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张溪香芋为原料,经去皮切片蒸煮,采用日晒(约35℃)、不同温度(60℃、70℃和100℃)热风干燥四种不同干燥条件进行干燥,以干燥后粉碎所得的香芋全粉的色泽、水分、吸水性、吸油性、含糖量、蛋白质含量和颗粒分散性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干燥条件对张溪香芋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60℃低温热风干燥得到的张溪香芋全粉综合品质最佳,全粉色泽较浅偏白色,颗粒粒径均匀,分散性好,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吸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物料含水量、挤压温度、螺杆转速对马铃薯全粉水溶性、碘蓝值、糊化特性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物料含水量的增大,马铃薯全粉的水溶性、碘蓝值逐渐减小,吸水性、吸油性逐渐增大,膨胀性先增大后减小,在35%时最大,糊化温度先减小后增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凝胶性逐渐增大,热稳定性在30%时最强;随挤压温度的增大,水溶性、碘蓝值逐渐增大,吸水性、吸油性逐渐减小,膨胀性先增大后减小,在170℃最大,糊化温度、热稳定性逐渐增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凝胶性逐渐减小;随螺杆转速的增大,水溶性、碘蓝值逐渐增大,吸水性、吸油性逐渐减小,膨胀性先增大后减小,在360r/min时最大,糊化温度逐渐减小,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凝胶性逐渐增大,热稳定性先减弱后增强,在280r/min时最弱。  相似文献   

3.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不断深入,马铃薯全粉品质质量成为影响马铃薯粮食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颗粒全粉因加工工艺得到简化,良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在马铃薯粮食产品生产中成为主要原料。研究在传统制粉工艺基础上,着重比较蒸煮与打浆环节对马铃薯全粉的质量因素即碘蓝值、淀粉含量、吸水能力、吸油能力和溶解度等的影响,从而优化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原料粒度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粒度条件下米粉原料破损淀粉含量、糊化特性的变化以及粒度对米粉成品色泽、蒸煮损失率、碘蓝值、拉伸、咀嚼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米粉粒度的减小,破损淀粉含量升高,糊化温度降低,米粉成品蒸煮损失率和碘蓝值降低,拉伸力和咀嚼度指标升高.粒度在120目左右时,米粉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5.
甘薯全粉制备中细胞相对破损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丽娜  李斌  刘晶  王艳梅 《粮油加工》2009,(10):131-134
细胞的抗破损能力和完整程度是决定甘薯全粉制备工艺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本文采用细胞相对破损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影响全粉品质的关键步骤对其的影响。并分析碘蓝值和复水率与细胞完整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细胞抗破损能力最强时的条件分别为预煮温度60℃、预煮时间10min、蒸煮时间15min、干燥温度70℃,其中预煮温度和蒸煮时间是影响细胞相对破损率、碘蓝值和复水率的最主要因素.而且碘蓝值和复水率在表征细胞完整程度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同一品种新鲜的马铃薯为原料,比较研究了应用不同工艺制备的马铃薯雪花粉、马铃薯颗粒粉和马铃薯生全粉的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SEM)、X-射线衍射(XRD)、快速黏度分析仪(RVA)和色度仪分别对马铃薯全粉的微观形貌、颗粒结构、糊化特性和亮度值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马铃薯全粉的基本组分和碘蓝值,以中筋小麦粉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的膳食纤维含量均高于小麦粉,但淀粉、蛋白含量都低于小麦粉;颗粒粉和生全粉的亮度值较高,但均低于小麦粉,雪花粉的亮度值最低,生全粉的黄值最大;马铃薯全粉中雪花粉的碘蓝值较小、糊化度较大,生全粉的碘蓝值较高,糊化度较低;生全粉中马铃薯淀粉颗粒清晰可见,雪花粉和颗粒粉未能观察到淀粉颗粒;生全粉的衍射峰尖锐,结晶结构完好,雪花粉和颗粒粉的结晶结构被破坏。  相似文献   

7.
以富葛为原料制成葛根全粉,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热烫时间、蒸煮温度、蒸煮时间和干燥条件为自变量,以游离淀粉碘蓝值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葛根全粉真空干燥工艺,构建二次回归方程。最优工艺条件为:热烫时间155 s、蒸煮温度90℃、蒸煮时间9.5 min、干燥温度63℃、干燥时间8.3 h。在此条件下,葛根全粉游离淀粉碘蓝值为7.62,和预测值7.75相比,相对误差约为1.7%,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可靠。与热风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相比,优化后的真空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其营养成分保存较好且均衡,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在葛根全粉生产开发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马铃薯主粮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马铃薯全粉不仅是多种食品加工行业的主要原料,更以相当的比例进入粮食产品中成为主粮。马铃薯全粉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分、蒸煮和破碎等工序加工而成。研究在传统的制片打粉工艺基础上对其改良、简化,探究切片厚度、蒸煮时间、干燥温度和时间这4个因素对全粉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切片厚度8 mm,蒸煮10 min,热风干燥温度90℃,干燥时间7h。所得马铃薯粉理化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粉中营养物质VC含量高,色泽好,有马铃薯香味。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117-121
采用一种新的闪蒸干燥工艺生产马铃薯生全粉,并与传统工艺生产的雪花全粉和颗粒全粉进行了基本成分、显微形态、加工特性、糊化特性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闪蒸干燥工艺制备的生全粉,蛋白含量和灰分含量相比较低,分别为8.85%和2.33%,还原糖含量高于传统全粉;从电镜显微图中可见生全粉的淀粉颗粒结构更加完整;加工性能方面,生全粉的糊化度比传统全粉下降超过80%,冻融稳定性优于传统全粉,碘蓝值比雪花全粉下降了45%;此外,根据RVA和DSC实验结果,采用闪蒸干燥工艺对马铃薯全粉中淀粉的破坏程度小,说明其再加工性能好,对于一些需要蒸煮或冷冻的食品如面条,速冻食品等,生全粉的适用性大于传统雪花全粉和颗粒全粉。  相似文献   

10.
杜瑞丽  陈兴煌 《福建轻纺》2024,(2):14-19+26
以新鲜莲子为原料,经过护色、蒸煮等预处理,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成即食冻干莲子。文章分别采用植酸、柠檬酸、CaCl2、EDTA-2Na等护色剂对新鲜莲子进行护色处理,以色差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比;然后对蒸煮处理得到不同糊化程度的即食冻干莲子进行不同糊化程度对莲子质构与碘蓝值影响的分析。蒸煮处理得到不同糊化度的即食冻干莲子,分析不同糊化度对莲子质构与碘蓝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护色剂的最佳配比为植酸0.125%、柠檬酸0.2%、CaCl2 0.5%、EDTA-2Na 0.8%(质量分数),当糊化度达到79.74%左右时,即食冻干莲子的质构和碘蓝值适中,产品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