,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蘖肥∶穗肥∶粒肥=4∶3∶2∶1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处理增产16.7%;插秧密度为33.3 cm×15.0 cm时辽星1号产量较高.[结论]适宜的氮肥管理模式和种植密度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在转炉支承螺栓设计制造过程中,利用该件已有轴孔作为热处理吊夹头,以曲面代弧面并利用原有切削余量巧作车削四爪卡盘夹头,尽量利用毛坯面减小毛坯重量及切削量。加工工艺改进合理,节材降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几何纹的由来、形式及广泛适用性作了归纳性分析,并结合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实物,重点分析了几何纹样在近代民间服饰造型中的布局、实物的装饰工艺即装饰方法、装饰部位.通过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对几何纹作更进一步的探究,为几何纹样的传承以及在现代服饰产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俄罗斯近几年用于ПС90А2、АИ222和Д27航空发动机的ЭП741НП粉末高温合金盘件的性能及使用情况,以及ЭП962НП和为第5代以及第5代半(俄罗斯划分)航空发动机设计的ВВП系列(ВВ750П、ВВ751П、ВВ752П、ВВ753П)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最新进展。俄罗斯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工艺(PREP)制粉+直接热等静压(As-HIP)成形制造粉末高温合金盘件。使用粒度为<100μm的粉末,为ПС90А2发动机研制的4个ЭП741НП合金盘件,其性能优于АЛ-31Ф发动机上使用的ЭП741НП合金盘件性能。为АИ222航空发动机研制的3个ЭП741НП合金盘件以及为Д27航空发动机研制的4个ЭП741НП合金盘件,其性能达到了技术文件的要求。俄罗斯装配АИ222-15С发动机的Як-130教练机通过了飞行试验,并已交付使用。ВВП系列粉末高温合金的抗拉强度、650℃下的持久强度以及低周疲劳性能均优于ЭП741НП合金,但韧性比ЭП741НП合金低。ВВ752П和ВВ753П合金盘件目前处于试制阶段,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和压气机的ВВ751П、ВВ750П合金盘件已开始工业试验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