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分析了大学就业难的现状和深层次的成因,论述构建大学生就业促进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并对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大学就业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用人单位及大学生本身等因素的制约,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运用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和贝克尔的歧视理论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女大学生本身的因素及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因素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建议:①女大学毕业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②国家应针对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背后,性别歧视占了很大比重,除显性歧视外还有隐形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和就业待遇的歧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性别结构束缚、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等因素。探究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不仅可以回答其就业难的原因,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促使社会走向公正公平。解决就业性别歧视应完善就业制度,优化女大学生就业环境,也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重点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方面论述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来积极支持学生就业,各学校也采取了很多办法来促进学生就业,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此做一些初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猛增、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大量留学生回归等原因,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瓶颈及其解决途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改革和人才市场供求规律的角度,讨论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指出高校扩招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是造成就业难的总量性原因,教育改革突出了就业难的结构性原因,各项社会因素也加剧了就业难的形成。只有依靠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用人单位求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局面。从理论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往往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思想误区导致人职不匹配有关,认为找工作就是找就业信息,发达的"北上广"地区职业发展好,高薪的职业发展前途大。大学生要破解就业难题,就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人格修炼,将职业发展目标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后大众化发展,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因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切实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则成为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从协同理论视角提出通过加强高校整合、开展政校合作、建立校企联盟等形式,构建“高校一政府一企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协同机制,从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自古以来就是民生之本,是关系到一个民族能否长治久安的第一要素。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成为社会发展中就业群体的活力军,在整个社会就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社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也很严峻,不利于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此通过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指出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有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期,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的关系。应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进一步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社会地位,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自身发展的历史和条件不同,以及生源素质的差异,各设计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定位和培养模式是不同的。根据工业设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企业人才需求规格及学科及其专业教育的特点,确定了普通理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基本培养模式,即: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以专业素质及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的硕士教育;以企业需求为主要目标,兼顾不同的就业方向;以实践性人才培养为主导,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并提出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办出有各自特色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设计院校和专业,才是其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国处在后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既使大学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也会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构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长效机制,是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教育、服务、育人等组织功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构建就业服务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协助校内外有关部门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共青团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扩招规模增大,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我价值能否实现,同时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途径。文章从论述就业能力的概念开始,在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个角度提出了改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有效地加强高职生就业前"择业教育",让学生明确职业的定位,增强就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高职生选择职业达到人职合理匹配,是高职院校研究的一门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的今天,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吉林化工学院深入研究了“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的管理理念。在分析了高校职业指导现状,了解了职业指导精细化的内涵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及原则。精细化职业指导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清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更有助于国家的建设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高职生就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既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又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进行高职生就业基地的多功能开发,把就业基地演化成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验基地、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基地、兼职教师队伍的培养基地、学生技能培养的实训基地和多方共同发展的资源共享基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城镇劳动力失业问题已给当事人、企业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文章就如何积极地应对失业及其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多条措施,包括: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就业观念,改革就业形式;健全劳动力市场,发展教育培训产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直接参与控制失业率的增长,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会导致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加剧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并使得大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下降。化解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作为是关键,高校加大服务力度是重要环节,大学生积极应对是根本。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既要有短期的措施,又要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长效的危机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