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华强  张震  高超  戴聿雯 《现代电子技术》2012,(24):124-127,130
为了实时监测家庭用电设备的用能情况,进而对家庭用能进行便捷、智能的管理,在此提出了一套支持多网络协议的家庭能效监控系统方案。该系统由居民智能交互终端、主站系统、居民智能家庭网关、智能插座和智能电器设备组成,对用能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和分析后的数据通过居民智能交互终端和主站系统进行展现,并实现对智能监控设备的远程控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用户了解家庭能耗,达到家庭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分散接入电力计量系统的终端智能电表实施数据读取和有效管理,文中提出了采用低功率无线网(LPWAN)技术,将终端智能电表接入数据网关和电力私有云实现智能电力计量的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了LoRa无线模块实现电力计量数据的双向交互,具有运行可靠、低成本、低功耗、远程接入等优势。此外,文中还重点介绍将如何利用新兴的LPWAN技术帮助构建智能电能无线接入的解决方案,展示了用于智能电表端到端LoRa连接的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3.
针对快速部署应用场景下的数字集群系统与有线电话系统的互联互通,对轻量级数字集群电话网关的软件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方案描述了链路管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媒体处理模块、服务监控模块和设备管理模块等五大组成部分。在总体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以陆上集群无线电(TETRA)数字集群和会话初始协议(SIP)软交换有线电话之间的电话网关为例,对信令映射适配和媒体转换两大核心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令映射适配和媒体转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系统集成测试,验证了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靳力  李慧 《电子测试》2009,(2):83-86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ARM的智能家庭网关的实现方法.硬件采用高速低功耗的32位微控制器ARM,软件系统采用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Ⅱ平台上开发,实现了TCP/IP协议栈和HTTP协议,建成了一个嵌入式Web Server,用于实现远程Web访问.通过本智能家庭网关可以实现对各种家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同时也可以在本地实现同样的操作.本方法实现的智能家庭网关具有开发快、稳定性好、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SIP和CMPP的即时消息网关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基于SIP和CMPP协议,提出了一个即时消息网关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使IP网络上的SIP即时消息可以与CMPP消息互通.在实现了SIP、CMPP协议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给出了一个实现短信网关接口的简单模型,并从网关的体系结构、典型信令流程、协议映射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整个方案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成为物联网研究的热点,智能家庭网关也逐渐成为智能家居的研究对象。文章介绍智能家庭网关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阐述智能家庭网关与智能家居平台的接口关系,提出智能家庭网关连接智能家居平台的解决方案,探讨智能家庭网关在"智慧沃家"的业务流程中的应用。从业务场景、接入协议、插件的开发等方面分析智能家庭网关功能需求,为物联网智能家庭网关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源滨 《电子世界》2013,(9):133-135
以智能电表为背景,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Zigbee和3G技术的无线智能电表数据采集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构架、智能电表与集中器网关的软硬件设计。最后采用嵌入式单片机3G Internet接入技术和互联网GAE后台应用技术,设计管理系统服务器网站,实现了Zigbee协议与HTTP协议的数据格式转换,为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消息的特点出发.基于网络地址转换(NAT)和防火墙自身的角度考虑,提出了一种无需扩展SIP协议的应用层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引入UDP对NAT的简单穿透(STUN)协议,获得IP地址和端口的映射绑定关系,修改SIP和会话描述协议(SDP)消息中的内容来保证通信连接,从而实现了对NAT的穿透.  相似文献   

9.
谭洪川  孙建华 《通信技术》2012,45(8):56-58,61
在VoIP网络中,H.323协议在SIP协议出现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因此,要实现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互通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简要介绍这两种协议的体系结构,进一步分析互通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现H.323与SIP互通的网络结构模型,同时对互通所必须的信令网关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解决了两种协议之间的地址转换与映射、消息转换与映射、媒体能力协商等。经实践证明,该互通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流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长时间下载后才能播放视频流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比较SIP与RTSP的异同点,总结SIP与RTSP各自的优势.其次重点分析利用SIP完成实时视频的会话请求建立过程,并通过RTSP协议对实时流进行控制,来完成实时视频请求的过程.最后,论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如何协同完成实时视频的播放过程.SIP和RTSP的结合使用在视频监控系统是有效且实用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将AVS标准引入智能家庭网关的可行性,并与已有的视频编解码协议MPEG-X和H.264作相关比较,指明AVS的产业化前景及其在家庭网关中可实现的综合性业务.  相似文献   

12.
SIP协议穿透NAT网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了SIP协议的IP电话穿透NAT的问题所在。提出了适合于SIP电话终端的穿透方案,通过在SIP电话终端中的具体部署和实现以及测试,验证了电话终端程序穿透NAT方案的可行性,解决了部分NAT穿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软交换系统七号信令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络大规模应用七号信令的实际情况,对软交换体系结构、信令网关、初始会话协议(SIP)进行了描述。并针对下一代网络的分层思想、软交换的互联互通结构和呼叫流程,提出了利用软交换交换核心平台和信令网关及SIP相互配合实现七号信令的解决方案。描述了软交换系统的七号信令软件结构、信令网关的软件结构,阐述了相应呼叫流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岳海  欧海文  杨建喜  蒋华 《通信技术》2008,41(6):146-149
文中在TI Davinci平台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全VoIP视频电话终端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研究SIP通信中存在的注册劫持、服务器伪装、消息篡改等一系列安全威胁,针对SIP的安全问题改进了INVITE消息格式,采用优化算法的DSP加密子系统,并结合PKI、USBkey等技术提出了一套针对VoIP系统安全问题的完整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基于PKI数字证书、扩展SIP协议格式的实体认证机制和基于PKI的SIP消息体加密机制,并使用了USBkey智能密码钥匙以保证PKI数字证书存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H.323和SIP是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的两大主流技术.实现二者的互通是当前要解决的一个迫切问题。本文通过比较H.323与SIP协议,分析出互通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采用SIP-H.323信令网关来实现这两个协议之间的映射.其中涉及到地址转换、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  相似文献   

16.
H.323和会话初始化协议(SIP)都是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协议,采用实时传送协议(RTP)传送实时的音频视频传输,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设置信令网关互通,完成信令消息的翻译和转换功能。要实现H.323与SIP网络之间的互通,必须解决地址格式的转换、消息映射和终端能力协商等方面的问题。H.323-SIP信令网关在H.323和SIP互通中占有得要的地位,它能够使位于不同网络的用户直接和对端进行媒体交换,实现点到点、点到多点之间的通信。H.323-SIP信令网关的功能会越来越完善,也会越来越适应用户更加广泛的业务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电信网络与下一代网络之间的互通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网络互通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承载协议的相互转换,网关提供了一种信令转换的桥梁.从此问题出发分析了PSTN网与IMS网问的互通,并对两网络中的相关协议(SS7和SIP)展开讨论,提出了一种互通模型,提供了一套在实际项目中证明可行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王世文  谢波 《电视技术》2011,35(19):99-101,140
在220 kV,500 kV变电站构建一个控制、交换基于SIP协议、通道基于WPON无源光网络、图像格式达到D4(1280×720)的高清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实现全网模式统一的、多级管理的、图像资源共享的高清视频监控构架体系.研制协议网关,将原有不同格式的标清视频图像转换成统一H.264格式,通过SIP软交换协议,实现标...  相似文献   

19.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是一种典型的软交换协议,SIP相关的技术研发是当前软交换技术的研发热点。SipX是一种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交换系统。本文在介绍了SIP协议相关问题和SipX系统的体系结构后,重点论述了"智能业务服务器"相关的实现原理、协议分析、设计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现阶段的实时视频传输协议,提出了一种流媒体服务器与终端播放器间心跳机制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在实时流协议(RTSP)连接建立过程的基础上做了修改,保持原有的硬件部分不变,重构实时传输协议(RTP)数据包头部字段,增加含有终端信息的字段。结果表明,普通的实现RTSP的终端不能正确访问流媒体服务器,增加了流媒体服务器与终端间通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视频监控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